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分歧·蛋·玉米·逐客(三合一)
夜幕降临,乌泱一片。
吕不韦是被久违的饿意唤醒的。
人死后还会饿得这么难受吗?
老仆点着灯过来唤他:“家老,您可算醒了。苜宿羊骨汤,快起来用一碗,热好几回了,天都黑了……哎哟,怎么不到榻上歇息,地上多凉。”
吕不韦见着自己一团黑影,哪里还能不明白。
喝下热腾腾的羊骨汤,他这次是真的活了过来。
“老家伙,收拾收拾,咱们先回家去。”
“啊??”
老仆愕然的表情无端逗乐了这个曾经至高无上的六旬老人,他褪下高冠,坐在地上笑出了眼泪。
老仆只好跟着乐了,终于要回家了,也好。
*
吕不韦踏上往洛阳的行程前,终是见了一直在丞相府外请求会面的李斯。
他们本志各断,歧路在前。
对话不欢而散,吕不韦也不惧传到大王耳朵里。
吕不韦,此生无悔入秦。
那爵酒,既然大王递给了他,自己便不用再端了。
吕不韦走之前,除了每日需不停送别、再重新招揽的门客外,他倒还想再见章台的小宫女一面。
只是郎官李信传话称近期长使不便,还请文信侯见谅,不过十分希望文信侯在外有信,自可传送于她。
不见吗?也好。
秦国官吏无论谁人保下他,都难免引大王猜忌。
小宫女身负长使和太仓丞二职,此举无可厚非,待他归期,自有再会之时。
“老夫晓得了。”他会依言给小宫女传信的。
吕不韦的大片车马在原野上扬起的尘土渐渐消散在东方。
*
嬴政在章台宫听见吕不韦离秦的汇报,不作一语,他抬步往外走,不知不觉到了小兔子的偏殿。
仔细一想,他似乎很久没看到小兔子了,现下来也没看到她,倒是看见偏殿外两个交头接耳的年轻男子。
高大英俊的李信挠头抓耳,白皙俊秀的张苍面如死灰,可二人仍旧守在小宫女的门前,不肯离开,甚至距离还越来越近。
嬴政看了身后蒙毅一眼,后者安静低头,装死。
这两人在做什么,靠得这般近,神情却如此古怪,还能让细心忠心的蒙毅不肯主动开口?
“……李兄,这个问题我昨天就教过了,三遍。”
“啊?有吗?”李信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充满迷茫,“那劳烦苍兄再说一遍,我真不记得了。”
张苍连叹气都没力气:“长使说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你取这个跟这个,再到这里,列出,计算即可。”
嬴政在旁边都快听懂了,李信皱着的眉头能夹死蝇虫了还在这里坚持。
他看了一眼紧锁的房门,似乎有些明白了。
张苍敏锐,闻见不一般的味道,察觉来人,连忙起身:“苍拜见大王。”
李信忙抓着手里写得乱七八糟的纸笔也跟着行礼。
嬴政眼神扫过两人。
李信还在捡飞了的纸,大父李崇十分珍惜这些所谓的公式图纸,让他务必每天到长使和张苍这里,就算听不懂,抄也要抄回来,再寄到陇西给他。
为此,大父给出了极高的价格,甚至愿意派人到西域去为他购买昂贵至极的胡椒和孜然。
李信哪里不知道大父实际上是要进货来获取暴利,但为了羊肉串,哪怕听得头疼炸裂,也要死命拉住张苍。
张苍自然知道李信所图,但一来长使交代,她之所传必不得藏私,谁肯学,都需耐心教导。
祁绮如此交代的原因,长远来看,这有利于大秦乃至之后统一帝国的文化普及。
目前来看,则是她发现李信虽对数学深恶痛绝但拥有依旧死磕的精神。
要知道这位可是后世迷路飞将军李广的祖宗,若是现在把李信的数学和方向感带得好一些,改善李家将军们的基因,是不是能让同时期自带GPS如有神助的骠骑将军“战神”霍去病轻松一些?
李信这样的学生,谁教谁头疼,此时不用张苍,何时用?
