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清穿之佟皇贵妃 > 第22章 22

清穿之佟皇贵妃 第22章 22

作者:则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1-04 10:49:21 来源:文学城

第二天,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让人叫田蜜过来说话。

除了这两位还有宜妃也在旁边坐着,看到田蜜来了她赶快起来请安。

田蜜给两个长辈见礼之后,笑着问宜妃,“怎么今儿在这里好久没见你了。”

“让您惦记了,肚子里的小东西太调皮了,最近在害喜呢,所以就不爱出门,今儿也没办法了,老五要去尚书房读书,这不来找老祖宗和太后娘娘拿主意吗?”

老五只会说蒙古语,因为太后她老人家不会说汉语,以至于整个宫殿里全是蒙古女奴,五阿哥虽然经常和哥哥们一起玩耍,但是他那蒙古语里夹杂着几个汉字的发音宫里的人都能听得懂,于是没人关注这个问题,以至于他被教课的师傅嫌弃了。

在场的四个女人除了田蜜,齐齐的叹口气,老太太直接拍板,“让老五学,重头开始学。”

说完这个,太后就说起另一个事儿,她乐呵呵的,“皇上昨日来了,跟我说让我再养一个小孙子呢。”

宜妃的脸色不好看,自己儿子在太后哪里待着好好的,德妃偏偏学自己,这样一来,老五被祖母养大的优势荡然无存。田蜜因为围绕着德妃昨天和皇上废了不少嘴皮子,老太太是觉得德妃喜欢出幺蛾子。在场的四个女人,也只有少根筋的太后是真高兴。

气氛尴尬,太后还没意识到,身为人精的老太太就免不了说一句暖暖气氛,“谁还没个年轻的时候呢你们说是不是啊”。

这话说皇上气血方刚,为心爱的女人出头是有原因的,将来老了就好了。问题是谁愿意长年的媳妇熬成婆啊。再说了,田蜜和宜妃只能熬成黄脸婆,连做诸位皇子福晋名义上的婆婆都没机会。

但是老太太这么说了,她们只能顺着话往下讲。

在这里奉承了半天她们一起回去,宜妃一出门就开始骂,当然是骂德妃不要脸不讲武德。

“太后还要伺候老祖宗呢,她弄个小崽子过来算什么事儿”。

这是气急败坏罔顾事实,太后顶多陪着老太太说说话,因为心眼儿比较实,说了也未必能讨老太太欢心。田蜜不接话,看了看头上挂着的太阳,“都这个时候了,她怎么还没把孩子生下来。”

宜妃心想,最好一尸两命。

但是这话不能说,加上今天遇上了,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说点重要的。“别提她了,有件事臣妾要跟您求个情,我才知道我娘家这几年插手了内务府的茶叶生意,这事儿把臣妾气的骂他们了一顿,这几年的账您也查了,说真的,做生意需要上下打点,各个衙门也要照顾到了,到他们手里的也没剩下多少,他们让我求求您,罪他们认了,银子也愿意交回来,只是收到多少交多钱,肯定和账面不符,请您多担待。”

“原来是这个事儿,最近太忙了,如果郭络罗氏要是主动一点,其他的过去也就去过了。”

宜妃一听,这是让娘家做认罪的典型虽然得罪那些观望的人,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很爽快的答应了。这事儿他们理亏,是从皇家的钱袋子里掏钱用,这会再不麻利点,要不然就让佟家这个女人杀了祭旗了。

“您放心,就这两天的事儿。”

两个人路上说了几句,宜妃是孕妇,在太阳下不耐久站。田蜜是肺不好,喘气不舒服,两个人就让太监抬着去了德妃那里。

宫妃已经坐了几排,佟贵人也来了,看到田蜜来了之后就凑到她身边才算是躲开那些“姐妹”得了片刻的安宁。

等了一顿饭的功夫,德妃生了。孩子的哭声一响,屋子里的女人都不说话了,看着外面等着报喜。

年纪大经历过生育的女人侧耳听了听,孩子肯定不太好,才哭了四五声,跟一只猫儿似的,显得有气无力。

几个人的眼神对了对,放松下来,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就有医女过来举着册子给田蜜,“回娘娘的话,德妃娘娘今日诞下一位格格。格格生辰八字,出生时的斤两,是否有疾皆在纸上,请娘娘用印。”

田蜜翻开看了看,小格格是挺胖的,但是上面写着“浑身青紫,疑月份不足早产所致”。让人把自己的印拿来,盖了印交还给医女,这是要交到宗人府封印入档的。

“既然小格格出生了,各位就先回去吧,等着洗三的时候随一份大礼。”

诸位宫妃站起来告辞而出。

佟贵人看着人走了忍不住问:“大姐,不让她们看看小格格吗?”

这丫头真傻,田蜜点了点她的鼻尖,“傻丫头,小格格有些不好,怎么看?”

