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清穿之原来我是董鄂妃 > 第5章 古人也爱吃

清穿之原来我是董鄂妃 第5章 古人也爱吃

作者:王知了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09 18:39:44 来源:文学城

董浣浣本来以为在这个时代,她一个“大家闺秀”想要自由,一定是要经过无数次的反抗才能实现的。

没想到已经追踪到她们行踪的她家阿玛居然没有选择把她们抓回去关起来,而是遣人给她送了一封信。

信上允诺她可以在外面闯荡半年,但要注意安全,不能只身犯险,并且还在城中的“瑞丰”当铺给她存了些珠宝,让她及时去取以备不时之需。

董浣浣刚看到信的内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就这样简单的获得了半年的自由时光,不用实践三十六计与阿玛斗智斗勇?

在这个封建的时代里居然还有这样开明又宠女儿的爹。

这到底是什么神仙阿玛。

她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又光明正大的走在大街上,不用担心她家阿玛的人马会突然从哪个角落里窜出来把她抓回去。

董浣浣感动的“泪流满面”。

不过为了防止她家阿玛反悔,董浣浣和安齐修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连夜启程离开长沙。

他们坐了三天三夜的车,一路颠簸,终于到达了岳州地界。

刚到岳州,在客栈安顿下来吃过饭之后董浣浣就迫不及待的拉着紫鸢,安齐修,安齐平他们一起去街上逛逛。

走在岳州的街道上,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董浣浣哼着小曲,一扫这几天赶路时的疲态,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几人跟随着董浣浣的脚步在一个卖糖葫芦的老伯的摊位面前停住脚步。

摊位摆在一个很僻静的地方,董浣浣一直以为古代卖糖葫芦的都是和电视剧里面一样扛着一个插满糖葫芦的木棍走在城市里最繁华的商业街上大声吆喝着的,之前她见到的卖糖葫芦的也大多是这样的,没想到还有专门摆个摊位卖糖葫芦的。

走进店里,董浣浣环顾了一下四周,店面干净整洁,柜台上挂着一块板儿,上面写着:兼卖茶水,店里有三张桌子,几个椅子。

六人分别坐成了两桌,董浣浣,安齐修,安齐平一桌,紫鸢,单良,和安齐平的随从刘全坐在了另外一桌。

屋里的老妇闻声撩起门帘往外面看了一眼,她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多的客人了,笑吟吟的赶忙从柜台上拿起一壶新温好的茶出来,上前边擦桌子给他们倒水,然后招呼他们喝水。

他们要了六串糖葫芦,和一壶龙井。

等待的空档,董浣浣感觉有些无聊,拉着紫鸢走到灶前和卖糖葫芦的老伯攀谈起来。

很快安齐平也围了过来,董浣浣看了他一眼笑了一下,心想:天天装大人,一到凑热闹的时候小孩的本质就暴露无遗了。

卖糖葫芦的老伯慈眉善目的人很健谈,和董浣浣说起了他家店铺的由来,年轻的时候他也是其他卖糖葫芦的一样走街窜巷饥一顿饱一顿的卖糖葫芦,现在年龄大了走不动了,但又是个闲不下的人,儿子孝顺为了他的身体着想给他开了这样的一个小店,一来,可以满足他老有所用的愿望,二来,可以省去他到处奔波的辛劳,三来,也能让来往的行人多一个歇脚的地方。

董浣浣看着老伯熟练的将山楂去蒂洗净穿串,把白糖加热熬成糖浆,然后把山楂串往糖浆里一裹,收起放在旁边的盘子里晾凉,复又同样的步骤接着做下一串。

董浣浣拍了一下安齐平的肩膀:“怎么样,小少爷,没见过吧?”

安齐平鼻子里哼了一声不理她,继续瞪着眼珠看向锅里冒泡的糖浆。

董浣浣也不管他,拿起摆在一边的山楂问:“老伯,你家糖葫芦只有山楂一种馅儿吗?”

老伯笑着回她:“对,姑娘是想吃其他什么馅儿的吗,这个时节没有葡萄了,山药,豆沙和核桃仁倒是可以,我叫老婆子去买。”

老妇听见自己家老头的话,凑过来笑盈盈的点头附和:“姑娘想吃啥,我这去买。”

安齐平逮着机会挤兑董浣浣:“哼,有些人就是事多。”

董浣浣以前看电视所有的糖葫芦都是山楂馅的,以为古代只有山楂馅的糖葫芦呢,所以才会这样问,她还想说给老伯出出主意弄点不一样的,可以多招揽一些生意,没想到我们伟大的先人也都是吃货,根本没给她发挥现代人智慧的余地。

听了老伯和大娘的话,董浣浣忙摆手,然后指着那些晾凉的糖葫芦说:“不用,不用,我吃这个就好。”

回答完老伯的话之后,董浣浣看向安齐平戏弄他道:“你事多我知道,不必刻意强调。”

安齐平气,刚想反驳她就听见坐在里面那张桌子的安齐修喊了他一声:“齐平。”