幸而科学家张苍的求知欲极强,加上师从荀子的极大耐心,为了得到新公式能和李信耗上几个时辰。
要知道李信的不开窍到了蒙毅见了就摇头逃跑的地步,便是拿胡椒粉来,蒙毅都不肯再靠近,深怕被影响变笨之后理解不了大王之意,不能贴身伺候大王。
那胡椒再金贵也比不上大王身边之职的重要性。
张苍内心也很绝望,可李信是大王派到长使身边守卫的郎官,万一李信不高兴不给自己通传,他甚至可能见不到长使。
那才是真正的绝望。
先前长使还天天出门到辣椒地,或者到治粟内史府去指导农事,堆坑之事进展顺利,但套种的问题因为需结合各地实际,尚未拿出最佳的方案。
但是最近长使闭门不出,他想见长使跟进学习,便只能在闲暇到章台宫偏殿来。
长使毫不藏私、倾囊相授,次次给的东西都能让张苍思考良久,但他依旧不敢懈怠。
谁知天天来的后果,新公式学得不多,都耗在数学白痴李信身上了。
托李信的福,现在张苍对每一个公式的教导方式都能举一反三,见到墨家子弟都能违背本心露出微笑。
毕竟是墨家子弟,他们学起公式来,才叫正常人。有些速度快到让张苍差点喜极而泣。
最后一个现实的原因是,李信虽然缺了根数学的弦,但架不住他是个练家子,胳膊粗、拳头硬。
张苍有时候实在想发火,看在李信抬个头就能把他顶走的份上也只能深呼吸,极力开发自己的大脑换个思路讲解给这榆木脑袋听。
如此便形成了今日嬴政发现的画面。
张苍明白大王的困惑,三言两语解释清楚。
嬴政抓住要点:“长使几日未出门了?”
“门还是出的,不然香会进去抓人出来晒晒太阳。”李信认为这是他身为郎官的问题,抢答道。
嬴政让蒙毅停下敲门的动作,能让小宫女不出门倒腾吃喝,照这般看,小宫女怕是又有大神通,不可打扰她。
他转而拿起张苍手中的纸,看几眼就问几句,然后就把张苍带回东配殿的书房。
一夜学完了张苍近来所知的数学公式。
若是为了这些比筹算还神奇的神通,那小宫女深居浅出也可以理解。
只是这样的内容,为何又是先教给了张苍?在小宫女心中,难道寡人不配学吗?
为什么?只因为张苍那白净没有胡子的皮囊?
嬴政的手不自觉抚了抚自己最近又长出来的胡茬。
一旁的张苍原本见大王压根不用自己提点,自己就能领悟了七八成,心中震撼的同时,那颗被熊学生李信虐爆的心深感抚慰。
只是教到最后,大王的神色不知为何越来越深沉,黑得吓人。
第一次伴君驾的张苍不得章法,原本颇有几分迟钝的神经,也能明显感受到了少年帝王的威压。
还是蒙毅适时搭救了他一把。
不过忠贞的蒙毅没有透露出大王的心思,张苍回去后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原始公式纸张没了。
有些符号他不得其法,还是长使亲手写给他的。
罢了,献给秦王政这般世不所出、不为人知的天才,值得。
世人只看到少年帝王指点江山、纵横捭阖之姿,不知其如此深具慧根,怕是两人同期学习,自己都不一定能超过他。
张苍不知道的是,祁绮教的都是适合搞基建的数学问题,工程、浓度、行程、牛吃草……等。
难怪基建狂魔政哥学得如此迅速,张苍是纯学术人才,经常想得太过深入,乍看之下差距不大,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
默默臣服秦王政魅力的张苍此刻突然感受到自己师兄李斯的能耐。
师兄向来察言观色、思维敏捷,难怪是人家先后入了吕不韦和秦王的法眼,自己就只能跟陈真种地、长使学数了。
不过千金难买他乐意。
再说,李信人笨是笨了些,但他给的胡椒可真是好东西。
张苍吃着羊肉串,一边默写失去的原纸内容,心情仍是快意。
*
被所有人惦记的祁绮是真的没空。
她真的不是故意不见吕传奇、张科学家、李憨憨、蒙兵马俑和亲爱的男神政哥。
原因是,她好不容易绑定了新的位面系统。
对方也不像跑酷龙奎般神龙见首不见尾,相反这位新交易主十分热衷于和祁绮交流。
只是光这第一步,他们就卡住了。
祁绮至今不知道对方是哪里来的品种,便是交易器手册提及他们有自带的强大翻译功能都力所不及。
翻译的结果弄得词不达意,让人为难,感觉就像某道和某歌硬生生翻译外语出来的句子,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愣是跟天书一样看不懂。
祁绮严重怀疑对方来自极为原始的位面,连语言都没有出现的时期,那得多古早?那还是个……人吗?
