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青灯古卷赋辞章 > 第10章 枯骨鸣冤案【五】

青灯古卷赋辞章 第10章 枯骨鸣冤案【五】

作者:鸢墟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21 21:06:28 来源:文学城

“这张乐谱…” 禇玄度凝神屏息,指尖轻轻抚过泛黄的纸页边缘,眉头深锁如刻,目光仿佛要穿透那些奇异的音符,“我定然在何处见过。” 他沉声低语,带着一种陷入遥远记忆的困惑,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是了!” 他猛地抬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就在查阅司徒铭卷宗之时!他的档案与他亡父的并排存放。这张乐谱,” 他再次指向那薄薄的纸页,语气笃定,“它就夹在阙都扶桑县郑家那桩惨烈灭门案的卷宗深处,是妙音宗遗落在那片血海中的唯一凭证。此谱…”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其音律排布诡异,非比寻常,我绝不可能记错。”

“妙音宗?” 沈崎眉峰微挑,锐利的目光从乐谱移向禇玄度,眼底的疑惑如涟漪般扩散开来,瞬间取代了之前的沉静。他修长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一点,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守静,此事非同小可。即刻着手,务必彻查清楚当年妙音宗那十一名弟子的行踪下落,无论天涯海角,一个都不可遗漏!”

“遵命!” 禇玄度闻令,没有丝毫迟疑,当即抱拳一礼,旋即利落地转身,袍袖带起一阵微风,步履迅捷而沉稳地消失在门外长廊的阴影之中。

室内短暂的寂静被一阵轻微却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一名身着谒引司制服的年轻吏员垂首趋步而入,在距几位大人数步之遥处恭敬站定,双手交叠于身前,微微躬身,声音清晰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禀亓官大人、沈大人、赵大人,天宪司正门外现有一垂髫孩童,口口声声言说知晓…知晓此案内情细节,执意求见诸位大人。”

“哦?” 亓官沂搁下手中的茶盏,杯底与桌面发出一声轻响。他抬起眼,深邃的目光直视着谒引司,眉宇间透出审视与不解,缓缓道:“此案牵连甚广,干系重大,所有消息皆已严密封锁,从未对外泄露分毫…” 他顿了顿,指尖在案上无意识地划着,“这孩童…怎会知晓?又怎会寻到此地?”

谒引司的头垂得更低了些,脸上显露出十足的无奈,声音也低了几分:“回大人,属下…属下确实不明其故。只是那孩童年纪虽小,性子却极为执拗倔强,任凭如何劝说驱赶,只是咬定一句话…”

天宪司深处,证安堂。

一踏入这间堂室,孩童那带着稚气却异常执拗的声音便仿佛仍在空气中回荡,清晰地敲打着三人的耳膜:“‘若大人们不肯见我,我便日日来此门前守着,直到见到为止!’”

堂内光线略显晦暗,只有高处的小窗透入几缕天光,映照着空气中浮动的微尘。中央,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小身影正局促不安地等待着。他浑身上下脏污不堪,仿佛刚从泥地里滚过,穿着一身破烂得几乎看不出原色的旧衣。那衣服显然不属于他,宽大得离谱,粗糙的布料像麻袋般松松垮垮地罩在他瘦骨嶙峋的身体上,袖口和裤脚都卷了好几道,却依然拖沓,衬得他愈发单薄寒酸,宛如一只被遗弃在风雨中的雏鸟。

“你们……便是查那案子的大人吗?”见那三位气势迫人的身影朝自己走来,小孩猛地抬起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又强自镇定地问道。

“不错。”沈崎的声音低沉而直接,带着审视的目光如实质般落在孩童身上,开门见山,“是你自己来的,还是有人指使你来的?”一个六七岁、衣衫褴褛的稚童,能知晓天宪司这等国之重器所掌的机密重案?其可能性微乎其微。沈崎的目光锐利如鹰隼,仔细捕捉着孩童的每一丝反应:那双沾满泥污的小手无措地紧攥着衣角,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稚嫩的脸庞上,眼神里交织着明显的慌乱、不安和一丝强撑的勇气,全然不具备独自策划并精准找到此地所需的魄力与深沉心智。幕后必有推手。

“是……是一个很奇怪的人,”小孩似乎被沈崎的气势慑住,下意识地垂下头,盯着自己那双破旧露趾的布鞋,声音细若蚊呐,“穿……穿着黑衣服,从头到脚都蒙得严严实实的,看不清脸……他、他给了我娘二两银子……” 提到银子,他瑟缩了一下,仿佛那是某种沉重的负担,“他让我来天宪司,给这里的大人们传话,说要找……找审查周正清案的人……”

