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城客栈 > 第53章 活阎王(七)

青城客栈 第53章 活阎王(七)

作者:孟中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41:37 来源:文学城

“真的吗?”槐序连声追问,“大人不会正巧也属兔吧?”

熊图点了点头:“正是。”

槐序激动抚掌:“熊大人!你跟我干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哎!我们大家好有缘分!”

封峤麻溜起身:“我去厨房再下一碗面!”

“不用这么麻烦。”我与熊图几乎同时出声。

封峤尬在原地,探询的目光投向我。

“坐下吃饭,吃完赶紧去干活!”我用筷子拨过熊图面前的空碗,将自己碗里的面挑了一半过去,推还与他。

熊图眼底蕴着笑意:“多谢。”

午后,我正靠在躺椅上小憩,迷迷糊糊之中,听到有人唤我。

“青城,醒醒。”

我睁开眼,见是王云慧和徐嫂,二人手中还拎着大包、小包,一时茫然,支起身子问道:“你们这是——”

徐嫂搁下包袱,大声笑道:“我们给你送生日贺礼来了!”

“什么?!”我惊跳起身,“槐序,槐序!你在织坊又多嘴了是不是?”

“你莫要怪她。”王云慧微笑拦住我,“前些天,我们在那闲聊,说起这半年来的雨水收成,一扒日子,发现今年重阳紧挨着孟冬,扒来扒去,顺道将你的生日也扒出来了!”

“生日随你们扒,这礼我可不能收。”我又唤道,“槐序,槐序你过来!”

徐嫂将我硬拉至包袱旁:“青城妹子,你且打开瞧瞧,再说收不收呢!”

王云慧笑着附声:“就是,就是。”

二人一左一右夹着我,像两堵会移动的墙。“搞什么呢,真是……”我嘴上埋怨,心底却有些好奇,揭开包袱皮的那一瞬,青翠跃入眼帘——竟是一架新竹制成的风铃!竹节还泛着微霜,清新的竹香沁人心脾。

徐嫂见我看傻了眼,拍着我的肩,得意道:“稀罕不?”

我嘿嘿乐出了声:“稀罕,太稀罕了!”

王云慧拈起风铃串线,手腕轻轻一抖,一个个竹节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度。刹那间,清脆的“叮咚”声在屋内荡开,似山间清泉,余韵绕梁,久久不散。

徐嫂又问:“这礼收不收?”

“收,收!”我颤声道,“这礼可送到我心坎里去了,难为你们竟想得出来!这么多截竹筒,要锯、要磨、要拼镶,不知——费了大家多少工夫……”

“就知道你会喜欢。”王云慧笑道,“我听曲布说——僚人‘尚青尚竹’,便琢磨着用竹子做件小玩意送给你,和老柳一合计,决定做架风铃。

“我绘样,他描图,砍了刘玉院子里的新竹,交给徐山。他们两口子手巧,带着学堂的孩子们忙活许久,可算是在立冬前赶出来了!”

“多谢,多谢!”我抚弄着风铃,爱不释手;徐嫂打开旁边的小包,笑道,“来来来,这里还有!”

包内是一方青绫软枕,枕面用同色丝线绣着几枝疏竹,近看时,似有若无的荞麦气息在鼻间萦绕,像似晒透的麦壳,混杂着田野清风的味道。

“这绣工,跟我比起来,可是要好太多了!”我抬眼,笑看她二人,“自打入秋,我这肩颈便时常不适,夜里翻来覆去,总也睡不踏实。正想缝一只软枕用呢,一直忙着没空。不知是谁,这般有心,捎来这么个好东西!”

“哎——”王云慧轻叹,脸上带着欣慰的笑意,“是芝莫呀。”

我且惊且喜:“芝莫已经去织坊上工啦?”

“月初的时候,曲布、阿果两口子把她领到我那——”王云慧颔首,眼角有泪光闪动,“我把妮依积攒的工钱交于她了,也算了却妮依的一桩遗愿。”

“芝莫和她姐姐一样,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徐嫂拿起软枕,塞到我怀里,“前几日,你去医馆扎针,被芝莫瞧见。她悄悄问刘大夫,怎样才能帮到你。

“刘大夫说你项痹失调,冬天换上软枕或是好些。她便四处寻软适的料子,缝了这只荞麦枕,放在医馆,等你下趟去拿。刘大夫知道我俩中午有行动,就把枕头交给我们,顺道带过来了。”

我心内感动,连声道谢,再次唤来槐序,将风铃挂于廊下。四人入坐,又喝了会茶,笑谈一阵,见日头偏西,王云慧和徐嫂起身告辞。

我将她二人送出,想着有些日子没上槯场了,便折转过去。

行市中见到久未谋面的郭成,我质问他:为何巡检司的人马,近来都不肯去客栈照顾生意,难不成是我青娘子招呼不周?