但就是越原始的地方就越有可能找到最初的种子,甚至可能是变异种子。
希望很大。
当了太仓丞的祁绮越到外头去看,越和陈真交流,就越了解如今百姓的存活有多么艰难。
刚开始穿越时,适应秦国生活已经占据了她全部的力气,当生存都是困难的时候,祁绮自认无法顾及广厦千万间。
如今,身在其位,她既手握利器,便不忍再看天下百姓挨饿挨冻。
救一个是救,千万人也是救。当然她目标不大,能救一个都好。
为此,祁绮每天努力在和对方用天书交流。
连给政哥打call的时间都快没有了,哪里顾得上已经保住命要出门卖纸赚大钱(当饵)的吕传奇老大人。
倒是托了新交易主的福,张苍和李信的数学课进展不慢。
新的位面交易主别的东西都没开口,倒是对祁绮的语言系统展示出了极大感的兴趣,每个字句和数符都会复制一遍过来,意思是让她展开说说。
像块什么都想迫切吸收的海绵,但无法反馈,祁绮不知道他能吸收什么,吸收多少。
而且,不都说原始位面环境凶险,但对方似乎吃饱穿暖,时间很多的样子。
新位面交易主需要的只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语言和数字而已,这事目前还真只有她能做。
秦国现在的大篆那是人能学会的玩意儿吗?把新位面交易主吓跑了,找谁说理去?
祁绮最近都在努力回忆自己幼儿园和一年级的课文。
连久违的数字歌都被她默出来了: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称东西,6像豆芽咧嘴笑,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能做瓢,9像勺子能吃饭,10像小棒打鸡蛋。
祁绮把铅笔改成木头,红旗改成旌旗,秤钩就写钩子。
铅笔勉强算做出来了,秤钩好像也没问题,祁绮顺带就把秤的图画给了墨家。
要是让穿越基建前辈们知道她想到啥就是啥的基建作风,怕是要气得撅过去。
但她是新手,真的没有经验。
数字歌到了李信的嘴里就变成了:“1像木头,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钩子,6像豆芽,7像镰刀,8像葫芦,9像蝌蚪……”
也行吧,反正接下来刚算懂加法和减法的李信就开始背九九乘法表,没空折腾数字歌了。
九九乘法表送给新位面交易主的时候,祁绮换到了一颗巨大、坚硬、嫩黄的蛋。
这是迄今为止祁绮见过最大的蛋,也就是说她压根没见过,不知道这是哪里来的物种。
位面交易器手册不是说过“活物”的交易限制极多吗?
估计对方把蛋当成食物传递,所以她能接收吧。
多思无益,这么大的蛋,必定是奇珍,吃肯定不能拿来吃。
祁绮决定把它孵出来的时候,李信进屋发现了它。
被乘法表折磨疯的李信非常愉快主动申领了孵蛋的活计。
祁绮:?
祁绮一开始还有些犹豫,毕竟这也是异世界自己还没搞懂的位面,后来想了想李信剥兔子和大雁的手法,也许李信没他看起来的那般不靠谱。
这个时代,山林里大虫犀牛等猛兽多得是,奇珍异兽都不稀奇,想来一颗蛋而已,对政哥意义不大。
位面交易器手册的原则第一条,便是安全至上。
跑酷龙奎说他想交易武-器,不让。但武-器的相关知识可以,这便是让人看图自己整了。
这安全原则可以说是很表面了,处处漏洞。
不过以李信孤军独闯的身手,应该不怕一个大黄蛋吧?
