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梅谋 > 第3章 青鸾玉佩

青梅谋 第3章 青鸾玉佩

作者:琅轩听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21:33:35 来源:文学城

顾清妧回来时,天色已暗。

院中积雪未消,檐下冰棱垂挂,映着廊下灯笼的微光,晶莹剔透。

暖阁内,上好的银霜炭在紫铜鎏金狻猊兽炉里无声地燃着,暖意融融。

地面铺的是波斯地毯,靠北墙砌筑的暖炕上摆放着百蝶穿花纹样的鹅黄色锦缎坐褥和引枕,炕中央置一紫檀小炕桌,桌面嵌着云石,可供对弈、品茗或放置手炉。

多宝格上,摆放着几本诗词集、精致的小型单筒千里镜、小巧的珐琅彩鼻烟壶、以及几件象牙制成的袖珍弓箭。

窗下设有一张贵妃榻,榻边小几上备着暖胃的蜜饯与热茶。

顾清妧斜倚在临窗的贵妃榻上。

窗外,一树老梅虬枝斜逸,铁骨铮铮,枝头却密密匝匝缀满了花苞,在漫天素白里点染出绚丽的艳色。

“姑娘,仔细冷气沁了身。”云岫手里捧着一个巴掌大小、莹润如凝脂的白玉手炉,小心地递过去。

顾清妧并未回头,只随意地伸出左手。那手指若削葱,根根纤细匀亭,指甲是天然的、健康的淡粉色,修剪得圆润光洁。

云岫屏息,将暖炉轻轻放入她掌心,又极快地拉过衣衫一角,将她腕间露出的一小段肌肤仔细盖好。那肌肤欺霜赛雪,看不见一丝纹理,仿佛上等的羊脂冻玉精雕而成。

“嗯。”一声极轻的鼻音,算是应了。

顾清妧望着窗外那树含苞待放的梅沉思。

顾清瑶对夺嫡之争三缄其口,此事何时发生?最后何人登上皇位?她只字未提,显然有所隐瞒。

但顾家决不能牵连其中,眼下最紧要的,还是退婚一事。

女子?玉佩?……能在那种情况下进入大牢的,定不会是普通人,她佩戴的那枚玉佩应是突破口。

正思索间,云岫轻轻地进来,低声道:“姑娘,晚膳备好了。”

顾清妧回神,微微颔首。

小几上,摆着几样精致的菜肴。

一盅清炖乳鸽汤,汤色澄澈,浮着几粒枸杞;一碟胭脂鹅脯,色泽红润,香气扑鼻;一碗碧粳米饭,粒粒晶莹;另有一小碟腌制的脆藕和糖渍梅子,酸甜开胃。

顾清妧执起银箸,她先舀了一勺乳鸽汤,小口啜饮,眉眼舒展,显是满意。又夹了一片鹅脯,细细咀嚼。

饭后,顾清妧坐在榻上看书,云岫、知夏随侍一旁。

她眸光一转,放下书册,在榻上拍了拍,示意两人上来:“你们如何看待今天一事?”

云岫和知夏是从小就跟在她身边的,现下屋里又无旁人,知夏笑嘻嘻凑近:“姑娘,奴婢认为四姑娘想退婚,家里又不答应,她就想跳湖轻生。”

“云岫,你呢?”顾清妧道。

云岫思索片刻:“姑娘,四姑娘跳湖这么大事,单单先把您叫过去。”眼神往顾清妧脸上快速打量了一翻,缓缓开口:

“奴婢觉得四姑娘在算计您。您当真答应要帮忙?四姑娘的事都发生五日了,慈安堂和各房都没动静,想是觉得她在耍性子,过段时间就好了。这婚事是不容易退的。”

顾清妧一怔,眸光微敛。

初夏时分,她在祖母寿宴上见过楚轻舟一面,他一身织锦云纹白袍,腰间环佩点缀,头发用一根玉簪束起,长身玉立,面容俊秀,手中一把折扇轻摇,端的是谦逊有礼,君子如玉。

俨然是各府夫人心中的好郎君、好女婿。

想让他跌落云端谈何容易?