郭成苦笑以对:青娘子那有“活阎王”坐阵,弟兄们哪是不肯去,是不敢去……

晚间,我换上芝莫新做的枕头,闭上眼,却如何也睡不着。

从芝莫想到妮依;从王云慧想到徐嫂;又从槐序想到罗二英,短短半年,桩桩件件的变故,走马灯似的在脑海中游走。

不知不觉便熬到了下半夜,倏而记起今日虽是我的三十整寿,却未有机会饮酒,此刻夜深人静,再不喝上一杯,委实亏欠自己。念及此间,我披衣趿履,藉着稀疏的月色,朝前舍行来。

我打开柜子,一通摸索,终于寻得半壶“重碧春”,再摸出一只酒杯,一手执壶,一手持杯,走到桌旁。正要落座,猛然发现对面有道黑影。

我骇了一跳,定睛看清来人,放下酒壶杯盏,问道:“这么晚了,你不呆在屋里休息,坐在外头做什么?”

熊图端起面前的瓷碗,身子侧转,朝向屋外:“口渴睡不着,起来找碗水喝。”

我给自己倒一杯“重碧春”,漫声又问:“怎么,有心事?”

夜风拂得廊下的风铃轻响,熊图缓缓回道:“我突然觉得,同样是过生日,你有家人有朋友,跟你比起来,我穷得像个乞丐。”

我抿一口酒,轻笑:“你没家人没朋友吗?难不成你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熊图的嗓音有些嘶哑:“有是有,但跟你的不一样。”

“这就是云泥之别。”我摩挲着手中杯盏,亦感得意,“你和你的家人朋友,就像天上的云,飘忽不定;我身边的呢,挣扎于泥淖,大约是要实在些。”

熊图转过身道:“我喝凉水你喝酒,你可真够实在的。”

我笑道:“你馋啦?”

“我已有多年不曾在生日饮酒,今日机缘巧合,你不打算请我喝上一杯吗?”

“不行。”我断然摇头。

“为何?”

“一来,你的伤还没好;二来,这‘重碧春’是林钟专享,我也只敢偷偷饮上一杯,倒多了他会发现的。”

熊图沉默半会,又侧过身去:“你很在乎林钟的感受。”

“还行吧。”我举杯,看向天边的毛月亮,“我这人——不喜欢强人所难。”

巡检司的怂包绕道补给已有月余,害我少赚不少银两,“罪魁祸首”却跟没事人一样,每日前后院穿梭,养马喂鸡,与两个小的混得厮熟。

八亭道上行走的都知道,青城客栈时常收治过路伤患,且会留他们帮工抵债。

过路的马帮以为熊图也是如此,数次吆喝他去钉马掌,被我撞见拦下,马锅头们纷纷笑话我偏心眼;更有些不知死活的,暗中议论——青娘子这次捡回来的小白脸,只怕是山中的狐狸精所化。

我琢磨照这样下去,早晚要生出事端,于是旁敲侧击问“活阎王”——何时回泸州,总被他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这一日,就连远道而来的锅头大哥,都在打听我的婚期,方知“青娘子情系‘狐狸精’”的风言风语,早已越过牛广河,传遍乌蒙山。我再也忍不了,午食过后,便催促熊图,同往燕子坪。

熊图跟在我身后,问道:“青娘子唤我出来,所为何事?”

我头也不回,快步前行:“无事。带你串个门,消消食。”

“你要带我去燕子坪?”

“嗯。”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注一)。

远山隐隐传来垦田人哼唱的农歌——

大家齐力斫孱颜,

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

豆萁禾穗满青山。

熊图冷不丁出声:“这里曾是戍所,真想不到,王黄州的《畲田词》(注二)竟会传唱此间。”

我驻足回首:“这曲子是柳先生教给他们的。”见熊图神色微动,又补充道,“柳先生原是舒州桐城教谕。”

“我知道。”

“你知道?那你见过他喽?”

“不曾。”熊图微微垂首,话音中似有遗憾之意。

“一会带你去学堂转转,柳先生收拾那些皮猴,还挺有一套的。”

路过织坊,我进去与王云慧打了声招呼,当面谢过芝莫,便领着熊图,直奔刘玉的医馆而来。

刘玉正在案前整理医案,我拍门唤道:“刘大夫!”

刘玉举首笑言:“青娘子。”倏尔瞥见我身后的熊图,不由形容一肃,忙不迭起身迎出,“不知知府大人驾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熊图执手,温言道:“刘大夫不必多礼。”

刘玉小心翼翼看向我:“熊大人看上去气色不错。”

注一出处《诗经·鄘风·载驰》,许穆夫人作;

注二出处《畲田词》,王禹偁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3章 活阎王(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