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宫年妃传 > 第10章 第九年

清宫年妃传 第10章 第九年

作者:圆柱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9 23:06:07 来源:文学城

二月倒春寒,紫禁城的积雪未消。

溪亭倚在暖阁的窗边,手中捧着年羹尧从四川送来的家书。信上墨迹淋漓地写着“定西将军印”四字,她却觉得这纸笺烫得灼手。窗外最后一片残雪从枯枝上坠落,在她心头激起阵阵寒意。

“主子,药快凉了。”云坠小心翼翼地端着安胎药进来,见她神色凝重,轻声劝慰,“二爷如今深受皇恩,正是光耀门楣的时候...”

“光耀门楣?”溪亭望着窗外枯枝上最后一片残雪,“你可知道,这定西将军印有多烫手?”她轻轻抚着七个月的身孕,如今看着兄长在军中的权势日渐显赫,不由得想到树大招风四字的分量。

是夜胤禛来时,见她正对着一局残棋出神。

“可是身子不适?”他执起她的手,眉头微蹙,“手这样凉。”

溪亭顺势倚进他怀中:“今日读二哥家书,想起他出征前曾说,但愿马革裹尸还...”

“胡说。”胤禛打断她,“你二哥深得皇阿玛信任,此番平定西藏必能凯旋。”可他说话时,目光却始终落在棋盘上那枚将死的“帅”字上。

待胤禛离去后,溪亭独自在灯下绣着小儿衣裳。针脚细密,一针一线都缝进一个母亲最深的忧虑。

云坠在一旁整理绣线,轻声道:“主子近来总是愁眉不展,可是担心二爷?”

溪亭停下针线,望着跳动的烛火:“我只是忧心,这满堂彩声背后,藏着多少双眼睛在等着年家行差踏错。”

三月清明,细雨绵绵。

溪亭强撑着身子查看各院往来的节礼单子,发现今年送往年府的节礼比往年厚了三成不止。苏培盛躬身解释:“是王爷特意吩咐的,说年大将军劳苦功高。”

这份殊荣让溪亭愈发不安。

她想起昨日去给德妃请安时,娘娘特意留下她说话:“你兄长如今深得圣心,你在府中更要谨言慎行。”这话听着是关怀,却让她品出几分警示的意味。

清明祭祀那日,胤禛在前院宴请宗室。

溪亭因身子沉重未曾列席,却从云竹口中得知,席间众人谈及西藏战事时,都对年羹尧赞誉有加。

“王爷可说了什么?”溪亭追问。

云竹迟疑道:“王爷只是含笑听着,末了说了句‘功高不居,方为臣道’。”

溪亭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她想起前日胤禛看似随意的那句:“你二哥举荐噶尔弼代掌定西将军印,倒是懂得进退。”

此刻才恍然大悟,这哪里是赞赏,分明是试探。

五月二十五,院子里传出阵阵痛呼。

溪亭历经一日一夜的煎熬,终于在黎明时分平安生下孩子。当稳婆将襁褓递到她怀中时,她竟不敢低头去看——前年失去如意的痛楚还历历在目。

“是个健壮的小阿哥。”胤禛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激动。

他小心翼翼地接过婴儿,那双常年执笔的手,此刻却微微发颤。

三日后,王府为新生儿办洗三礼。

胤禛看着繈褓中的婴儿,温声道:“乳名就叫福宜吧,取福寿安康之意。”

满月宴上,她强撑着笑脸接受众人道贺,目光却始终追随着胤禛。

见他与幕僚谈及西藏战事时眉飞色舞,她的心渐渐沉了下去。就连耿格格都看出端倪,悄悄提醒:“姐姐今日是主角,该多笑笑才是。”

宴席散去后,溪亭独自抱着福宜在月下徘徊。怀中的婴儿睡得正香,全然不知母亲心中的波澜起伏。

七月七夕,西藏平定的捷报传入宫中。

年羹尧不仅大获全胜,更负责整饬凯旋事宜。胤禛在溪亭院中设宴庆贺,席间难得地多饮了几杯。

“你二哥这次立下大功,”胤禛执杯笑道,“皇阿玛定要重赏。”