“他只告诉了你周正清这个名字?”赵鸣筝上前一步,她的声音温和而清晰,带着女性特有的亲和力,瞬间缓和了孩童紧绷的神经。小孩抬起头,望向这位语气和缓的人,神情明显放松了一些,紧攥的拳头也微微松开。

“嗯,”小孩用力地点点头,回忆道,“他还说了其他两个名字,叽里咕噜的……太快了,我没记住……后来我再问他,他就摆摆手,说不重要,记住一个周正清就行了。”他努力模仿着那黑衣人当时的动作和语气。

“他还让你做什么呢?”赵鸣筝继续轻声引导,蹲下身来,尽量与孩童平视,目光温和而专注。

“他……他还让我给你们一张纸条……”小孩像是忽然想起最重要的任务,慌忙将一直紧紧攥在左手心、几乎被汗水浸透的一小团纸递向赵鸣筝。那纸条被捏得皱巴巴、湿漉漉的,边缘都有些破损。“他凶巴巴地说……不许我看……”

赵鸣筝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团潮湿发软的纸。她纤细的手指带着一种职业性的谨慎,慢慢将其在掌心摊开、抚平。粗糙的草纸上,墨迹有些晕染,但仍能清晰地辨认出几行潦草却指向明确的字迹:

扶桑县西驿道,过废马驿遗址东行百二十步,歪脖老柳树北第三户。

一个位于荒郊野外的具体地址!赵鸣筝的目光瞬间变得凝重。她抬起头,与沈崎、亓官沂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这地址的出现,瞬间将孩童的“传话”从模糊的线索变成了具体的行动目标。

“还……还有……”小孩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完成使命般的急切。他伸出另一只一直藏在身后、紧握着的小手,摊开掌心。里面是一个用泛黄的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只有成人拇指指节大小的扁平物件。油纸被细麻绳仔细地捆扎着,显然被保护得很好。小孩将它递向赵鸣筝,“他让我把这个……也交给你们……”

赵鸣筝接过那微沉的小包裹,指尖能感受到油纸的滑腻和里面物件的坚硬轮廓。她轻轻解开细绳,剥开层层油纸。当最后一层被揭开时,堂内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一瞬。

躺在油纸中央的,赫然是一枚打磨得异常光滑、色泽惨白中透着陈旧暗黄的——人骨制成的哨子。那骨哨造型古朴,带着一种原始而诡异的美感,一端钻有小孔,显然是吹奏之用。它静静地躺在赵鸣筝白皙的掌心,散发着一种无声的寒意,与孩童那懵懂而略带恐惧的眼神形成了令人心悸的对比。证安堂内,弥漫的血腥卷宗气息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更加浓重,那枚小小的骨哨,仿佛一个来自幽冥的冰冷烙印。

寒气在谒引司森严的回廊里凝滞不去,仿佛连空气都带着铁锈与陈旧卷宗的沉重味道。褚玄度步履匆匆,怀中那叠泛黄卷宗几乎要遮挡住他的视线,纸张边缘因年深日久而卷曲、破损,散发出尘封的气息。他的呼吸在冰冷的空气中凝成白雾,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与凝重,打破了司衙深处的沉寂:“大人,妙音宗当年的卷宗里,白纸黑字写着十二名弟子‘先后伏法,尽数处决’。然而……”他略作停顿,将怀中沉重的档案小心地放在喻卿舟面前那张宽大的、刻着复杂纹路的紫檀木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属下反复核查当年的人事变动,发现一个被刻意模糊的缝隙——就在新任仵作上任履新,也正是苏清绝冤案得以平反的关键当口,卷宗记录中竟还有一位弟子,并未真正踏上黄泉路。”

案头的烛火被褚玄度带起的风扰动,光影在喻卿舟沉静如水的面容上跳跃。他正一丝不苟地整理着身上衣袍,修长的手指抚平最后一丝褶皱,动作沉稳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闻言,他抬眸,深邃的目光如实质般落在褚玄度脸上,等待下文。

褚玄度深吸一口气,指尖精准地点在翻开卷宗里一个被墨迹半掩的名字上:“是柳无音。那个名字,当年被悄然划去,却又在角落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更关键的是,”他加重了语气,从怀中另一侧取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正是沈崎之前交给他的,“沈大人转交的那个地址,属下已查明。那地方在扶桑县最荒僻的角落,是一处废弃了不知多少年的老宅,院墙倾颓,荒草蔓生,早已是蛇鼠之窟。但就在三个月前,这块无人问津的废地,忽然有了新主。”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屋内众人,一字一句道:“买下它的人,正是柳无音。”

