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风十年 > 第48章 盖世英雄

清风十年 第48章 盖世英雄

作者:骈四俪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8 10:16:59 来源:文学城

皇帝起了嫁女儿的心思,瞧上了皇甫诚,李呈锦这些日子他也看了许久,这是个有成算的孩子,不是那种为了一点儿女私情要生要死的女儿,若是这种女儿,他不认也罢。

唯一有一点,就是在圣旨出来之前,大监还要先亲自跑一趟辽东当说客,皇帝对皇甫家有阴影,怕他们又拒婚,再废掉一个皇家公主。

内宫里渐渐有了传言,公主要出嫁了,至于是哪家,可能还是辽东皇甫家。

永安公主李建兰当年就是要嫁给皇甫敬安的,虽然没嫁成,但李氏女嫁皇甫家的命运好像没什么改变。

当年她准备嫁去辽东的时候,她母妃怕辽东苦寒地,她要吃苦,便遣娘家族人去了十多家住到盛京,开铺子、跑漕运、做生意,这样也好对公主殿下有个支持,有事也好传回京师,不至于公主死在那处,都被皇甫家的人瞒着。

永安公主母家是高氏一族,她母妃也曾高居贵妃娘娘的妃位,离皇后娘娘也是一步之遥。只是永安公主没嫁成皇甫敬安,反而被贬斥,去了佛寺,贵妃娘娘一病不起,一年不到就病逝了。

李建兰本人对皇甫一家印象很差,觉得这一家子害人不浅,现在李呈锦又要嫁过去,出于怜悯,也是出于感同身受,头一回往辽东写了信。

李建兰现在回了宫,她是要住后宫的人,哪儿也不去,那劳什子公主府不住也罢,说得倒好,开支怎么计?她如今封地也没有了,开支和进项不能持平,怎么雇得起一大府的人,宫里那点微弱的补贴,给一大家子人糊口都不够。是以她是要住后宫的,哪儿也不去。

至于那永安公主府,李呈锦继续住吧,反正李呈锦现在有进项了,手头应该比她宽裕不少。再说聂家那一大家子,活成这样,死了个皇后,就摧枯拉朽般倒退了,竟然还在黑工厂给人种棉花,还是采茶?李建兰想想都不可思议,怎会如此,还在泰山脚下,那和她所在的寺庙有无关系?

事情就不经深想,聂家人回来了,先皇后一族,住进了永安公主府,皇帝还没见,后妃们操心皇帝又会惦念起先皇后娘娘,但前朝的大臣们更焦灼,不知道皇帝心里到底是个怎么安排。

当年可是没有宫变的情况下,皇帝从东宫太子的身份登基,继位大典之后,东宫娘娘从东宫进后宫,被劫走,被掳虐,被截杀,这究竟谁干的?

疑团、迷案,不知道,问谁谁不知道,当年镇国公皇甫敬安已经和先皇闹崩,携家带口回了辽东,不是皇甫家干的。

再说资家,西北王资镜清还在和北方游牧纠缠呢,资贵妃都没在东宫,也没进后宫,聂皇后没碍着资家什么事吧。

论有能力的,还有一个当年的庄家,就是现在的贤妃娘娘之父,庄聚仙将军,他当时就是禁卫军所属虎贲营的一把手,他想下手,似乎是很方便的。

夏妃也就是现在的德妃娘娘是最不敏锐的,她家世好,家里传承的爵位,兄弟又争气,她在后宫也没吃过什么亏,除了还没当上皇后,其他都算一帆风顺。

后宫里都不怎么串门了,那个讨厌的仪嫔周婉音终于消停了,进了冷宫,大家都安静一段时间,舒畅。她捏着葡萄,问:“宁嫔”,忽又想起来,宁嫔升位份了,现在是淑妃娘娘,她微微一叹,“淑妃娘娘她们最近有没有去给贵妃娘娘请安?”

资中筠手里还是有权利的,西北回来,她虽没升,但她本也没什么升的空间了,再升,再升不就是皇后了。夏旻仰头,“皇上呢,皇上最近都往哪儿去?”

夏妃娘娘不操心家族,也不为钱忧愁,三十多岁,还是一副小女儿情态,掌事的宫女回她:“回娘娘,原先十日一次的朝会如今也是一样的,还是去资贵妃娘娘那边说话,大后日就是日子,皇上这几日都没来后宫歇息,听说前日去了长公主殿下那边说话。”

回得很委婉了,这么理解:娘娘,您上点心,资贵妃娘娘还是掌权的,您也别太怠慢。另外,皇上没找后妃,但找了公主殿下,您还是应该和长公主殿下维系关系。

不料夏妃一如既往不开窍,还在问:“找李建兰了?还是李呈锦?”

