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青凤朝纪 > 第1章 1、陈重兵梁齐决战,驱铁骑贾涵护主

青凤朝纪 第1章 1、陈重兵梁齐决战,驱铁骑贾涵护主

作者:垂直起降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2 04:22:32 来源:文学城

时值大晋承玺四年秋。

起伏的河北丘陵之间,两支军队正在荒野当中搏杀。西军人多势众,一眼望去,漫山遍野皆是簇拥着明黄“梁”字大旗的军阵,黑压压看不到尽头。东军聚集在红色“齐”字旗号下,为防止梁军合围而拉长的阵线显得十分单薄,原本严整的阵势在梁军连绵不绝的冲击之下也开始显出散乱的迹象。

但无论梁军的陷阵死士冲过几阵,看似已经摇摇欲坠的齐军中军却总是屹立不倒。梁军众将望着对面那幅上书“齐征北将军柳”的赤红描金大纛,恼火地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

“大帅!齐军中军已是强弩之末了,何不令全军压上,一举将其击溃?若久拖下去,只怕迟则生变啊!”

“末将附议!”

“末将也附议!”

战场西侧一座山包上,数名梁将站在主帅身后,纷纷急不可耐地请缨求战。

梁军主帅靳原是个年过不惑、面相沧桑的沙场宿将。面对胶着的战局和急躁的众将,他并未即刻答话。

“左右两军现下战况如何?”

一旁斥候回复道:“大帅,左右两军受到齐军阻击,推进受阻。一时恐怕难以策应中军,完成合围。”

靳原陷入了沉思。此役是梁廷抓准了齐国内患正紧的当口,多方筹谋的关键一战。此战若胜,则梁国在河北地区面对齐国十余年的不利局面将会彻底扭转。出征之前,梁王甚至请动了大晋天子亲率文武百官出郊誓师,可说是只许胜,不许败。

虽说战事一直在按照预定的计划进展,但梁军众将之间,包括靳原本人在内,一直弥漫着一股极度压抑的氛围。

原因很简单。他们面对的是齐国镇守河北的精锐,拥有三万虎狼之士以及五千号称飞卫铁骑的具装突骑,自组建以来未尝一败的雁关军。而它的统帅,则是齐国上下、甚至连梁人也不得不承认的不世将星,大齐长宁公主柳盈月。

靳原虽然一直主持的并非河北战场,但对这位名震天下的齐国三王女也颇有耳闻。她从军为将不过三载,却率领一支原本只是用于侧翼牵制的偏师,在齐国对梁保持整体守势的局面下,将河北战线向西一直几乎推到了大晋龙兴之地的晋阳。据说这位王女不仅治军严整,用兵风格更是奇诡凌厉,不吝用险,许多梁将都是在看似颇有胜算的局面下被她抓住闪失,大纵铁骑一举击溃,很难想象她只是一个正当桃李之年的女子。

众将的焦急他可以理解。几个月来,他们步步为营,慎之又慎,唯恐一步踏错,满盘皆输。如今,九万大军终于将这三万齐军逼进了决战的死角,但即便如此,全军上下仍无人敢松一口气。他们感到的并不是胜利在望的喜悦,而是对战局随时可能发生剧变的恐惧。

但靳原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他懂得越是在战局关键上,就越要不得急躁。如今梁军兵力远胜齐军,亦无粮草之虞,只要稳扎稳打下去,齐军就拿梁军毫无办法,待两翼完成合围,胜局便已注定。

“传令全军,稳步推进合围,毋需急躁。齐军已是笼中之鸟,插翅难飞,若急于求胜,只怕被人抓住破绽,功亏一篑。”

“可是,大帅!”一名梁将跨上前两步,“自两军接战以来已有大半日,而飞卫铁骑尚未出现!若再拖延下去,三军疲敝,敌再以铁骑突击我侧翼,战局便殊不可料了!”