但此事顾家不能是过错方,只有他名声扫地,顾家才能借机退婚。

“若是有非帮不可的理由呢?你们姑娘答应的事,是一定要做到的。”顾清妧面容坚定,眼波流转间便有了定论。

云岫和知夏互相看了看:“好吧,那奴婢看好姑娘。”

“不过姑娘,您可千万别逞能。”知夏嬉皮笑脸的调笑道。

云岫一把扯过知夏,还不忘敲下她的脑袋:“就你浑说,姑娘是你能戏谑的,榆木脑子不开窍。”

“姑娘才不会生气呢。就你小小年纪,成天板着脸,丑死了。”知夏一手捂着脑袋,一手去反抗云岫,好不热闹。

顾清妧轻轻一笑,指尖点了点桌面:“欲使其亡,先使其狂。”

次日,蕴玉堂书房。

顾清妧的书房不大,胜在精致,三面皆是顶天立地的书架,书格疏密有致。

临南窗横置一张宽大的横木书案,案上文房四宝齐备。

一方端砚,墨池中犹有未干的墨迹;数支大小不一的湖笔悬于青玉笔山上;一叠上好的洒金宣纸;一枚白玉镇纸压着未完成的字帖或画稿。

案头青瓷笔洗里养着几片浮萍,更添生趣。

南窗下光线最佳处,设有一张精巧的画案,专供作画之用。

墙上悬挂着一幅详细的《九州舆图》,图下小几上摊着几本游记与地方志。

顾清妧正伏案作画。雪白的宣纸上,左边勾勒的是几处简易粥棚草图,标注着“米粮”、“柴薪”、“人手”等字样。

右边,却是一枚玉佩的精细图样,形如展翅青鸾,线条精致,翎羽处有细微的卷云纹。

这是昨日顾清瑶情急之下,想起那女子贴身佩戴之物,含糊描述的,顾清妧凭着记忆细细绘出,希冀能寻到些蛛丝马迹。

“妹妹好雅兴。”一道温润含笑的男声自门口传来。

顾清妧抬头,眸中瞬间点亮:“哥哥。”

门帘挑起,走进一位身着石青色云纹锦袍的年轻男子,身姿挺拔,面容清俊,眉宇间蕴着书卷清气,正是顾家长房嫡子,顾明澈。

顾家规矩严整,男子二十方可娶妻,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然二房卫姨娘是沈氏怀孕时主动安排的;三爷生母早逝,柳姨娘自幼服侍,苏氏生子后,老夫人做主抬了贵妾。

这样看,长房尤其和睦,顾大爷与夫人谢氏伉俪情深,后院清净,膝下唯有二子二女,皆系谢氏嫡出。

长子顾明澈,端方雅致,沉稳内敛,现任刑部员外郎,早前定下了孟家五姑娘,婚期就在来年开春。

二姑娘顾清晏已出嫁,夫家是姑苏林家;次子顾明宵与顾清妧乃一胎双生,性格跳脱,不爱文墨,活脱脱一个皮猴子。

顾明澈行至案前,目光扫过桌上的画,在粥棚图上略一停留,赞道:“妹妹心系灾民,思虑周全。”

随即,他的目光被那枚青鸾玉佩图样吸引,剑眉微挑,“这玉佩……形制倒是别致,不似寻常闺阁之物。妹妹画它作甚?”

顾清妧搁下笔,亲手为兄长斟了杯热茶,神色坦然中带着一丝恳切:“流民进京,母亲将施粥一事派给了我,虽做了些安排,还想请大哥援手调度,府中前院管事需得哥哥镇着才好。”

“至于这玉佩……”她指尖轻轻点在图上,声音压低,“关乎四姐姐的婚事。哥哥可知,靖安侯府的楚轻舟,近来动向?”

顾明澈接过茶盏,眸光深邃地看了妹妹一眼。他这个幼妹,看似清冷端雅,心思却最是玲珑剔透,从不无的放矢。

他沉吟道:“流民之事,我即刻去安排,必不使顾家失了体面仁心。至于楚轻舟……”他指尖在桌面敲了敲,声音也压低几分,“府中对四妹妹退婚一事绝口不提,你就算想帮她,也不要忤逆了长辈。”

顾清妧心头一跳,答道:“我有分寸,哥哥不方便查,我再想其他办法。”

顾明澈眸色一转,抿了一口清茶,缓缓开口:“安仁坊最近开了家武馆,妹妹有兴趣可以去瞧瞧。”

