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冷宰相怀了死对头将军的崽后 > 第20章 父辈往事

清冷宰相怀了死对头将军的崽后 第20章 父辈往事

作者:枕上溪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6 21:38:04 来源:文学城

自那晚争吵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有些不一样了。

盛郁离好像比以往忙了很多,整日风风火火的,下了朝匆匆就走,上朝时也有些心不在焉。

“盛爱卿,盛爱卿?”李逸叫了许久都未得到反应,忍不住将声音提高了一点。

已是不知第多少次余光瞥见对面之人心绪分神,师寒商忍不住皱了皱眉。

“咳,咳咳,止戈,叫你呢!”秦阵避开堂上议论纷纷的目光,偷偷在身后杵了盛郁离一把,盛郁离这才蓦然回过神来,连忙快步走到台前,屈膝跪下。

“臣在!”

“咳······”李逸举拳掩盖性地轻咳一声,提声道:“盛爱卿,对于须夷国来朝一事,你有何看法啊?”

见当朝天子有意盖过,堂中众人也不好说什么,纷纷收敛了议论之声。

这须夷国,乃是朝中西境的一个游牧小国,规模不大不小,按理来说,李逸本是不应放在眼里的,只是许多年前的一件事,至今仍是金陵国百姓所有人心中的一根刺,久久难以拔去。

四十五年前,开国皇帝李启,励精图治多年,待李启死后,正值盛世繁昌,由李逸的父皇,先帝李世执政。

世帝宽厚仁慈,爱民如子,一心令百姓安居乐业,从不曾搜刮百姓。且世帝深爱文书武诣,自太子时起,便是有名的文武双全之士,登基即位后亦不曾懈怠,广纳贤才武士,除文武科举之外,亦有招安。

而师寒商的父亲师明至,就是因招安如仕。

师明至原出生于金陵南境的一个小村落,靠近国境边界,自幼随秀才父亲读书习字,乃是当地十里八乡人尽皆知的“书痴”,一生痴迷于书册典籍,不愿为功名利禄所扰,无论家中如何相劝,也不肯参加科举,甚至因其迷恋学识已到了一种如痴如醉的地步,眼瞧着快年近而立了,都未曾娶妻生子。

这下可把师家老两口给急坏了,生怕师家香火就此断在了自己儿子的手上,等到了地府里,要被祖宗十八代追问责怪,愁的头发都白了。

好在天有怜见,几月后,一个异域商队前来落脚借宿,师家老两口热情招待,师明至对商队中的异族姑娘一见倾心。

木讷的书生动了情,情诗美词都不知道写了多少首,终于在商队离开之前打动了美丽的姑娘,就此姑娘留在了金陵城,二人喜结连理,生儿育女。

成婚当晚,师家大操宴席,共贺儿子大喜,一向滴酒不沾的师明至当晚喝到人事不省,入洞房时还险些掉到井里,还成了一桩笑柄。

后来长子出生,“书痴”初为人父,终于明白家中生计繁重,不再关门潜学,踏入了“尘世”,在县中找了个小学堂,做起了教书育人的伙计,生活虽清贫简单,倒也温馨宁静。

只是好景不长,西境突有战争起,金陵与一大国起了冲突,一场战役死伤无数,尸体一路堆到了西南交壤之处,加之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骤起,将无数病毒与灾疫带入南境。

那时师家二老已然不在了,师明至带着年幼的稚子与身怀六甲的妻子,勒紧全部家当,就此北上,原以为可逃过一劫,却到底世事弄人。

妻子孕中染疾,又加之舟车劳顿,不过路程一半就撑不住了,生下一个浑身青紫的男孩便撒手人寰。

师明至一夜白头,抱着妻子的尸体哭了一天一夜,心如死灰,恨不得就此随之而去。

可偏偏死亦不得解脱,他的长子抱着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幼子,饿的连哭都哭不出来,染了母体病气的幼子连呼吸都已经几不可闻,若再不施救,只怕也是活不了了。

师明至无法,只得强忍悲痛,擦干眼泪,用身上唯一的保暖衣物裹紧幼子,一个用篓子背于身后,一个抱于身前,就此再次上了路。

家道中落的师明至带着两个孩子,一个正逢上学年纪,一个体弱急需钱医治,生活的要多艰难有多艰难,几次想着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投井超生,却终究还是狠不下心。

好在后来,当年的异域商队辗转行至主城,将“书痴”的美闻编成话剧传遍天下,广受城中百姓欢迎传颂,亦传进了当时的天子李世耳中,天子闻言大为惊奇,立时下旨,召师明至进宫面圣。

就此,一介“书痴”踏入宦海,掌管御书房万籍事宜,也算是勉强得以生梦两全。

而与此同时,在北境之中,也曾诞生一位,与“书痴”齐名的“武痴”。

“武痴”盛长峰出生于金陵北境村落一户猎户之家,世代打猎为生,亦习得一身好武艺,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挑遍天下无敌手,年纪轻轻就背上行囊,四处比武挑战。

只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盛长峰风头太盛,难免遭人嫉恨,突有一次遭仇家暗算,重伤落水,险些丢了半条性命,好在被下游一位浣衣女所救,就此捡回一跳命来。

