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穿之五福晋她穿二休五 > 第11章 鉴宝大会

清穿之五福晋她穿二休五 第11章 鉴宝大会

作者:小到中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2 19:15:04 来源:文学城

因为她穿过来之后,对侧福晋小刘和她的两个娃不错,不光是沉香,敏仪也看着不乐意。

“你们新社会,不是讲究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还说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

敏仪恨铁不成钢地说,“你怎么能对她们如此委曲求全!”

顾明怡琢磨,完了,她居然被一个古人指着鼻子骂她封建?

“这说的都对,可我既然是借了你的身体,那就得为你好啊。”

难道,我这就跑出去要和五爷离婚?

我还要不要脑袋了?

五福晋、他他拉敏仪,您搞搞清楚,这是你自己的脑袋,它不是我的脑袋!

我是魂穿,不是身穿!

顾明怡心里觉得不妙,敏仪本就十分痛恨现在的生活。

加上她又知道了自己的结局,更加生无可恋,不如死了算了。

总而言之,这破地方她肯定是一天都不想呆了。

她警惕性一下子高了,之前说好了的,咱们只是周末叫唤身体玩一玩,你可不能赖着不走啊!

*

这一周,顾明怡准备换个新方式,不去那个古玩店卖古董了。

听说最近有一个鉴宝活动,正巧离的不远,她决定交两百块钱鉴宝费,带着自己的宝贝出去见见世面。

一到现场,那叫一个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她原先以为搞古玩是一个十分小众的爱好,没想到喜欢的人这么多呢,真是大开眼界。

而且带着的还都不是什么精细的物件,一个个都是“大国重器”。

有的虽然包的好好的,看不见里面到底是什么,但瞅着分量也不普通。

顾明怡东瞅瞅西瞅瞅,本以为会是十分肃静的环境,没想到吵吵嚷嚷的,好像大杂院开会。

但凡要是嗓门不大,双方都听不清对方说的什么。

“新的!什么新的?!”一个老大爷中气十足一声吼,吓了顾明怡一跳。

“我这个跟故宫那个一模一样!”

故宫一件,我一件!

那头又有人说:“我这是鸡缸杯啊,就跟那个拍卖了2.8个亿的鸡缸杯。”

专家:???

“您说这个鸡缸杯你家里有一百多件?!”

“嗯嗯,差不多吧,百八十件是有的。”

好家伙,2.8亿的鸡缸杯,我家有一百件。

再看后面有人取出了一幅蒙娜丽莎画像。

这是真的?那老法卢浮宫里挂着的那个呢?

卢浮宫的安保真是生死难料啊。

又看见一位老同志掏出了一样十分熟悉的东西,递给专家。

专家拿着这个物件,眼珠子都快要到掉在地上了。

“这什么玩意儿,你是不是来消遣我的?”

这个不用专家判定啊,顾明怡自己就认识,这不是她家里那个晒衣服的架子么,她有好几十个呢,花色各不相同。

“晾衣架怎么了,这是汉白玉的晒衣架呀。怎么,古代人就不用晒衣服了?”

专家说:“把那二百块钱退给他,让他赶紧滚蛋。”

知道的,这是大型鉴宝现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拾破烂的讨价还价呢。

又有一个胡子美貌都白了的老大爷絮絮叨叨,:“我这可是国宝呀,我这一定是国宝。”

专家无奈地说:“大爷您是不是眼神不太好?”

他把这个碗翻过来:“您看看你这碗底的款是什么?”

“景德镇——”

“大字是景德镇,你看看下头这一行小的。”专家无语,“微波炉专用?”

大爷不高兴了:“你别管他是不是微波炉专用,你看它这开片,这开片开的多好,一看就是真的,你看他款干什么,你要看釉……”

说实在的看着全场呀,基本上是以大爷居多、大妈其次,还有中年男青年。

像她这样粉粉嫩嫩、傻傻呼呼的小姑娘着实是其中的异类。

这也不奇怪,玩古董那要的是钱。

她这个年纪能把自己喂饱就不错了,哪还有钱倒腾着古玩。

反正这两百块钱花也花了,不能白来一趟,听了不少啼笑皆非的故事之后,总算快轮到她了。

现场倒也不是全是假货,也有一些真捡着漏的。

“开门,大开门,嘎嘎开门。”

甚至有一些,真到专家都讳莫如深。

“明清之前的……”

“唐青花吗?”

“明代前面的。”

专家:……你不知道明代以前的不能买卖啊,还问什么问,自己琢磨去……

等顾明怡端端正正坐到专家面前。

虽然这年头“专家”这两个子已经带上了不言而喻的奇怪意味。

不过没事,今天她就能验证这些专家的成色了。

“哼,要是说我这是家的,我就——”

不过她还是挺相信的,她也不得不信因为他自己是真的不懂啊。

“老师您帮我看看这个——”

她自己都不敢说是家中祖传的了,毕竟刚才这段时间她已经听了各种故事了,什么天花乱坠的都有。

大家都知道,论起瓷器来,乾隆的农家乐审美实在是让人头疼,大家还是比较喜欢高端的四大爷。

只可惜她穿的这个时候,四大爷还没有开始夺嫡呢,自然也没有功夫展现审美。

宋尘仙今日也在这边转悠好久了,他平日里少来这样的场合。

他有家传的修补瓷器的手艺,叫做锔瓷。

所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把打碎的瓷器修复起来的技术。

锔瓷这一行当,在民间被称作锢炉匠,是“街挑子”之中的一员,算是下九流的行当。

只是瓷器从来贵重,其坚硬耐磨、可持久使用,致命弱点就是易碎。

一件瓷器破碎后,留着无用,弃之可惜。

然后就有匠人们开始琢磨,如何像织补衣服一般将破碎的瓷器一片一片修补好。

对宋尘仙来说,这算是祖传的手艺了,实在是耳濡目染。

有些珍贵的瓷器,别说是残破品,像是汝窑,就算只是一个瓷片,也是价愈千金。

不过但凡是这样的民间鉴宝活动,甭管大的小的,总有那么十七八件汝窑。

要么就是精彩的故事,要么就说是自己捡漏的。

“捡漏汝窑?”宋尘仙在室外把烟给掐了,“你淘到汝窑的概率,还没有在大街上捡到原子弹的概率高呢。”

他刚才在里面转了一圈,这不出来透透气。

他还笑着说:“你说如果把这些人全都拉到一个群里,然后告诉他们,只有一个是真的,他们会不会……哈哈——”

“太损了你这。”

玩古董都是有次序的,地摊—古玩店—回流—拍卖会,越玩越上瘾。

古董资源很多是不可再生的,特别是精品,一旦被大家藏起来便是没有了,所以大家才会抢着买。

一个古董,里面凝聚了很多人的一生,还有悠悠岁月、光阴似箭。

一个凡人,和如此奇珍异宝一起,历经岁月荏苒、打磨历练,可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简直像吸了仙气。

不过,钓鱼穷三年、文玩毁一生,没点财力和眼力的,别进这个圈子、无底洞的。

“呦,这不五哥么,稀客稀客。”

一个年轻人亲亲热热地凑上来,宋尘仙说:“你才是稀客吧,好久没见你,不是天天炒股么。”

“嗨,别提了。”年轻人苦着脸说,“股市差,差到古玩价格都涨了。”

十几年来,古玩拍卖市场一直与大A一直是负相关。

股市一红,流向拍卖市场的资金就会减少。股市一绿,古玩价格就会上涨。

宋尘仙与他闲聊两句,顺便左右晃了两眼,就看到了另外一个熟悉的人。

这不就是那个——每周一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