“愚钝!飞卫骑兵既没插翅膀,也不是天兵天将!”靳原眉头一皱,沉声斥道:“我已下令轻骑掩护两翼,飞卫骑兵即使出动,也有足够时间侦知动向,结阵抵挡。若中军贸然出击,失去两翼策应,那时飞卫骑兵再大举攻来,尔等要如何应付?”

那名梁将及四周急于求战的众将恍然大悟,顿时面露愧色,纷纷抱拳谢道:“大帅所言极是。”

靳原短叹一声:“柳盈月和雁关军也都是人,不要自己把自己吓破了胆子。众将各归其位吧。”

见众将鱼贯而去,靳原遥遥望向远处两军仍在对峙的战场,长出一口气。既然众心已安,此役便已十拿九稳了。

但看着这午后渐趋阴沉、甚至染上了妖异的血红色的天空,他总觉得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愿天命庇佑我大晋,攘除凶逆,再定宏基……”自知人事已尽的他无从排解心间不安,只得闭上双目,合十祈祷。

“……皇天在上。”

——————————

“各部听令!在梁军下一波攻击开始之前加固阵线!动作快!”

一个因疲倦而含着几分嘶哑的清朗女声回荡在齐军阵线上。后备部队在这个声音的指挥下,趁着梁军退后的空档迅速换下刚才还在一线搏杀的战士,重新组成战斗队列。

经过这位亲临前线的将领身侧,总有几个战士忍不住多去看她一眼。

雁关军统帅柳盈月显然不是只会躲在中军帐里运筹帷幄的娇小姐,但她最经常做的是战机来临之时,率领飞卫铁骑披坚执锐冲锋破阵。像今日这般来到步兵阵列后亲自督阵的情况还是十分少见。

这位大帅身型颀长高挑,披挂赤锦战袍,长发高高扎作一个马尾。虽然面孔布满了战场上的风沙,但依然看得清她柳眉凤目,容仪清俊,俨然是英气凛然的巾帼大将。此刻,她正腰悬阔剑,在一队护营亲兵的簇拥下巡视阵线。

“大帅,我军损失已经相当严重,恐怕再这样下去,也撑不了几阵了。”

巡阵完毕,亲兵队长牙门将郑长翎面露忧色。这队数十名亲兵是柳盈月的贴身近卫,都是万中挑一、勇武不输男子的武家女儿。

柳盈月面无表情地注视着面前的军阵,淡淡回答:“我知道。”

郑长翎紧张地抿了抿唇。这位主帅似乎对目下她自己的危险处境毫无自觉。

“……大帅,是否要派几名亲信近卫护送您先行后撤。我率领剩下的姐妹们继续在此压阵。”

柳盈月嘴角勾了勾,道:“或许我现在才问已经晚了。长翎,你们有为大齐赌上一切的觉悟吗?”

郑长翎慌忙答:“我等愿誓死为大帅效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是吗?我问的不是为我,我问的是为大齐。”柳盈月竟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若你们愿为我赴死,那我又为什么不愿为大齐赴死?”

见郑长翎惊讶不解,柳盈月又娓娓道:

“我从一开始就没告诉你们,甚至也没告诉存容和伯平[1]——但他们两个多少也应该察觉到了。从接到朝廷军令的那时起,这一仗就是几乎打不赢的。”

“数月前朝中下令,因国库空虚,已无军粮可拨往河北前线,由雁关军主将自行筹措粮草。接到诏令之时秋收已过,而梁军已然压境而来。虽我军利在出击速胜,但若无粮,将士断炊,亦是断无胜算;若动手筹措粮草,则无论如何再无时间出关迎击。不能出击袭扰寻敌破绽的话,只要梁将不失误,则我军必遭合围。”

“若为保存实力而撤出河北,雁关军固然得全,然河北尽失关山易手,又兼朝中内讧日盛,则大齐国运忧矣。我为此孤注一掷,本想待与梁军决战再寻胜机,但现下看来,是我赌输了。”

郑长翎一时呆住。半晌,她颇为激动道:“但大帅您是大齐的长宁公主,是都督幽冀二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只要您还在,雁关军的魂魄就在!”