安齐平心里更气了,狠狠的瞪了一眼董浣浣有些人就是会仗势欺人,等他哥不在的时候,看他怎么挤兑她。

董浣浣现在没空思考安齐平在想什么,她现在只想帮这么和善的老伯和大娘提高些收入,她思索了半天,毕竟她一个外行指导人家做生意怎么说也是挺没礼貌的,小心翼翼斟酌着张口给老伯提了一下她的建议:“老伯,你以后可以试试把山楂球拍扁了再裹上糖浆会更入味,还有也可以用一些李子、杏仁、桃子等当季的水果做馅,增加一下客人选择的种类,生意可能会更好一些。”

老伯听到她这话,笑呵呵的说好。

得到肯定后,董浣浣得意的看向安齐平,又换来他的一个白眼。

六串新鲜出炉的糖葫芦被端上了桌。

董浣浣给他们每人手里发了一只糖葫芦,安齐修接过她递过来的糖葫芦,笑着让单良付钱。

不料,董浣浣站起来“豪迈”随手一挥:“不用,今天我高兴,我来付钱。”

安齐修伸手附在她掏钱的手上制止她,低头凑向她耳边轻声道:“你给的金子太大了,老人家找不开。还有,出门在外,切记财不外露,懂了吗?”,董浣浣听话的点点头。安齐修冲她笑了一下表示满意,然后抬头示意单良付钱。

单良应声掏了一枚碎银子递给卖糖葫芦的老伯。

安齐修笑着看向卖糖葫芦的老伯道:“不用找了。”

董浣浣默默的缩回被安齐修牵着的那只手,乖乖的吃着到手的糖葫芦,一切都是那样的正常,只是为什么她的脸为什么会莫名的有点热,心跳也加速了不少。

卖糖葫芦的老伯推拒了几次说用不了这么多钱几个铜板就好,无奈安齐修坚持要付钱又没有铜板,老伯看他态度坚决诚恳,无奈的把钱收了。收过钱之后,又送了他们六串糖葫芦,其中三串是按照之前董浣给他的提议拍扁了做的。

几人吃完一串糖葫芦,包起剩下的糖葫芦准备离开。

看着他们要走,老伯赶忙走过来送:“你们是外地来的,可能不知道今天城东李员外的掌上明珠在鼎香楼抛绣球招婿,既然姑娘这么爱热闹,你们不去凑凑热闹吗?”

董浣浣:“抛绣球招婿?”

老伯点头:“半个岳州城的人都去看热闹了。”

董浣浣一听来了兴致。

抛绣球招亲,这可是各大古装影视剧里必备的桥段。

能够在古代亲眼看到现实版的,简直是爽翻啦。

董浣浣征求了一下安齐修的意见,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在老伯的指引下,一群人向着鼎香楼进发。

路上董浣浣吃着糖葫芦哼着小曲,心里别提多美了。

董浣浣由衷的感叹:这岳州城的云怎么可以这么白,天怎么可以这么蓝,岳州的街道怎么可以这么热闹。

还有,鼎香楼上那个姑娘抛的那个绣球怎么能够做的那么精巧呢。

其实董浣浣一直不明白,抛绣球选婿的意义在哪?

有能力举办起一场抛绣球选婿活动的人家,肯定都是些非富即贵的人家,能让众多适龄男子争相抢夺,那女生也不会太丑。这样一位家庭地位不低,相貌出众的女主为什么非要靠一颗绣球来随机选择自己下半生的命运呢,依董浣浣看来,这种方式还没有包办婚姻媒妁之言靠谱。

就像此时站在鼎香楼上的那位姑娘,生的漂亮,举手投足之间,温温婉婉的,听卖糖葫芦的老伯说还是他们这里大富商的女儿,上门求亲的人肯定不在少数,怎么也比抛绣球来的靠谱呀,董浣浣看着楼下这一群跃跃欲试的抢绣球的人,真是歪瓜裂枣,良莠不齐,董浣浣暗自惋惜。

都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他们赶到的时候恰好是到了最重要的环节,小姐抛绣球的环节。

只见那绣球被那小姐用力的一抛,绣球直勾勾的冲着他们这个方向来了,然后半道被一群人拦住,董浣浣也顾不上吃糖葫芦了,被安齐修拉着站在外围围观,一群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争夺着一颗绣球。

突然那颗球被一群人争抢失控,眼看着就要掉进安齐修的怀里,董浣浣手脚来不及反应,心一下提到嗓子眼里,暗呼一声不好,安齐修要做别人的上门女婿了,却见安齐修一掌把球又拍回了人群,董浣浣的心又回到肚子里去了。

董浣浣深吸了口气,拍了拍胸脯,好险。

一口气还没完全下去,只觉眼前一黑,那颗绣球牢牢的插在了她的糖葫芦的最顶端。

所有人都停住了,看向她。

台上的女方父亲当即宣布,签插绣球的这位后生即是他家招赘的女婿。

董浣浣欲哭无泪,为什么她出门前要换成男装,为什么这时候大家看不出她是女的了?

安齐平抓住机会,及时补刀:“有人自己还未出阁,就要先做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