溪亭正要执壶斟酒,手却微微一颤,酒水洒在胤禛的袍袖上。她急忙跪地请罪,却被他扶起:

“溪亭何罪之有?”他目光深邃,“年家建功,本王心甚慰。”

可当夜溪亭独坐镜前,却从这句“心甚慰”里听出了别样意味。她轻轻抚摸福宜熟睡的小脸,想起太医说这孩子比寻常婴儿孱弱几分,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次日,年羹尧的请安折子送到府中。胤禛看后久久不语,最后只批了“知道了”三字。溪亭在一旁研墨,看见兄长在折子里特意提到“不敢居功”,眼眶微微发热。

八月中秋,各院开始准备节礼。

溪亭抱着福宜在廊下赏月,忽见钮祜禄氏带着弘历经过。九岁的少年已能完整背诵《出师表》,见到她恭敬行礼:

“年额娘万安,弟弟近日可好?”

溪亭望着弘历健康红润的面庞,再低头看看怀中瘦弱的福宜,心中又是一阵忧虑。回到房中,她取出年羹尧近日的家书,只见满纸都是叮嘱她“谨言慎行”。

“哥哥也感觉到了...”她将信笺凑近烛火,看火焰吞噬那些殷殷叮嘱。

中秋宴上,胤禛送来一套文房四宝,说是给福宜的百日礼。

溪亭看着那上好的徽墨端砚,忽然想起刚入府的那年,他曾送她的一支红梅簪子。

那时他还是严肃不爱言语王爷,她是新嫁进来的侧福晋。如今他仍是王爷,她却已不再是那个会在雪地里写字的少女了。

九月重阳,王府众人前往香山登高。

溪亭因要照顾福宜,留在府中未去。这日她抱着孩子在后园散步,偶遇正在习武的弘历。

“年额娘。”少年收剑行礼,目光落在福宜身上,“弟弟长得真像阿玛。”

溪亭勉强一笑:“四阿哥怎么不去香山登高呢。”

“阿玛说,男儿当文武双全,我练的还不好,还要努力才是。”弘历挺直腰板,“等弟弟长大了,弘历教他习武可好?”

溪亭笑着点点头。

望着少年远去的背影,溪亭忽然想起宋格格昨日的话:“钮祜禄姐姐把弘历教导得很好,前日王爷考较功课,直夸他见识不凡。”

她低头看着怀中的福宜,孩子正咿呀学语,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襟,她多么盼望着儿子能像弘历一般。

十月,福宜染了风寒。

溪亭日夜不离地守在榻前,看着儿子日渐消瘦,心急如焚。这日太医诊脉后,面色凝重:“小阿哥先天不足,此番病势凶险...”

溪亭眼前一黑,险些栽倒。云坠急忙扶住她:“主子保重身子,小阿哥还需要您照顾。”

是夜寒露凝重,溪亭跪在佛前虔诚祈祷。她想起母亲临终前的嘱托,想起兄长在边关的浴血奋战,想起夭折的如意...泪水无声滑落。

胤禛深夜前来,见她跪在冰冷的地面上,不由分说将她抱起:“你这是要陪孩子一起病倒吗?”

“王爷...”她伏在他怀中泣不成声,“福宜若有个三长两短,妾身也活不成了。”

他沉默地抱着她,任她的泪水浸透衣襟。窗外北风呼啸,仿佛也在为这对母子的命运叹息。

腊月里,福宜的病总算有了些许起色。

可溪亭却因连日操劳,自己也病倒了。这日她强撑着病体为儿子缝制冬衣,针脚歪歪斜斜,不复从前精巧。

宋格格前来探望,见状接过她手中的针线:“妹妹且歇着,这些活计交给我便是。”

溪亭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忽然道:“姐姐,我昨夜梦见母亲了。她说...年家的荣华,都是用性命换来的。”

宋氏手中的针线一顿:“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妹妹是太过忧心了。”

“不是忧心,”溪亭摇头,却也再难言语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