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请君入梦来 > 第2章 金悦堂

请君入梦来 第2章 金悦堂

作者:范娱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9:56:38 来源:文学城

五月的天气,刚刚入夏,海城县却早已是蒸笼一般的热气蒸腾。

这座依海而建的小县城里,老百姓们多以打鱼为生。日头过去,人们收了网回来,沿街的凉饮铺子生意便热闹了起来。

李南卿跟在阿爹李画后头,抱着渔网,嘴里嚼着一根弯弯翘翘的狗尾巴草,打扮得并不起眼。

李画今天收获不少,热得喘气,便笑眯眯带着女儿去吃凉饮。

父女俩一踏进铺子,还没来得及坐下,便听人群里不知是谁叫了一句。

“喔唷!这不是前天救了新县令的姑娘!”

此话一出,满座哄闹,人们立刻从四面八方围涌过来,将李南卿团团围住。

“姑娘果然一看便身手不凡,敢在风浪天里下水救人!”

“我看姑娘满脸的贵气,可是拿了什么嘉奖,多少银子?”

“那县老爷到今儿都还没上衙,是不是被水淹够呛?”

……

李画听得有些耳朵疼,代女儿一一敷衍过去,抱拳请散了人群,这才带李南卿在角落里落了座。

父女俩要了两份米酒元宵,点了些瓜果。可拦不住掌柜的满脸灿烂,连推带送,最终,堆了满桌子的好菜好酒。

“赶明儿,要是县老爷赏脸,您可别忘了我呀。”掌柜的哈着腰,仔细嘱咐了三四遍,这才肯离开桌子。

耳根子终于清静了。

李画取了筷子,点了点菜碟子,示意女儿开吃,“我手笨,在家做不了这道米酒元宵,这才带你来铺子吃的,没想到吵着你了。”

李南卿便笑了,她的笑容浅浅淡淡,一如她澄澈的眉眼,却跟米酒一样甜滋滋。

“不吵的,阿爹。”

李画的脸上,肉眼可见的怡然,“那老板说的是,也不知道明日,县令老爷要赏给你什么。若是能赏银子,咱便真的能开鱼干铺子了。”

海城县本就小,难得有轰动一时的大事。

而如今,谁人不知,三天前,一个叫李南卿的姑娘救下了新来赴任的宋县令。落水的宋县令苏醒后传令,三日之后修养好身体,必定登门拜谢,重赏李家。

那厢李画还在和女儿唠唠叨叨要开鱼干铺子的事,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一个小丫头,悄没声地挤到了李南卿身旁。

小丫头是刚才人群里没问得上问题的,现下逮住机会,攥住了李南卿的衣角,摇晃着问。

“姊姊、姊姊,你怎么知道那个人就是县令老爷?”

孩童的问题刁钻,李南卿知道她问反了因果,却还是忽的一愣,思绪有些抽离。

她当然不是因为知道那个人就是县令老爷才救人的。

可是,那日苍茫大海,风雨交加,她和落水之人四目相对,却凭空觉得面熟。

面熟到她几乎刹那间确信,自己一定认识这人。

暴雨从头顶倾注下来,海上的一切变幻,都在电光火石之间。

李南卿来不及再思考,眼神交错的那瞬,她纵身入海,把那个挣扎的男人给捞回了自己的渔船上。

暴雨之下,渔船上的青年男人早已不省人事。发丝湿透,贴在他白如润玉的的面庞上,昏迷前的痛苦让他清俊的五官残留一丝哀戚,却更显得眉目如画。

李南卿仔细瞧了许久,还是挠挠脑袋,觉得自己看错了人。

她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男人。

后来的事,她记得也没那么清楚了。送人上了岸,是谁来报的官,又是谁高呼着“这可是县老爷”,李南卿已全然不知。大雨和冰冷的海水让她发了一整日烧,直到前天才好。

“姊姊、姊姊……”

没等到回答的小姑娘还在缠着李南卿,刚要问下一个问题,却被铺子外突然的喧闹给掩盖了过去。

一个女人的尖叫划破闷热的天幕,刺耳至极。

“死人啦——”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凉饮铺子里的人全都往外涌着去看热闹。李南卿被挤得从条凳上站起来,手掌着油啦啦的木桌,张望了一眼,到底还是没有挪动脚步。