佟贵人也只是不懂,这么一说立即明白了,“大姐,咱们这会赶快走吧。”

“你走吧,我等皇上来呢。”

佟贵人一溜烟的带人跑走了。没多久康熙来了,他急匆匆的进来先喝了一碗凉茶,“怎么样听说是有些不好。”

“刚把女眷打发走,生下的时候哭了几声,我听着挺好的,倒是册子上写的不好,也不敢让大家看,咱们不如一起瞧瞧去。”

“走吧。”

德妃的精神还好,她生下孩子挣扎着问锦绣,“怎么样?皇上那里有没有特赦乌雅家?”

锦绣摇了摇头,“没收到消息,昨晚到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

德妃心跳的很快,安慰自己,“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她躺下来才有心思问:“是阿哥还是格格?”

“是个格格。”

“可惜了。”

“您要不看看,瞧着有点青。”

“孩子生下来都这样,撞了那一下你以为能生下来个好的。”

锦绣忍不住掉了两滴泪,德妃立即骂她:“收了你的猫尿,大喜的日子敢这样打死你都不亏!”

锦绣赶快擦了擦脸,“医女说您先别吃东西,等胎衣下来了再吃。”

德妃点了点头,“我怎么觉得有点不对劲”

还没想起什么,外边通传说是皇上来了,这是产房,男人不到这里来,进来几个膀大腰圆的嬷嬷抬着德妃挪到坐月子的房间里,给她擦洗了手和脸,重新梳了头发才请皇上过来。

德妃擦洗的时候,田蜜和康熙正看着这个刚生下来的孩子,医女还没有走,支支吾吾的说这孩子可能有心疾。

因为是个女儿,没有儿子重要,康熙纵然心疼也没那么悲伤。看着摇篮里的女儿也只是叹口气。

田蜜乐的做好人,“要不然悄悄的拿着她的八字去外边香火好的寺庙供奉着,咱们家什么药都吃的起,什么大夫都有。前几年可能艰难一点,大了懂事了就好养了。”

“表妹说的对,这事儿回头和太后商量一下,毕竟小格格放在她老人家跟前。”

德妃派人来请皇上,没想到老对头皇贵妃还来了,两个人一前一后进来,皇贵妃那张脸笑的好不得意,一进门就恭喜,“哎呀,恭喜德妃了,小格格那脸盘长的可好了,以后也是一个美人呢。如今圆圆胖胖的看着都喜庆,到时候长大了也能领着一串的外孙来请安,想想都觉得福气大,您说是不是表哥。”

康熙笑着说了一句:“多子多福。”

皇贵妃在这里,德妃有话也不能说,只好谢了恩,康熙心里记挂着这个小女儿的病,加上快秋季了,他要去木兰围场,各种事儿堆积在一起,安慰了几句德妃直接走了。

留下田蜜端着茶盏笑着看她,“好福气啊,这孩子是一个接一个的生。今年夏初出宫的时候,本宫听说福气大了也未必是好事,万事不可圆满,四角俱全的事儿从来都没有,这就是为什么西南的天是倾斜的,因为天地不允许圆满啊。也有句话说福祸相依,小格格的身子如今看着有点弱,未必是坏事,到时候有你这样一个额娘,在她阿玛跟前求一求,也不用嫁到蒙古了,所以啊,坏事不一定是坏事,好事不一定是好事。”

德妃听着这话阴阳怪气,句句安慰自己,但是句句刺着自己,心想皇贵妃这是长本事了,会打机锋了,“多谢娘娘安慰,臣妾如今也算是儿女俱全了,凑成了一个好字,不知道四阿哥什么时候下学,也让他来看看妹妹。”

四阿哥是德妃种在皇贵妃心里的一根刺,别人能提,自己提了她觉不会好过。

让她失望了,田蜜言笑晏晏,“自然是要看看妹妹的,不止是四阿哥,诸位阿哥都要来。对了,咱们都是内宫女眷没出过门,趁着这个机会德妃也问问他们出过门的小阿哥盛京是什么样的,也好早有准备。行了,你歇着吧,生孩子费精力,这几个月都要多休息。”

德妃看着她出门了,那种不安终于落到了实处,“盛京?”

评论我看了,大家都说康熙这个形象ooc了,我想解释一下,根据大纲和篇幅,此时的康熙正年轻,所有精力放在前朝,外边的事儿堆积如山,经手的都是大事。他这个时候正是年盛力强,一腔雄心抱负等着施展。而内宫的这点事儿完全不看在眼里,宠妃的娘家犯下的事儿也不过是贪了银子,在他看来不是大事,饶了也就饶了。其他的事没有证据,没证据的事儿他不会过问。等到他晚年,发现儿子们的势力震山撼岳的时候,他才会对很小的事儿都敏感而多疑,探究来龙去脉。大家对他的印象完全来自于中后期,来源于所谓的“千古一帝”(插个题外话,理性讨论,我个人觉得千古一帝这个评价有美化嫌疑,他是一个理乱天子。而且,千古一帝是一个明朝官员评价秦始皇的。)谁都有年轻的时候,谁都有被美色蒙住头脑的时候,反正去化妆品柜台,小哥哥推荐产品成功的几率比小姐姐高。所以,他没ooc。咱们是上帝视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2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