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风十年 > 第17章 黄沙

清风十年 第17章 黄沙

作者:骈四俪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31 03:57:38 来源:文学城

玉儿换了名字,得了一个新的院子,小茹被调过去,专程伺候她。

“你是苦尽甘来了。”小茹感慨。

玉儿给了小茹一根簪子,银簪,上头两支蝴蝶的,小茹还没这么精美的发簪,问:“谁给你的?”

“收着吧,以后你嫁了人,也算有个念想。”

“嗯。”小茹知道玉儿如今是小姐了,姓陆,又惊又喜,小姐总能嫁的好些,肯定比给少爷当妾强,小妾小妾,这一辈子都是抬不起头的,生了孩子也是姨娘,不是正经的太太。

陆麟风去参加诗会越发频繁,直到过年,才见到他人。这会儿小茹也不用亲自烧锅,只盯着下头人炒菜,或者指挥就得了,也是沾玉儿的光。

玉儿,不,长宁也能上桌吃饭了,陪着江氏赏花,剪去枝丫,接受教导,江氏还讲了理家,“拔了没用的杂草,才有空地种有用的东西,懂不懂?”

“嗯,”长宁点头,江氏很满意,摸了摸她耳边的碎发,说:“将来我们尽量给你找个好夫婿,兴许马上要金榜题名的进士里,就有你的良人。”

年前,殿试举行了,是腊月二十八,考生们各显才能,苦读十年,这是最后一道了,真正的金榜题名时。

考官们已经有了决议,但是最终名次要面圣,两位主考官协商之下初步定了今科状元榜眼的名次,前三甲,湖南郁玉垒、四川封□□、江西顾重明。

这就是一甲的第一二三名,不出意外的话,这三人也就是今科的状元、榜眼、探花。

但稍微有点美中不足的是前三甲年纪全都偏大,尤其是榜眼,四十出头,已经历经了二十年的科考了,年年落榜,今年得了主考官的赏识,一举得了榜眼。

圣上最后才来,卷子已经有了意见,两位主考官大人呈上了预设的名次,圣上道:“卷子拿上来瞧瞧。”

“是。”

底下鸦雀无声,没有考生敢出声,也不敢抬眼看皇帝,皇帝倒是好说话,当下道:“今日腊八节,一人上一碗腊八粥,朕要好生看看诸位的卷子。”

太监们无声去忙,设碗筷,送上咸甜两种口味的腊八粥,还要压低了声音问,是吃咸粥还是爱吃甜?

第一眼看的就是顾重明,太稳重了,不得皇上喜欢,皇上将江西顾重明的卷子压了下去。

户部尚书摇头,他是主张提拔顾重明这种实战派的,逻辑清晰,条理分明,除了没用华丽的辞藻之外,他的卷面是最干净,内容是最夯实的。

第二张是湖南郁玉垒的,皇帝亲看了一遍,点了点头,留下了,这个前三甲没跑。

紧接着是原本预设的榜眼封□□的,这人不高调不张扬,但文章松弛有度,对治国齐家颇有见解,皇帝犹豫了一下,也给他拿下去了。

也就是说,两位主考官大人看好的前三名,皇上只打算留一位。

不知道其他考生是什么滋味,反正陆麟风的滋味不是太好,大殿里灌风,很冷,炭盆隔着老远,正殿又宽又阔,冷得他都不会思考了。

粥终于发到了手上,才吃两口,粥也快凉了。

圣上的阅卷没有想象中快,等大家的粥都吃完了,太监又来添了一遍粥,又是一阵风,等大家都吃好了,太监们才收了碗筷,都安静退下去了。

圣上看卷子是不与两位主考官商量的,两位主考官可以看,但不能问。

大家伙儿都快被冻僵了的时候,排名终于出来了,大太监开始唱名了,这就是苦读十年最光荣的时刻,金榜题名时。

第一甲第一名:盛京皇甫诚,第一甲第二名四川林钦,第一甲第三名湖南郁玉垒。

下面的人当然不知道上头发生了什么,圣上重排了顺序,改变了这些进士的最终排序。

原来的状元榜眼探花只剩下了一个郁玉垒,而原来的封□□和顾重明都掉到第二甲去了,排名不低,他们一个第二甲第一名,一个第二甲第四名。

一个个唱名下来,轮到陆麟风的时候,都快唱完了,第二甲第二十二名,平江陆麟风。

堪堪卡了个二甲,因为后头都是第三甲的了,这些人也算作同进士,陆麟风也不知自己会这么紧张,叹着自己运气好,若是考个同进士,还不如不上,等三年后再考。

同进士出身的官运要差进士许多,官官相互,官官同僚同科,真是个同进士,容易被进士们瞧不起。

这时候才撤了屏风,进士们能得以瞻仰龙颜,圣上道:“谁是皇甫诚,上前来。”

皇帝还没说话,他就先跪下了,“叩见圣上。”

皇甫诚姓皇甫,还和一位天子近臣长得十分相似,皇帝多看了几眼,就想起来了。

本想斥一句放肆胡闹,但自己钦点的状元郎,装也要装下去,再更改名次已然是来不及,户部尚书还在为顾重明可惜,没曾想......