喻卿舟微微颔首,目光锐利:“柳无音……当年侥幸脱身,如今又在这微妙时刻现身,还偏偏选中了那个地方……”他沉吟着,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疑云,“我始终觉得,这案子,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对劲’。每一步看似清晰,背后却总像是蒙着一层厚重的迷雾。”

“大人,马车已在角门备妥,随时可以出发。”一名身着谒引司制式劲装的谒引司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门边,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角落里,赵鸣闻言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庆幸,甚至带着点慵懒的笑意。她晃了晃手中的腰牌,玉在烛光下反射出幽冷的光泽:“还好我是骨酎尉,不必跟着你们风里来雨里去地跑外勤。这雨天,阙都的雨能让人轻易染上风寒……”她摇摇头,后半句话化作一声意义不明的轻哼,仿佛已经感受到那料峭的寒风和扑面的灰尘。

车轮碾过结着薄霜的官道,发出单调而沉闷的声响,一路颠簸着驶向阙都以东的扶桑县。越是接近目的地,道路便越是崎岖狭窄,两旁的景色也从繁华市井逐渐褪为萧瑟的田野,最终被荒芜的山林所取代。凛冽的寒风毫无遮挡地灌入车厢,带着深冬山野特有的、混杂着枯草和泥土的凛冽气息。

扶桑县某处人迹罕至的山坳里,几间歪斜破败的土屋散落在枯黄的荒草丛中,如同被遗忘的岁月残骸。江懿郗的指节因寒冷而微微泛白。他目光沉沉地望向远处村民所指的那棵标志性的歪脖子老树——虬枝盘结,枯叶凋零,在灰蒙蒙的天幕下投下狰狞扭曲的剪影。那棵树仿佛承载着难以言说的痛苦记忆,无声地诉说着过往。“柳无音选择在此地购屋,绝非偶然。”江懿郗的声音被寒风吹得有些发飘,却字字清晰,“此地偏僻荒凉,足以掩人耳目。更重要的是……这里,恐怕就是当年妙音宗那些弟子遭受非人折磨的旧地!司徒铭的父亲,正是当年构陷妙音宗、导致惨案发生的关键人物。柳无音蛰伏多年,此刻现身于此,还恰好与司徒铭遇害案交织……这绝非巧合。说不定,司徒铭也是被他精心算计,引入这复仇陷阱的棋子。”

喻卿舟率先踏下马车,冰冷的空气瞬间包裹了他。他环视着这片荒凉死寂的土地,眉头紧锁。“不一定。”他否定了江懿郗的推论,声音冷静而审慎,“如果柳无音处心积虑要陷害司徒铭,他何必多此一举,让那个懵懂孩童前往戒备森严的天宪司传话?这无异于自曝行踪,将他苦心隐藏多年的位置拱手送到我们眼前。风险太大,收益却模糊不清。我始终有种感觉……”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间孤零零的老屋,“柳无音,更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强行从暗处拽到了这起案子下。这起案子,他或许并非执棋者,而是……一枚被更深沉的‘不明嫌犯’巧妙利用、甚至被迫卷入风暴中心的棋子。”

“之前我们综合所有线索,对这位‘不明嫌犯’的侧写指向非常明确,”沈崎接口道,他习惯性地摩挲着腰间佩刀的刀柄,指腹感受着冰冷的金属纹路,“此人极度傲慢,视人命如草芥,更有着近乎病态的表现欲和掌控欲。他将犯罪视作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每一个细节,包括受害者、现场布置、甚至留给我们的所谓‘线索’,都是他剧本的一部分,用以展示他的‘杰作’和挑衅权威。那个孩子送来的地址……”沈崎的目光也投向那间破屋,眼神如刀,“焉知不是他故意抛出的‘道具’?是他庞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引导我们走向他预设的方向,欣赏他布下的迷局?”

一直沉默观察着环境的亓官沂,此刻也加入了讨论。他声音带着沉稳:“沈大人所言极是。侧写指向的傲慢与表现欲特征,与柳无音的行为模式有契合之处。然而,一个关键点在于——年龄。”他摊开随身携带的简易卷宗,“柳无音,当年妙音宗惨案发生时已是而立之年,如今算来,已逾五十有一。这与我们通常对连环凶犯或极端复仇者‘年富力强’的刻板印象,以及侧写中隐含的‘行动力极强’的倾向,存在一定的……偏差。”

