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春阵亡时 > 第3章 弟弟的朋友

青春阵亡时 第3章 弟弟的朋友

作者:石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7 11:53:37 来源:文学城

第二章

靳欧的父母跑了十多年从罗溪镇到成都的大巴车,上午出发,下午返回,大半年也就休息个一两天。他父母都有大巴的执照,轮着开,每天出车,风雨无阻。

镇上好多人家,都买房去了成都,也不是什么主城区的好地段,大多在青白江,新都,龙泉这些远一点的城区。

主要是为了孩子上学,成都的教育肯定是比镇上好很多的。

孩子是弄进城里上学了,可家里老人还留在镇上,一些亲戚朋友也还在这边,所以往返还是很频繁。除了私家车,这种大巴就是最方便的了。小青年们也会搭车进城去买衣服电器啥的。

罗溪镇除了橙子和枇杷,还种羊肚菌等各种菌类,各乡镇的农民们经常会挑着自家的菌子,坐大巴到成都卖,这样虽然路上费时,但销路会好一些,价格也能高一点。

要进城卖鸡卖鹅的,也是坐这趟车。

全镇就靳欧家一家在跑这一段,独门生意。因为客户量也有限,再来一家,就都没赚头了。

以前也有人买了中巴,要跟他家竞争,最后都做不下去,退出去了。大浪淘沙后,剩下靳欧家,作为小镇和省城的纽带,多少年了一直在路上跑着。

靳欧的父母人都很和气,常常有老乡的鸡啊鸭啊这些拉屎在车上,他们回来清理一下就是了,也不多说什么,傍晚返程,有老乡弄晚了,他们也会等一下,大家一起回来。

他们家在镇上人缘很好,有时他父母没出车在家休息,遇到镇上谁家需要帮忙,靳欧的爸爸也会搭把手。

有一次,靳欧他爸过来小店买一瓶酒,看到何斯云姐弟在搬货,也是帮他们搬完了才走的。

他爸爸个子很大,是把干活儿的好手,他也不吝惜力气。靳欧很像他,这样的人很能笼络人心,容易交到朋友。

他妈妈也总是笑眯眯的,人很随和,到哪里都带着芊芊,对这个二胎女儿爱得不得了。芊芊常跟着父母出车,到城里的游乐园玩耍,买好看的衣服和玩具。

靳欧妈妈很宠女儿,成天嘴上“幺女幺女”的叫着,跟人聊天,总说我们幺女喜欢唱歌,学跳舞也学得快。

因为靳欧妈妈平常人很好,所以偶尔这样夸奖自己女儿,也不令人反感。加上芊芊本身,也特别乖巧讨人喜欢。

镇上的妇女们总是顺着他妈妈说,夸芊芊唱歌好听,将来是要当歌星的。

靳欧妈妈笑得嘴都合不拢。

芊芊的声音是很好听,何斯云听过她唱的《小毛驴》,那童声脆脆的。

斯云发现,靳欧的声音也很好听。不知道是遗传还是什么,他们家人的声线很特别。

靳欧还有个爷爷,快七十岁了,老爷子身体不是很好,不大出门,斯云没怎么见过他。不过她听镇上的人说过,这老头很可爱,靳欧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他怕孙子饿着了,人家老师还在上课呢,老头给送了一盒卤牛肉过去,在窗户边打手势,叫靳欧出来吃。

直到现在,镇上的孩子有时还会用这件事来开靳欧的玩笑,说你爷爷给你送卤牛肉来了……

这事也不知道是别人编排的还是真的。

听说靳欧的爷爷,以前也是跑车的,是在外面做事的人,斯云总觉得,他不至于这样吧。

不过又想想,也不无可能,或许爷爷太爱孙子了,是可能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的。

不管怎么样,斯云觉得,这个小故事挺好玩的,很有意思。靳欧他们家的家庭氛围这么好,是她这样的人羡慕不来的。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也难怪靳欧的性格那么阳光自信,对世界充满善意,与人打交道也不局促。并且整个人都充满了探索的**,什么新潮前卫的事情他都想尝试,也敢尝试。

这也是斯云羡慕的,像她这样农村长大的女孩,做什么事都有点缩头缩脑的,害怕丢脸,怕出丑,怕出错,加上家境贫寒,她总觉得自己不够大方。

——

何斯云的弟弟何斯海跟着靳欧学滑板,迷恋得不行。她经常这样说弟弟:都快走火入魔啦!