这话题也不太好深入聊,掌事宫女回:“回娘娘,是长公主殿下。”

李建兰被先帝赐婚时没被加封,她一直只有一个封号,永安,她只称永安公主。说长公主,当然是李呈锦,过了玉牒文书,怎么娘娘还在问。

“我都忘了她,她好些没,你翻翻,找些好吃的好玩的给她送过去,这回西北行,她受了大苦了,可怜的。”

夏妃也不是没脑子,只是她权衡了很久,还是不想要李呈锦,现在李呈锦有点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嫁到她家不合适。庆国公是纯臣,一不结党营私,二也不是完全的外戚,文臣武将都不相干的,请个公主进门,那夏韬就成了驸马爷,成日里应付一些皇亲国戚,都是不争气的,要么是空有报国志,但无实权在手的,浪荡一生,虽富贵,但也完了。

谁都知道李呈锦病了,病得不轻,但也仅止于此,要把长公主殿下往家里娶,除非是不掌权的那一支,什么三子、四子的,娶个公主,将来也能多分些家产。

但夏家,世子世子妃都体弱,管不了事,将来夏家还是夏韬的,他只需要娶个稳定的官家女,例如六部中的礼部文臣女儿,或者国子监祭酒的女儿,这种文官一般都能做到安稳退休,被杀头的可能性不大,这种部门贪墨的可能性也小,是以她不能对李呈锦太过热情,会让皇帝产生误会。

庄倩敏也很是犹豫,她曾向李呈锦进言,先皇后过世是徐太师动的手,但其实也并无依据,只是猜测。而且她庄家受徐太师打压甚深,加上泰山那地方,聂家走不出山东,她也只是怀疑有徐太师的手笔,因为徐太师早年做过山东巡抚。

天家、皇家、民间,都是私怨,但也不完全只是私怨,当区分城邦、氏族、公母、子嗣、庄园,种种之后,什么都要争,什么都要抢,土地你不抢,你的族人就可能吃不饱饭,可能会饿死,继而影响你的统治,影响你子嗣能否站在高位,享受供给。

庄倩敏甚至是有可能成继后的第一人,没别的原因,因为她族人全死,或者这才是最好的皇后人选,就看先皇后一家,一家子文人,死了一个皇后,都没能力走出泰山那片茶园。

李建兰倒是想找李呈锦说几句,有几句真心话,也有几句场面话,起码要感激李呈锦让她回宫了。

永安公主府里,十二岁的聂山海带着两个妹妹在编鸡笼,暗卫不多,不过四五人,稀稀拉拉的,远不如当初看管她李呈锦的人多。

李呈锦穿了一身布衣进的公主府,头上戴了个六角巾,就是当朝普通的书生打扮,聂山海一眼就将她认出来了,站起来,“给公主殿下请安。”又推两个妹妹上前,“聂闻思,聂闻了,见过长公主殿下。”

都是血亲,互相带着怨气的,李呈锦前些年也过得不好,进宫不过就半年的事,可聂家人不知道,他们甚至不知道先皇后的死状有多凄惨,而她汪玉儿是被仇家养到十一岁,卖给人当丫鬟。

李呈锦也懒得说了,拉了一把矮凳,在竹篾边坐下来,这种工艺她也会,曾经她就是个丫鬟,在后山编灯笼、糊窗花、做络子、裁衣服,就没什么她不会的。

夏生仰头,有点想抹眼泪,匆匆屈身,“公主,我去厨下。”

“嗯,”李呈锦看都不用看的,手指翻飞,很快能做成一个鸡笼。

聂山海不知道这公主来干嘛的,要来又早不来,来了还假惺惺干活,祖父说了,不食嗟来之食,每一碗药钱都是要自己挣来的,不能吃别人白给的。

从清晨到午后,再到黄昏日落,李呈锦除了随太阳拉了拉凳子,几乎没怎么动过,坐了一天,在一张竹编的小板凳上。

聂斐白日里出门劳作,帮人代写书信,他妻子病重,搬来京城,好了一些,起码能休息好。

先皇后娘娘聂婉奕之父,曾经的国子监祭酒聂大人是被摧残得最深的,先后丧女,后面儿媳病重,他不堪打击,瘫痪在床,又没太好的医疗,便日趋病重,如今满头白发。

和他同年龄的庆国公、魏国公他们,没哪个是白了头发的。李呈锦坐了一天,望着天色,她差不多要回宫了,夏生过来附耳说:“厨房里没什么好的,我给了厨子一贯钱,让他出去买肉。”

“你这些怎么卖?”李呈锦问聂山海,她母亲的侄儿,这家里唯一正当龄的男儿郎。

“小的一文钱,大的两文钱一个。”

“卖的太便宜了,何不糊些花样,就像兔子花灯,莲花款式的灯,若图呈龙凤,可以卖更贵。”

“那些我不会。”

李呈锦道:“不会就去学,一文钱一个的鸡笼,你如何给你母亲抓药看病,你如何治疗你祖父的偏瘫之症?”

“我......”

李呈锦看夏生,夏生点头,从荷包里摸出个银锭子,不多,碎银二两,李呈锦说:“我订个花灯,龙凤呈祥,十日后来取。”

聂山海有些犹豫,双胞胎姑娘里大一些的聂闻思扯她哥哥,“应了她,咱们能做。”

这一对双胞胎姑娘都是十一岁,也正是当年汪玉儿被卖去陆家的年纪,不小了,该学着自己拿主意,李呈锦点头,“收了定金,龙纹凤图你们是画也好,买纸来贴也好,总要是条龙,能飞上天。”

“你放心,我们一定能。”

李呈锦背过身,笑了一笑,说:“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