阎王殿前走了一遭,高烧三天三夜后一睁眼,盛长峰第一眼映入眼帘的,就是浣衣女柔声细语,小心为自己擦汗的模样,惊鸿一瞥,如天女下凡。

就此,千娇百艳都难敌一抹小家碧玉,粗狂的汉子被娇柔的姑娘撩了心,就此再也走不动路,就此安顿下来,借着报救命之恩的名义,替柔软的姑娘砍柴做饭,排忧解难。

朝夕相处,日久生情,这天差地别的两人成了姻缘佳话,一连生下两个孩子,就此儿女双全,人人艳羡。

可偏偏天不遂人愿,自烽烟战起,敌军一路打进冲破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盛长峰将妻儿小心藏在草垛之下,本想着与那门外贼寇同归于尽,只要能护家人平安,也算死得其所。

可谁料盛长峰浴血一战,拖着满身伤赶回村里,撩起草垛一看,却只看到了已然哭到昏厥的一双儿女,唯独不见妻子所向。

“武痴”心头一震,霎时慌了神,待跨过遍地尸殍,刨开荒野血落之后,才在一众残肢断臂之下,找到了已然浑身是血的妻子。

“武痴”骤然魂断,血海深仇涌上心头,当场立势,不破贼寇,便枉为男儿!

至此,“武痴”将一双年幼的儿女和全身家数交予邻家阿婆,自己则毅然而然报了名,参了军,从此踏入征途。

层层官身由血海酿就,盛长峰本就无心苟且偷生,每一次杀敌都杀红了眼,几次三番险些拼了性命,后来战争平息,盛长峰被授予将军之职,地位亦是一路水涨船高。

直到那时,满身沧桑的将军才接回了自己的孩子,却从此身存心死,守着一座小小的墓碑过活。

此一战,虽战胜,然金陵心力交瘁,国力大伤,举国上下,已皆处于一种惶恐厌倦之态。

谁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两年后,金陵南境忽而出现了一个陌生小国,名唤须夷,甫一露面,便朝着当时举世有名的大国金陵宣战,令金陵上下皆是大惊。

大惊,倒不是惊这宣战来的突然,而是这“须夷国”在此之前,莫说交集,便是名字都闻所未闻!

国力如何?规模几何?兵卒多少?全然未知!再加之两国文化不同,字迹不通,就连宣战书都是因其文字与师明至家乡字有些相似,才勉强拼凑认出来的,一头雾水不知其所,如此一来,谁敢应战?

若是那须夷国如上朝大国那般,实力雄厚,该当如何?

立时,满朝文武全然噤了声,无一人敢挑大局。

只是你不应,便会被人看轻,如此一来,金陵国大国颜面何在?

满庭沉寂许久,就在先帝都不知叹了多少口气之后,却有一人,身披银甲战袍,毅然上前而来,抱拳跪地请命,恳请率兵与须夷一战!

而那人,正是盛长峰。

先帝深感欣慰,却仍是忧愁道:“纵使你愿领兵出征,可你不通文墨,又未有军师谋略,如何取胜?”

谁料下朝后,这盛长峰,竟径直奔入了当朝御书丞的府中,与当时还身为小小太傅的师明至彻夜长谈。

据说,当时的长峰将军,甚至不惜挥袍跪地,抱拳请求师明至助他出征。

而师明至本就有此心思,两人一拍即合,第二日,便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着所有朝臣宫人的面,一同向陛下请战!

先帝沉思良久,长叹一口气,终究是点了头。

与须夷的那一战,其实一开始的战况还算顺利,须夷本就胜在金陵的畏惧心理,不曾想这盛长峰杀伐果断,行事如此狠厉,又有一个略同他国语言一二的师明至在旁出谋划策,须夷首领一时慌了神,让人连夺了好几城,可纵使再如何博览群书,师明至也只得凭借着着那一点点贫瘠的经验,推测一二,局势始终难以更进一步。

那时又正逢一场史无前例的浩瀚大雪,盛家军被一朝围困,阻于雪中,粮草尽断,只能苦苦等待救援。

而也就是在这时,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明至一介文儒,本就身子不算强健,整日整夜为行军布局劳心伤神,舟车劳顿又寝食难安,竟于一晚谋划之中当庭吐出一口黑血来!行军条件艰苦,师明至又得不到及时医治,竟就此一病不起,甚至奄奄最后时刻,都还在分析局势,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便凄然死于途中。

军师一死,而将军大字不识,就此军心大乱,整个局势如同山崩雪塌一般,满盘皆输。

盛长峰就是有心亦无力,镇守沙场,拼死厮杀到最后一刻,也终是难以扭转已定的败局,最后血染疆场,以身殉国。

就此,金陵国颜面尽失,战败消息传回国内,先帝呕然泣血,险些昏厥。

金陵国也再也难以恢复往日风光之景,至今仍有“颓败”之象。

一介贤士却偏偏亡于“体弱”,一世骁勇却偏偏死于“无知”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金陵百姓再度提起此事,也无一不是摇首长叹,哀痛道:可悲,可叹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父辈往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