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城客栈 > 第3章 问道

青城客栈 第3章 问道

作者:孟中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41:37 来源:文学城

八亭道接驳马湖江路的茶马道原本就是进凉山、藏区的最近通道。

此前,因南广部未受朝廷羁縻,马帮转道泸州绕行。

如今悦州边市重开,马锅头们一传十、十传百,纷纷重走旧路,连带着我客栈的生意也逐渐有了起色。

这一日午后,我数着罐子里的钱,发现很快就能存够买马的银子了。

我抚掌笑道:“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辛苦两月,我们就能有第三匹马啦!”

槐序激动地抱住我:“干娘,再等等,多存一点。我们买一匹带崽的母马,这样的话,客栈就有四匹马了!”

封峤提议:“姑,我们去泸州军马场买吧。侄前天听过路的马锅头说,马场有淘汰的军马转民马卖,比官市上售价要低不少。”

槐序喜孜孜道:“希望这次知州大人能在我们南广呆长些,八亭道市口不再撂荒,我们客栈就能赚更多的钱!”

封峤道:“韦大人年轻,只要不出意外,应该能在南广干个三年五载。”

正笑谈着,院外传来一声乌蒙马高亢的长嘶。

我对槐序、封峤道:“是阿刀来了。”

“阿刀?”

“阿刀!”

“青姨!林叔!槐序姐姐!封峤哥哥!”阿刀冲进客栈,用生硬的汉话向我们问好。

我揉揉他的脑袋:“阿刀可真行,这才几天,都会讲汉话啦?”

“大人教的。大人还给我起了个汉名,叫时雨。青姨,你们以后就叫我时雨好了。”

封峤掰着手指头道:“三月时雨,四月槐序,六月林钟。姑,韦大人起名的风格倒是与你挺像。”

我笑着问道:“时雨,你家大人呢?没和你一齐过来吗?”

“大人在悦江边查看水情,我说我想上客栈看你们,他就让我自己过来了。”

槐序伸手去拉他:“走啊,时雨,我们上山搂兔子去!”

封峤道:“对对对,晚上烤兔肉吃。”

时近日暮,搂兔子的三个空手而归,垂头丧气地问我夕食还能吃些什么。

我指着院里的花花草草,笑答:“去搂你们林叔的蜀葵苗吧!”

三人雀跃:“是!”

“东家!”林钟瞪了我一眼,追了出去。

院中一时狼奔豕突,落叶飞花。我大笑着走向马厩,跃上一骑,催马往悦江边去。

行到鱼嘴岩附近,果然在树阴下看到韦济的马,我将两匹马拴在一处,蹑手蹑脚攀上岩顶。

顾名思义,鱼嘴岩形似鱼嘴,其间有大块岩石风化剥落形成一处石窠。

噫,人应该藏在那里。

只见知州大人躺在地上,头枕双臂,一只脚跷在弯曲的膝盖上,口里还衔着一枚草条。

我站在岩顶俯身,缓缓在他头上落下一片阴影。

下一瞬,韦济惊跳起身,抬头撞见是我,连忙抻了抻衣裳皱褶,执手道:“韦某失仪,青娘子见笑。”

我撑住岩壁,一跃而下。

“小心!”

“韦大人,怎么一个人躲到这鱼嘴岩来了?”我拍了拍掌上的灰,朝他笑道。

“韦某路过,见这座山岩形状有些奇特,便过来瞧瞧。”

“知州大人,是遇上烦心事了吧。”我盘膝坐下,“让我猜猜,可是因为八角峒和牛门峒两峒共用的过江吊桥?”

韦济惊道:“青娘子怎知?”

“这个么……说来话长。”

“愿闻其详。”韦济亦盘腿坐下了。

“这座吊桥原是前朝一位刺史为了八角、牛门两峒的山民出行所建。

“后来连年战乱,桥身遭到毁坏,两边的峒主商议重修,八角峒主的意思是修桥费用两峒均摊,可牛门峒主认为八角峒人多,应该多摊。

“两峒久谈不拢,八角峒主一气之下,就本峒出钱,把桥修了,但是不给牛门峒的人走。牛门峒气不过,又把修好的桥砸了。从此,两峒结下宿仇。

“三年前,上任知州杜大人一直致力于调停此事,可是羁縻州收不到赋税,山民又不服徭役,向戎州府请款被驳回,两峒断桥后,碍于行路难,更是穷得叮当响。”

我转过脸,看向韦济,“如今韦大人,怕是遭遇了和杜大人一样的困境?”

韦济颔首:“正是。”

我问他:“大人可知八角、牛门两峒,为何要急着找你帮他们修桥?”