“不,不可能。败就是败,死就是死。而我,也只不过一介常人罢了,哪里是什么雁关军的魂魄。”

在郑长翎诧异的目光中,柳盈月的笑意逐渐变得悲哀无奈。

“一旦帅旗退却,全军士气必然重挫。主帅临阵退缩,将士怎能死战?再者此战之前,整个冀州的世家都将身家性命寄托于我。若我孤身退去,朝中众臣将如何议论,世人又将置我于何地?即使父王回护于我,要想重回沙场、临阵讨贼,也只是痴人说梦。”

“……而我,宁愿马革裹尸而还,也再不想回到那个深宫高墙中去了。”柳盈月背过身去,以几乎完全听不到的声音喃喃自语。

郑长翎正打算再说些什么,忽然身后角鸣大作。梁军再一次发起攻击,漫山遍野的梁军甲士如潮头涌来,惊涛拍岸一般重重砸在齐军单薄的阵线上,卷起弥天血雨。

柳盈月与郑长翎无暇再谈,拔剑出鞘。在梁军猛烈的攻势之下,眼前的齐军阵线已经开始出现缺口。一旦阵线被梁军击穿截断,这个缺口就将是全军崩溃的开端。

“护营亲卫!挥动帅旗,随我顶上!雁关将士死战不退!”

柳盈月执剑高呼。一众护营亲兵团团涌上,结成战斗队形,簇拥着主帅径直杀入乱军之中。

——————————

齐右军将军贾涵策马立于不远处的山丘之上,身后是数名与之同样人马着甲、倒提长槊的骁骑都尉。

再身后,则是一群严阵以待的铁甲骑士。狭长锋锐的如林槊锋与青黑色的铠甲在昏晦的日头下闪着幽幽青光,令见者心惊胆寒。

贾涵脸上覆着一张白铁面具,虽在面具甲胄之下看不真切相貌身形,但那稍细的嗓音中含着丝低沉沙哑,显然也是名女将。

“帅旗动了。”

“将军,梁军对中军的攻势越发猛烈了。我等是否……?”

身侧一名骁骑都尉听得贾涵一声自语,打马上前。

“没有是否了。飞卫军,全军听令!”

“诺!”

骁骑都尉策马各归本队,铁骑阵中发出一阵盔甲摩挲的金铁铮鸣。贾涵高举马槊,挽起缰绳,大喝:“随我将旗,全速冲锋!向梁军中军!杀!”

“杀!!”

数千名骑士爆发出巨雷轰鸣一般的呐喊。滚滚铁蹄如山洪倾泻,席天卷地向着战场奔涌而来。

而两军对峙的战线之上,齐军中军在梁军连续不断的冲击下损失过半,已经无法维持阵型完整。但即使阵型溃散,齐军士卒似乎抱定了战至最后一刻的决心,结作圆阵各自为战,原先阵列规整的对垒已经成了一团乱麻的混战。

就在此时,大群具装甲骑在“齐右军将军贾”的旗号指引下,如同一把把黑色利刃径直切入战场。飞卫军骑士百余人为一队,于乱军之中横冲直撞,将忙于攻击齐军散兵,阵势松动的梁军摧枯拉朽一般冲散击溃。

“殿下!殿下!末将贾涵来迟!殿下!”

贾涵引军杀到,却已不见了帅旗,只得一边率骑士策马左冲右突,一边在乱军当中疾呼,心急如焚地寻找主帅柳盈月的身影。虽说飞卫铁骑这一波突然冲击势不可挡,但也得益于梁军阵列不整。如果梁军退去重整旗鼓,开始收拢包围,战局又将凶多吉少。

“贾将军!大帅在此处!”