一方面,李画不喜欢凑热闹,也不许李南卿凑热闹。

另一方面,出现死人这件事,对李南卿并不是件好事。

别看她天天打鱼晒网的,瞧着身强力壮,可偏偏心神不稳,好像总能沾染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没来由的心头难受。

按三年前一个赤脚大仙的说法,李南卿是天生的「魂魄不稳」,遇着什么死人啊的,避开些的好。

这厢李家父女逆着人群回家,那边挤出去的人们却看见了此生都难忘的惊悚一幕。

只见悠长的石板路上,一个不过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呆愣愣地迈着步子。

跨过石板的时候,有块凸起,搁楞住了她手里的什么东西。

小姑娘于是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东西。

一颗人头。

确切的说是一颗还在喷血和跳动的温热的人头。

“刘大花!那不是刘良家的大姑娘——”

“刘良家又死人啦——”

人群里有眼尖的认出了小女孩的身份。刘大花被猛地喊了名字,下意识地驻足,一双已经哭到干涸的眼睛像空空的两个洞,了无生气地看了人群一眼,又拽起手上的,仔细端详起来。

那颗人头不是别人,正是刘大花的阿爹,刘良。

刘大花像看一个陌生的物件一样,看着阿爹的头颅。

海城燥热的天让断头已经开始腐烂,脖颈折断处,无数的经脉依然在跳动,挂着被剁碎的肉沫,在石板街上拖出了长长的血路。

李南卿是直到回了家,才听街坊讲了这件骇人的事。

“刘良?那刘大花是去报官了吗?”

“是的呀,你说这事儿,十来岁的小丫头提着阿爹脑袋去报官,可不吓死个人!”

“他们家真是骇死人,半年里,这已经死了六个了吧……”

“我看定是被鬼缠上了……”

李画将渔网和鱼都扔回家,又折回来,靠在木门框上插嘴,“大花现在报官有人接案子么?也不知那新来的县老爷能升堂不。”

李南卿明白阿爹的这份关心。

刘良就住在李南卿家对街。李南卿对他们一家不算至交,但也是常打照面的关系。甚至就在昨天,李南卿还刚去过一趟刘良家。

因为家里晒多了鱼干,李画让女儿去给街坊邻居送些。

送到刘良家的时候,那扇大门紧闭。李南卿敲了半晌,里面才探出来一个扎着小揪的脑袋。

不是别人,正是刘大花。

刘大花看上去有些神情黯黯,但依然给李南卿咧了一个笑脸,“李姊姊,什么事啊?”

李南卿回了一个笑,提起了手里的白鱼晃晃,“新风干的,给你们家送些。”

刘大花把门开得大了一些,从门里挤出身子,一身满是补丁的粗麻布衣裳让李南卿瞧见,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其实对于刘大花和她的妹妹们,李南卿不能说不心疼。

刘良家如今算是海城县的半个知名人物,其中一个原因是生得多。在与妻子刘曹氏成婚的十余年里,刘良一家接连生了七个女儿,直到前年,才生下了最小的儿子。刘良对幼子爱得不行,可前面这几个丫头片子,他就不管了。

多数时候,是长女刘大花带这几个妹妹。

而让刘良家闻名于海城的另一个原因,就有些可怖了。

半年之内,原本人丁兴旺的刘良家,一下子死了好几个。

先是半年前,刘良的妻子刘曹氏回娘家,人便再也没回来。报了官,娘家人却说也没看见,最后只好按失踪存了案。

自那之后,刘家怪事频发。

每隔一个月,刘家便会有一个女儿离奇溺亡,都是淹死在自家的后院池子里。

在接连死了四个姑娘之后,上个月,刘良万分宠爱的小儿子,竟然也溺毙了。

不过这次不是死在家里,而是在一日风大浪大的日子里,淹死在了无垠的海面。

一时间,坊间的传闻便越来越离奇。县衙那边因为上任县令致仕,一直空着位子,没人好好查这些个案子。现下新来的宋县令还没上任,刘家就又死了。

这个家从半年前的九口之家,如今就剩刘大花带着两个妹妹。

李南卿的柳眉轻轻蹙起。

刘大花才十二岁,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日薄西山,四邻八乡的闲言碎语渐渐淹没在朱红的余晖里,家家户户开始升起袅袅炊烟。

海城县的傍晚,好似什么都发生,一如往昔。人们在温热的夜色里沉眠,海浪声依偎。

只有海城县衙里,灯火通明起来。

--

烧了三天才醒的宋谦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