韦济略一思忖,回我道:“两峒地处茶山,眼下悦州榷场重开,倘有桥通行,榷茶自当便利。”

“是啊。利之所诱,即便是宿仇,也能携手共赴。知州大人若能促成此事,岂不是积德南广?”

韦济朝我拱一拱手,神色诚恳道:“韦某不才,还请青娘子赐教。”

“赐教不敢当,民女倒是可以给大人支个招。两峒在八亭道边市榷茶,比起原来走马湖江路要节省许多开支,何不让他们立下字据,让出这份增利,凭此向戎州府拆借银两修桥。

“至于修桥的人工,可以找长宁军帮忙,长宁军副军使周弘是筠连人,大人到任前,行市场地便是他派兵卒清理的。”

韦济面色豁然开朗,再度拱手:“多谢青娘子指点。韦某初来乍到,不识地情,两次遭遇难关,幸得青娘子襄助。”

“知州大人不必与我客气,边市重开,小店受益匪浅,民女帮大人,更是帮自己。”我站起身,指着江上行船、对岸纤工与他道,“大人,你看这些推桡拉纤的百姓,看他们把船拉过一道道滩,听一听悦江号子,就会觉得这世上再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啦。”

悦江水滔滔,两岸青山叠嶂。

韦济贮目良久,轻声道:“行船走马三分命。若非亲眼得见,远在庙堂之人又怎会知其辛苦。”

“大人曾是京官?”

“韦某原在工部任职。”

“那大人因何来到南广?”

“业师遭谤,韦济为其分辩无果,遂迁谪至此。”

我轻哦一声,韦济问道:“青娘子客栈中的封峤,可是出自以律学著称的冀州封氏?”

“嗯。”我笑道,“他是封家出的第二个天才。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读书,小小年纪,一个人离家出走,上青城山问道,结果青城山的影子还没见着,就被天师道的人骗去了泸州。”

“据韦某所知,天师道是朝廷认可的正统教派,这其中,莫非另有隐情?”

“所以我说他是个天才,等到被泸州知府收监,才发现自己入了个假教。”

“泸州知府熊图?他是位能臣,在西南镇边多年了。”

我不禁错愕:“怎么竟连你也叫他熊屠?”

韦济亦是愕然,谨慎言道:“泸州知府姓熊名图,字伯通,与我是同榜进士。虽然他官阶比我高,但我直呼其名,亦无不妥吧?”

我按了按额角:“果然人的名字会起错,但外号绝不会错。大人这位同榜能征善剿,边民惊畏,人称‘熊屠’。”

韦济面上掠过一丝尬色:“那封峤……他是如何寻到你这儿来的?”

“熊知府见封峤是真的被骗,年纪又小,于是善心大发,只责了他四十大板,还告诉他八亭道有家客栈,应该是他封家的同宗所开。”

“熊知府也来过青城客栈?”

我摆手:“他不必来。你也知道他深耕西南,手握长宁军,‘西南半壁’到处都有他的眼线。

“那天槐序上山拾柴,恰逢跟个叫花子似的封峤晕倒在路边,就把人背回来。封峤醒来后,发现我那客栈招牌是他封家族谱除名的七叔公所题,便赖上我了。

“原以为这小子吃些苦头,会回中原,没想到竟挺有毅力,赖到现在还没走。”

韦济笑道:“怕是他以后更不会走了。”

我也笑:“是啊。”

韦济又问:“你说封峤是封家出的第二个天才,那第一位又是谁?”

我自豪道:“就是我爹封玄啊。我爹比封峤早三十年上青城山问道,并且成功了,在山上做了好几年道士。”

“令尊真是了不起。”韦济慨叹,迟疑又道,“韦某很想问青娘子一个问题,只是十分冒昧。”

“你想问我娘是吧?”我看着他,笑道,“我娘比我爹更了不起。她是南广部青宾寨的采药女,一心也想上青城山问道,历尽艰辛抵达青城山,却发现他们那一派不收女弟子。我娘不气馁,于是拐了个道士回家。”

韦济笑道:“原来你们全家都爱修道,不知青娘子可去青城山问过道?”

我抄着手,望向远方:“他们连女弟子都不肯收,这样的道,我还不屑去问。我生在南广,长在南广,八亭道就是我的道。”

“青娘子见解不凡,是韦某狭隘了。”

“韦大人是哪里人?”

“韦济秀州嘉兴人氏。”

“嘉兴的一年四季是什么样子?”

韦济负手低叹:“春有烟雨,夏生潮汐,秋来长空雁影,冬往南湖折梅探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