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春是一场相遇与错过 > 第25章 回归

青春是一场相遇与错过 第25章 回归

作者:落雁翩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00:17:43 来源:文学城

医院的走廊比记忆中任何一条路都要长。消毒水的气味钻进鼻腔,勾起陈心怡童年每逢发烧住院的回忆。那时父亲总会攥着她的手,一遍遍说“别怕,爸爸在”。如今轮提着行李,循着病房号一间间找过去。305,307,309——就是这里了。

她停下脚步,在推开那扇浅绿色门前深吸一口气。

父亲□□靠在摇起的病床上,望着窗外。不过半年未见,他却好像老了十岁。曾经挺直的脊背在病号服下显得佝偻,鬓角的白发已蔓延至整个头顶,最刺痛陈心怡的是他唇周那圈灰败的气色。他转头看见站在门口的女儿,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被某种类似愧疚的情绪取代。

“心怡来了。”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说完便忍不住咳嗽起来,那咳嗽声沉闷而深长,像是从肺叶最深处挣扎而出。

陈心怡放下行李,轻轻拍着父亲的背,等他缓过气来。“医生怎么说?”

“老毛病,肺炎。”□□轻描淡写,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女儿的脸,“医生说要住几天院,观察观察。”

父女俩陷入沉默。病房里只有心电图监测仪规律的滴答声和父亲略显粗重的呼吸声。窗外,一棵梧桐树的叶子已经开始泛黄,秋天不知不觉降临这座小城。

陈心怡注意到床头柜上除了水杯和药盒,还有一个抽屉半开着。里面那包熟悉的红色烟盒刺痛了她的眼睛——中华牌,父亲抽了三十年的牌子。

“我给你打了好几个电话,”□□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你都没接。”

陈心怡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没有回答。真正的原因是,那时她刚和宋青峰分手,连夜从两人合租的公寓搬出,在学校的布告栏上找到那份家教工作,白天上课,晚上穿越半个北京城去给初中生补习英语,深夜回到阴暗的地下室时,早已精疲力尽,连看一眼手机的力气都没有。

“是不是...因为我再婚的事?”父亲小心翼翼地问。

陈心怡依然沉默,但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她其实早已接受父亲再婚的决定,只是不知该如何解释自己这段时间的失联。

□□长叹一声,那叹息随即引发了一阵更剧烈的咳嗽。等他平静下来,才缓缓说道:“你妈妈走得太突然了。那天早上还好好的,给我做了最爱吃的包心汤圆,下午就...”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平复情绪,“我知道你们都觉得我太快开始新的生活。但你不知道,这空荡荡的房子,每天回去,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陈心怡抬起头,第一次认真地看着父亲。她注意到他眼角的皱纹更深了,手上布满了老年斑和留置针造成的淤青。那一刻,她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隐隐作痛。

“你和哥哥工作都忙,我知道。”□□继续说,“你哥在深圳,一年回来一次就不错了。你在北京,虽然离得近些,但也半年没回家了。我不是怪你们,孩子们有自己的生活,应该的。但我身体不如从前了,这次住院,要不是邻居及时发现...”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低沉:“我不想成为你们的负担。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动不了了,你们是要放弃北京、深圳的工作回来照顾我,还是请个护工把我扔给陌生人?有人陪伴,至少有人陪我说话,生病了有人递杯水,我也不用担心会拖累你们追逐自己的梦想。”

陈心怡的喉咙发紧。她从未想过,一向坚强的父亲会说出这样的话。在她记忆中,父亲总是那个能修好家里所有电器、能把她高高举过肩头、能在母亲焦虑时淡定地说“没事,有我呢”的男人。她从没想过,这个男人也会老,也会害怕孤独,也会担心成为子女的负担。

“爸,”她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哽咽,“我没有怨恨你。只是...只是需要时间适应。”

□□点点头,眼里有了些许光亮。

“只要您幸福,我就支持您的选择。”陈心怡说出这句话时,惊讶地发现自己是真的这么想。那些积压在心头的复杂情绪,在见到父亲苍老面容的那一刻,已经开始冰释。

父女之间的气氛明显缓和了。□□调整了一下靠枕的位置,问道:“你呢?在北京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吗?”

陈心怡脑海中闪过自己在北京的地下室出租屋、堆积如山的翻译稿件、银行卡上永远不够花的余额,还有宋青峰分手时那句“你何必这么倔强”。

她记得那个傍晚,宋青峰站在她新租的地下室门口,眉头紧锁:“心怡,别这样固执。让我帮你完成学业,这地下室怎么能住人?”