“哪有哥哥让自家妹妹去逛武馆的?”顾清妧莞尔一笑,了然于心。

“哈哈,说不定妹妹会有意外收获?”顾明澈大步往外走,不经意地顺走了那幅玉佩图样。

送走哥哥,顾清妧心如乱麻。

玉佩怕是一时半儿会没消息,看来要从楚轻舟的日常下手,要是此时他已经救了那名女子,再好不过。

哥哥说的武馆应该是可靠的,改日可以去看看。

她理清后续事宜,神情稍松,连日殚精竭虑,此刻被书房内温暖的炭火一烘,倦意悄然袭来。

她移步至窗边软榻,随手拿起一本未看完的游记,本想翻几页定神,却不知不觉倚着引枕,沉沉睡去。

这边,顾明澈出了何园,直奔前院。

顾家祖籍南阳,是江南望族,京都的顾宅坐落在朱雀街东,中轴线上的朱漆大门,肃然轿厅,宏阔正厅,幽深内厅主楼依次而立,东西跨院对称,青砖黛瓦之上,积雪未消,更显肃穆。

顾明澈来到父亲书房,敲门而入。

此处不似内宅住处精巧,更显端肃实用。

三间打通的敞亮厅堂,青砖墁地,梁柱皆用深色楠木。南窗宽大,糊着素白高丽纸,透进清冷天光。

正中靠墙设一张宽大的书案,案上除文房四宝外,堆叠着几摞公文函匣,一枚黄铜镇纸压着摊开的账册。

案后是一张同样质地的太师椅,椅背高直。

顾廷筠正端坐书案后,执笔批阅。

紫檀太师椅的硬朗线条衬得他肩背挺直,眉头微锁,专注于眼前文书。

“父亲。”顾明澈道。

顾廷筠收笔,抬头目光如炬,看向案前的长子:“何事?”。

顾明澈在书案前约五步处,垂手恭立:“我刚从何园过来,明日城外施粥一事,已安排妥当,妹妹出了不少力。”。

“妧儿聪慧,虽年纪尚小,胜在做事稳重,你母亲将此事交给她,亦是历练。”他会心一笑,一脸自豪的夸赞道。

“父亲说的是。”顾明澈将图纸递给父亲,神色凝重:“这是妹妹画的,儿子感觉这玉佩不像寻常物件,遂拿给父亲瞧瞧。”

顾廷筠拿着图样端详,不似之前随意淡然,眉头渐渐皱起,“嗯……其他地方与普通玉佩无异,但这青鸾展翅图腾……不像凡物。”

“妧儿从何处得来的?”

“说是关乎四妹妹,她向来慎重,其余闭口不谈。”顾明澈眸光微动,缓缓开口。

顾大爷收起图纸,神色已然恢复如初,“嗯,这图先放我这儿。她若问及,搪塞过去就好。”

“是。”

顾明澈略一躬身,继续道:“自京畿往南的官道,因连日大雪,在苍梧岭一带多处塌方受阻,恐需数日方能疏通。四叔押运的年节贡物车队,按行程推算,此刻应正行至该处。”

顾廷筠抬眼:“消息确实?”

“驿报盖有沿途三处驿站印信,当无疑问。”顾明澈答得肯定。

他身体微微后靠,陷入宽厚的椅背,指尖在光滑的紫檀案面上轻叩了两下,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他望向窗外覆雪的庭院,片刻,才沉声道:“知道了。”

“着人速去库房,调拨防风油布、绳索、铁锹等应急之物,再备足干粮炭火,由府里得力家丁押运,即刻启程,走西边山道,务必赶在明日午时前送至苍梧岭接应点。”

“你亲自督办,确保廷风和车队按时回京。”

“是,儿子即刻去办。”顾明澈应声,再次躬身,悄然退下。

“二叔。”顾明澈出门,撞上匆匆赶来的顾廷文。

“嗯,”顾廷文没有停顿,抬脚步入书房。“大哥,清瑶她……”

蕴玉堂内,顾清妧悠悠转醒,望向窗外,连日的落雪,天被一层铅灰色笼罩,分不清几时。

刚由知夏伺候着重新绾好发,母亲身边的碧梧便到了门外。

“夫人请七姑娘过去说话。”

静心阁中,谢氏坐在临窗的暖炕上,手里拿着一卷账册,见女儿进来,放下册子,拍了拍身侧:“妧儿,过来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