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罄晋书 > 第4章 天青云彩淡

罄晋书 第4章 天青云彩淡

作者:张寒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01:53:22 来源:文学城

司天台呈结果,过了霍起的眼,司马德文请示,司马德宗批示。定的是元月十七入霍府,让她在竹林堂过完最后一个天官节。

她应了。

等回了竹林堂她瞧见相幽忙忙碌碌,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她不想动。

相幽大概是欣喜的,眼角眉梢都欢快些。她从来不把相幽的身份当回事儿,她这个生活轨迹实在是没什么营养,天天满园子逛来逛去的。

但是她高兴的太明显了,搞得翁同书不可抑制地瞧得心里堵,连手里的笔也放下了:“霍起选你,你总有过人之处,论年龄世故,你长我几岁,瞧得也多。”她问的好声好气,叫人不好拒绝,“霍府此行,大抵长住,你陪我同行,也叫我有个照应,安个心,可好?”

相幽呆住:“唯。”

翁同书把青色的墨吹干,叶子湛蓝,白色的山茶花灿烂。她轻飘飘一句:“如此一来,也叫你方便了。”

相幽习惯了她时不时阴阳一句,八风不动。得亏她有一个好心态。

-

-

-

-

-

天冷,堂屋要上槅子。春暖的时候把槅子取下来,现在又要装上去。相幽从厢房里拿出来的时候,翁同书都傻了一下。她来东晋的时候,没有这个东西,半年过去,冬天了。

相幽恭敬而温吞地解释:“殿下,要换新纸。”新的粉连纸,雪白雪白,用浆糊刷上了槅子,薄薄一张纸,把冬天都堵在窗格子外。

降温降得厉害,翁同书冻得瑟瑟发抖。她看相幽前前后后急急匆匆,不知道在忙什么,反正一直忙忙碌碌。翁同书插不上手,怀里抱着手炉,银制的,上面有镂空的松竹梅花图案,中置炭墼,纸煤头做引,可以燃一整天。

她揣着银手炉,看相幽忙活来忙活去,看得眼睛都花了。她起身,去后园。后园很大,厚厚的积雪,花木都是上林署定好的,虽然制式呆板无味,但花枝形态都是上好的品类。唯有七株腊梅,长得漂亮。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腊梅长在墙角,主干粗如汤碗,如今繁花满树,暗香扑鼻。相幽没时间管她,左右身边没人,她撸起袖子就往树上爬。撩起厚厚的棉袄,吭哧吭哧地踩着树干爬上树,估量估量,挑上一大枝枝子好看、花蕾多的,拗折下来。腊梅枝老易折,老梅树三尺高本来就壮观,折了一枝也不少什么。只是冬日天冷,下了昨夜一宿和一个早上花朵上都结了冰溜子,轻轻一碰一整朵腊梅都掉下来,轻松得很。腊梅是一根短枝上颗颗簇簇的,一串儿的花外边裹了一层冰雪,冻成冰糖葫芦的样子。

翁同书手冻得通红,硬生生把那一枝花折下来。她拿着这么大一枝,满屋子找瓷胆瓶,转了两圈,没找到一个。

那一瞬间,关于忘川茶舍的记忆奔涌而来,茶舍里总有大把漂亮的瓷。大多从杭州烧好送来,如果是老师傅烧的,他会亲自来,带着世间难得的窑变。窑变难烧,老师傅做的也不勤,有时见到她,会从灰布的包里掏出一个小瓷玩意儿,颜色艳丽而丰富,摆在桌子上,精致有趣。

终究是别人的忘川茶舍。

-

-

-

-

-

进了里头屋子,翁同书扯扯相幽的袖子,相幽一转头差点儿被花杵死。

她被神出鬼没的翁同书吓得蹦起来,看见翁同书和她手里满满一大枝的花,反应过来:“胆瓶?”

翁同书点头。

相幽放下手里的活帮她去找胆瓶。她一路找,翁同书就一直跟着,小尾巴。相幽从某个柜子里找了一个胆瓶,瑕疵品,质地不好,落了灰。

相幽说:“要洗干净先。”翁同书答好。

她两只手都拿着腊梅枝,刺手。相幽两只手托着瓷瓶,不知道用第几只手接。翁同书让她把瓷瓶放在地上,又请她拿好腊梅。她自己拿着瓶子欢欢喜喜地跑到院子里也不讲究,拿着雪擦擦干净。

翁同书穿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灿灿的待在雪里,看得相幽都痴了。

等她终于洗了瓶子,插了腊梅放在窗边,相幽又回过头去做事。

翁同书每次路过那瓶梅花都要凑过去闻一下,再心满意足的离开。

一瓶花放在案上,整个屋子都亮堂起来,岁朝清供,眼目增明。

宫中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这第一年,和相幽在一起过了两个人安安稳稳的一个年。

-

-

-

-

-

元月十七入霍府,是一桩大事。许多人来接,有宫里的、刘家、谢家、王家、霍家、褚家、庾家的,也有霍家的。

外面人多喧嚣热闹,天官节的喜庆还没有过去。翁同书只觉得他们吵。相幽陪着她,她心里安定,冷眼旁观。

翁同书还是个外人,终究不过是伪朝的一个余孽公主而已。于是刻意地垂眸敛息,旁人瞧着,一副柔美虽有,怯弱不胜的样子。

从容跟着这群宫女,上了轿子。

自上了轿,翁同书就觉得困倦,忍不住想打瞌睡。

等到她不紧不慢喝完了一盏茶,从纱窗向外不露声色地瞧了一瞧:远望只见一脉青灰高墙,正门三间兽头朱漆,左右蹲一对汉白玉辟邪石兽,怒目卷鬃,爪下按着绣球。就是太旧,石纹里沁着几痕苔,以为太康年间。