沈崎刚想开口解释年龄在犯罪侧写中的复杂性并非绝对障碍,喻卿舟已微微颔首,深邃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破败的景象,看到了更深处的东西:“年龄,恰恰是所有侧写要素中最难精准勾勒的部分。‘通常’不代表‘必然’。五十一岁,对于一个心中埋藏着数十年深仇大恨、身体或许因特殊经历——比如当年的折磨——而强健于常人、且谋划隐忍多年的人来说,绝非不可逾越的障碍。仇恨与执念催生的力量,有时能超越生理的极限。更何况……”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冰冷的锐利,“侧写描绘的是‘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而非单纯的年龄数字。一个老谋深算、心思缜密、将复仇视为毕生艺术的五旬之人,其展现出的傲慢与控制欲,或许比一个莽撞的年轻人更为可怕,更为……滴水不漏。”

众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那间柳无音购下的老屋上。它孤零零地矗立在荒草丛生的坡地上,像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行将就木的老人。木制的墙壁饱经风霜雨雪的侵蚀,早已失去了原本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朽败的灰黑色。木材表面沟壑纵横,深深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一道道皲裂的缝隙如同老人脸上深刻的皱纹,诉说着无言的沧桑与痛苦。生命力顽强的野花杂草从这些缝隙里、从腐朽的窗棂间、甚至从微微倾斜的屋顶瓦片下钻出,在寒冬中顽强地伸展着枯黄的茎叶,为这死寂的废墟增添了一抹诡异的生机。一只皮毛肮脏、瘦骨嶙峋的野猫原本蜷缩在倾倒的门框旁,被突然出现的人群惊动,“喵呜”一声凄厉的尖叫,带着极度的惊恐,如同离弦之箭般窜入旁边更深的枯草丛中,瞬间消失不见。整座屋子在寒风中发出细微却令人心悸的“吱呀”呻吟,仿佛随时都会在下一阵更猛烈的风中彻底散架,化为一堆朽木烂瓦。它像一个沉默的证人,又像一个巨大的伤口,无声地展示着它所承受的无数打击与漫长岁月的无情碾压。

喻卿舟率先迈步,踩过门槛处厚厚的积尘和枯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一股混合着浓重霉味、陈年灰尘、木头腐朽气息以及某种难以名状的、淡淡的陈旧血腥味的复杂气味扑面而来,令人呼吸一窒。屋内的景象,比从外面看起来更加触目惊心,更加……狼藉。

光线从破损的窗户和屋顶的漏洞艰难地透进来,在弥漫的灰尘中形成一道道惨白的光柱,勉强照亮了室内的混乱。地面上几乎没有下脚之处,散落着厚厚一层各种各样的纸张。喻卿舟俯身,修长的手指捻起脚边一张相对完整的图纸。纸张粗糙,边缘磨损,上面用细密的线条勾勒出一处房间的布局,旁边还有细小的标注——“周正清书房·西侧结构详图”。他目光扫过周围,更多的图纸映入眼帘:有的是精巧复杂的机关结构分解图,线条繁复精密;有的是某处高门府邸的详细设计图,标注着亭台楼阁、回廊水榭;还有一些似乎是某种乐器部件的设计草图,上面布满了修改的痕迹和演算的数字。这些图纸杂乱无章地铺满了地面,像一片被飓风席卷过的知识坟场。

屋内唯一还算完整的家具,是一张布满划痕和污渍的旧木桌。桌上摆放着一个粗瓷茶杯,杯中的茶水早已干涸凝固,只在杯底和杯壁上留下深褐色的污渍圈。茶杯旁边,散乱地堆放着一些打磨乐器专用的工具: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锉刀、砂纸、刻刀、小锤,金属部分大多带着使用过的磨损痕迹和难以清除的污垢。然而,最引人注目、也最令人心头一沉的,是静静躺在工具旁边的两块骨头——苍白、干燥,带着一种非自然的质感。从形态上可以清晰辨认出,那是属于人类前臂的尺骨和桡骨。它们被随意地搁置在桌面上,如同两件未完成的、冰冷的“材料”,与那些用于创造美妙乐器的工具形成了刺眼而诡异的对比,无声地诉说着这间破屋主人心中那扭曲而黑暗的执念。

谒(yè)引司主要就是负责报案的人,送罪犯去监狱,送官员去犯罪现场,联系受害者家属,一类打杂的事情,官职正六品[红心][红心](虽然我觉得官职过高了一点,但毕竟是天宪司)

证安堂就是报案人、证人、还有其他来临时天宪司办事的人临时待的地方(我不行了取名字太痛苦了[爆哭][爆哭])

写到一半才发现清愿和盛宁还没出场[托腮][托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枯骨鸣冤案【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