他们一般在镇上的广场那里练习,十几二十个孩子,都是初中生小学生。

周六的傍晚,妈妈都做好饭了,弟弟还没回来。

妈妈本来准备盛饭,又放下了,吩咐女儿道:“斯云,你去把他找回来,太不像话了,你弟弟,一天天的,玩疯了,作业也不写。”

何斯云本来在结账柜台那里坐着,一边看店一边写作业,她“嗯”了一声,把本子合起来放一边,出门去找弟弟了。

广场上好多人,下棋的大爷,跳广场舞的大妈,还有他们这群练滑板的男生,也有几个女孩跟他们一起。

斯海已经学会上板、下板了,荡板也没什么问题,现在,靳欧让他练习慢速滑行。

斯云没有立刻把弟弟叫走,她在边上看了一会儿。斯海还没能很好地把握平衡,滑一段就偏着倒地了,靳欧拉他起来,继续练。

看到斯云在旁边等着,靳欧跟她说:“一会儿就完了,七八分钟。”

“嗯。”斯云答着。

靳欧一个人要管好几个孩子,他转身忙去了,像个小教练一样。

他也很有耐心,斯云看到,他教一个男孩左转弯,示范了好多次。

斯云把弟弟带回去吃饭了,靳欧还在教别的男孩。

走的时候,她对他笑了一下,他也习惯性地回一个青涩的笑。

何斯云在这里没有朋友,她特别珍惜靳欧对她的友好,虽然知道这个男孩比自己小了两岁,但好像他一对她笑,她就忘记了这种年龄差距。靳欧比同龄的男孩要成熟一些。

斯海回到家,被妈妈训了一顿,勒令他以后六点半之前必须回家。

斯海不愿意:“妈,你把我管这么紧干嘛啊……我们还要学街舞呢,时间都不够。”

妈妈:“啊?你学滑板就算了,那什么街舞别学了,看着就不像好孩子学的,不许学。”

斯海提高声音抗议:“怎么会,靳欧哥也跳街舞,他学习可好了,街舞也跳得好。姐,你是没看靳欧哥跳街舞,酷死了,帅到爆。”

妈妈:“你说你,小小年纪,不好好写作业,心思就在这些不三不四的事情上面……”

一家人在院子里吃饭,弟弟和妈妈一来一回地辩论着。

有人喊“老板,买东西”,斯云放下碗,小跑着到店里卖东西去了。

她听到弟弟还在跟妈妈说靳欧特别好,各种厉害……

靳欧,他都快成了镇上男孩子们的偶像了。

——

妈妈在家的这一年,斯云一家难得团聚。

以前,妈妈一年也就回来一两次,在外面打工,不想耽误活儿,也怕浪费路费。

自从小店开起来后,斯云每天都能和妈妈,弟弟在一起,他们终于也像一个普通的人家了。

只是,她发现,老有个男人给妈妈打电话,发信息。

有时候,他们很晚还在聊,偶尔说些听起来很暧昧的话。房子隔音效果不好,他们说什么,斯云这边都能听得明明白白。

那男人叫妈妈回去杭州打工,说马上能给她找到活儿,她妈妈说,放不下孩子,暂时不想出去。

斯云知道,这人一定是妈妈前些年外出打工的时候,找的对象,好像是个河南人,她也是前两年听村里的人嚼舌根说出来的。她也不怪妈妈,毕竟爸爸也死了那么多年。

但是,她担心妈妈会再次出去,留下他们姐弟,她眷恋好不容易拥有的这种家的感觉,不想和妈妈分开了。

有一天,妈妈在院子里晒芥菜叶子,准备做泡菜,坛子都洗好了,在边上晾着。

斯云在水管那里洗藠头,等会儿也要泡起来的。她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妈,你还会出去打工吗?”

“不想去。”她妈妈把菜叶子一片片挂到晾衣服的绳子上,无所谓的答道。

斯云:“可那个叔叔总是催你。”

“催吧,他催他的……”