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此时正门不开,出入只从东西两角门。正门之上有一匾。

翁同书想到,这便是到了霍起的居所。

牌匾高高悬挂,足见主人地位尊崇。也不知这东晋王朝对这司空是忌惮多一些,还是信任更多一些。

轿夫抬着轿子,进了角门,走了一射之地,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几个婢女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几个小厮上来抬着轿子。

婢女步下围随至月洞门前落下。众轿夫退出,几个婢女上来打起轿帘,扶翁同书下轿。

进了门,迎面一扇影壁,往里走,豁然一片敞阔青砖庭院,两侧抄手游廊曲折通幽,廊柱皆髹玄漆,梁枋绘青山白鹤。

几波人弯弯绕绕地晃过,翁同书在人群里气定神闲地任由旁人打量。她有意端着架子,气质自然出众,鹤立鸡群。

进入三层仪门,过垂花门,抄手游廊,过穿堂,转过插屏,路过三间厅,果见五间大正房,正房厢庑游?,轩峻壮丽,随处树木山石。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

沿中廊走,七间九架歇山顶的敞厅,屋顶鸱尾高翘,瓦当密排莲花纹,阶前八根丹朱楹柱,柱础覆莲式样。堂内悬一顶素纱帷帐,帷帐旁雁鱼灯长喙微张,灯油里浸着顺着留下来,稀稀拉拉。

她敛声屏气。

堂屋里正座是霍起,副座夫人陆氏,是霍起的妻。下座是霍起两位嫡子霍伤竹、霍伤楼。还有许多家厮姑娘婆子。霍府没有姨娘,也没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堂哥表弟表姐堂妹的,人员构成简单明了。守在陆夫人身边的,是陆夫人的身边人绿姬。

来人齐全,仪式正式,明显重视。

霍府不算大,装修也没有特别名贵豪奢,格局却很好,屋内摆设一派低调古朴、端庄大气之感。尤其是整体和局部的小景错落得很漂亮,不论是借景还是留白,这个小园林也算是精致而内敛中的精品。

精品当中,无金粉气。里面许多葛帏敝籝。谁也想不到权倾一世的霍司空气势恢宏的府宅中仍有凋敝凌落,穷苦之景象。

“宁可正而不足,也不能斜而有余。”霍府有自己的“黔娄被”。

-

-

-

-

-

家宴开摆,桌上没几个男子,全是姑娘。

霍家别的不说,饭桌上吃饭的规矩就没定好。家风松弛,真是个……混日子养老的好地方。

霍起吃了几口就走了。霍伤竹给长辈敬了一杯酒,行礼过后跟着霍起前后脚离席。他一走,最小的霍伤楼更坐不住,嚷嚷着要出去玩儿。陆夫人也不管,皱着眉头软语叱骂两句就算过去了。

几个姊妹搁了筷子,瞟一眼陆夫人,低下头。翁同书不敢乱看,也随便吃了几口。饭菜都挺新鲜的,就是吃起来一般,不够辣,这时候还没引进辣椒,味道平淡。说白了,难吃。

有人捧过漱盂茶卤,翁同书漱了口擦了嘴。陆夫人又吩咐一句:“上些茶点来。”

摆上来的都是普通茶点,称不上什么稀有吃食。如今闹饥荒的地方多的是,霍府也没那个多余的精力耗在茶点上。上下打点,都要能省则省,多出来一口粮,都能接济前线的弟兄们。

陆熙侧头端详翁同书一阵。

故人轻抚今人眉,犹恐相逢是梦中。她突然说:“难怪有故人之姿,原来是故人之子。”

翁同书低眉顺眼,小心翼翼。

说白了,她不过是燕婳的女儿。赶巧,霍起与燕婳有过交集,霍司空好心拉了她一把,她作为受惠人感恩戴德不为过。可她登堂入室,若说陆夫人心中毫无波澜,那绝无可能。

至于霍伤竹和霍伤楼,不知道心思有多活络。这个年纪,血气方刚,心中一旦想到龌龊可能,必定针锋相对。

唯一能让这个家庭维持表面和睦的理由,是价值。

翁同书的利用价值是什么?叛臣余孽?

荒唐。

自打她回到东晋的那一刻她就清楚,想要有立锥之地,就要有一向上位者不能拒绝的本领。她要有把握,是上天的旨意让她活下来。

她能对上位者有利。要让他们相信:得到她,是得到先机。这是她的价值。即使武王伐纣已经推翻了“天命”的魔咒,但是身处东晋这个朝代的愚昧百姓们仍然相信天公之力。她要利用自己,去活下来。

她的工具有很多,佛寺、天灾、司天台的观测结果……都可以是她活下去、向上走的垫脚石。

耕耘半年之久,终于有了结果。

“华林有异,武曲可降”,她推波助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她要一直在顶级的圈层活下去,她要往上爬。

她要风风光光的活着。

野心勃勃。

利益和价值才是永恒的,她太懂这个道理了。不然你看,温长安利用完她,不是又把她抛弃了?悬铃楼一旦找到,她还有什么价值?这世上一切能得到的,得不到的。都是暗中标好价的,买不来的不属于她。

-

-

-

-

-

霍伤竹在霍府见翁同书的第一面,属实是寡淡。

她是个身世明白的人,家世却不清白。终究是皇家的牺牲品罢了,也不值得人心疼。

君臣有别,他门儿清。

后来他觉得,如果是她,霍府也很有意思。

一开始,就目的不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