皇甫诚母家姓皇甫,外祖皇甫敬安曾高居镇国公之位,后面与先帝爷政见不一,自请去了辽东。

当年膝下也只有一女,也就是皇甫诚的母亲,皇甫惊雪,本来先帝爷找了个后生上门当说客,想劝说皇甫敬安回来,结果这门生和皇甫敬安的独女好上了,还致人未婚怀孕,事情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后头皇甫惊雪生了皇甫诚,产后血崩,没过那年冬天就死了,那门生却一路青云,哄得先帝封官赐爵,又娶了魏国公的女儿,现在已经位列九卿了。

这些前朝旧事,臣子们不知道,但皇帝清清楚楚,一本泛黄的旧经书横亘在这里,现任的皇帝初登基那年的冬天还去了盛京,见过皇甫大将军。

这会儿皇帝见了皇甫诚,心情波动,原来是想起皇甫惊雪死的那年,镇国公皇甫敬安来了京城,在先帝面前要斩杀李曼青,在皇帝面前私动兵器是大忌,那一刀砍下去,血溅八步远。

不巧,李曼青胳膊上的血溅到了先帝脸上,先帝动怒,镇国公不认错,当场就被削了爵位,李曼青后头还想说求娶,皇甫老将军却头也不回,回辽东去了。

皇甫诚是李曼青的儿子,是皇甫惊雪的遗腹子,这事儿说起来是皇家和李家都有愧于皇甫家,皇帝望着眼前的小子,揉了揉额头,喉咙都有点哑了,温和了语调:“起来吧,皇甫爱卿。”

这位就是今科状元郎,皇甫诚,已经在皇上面前露了脸,陆麟风的站位太靠后了,既看不清皇上的脸,也看不见这位同科状元的脸。

皇甫诚要进京,皇甫老将军是不同意的,他觉得整个京城没有好人,至于李曼青那个王八蛋,小王八蛋皇甫诚根本不用去认,有什么好认的,还不如就在辽东逍遥自在,不在皇帝面前转悠才是最好的,伴君如伴虎。

但皇甫诚要来,小崽子非要来看看,他爹娶了个怎么样的女人,是不是比他娘好看很多很多倍,为什么他娘生了他,那个该死的男人也不来看看他们母子。

皇甫诚考中了状元,接下来怎么安排,皇帝在大殿里忧思,想着干脆让老王八羔子自己来管教自己的小崽子,再怎么闹,父子血脉,割舍不断的亲情就在这里。

李曼青在书房里打了个喷嚏,妻子杨妍送上披风,他握妻子的手。

陆麟风考上了,随行的还有宫里的小太监,来讨个赏,陆良镛一家子都在小院门口守着,听说中了二甲,陆良镛赏了一张百两银子的银票。

太多了。

江氏来不及拦,她总觉得不该给个太监这么多的银子,不合适,但麟风回来,又考中了进士,是大喜。

长宁也在门口站着,她现在是小姐装扮,小茹扶着她,她穿一身茜红的衣裙,银红的斗篷,站在雪地里,美得像一株红梅。

陆麟风回了魂,小太监又告知,“年有余庆,给您家贺喜了。”

陆良镛还要赏,江氏有了防备,一把按住他,点头回道:“多谢您,过年了,同喜。”

今年过年是在京城过的,十分热闹,贵客盈门,一下子要去江家走亲戚吃饭,一下子江家阖家都来陆家吃饭,这些都是家宴,长宁都要参加的。

玉儿现在改了名字,气质也变了,小茹说她越来越像个闺秀。

还没过十五,正月初十,宫里要办杏林宴,不仅皇帝要去,京城的达官贵人都会去,例如说六部尚书,例如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还有大理寺卿,大概都会去,这些没中前三甲的就可以拜门递帖子了。心明眼亮的,找个好的靠山,将来仕途也顺。

李曼青已经做到了刑部尚书,他能言善辩,又聪明机敏,还刚正不阿,在先帝眼里,他几乎十全十美。

先帝是先帝的眼光,现在的皇帝是现在的眼光,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曼青现在也不怎么在皇帝面前发表意见,皇帝问了,他才会说,皇帝不想听的,他一个字也不会提。

大监收了皇帝的风,直接就带着皇甫诚去拜会李曼青了,大监说:“皇甫大人,这位就是李大人,刑部尚书。”

皇甫诚看着李曼青,没说话,打量了一番,忽然就来了一句:“知道了,不过如此。”没什么礼貌的,转身走了。

有大监在,李曼青以为皇甫诚是皇帝的人,只是大监带来认人的,便没有在意,准备坐下了。结果陆麟风来了,他向李曼青敬酒拜会,“今科进士陆麟风,拜见尚书大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黄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