听到熟悉的声音呼唤,贾涵认出那是护营牙门郑长翎的声音,便连忙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冲杀过去。乱军之中本有一处包围格外严密,但梁军诸将士之间最忌讳的正是飞卫铁骑。见一面覆白铁的将领亲率骑士冲杀过来,认得那是飞卫军主将贾涵,一众梁军也不顾大功就在眼前,扭头便逃。仍有些许腿脚慢些或杀红了眼的梁兵,则纷纷被马槊挑翻在地,或直接被踏碎于马蹄之下。

冲溃梁军层层包围之后,贾涵见原本垓心当中,算上郑长翎在内,仅剩有七八名近卫女兵,已经杀得浑身血污,脚下密密麻麻倒着敌人与同袍的尸体。柳盈月被众星拱月般拱卫在当中,但左肩上已挨了一处枪伤,伤口只是撕下一块战袍草草裹扎,鲜血浸出将本已是赤锦的袍子染作一片暗红。

她俊俏的脸上染满血迹,手上的阔剑也卷了好几处刃,在不断向下滴血。见贾涵与众骑士策马匆匆赶到,一时间神色有些恍惚。

贾涵寻见主帅,心下顿宽。她翻身下马来到柳盈月身侧,拱手谢罪道:

“末将救援来迟!望殿下恕罪!”

柳盈月朝贾涵恍然笑了笑,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忽而神色陡变,将手中阔剑狠狠甩在地上,厉声斥道:

“贾涵!你来这里干什么!何不乘机去突袭梁军中军?!”

贾涵忙答:“末将担心殿下安危,未曾多想其他。”

“我的安危?!事到如今你还记挂这些小事?”柳盈月顿足不已,“而今梁军中军突出阵势散乱,你晓不晓得若一举将其冲垮,此役便胜了!”

贾涵面对怒气冲天的柳盈月,默然垂首不发一语。

而齐军主帅片刻之后也镇静下来,颓然叹道:“……罢了,我也知道你最重情义。再者若径杀往梁军中军去,毕竟凶多吉少,一旦一击不成,反会全军倾覆。你的选择也算稳重。”

“不过你还是坏了我的好事。”柳盈月见贾涵面色稍宽,又有了几分讲俏皮话的力气,“你若晚来一刻,我回临稷时便可依军礼下葬了。”

“若殿下依军礼下葬,那末将的人头就只能挂在广朔门外,以此谢罪了。”贾涵苦笑,“殿下,现在不是讲闲话的时候。梁军很快就要重整阵势,还是速速撤离此地,再做他图不迟。”

“失散的士卒呢?”

“末将已令骁骑都尉各率所部四下冲杀收拢散军。但此地已不宜久留,不如传令左右两军暂且撤退与中军汇合,以全残师。”

“也只得如此了。”柳盈月一声长叹,“我本想以身许国,但也不能坐视雁关将士白白捐躯于此。向左右两军传令,撤退吧。”

“……末将遵命。”贾涵抱拳,她麾下一名骑士将座下战马让给柳盈月,不多时,各个骁骑都尉亦引本部骑兵,收拢残兵而来。

当柳盈月重新整顿残部,召来轻骑斥候欲传令撤军之时,忽而天色大变——傍晚的天空毫无征兆之间突然一片血红,四下腥风大作,漫天飞沙走石。柳盈月坐在马上,但因失血体弱,又无防备,险些被掀下马来。

“殿下!变天了!梁军此时无法进攻,快下令撤离吧!”

贾涵冒着风沙艰难上前,狂风中她甚至看不清柳盈月的身影。但柳盈月却忽然勒住战马,道:“不,存容。不能撤离。”

贾涵一时愕然。风沙大作间,她听到柳盈月颇为激动的声音。

“取我甲胄马槊来,收拢所有飞卫铁骑。若上苍佑我大齐,决胜之机,就在此刻!”

[1]:存容、伯平是柳盈月麾下两名将领的表字。存容即下文出现的贾涵。出于古人的礼节,称人时除却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或十分亲昵的情况,一般不称其名,而称其表字。为行文简略,本文中此后提及人物表字时一般不再说明。

巨坑慎跳。行文及考据如有不当处,望诸君不吝赐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1、陈重兵梁齐决战,驱铁骑贾涵护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