那时她刚搬进来不久,地下室的墙壁还渗着水珠,单人床占去了大半空间,唯一的窗户开在接近天花板的地方,只能看到行人的脚。她拒绝了宋青峰家的资助,也拒绝了他的复合请求,尽管这意味着她必须同时打三份工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我可以的。”那时她对宋青峰说,也对自己说。

接下来的日子,她清晨五点起床,去图书馆占座学习,上午的课程结束后,匆匆吃个面包就去学校附近的咖啡馆打工。傍晚赶往学生家中辅导功课,深夜回到地下室继续完成作业。那段日子,她的体重掉了八斤,却第一次感受到了彻彻底底的独立。

毕业后,她留在北京,在一家小型翻译公司找到了工作。薪水微薄,但她坚持不用家里一分钱。那间地下室,她一住就是一年,直到现在。

“挺好的,工作有点忙,但能应付。”她对父亲微微一笑,省略了所有艰辛的细节。

“青峰呢?他对你好吗?”父亲看似随意地问,但眼里有关切。

陈心怡感觉心脏像被针扎了一下。“他...也挺好的。我们偶尔见面。”她没有勇气告诉父亲,那个曾经信誓旦旦说要照顾她的男人,如今已成了她坚决拒绝的“资助者”。她记得宋青峰最后一次来找她,递给她一张银行卡:“就算我们分手了,我还是想帮你。你住这种地方,我实在看不下去。”

她推回了那张卡,声音平静:“这里虽然小,但是我自己付的房租。这就够了。”

□□看着她,似乎想从她脸上读出那些未说出口的故事,但最终没有追问。他太了解这个女儿了,从小就要强,什么事都自己扛。

“心怡,”他轻声说,“爸爸只是想让你知道,无论你在外面遇到什么困难,家里永远有你的位置。只要我还在,这里就永远是你的家。”

陈心怡咬住下唇,强忍着眼中的泪水,默默点头。她站起身,借口去打水,匆匆离开了病房。

在开水间,她看着窗外熟悉的城市风景,思绪飘回了大学时代。那时她拼命学习,一心想离开这座小城,去更大的世界。母亲总是红着眼眶送她到车站,而父亲则会拍拍她的肩膀说:“放心去飞,家里有我。”

如今,她飞出去了,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却忽略了那个一直站在原地守望她的人,正在慢慢老去。

回到病房时,护士刚给父亲拨了输液的针头。□□看着女儿微红的眼眶,没有点破,只是温和地说:“坐下吧,陪爸爸说说话。”

陈心怡的目光再次落到那个半开的抽屉上。“爸,您还在抽烟?”她终于问出了口。

□□愣了一下,随即苦笑:“偶尔,就一两根。”

“医生没告诉您不能再抽了吗?您的肺已经这样了...”陈心怡的声音有些发抖,“您知道吗,每次听您咳嗽,我都害怕。”

“几十年了,戒不掉啊。”父亲摇摇头,那神情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您试试好不好?”陈心怡几乎是恳求道,“就算为了我,为了哥哥。我们还需要您。”

□□沉默良久,终于点点头:“好,我试试。”

夜幕降临,陈心怡坚持要留在医院陪护。她在父亲病床边的椅子上坐下,拿出随身携带的书看了起来。病房里很安静,只有父亲平稳的呼吸声和偶尔翻书的声音。

“心怡,”父亲突然开口,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你还记得你小时候,我带你放风筝吗?”

陈心怡抬起头,微弱的灯光下,她看见父亲脸上浮现出怀念的微笑。

“记得。在河堤上,那天风很大,风筝一下子就飞起来了。”

“你那时候仰着头,眼睛亮晶晶的,说风筝飞得好高好高。”父亲说着,又轻咳了几声,“现在我的小风筝也飞得好高好高,飞到北京去了。”

陈心怡放下书,握住父亲的手:“风筝线还在您手里呢,爸。”

□□的手微微颤抖:“我怕这线太细,总有一天会断。”

“不会的。”陈心怡坚定地说,“永远不会。”

监测仪的滴答声在安静的病房里回荡,像时光的脚步,不疾不徐,却从不停歇。

“你还年轻,应该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轻声说,“爸爸只是希望你记得,无论成功与否,家里永远是你的港湾。”

陈心怡握紧父亲的手,那双手曾经那么有力,能把她高高举起,现在却布满了皱纹和针孔。

“我知道,爸。我知道。”

夜深了,父亲渐渐睡去。陈心怡为他掖好被角,站在窗前。窗外,小城的灯火零星闪烁,每一盏灯背后,都是一个家的故事。

她轻轻打开那个抽屉,取出里面的烟盒。烟盒已经很轻了,里面只剩下两三支。她走到卫生间,把香烟一根根折断,冲进马桶。在扔掉空烟盒时,她注意到上面有一行小字:“吸烟有害健康”。

这句印在每包烟上的警告,此刻读来格外刺心。

回到病房,父亲在睡梦中喃喃地说着什么。陈心怡走近,只听清两个字:“...心怡...”

即使在梦中,他依然唤着她的名字。

那一刻,陈心怡明白,成长不是离故乡越来越远,而是学会在远方和归处之间找到平衡;成熟不是不再需要家,而是懂得那个需要你的人,也同样需要你的回应。

她俯身,在父亲布满皱纹的额头上轻轻一吻。

“晚安,爸爸。”她轻声说,“我会常回来的。”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父女二人身上,像是温柔的承诺,又像是无尽的牵挂。在呼吸与沉默之间,有些谅解无需言语,有些陪伴,不能再等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