妈妈说的这句话,斯云仿佛吃了定心丸一样,后来她就没有再问过这件事情了。

斯云初二的下学期,镇上又开了两家杂货店,分掉了他们的一些客流,她家小店生意越来越差,慢慢地不挣什么钱了,每个月赚的,也就够吃个饭。

罗溪镇本来就是个破败的小镇,人口一年比一年少,有能力的,有钱的,都往D市,往省会去了。

镇上的破房子,就转手卖给农村人。这些农村的刚上来,别的也不会做,没其他技能,开杂货店,或者弄个饭馆什么的,是最容易上手的。

导致现在的情况就是,店多人少,客源不足,农村的出去打工也多,下面村子到镇上买东西的人也是越来越少。

挣不到什么钱,斯云的妈妈又想着出去了,加上那个男人的频繁催促,她妈妈在一个秋天的上午,坐着靳欧家的大巴去了成都,从成都坐高铁去了杭州。

一家人再次分离。

妈妈走后,只剩下姐弟俩的这个小家冷清了许多,没有大人在家,又没有了主心骨,越来越不像个家了。

他们不得不像孤儿一样,自食其力。

虽然妈妈走之前留下了一些钱,存在斯云的卡里,但她不敢乱用,怕用完了后面接不上。

供货商那边,妈妈也打了招呼敲定了,让人家尽量的在周末给姐弟俩送货过来,平时他们要上学。

小店呢,也只有他们姐弟不在学校上课的时间,中午,晚上和周末才开。

妈妈走后的第一个月,没有给他们钱,但第二个月,她给斯云的卡里打了两千,往后的半年,每个月都两三千的打到她卡上。

妈妈每个月会打一两次电话问两个孩子的情况和小店的经营状况。

斯云初三的时候,妈妈打的钱突然少了,只有一千五,然后是一千、八百、五百……一次比一次少,后来直接就没打了。

斯云想着,妈妈可能在外面不挣钱,所以才没给他们钱,她也就没问。反正她手里还有钱,姐弟俩很节约,卡里的钱她都没动过,只用了小店赚的钱,他们只是吃饭和水电需要用钱,加上支付学校的书本费,花销不大。

可后来,妈妈连电话都没有打回来了,斯云觉得不对劲,她发的信息,妈妈也没回,打电话过去,妈妈电话停用了。

斯云在妈妈房间的抽屉里,找到她记事用的一个小本子,翻到了那个男人的电话。之前她听到妈妈在电话里,总是叫那个男人建东哥,想必本子上记的刘建东,就是那人了。

斯云拨号,打过去,男人的手机也停机了。

姐弟俩挺担心的,不知道妈妈那边是出了什么事情,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况。

有天,斯云回农村老家,听到村里的人在背后八卦,说她妈妈结婚了,嫁给了那个河南的男人。说得很真切的,据说村里有人去参加了婚礼,后来她妈妈怀孕了,然后就去男人的河南老家待产了。

斯云顾不得那么多,回头问那妇女:“嬢嬢,你们知道我妈妈具体在河南哪里吗?我想去找她。”

那个年轻妇女说:“你都听到了啊,我们本来没想告诉你的,怕你伤心。”

“嗯。我妈妈在河南哪儿啊?”斯云又问了一次。

“哪个晓得哦,她没有跟村里头的人讲。”

“那你们知道,那个男人的电话吗?”

“晓不得……”女人摇摇头。

……

斯云没有再问,想来,她们也是不知道的。

女人问她:“哎,斯云,你怎么回来了?你家房子,还能住人吗?”

“不能了,都要倒了。是连元叔叫我回来的,说是有事找我商量。”

“这个死连元,又打你家老房子的主意。他要盖新房了,估计想买你家地基做院坝。龟儿子,精得很,你要价高点,不要吃他的亏……”

“嗯,我知道了。谢谢嬢嬢,那我走了。”

斯云没想到是这么个事儿,去连元叔家的路上,她还在想,那我是卖还是不卖呢,卖多少钱呢。

这也许是她人生中将要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何斯云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卖房子这么大的事情,都得她来定夺了。

预收!《Crush分给我一张船票后,我们网恋了!》感兴趣的话宝子们点个收藏哈~谢谢小天使们

文案:

*

女主许程程是旅游指南的采编,被公司派到越南海防市,负责编写当地深度游版块。

有一天,她上T岛拍照写文,傍晚没有买到回城的船票。

男主N先生是一名建筑设计师,留英海归。他手里有两张,同伴没来,多出一张,便让给了女主。

两人座位挨着~ 一路疯狂心动~

*

下船的时候,N先生给程程留了一张名片,让她如果在海防有需要帮助,可以联系他。

N先生随即去泰国出差,两个月后才回来。

女主遭遇困境,联系N先生,互加聊天软件。N虽然人在国外,但立即请他当地的朋友协助女主解决了问题。

隔着网络沟通,两人便大胆起来,放飞自我,互相试探,互撩不断,各种**......

*

N先生:“你想让我回去的话,说一声,我马上买票!”

噢,不不不!!!玩的就是网恋啊,网上暧昧才够味,网上撩才刺激嘞!

程程三次元是个拧巴,放不开的人。

她不要他那么快回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弟弟的朋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