给他。
乘法表应该够新位面主折腾一阵子,她要赶紧把语文课本的内容回忆一下,教完了金木水火土中的“土”,只要把“豆”也教了,稍微一结合,就能找找土豆。
至于番薯和玉米还是靠画的吧。
但前提是告诉对方,这个玩意儿是食物,能吃的。
祁绮的想象很美好。
她每天练习,将实物跟她的画一同交易给对方,希望对方能意识到她的指代。
一开始画黄豆,配上一颗豆,没反应。
画小麦配小麦,画牧草配牧草,画花配花,画树配树……
无声无息。
祁绮开始怀疑人生的时候,张苍发现了长使的画,指着小麦的画问道:“长使这画的是什么虫?苍怎么没有见过。”
祁绮:……
破案了。
大概是她的画技太抽象,为难了新位面交易主,以至于得不到任何正常反应。
此后,要种地、学数学教数学的张苍又多了一项工作,就是作画。
祁绮口述,让张苍画出她描述的玉米、土豆和番薯。
玉米和番薯都有不一样的颜色,多画一些说不定能让新位面主碰上。
这三大高产作物,要是让陈真知道,怕是能把祁绮堵疯。
是以祁绮暂未透露它们的用途。
只是作画的事墨家知道后,不服气,论工匠技艺,谁能与墨家相比?他们的图一定是天底下最工整的。
于是祁绮手中又多了一大摞更为精准的画纸。
嬴政听说了消息之后,也开始伏案窸窸窣窣。
于是,蒙毅每天开始处理一些废掉的画作。
蒙毅心想,大王不擅丹青这件事,必须烂在他自个儿的肚子里。
*
送过去的画作升级后,新位面交易主似乎有所顿悟,慢慢送了一些……草,过来。
祁绮:……
他是不是在内涵我?
冷静冷静冷静,对方还是个语言不通的原始人,不能跟他们计较。
草,只是普通的草,经过鉴定,不是本土的物种,种下之后,长势倒是不错。
但功能……是连马都不吃,现在还在等扁鹊那边确定能不能入药。
不然这草就可以直接扔了。
祁绮被新位面主弄得画技突飞猛进的时候,她察觉对方似乎把她的画,看做了故事,这……
不过确实送过来了一些长得有些像,但大小、性能可以说完全不相干的东西。
仔细辨认后,现在它们通通都在扁鹊那边做实验。
祁绮反复确认每一个拼音的发音,写(画)完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时候,正在思考要不要先找到张苍的学生贾谊……
那可是写出《过秦论》的高手,当年全文背诵的作者之一,还是最难的那一批。
这样的人才写小学课本应该很容易才是。
救救孩子。
对于祁绮的哀怨,对方似乎有所察觉,回消息越来越慢了。
李信告诉自己蛋开始有第一条裂缝的时候,祁绮已经收不到消息了。
起初的惊喜到今日,第二个位面,相比其余事项的进度,似乎都只是在做无用功。
有治粟内史推进,渭水边的堆坑进行得很顺利,套种在各地也有不同的农作物搭配,有黄豆跟小麦,有小麦跟牧草,或者轮流等等,效用各不相同,但普遍起效。
墨家城淬火练的精铁硬度也让相平实验得越来越疯狂,期间祁绮见过一次相平的模样,差点没认出这是那位美大叔,据说他在用精铁做给大王的新佩剑。
祁绮脑海里突然想起荆柯刺秦名场面中的“王负剑”,不会最后就是那把“名剑”吧?
提了一嘴的水泥如今交给了建宫梓人,和墨家人一起摸索配比,据说已经用在了大王即将开始修缮的渭水行宫。
纸张的做法容易摸索,想做得更白更薄更细更粗更硬更结实更柔软……都有不同的办法,最后都能用得上,半点不浪费。各地就近选取草料制成不同的纸质,加上吕不韦的商队推波助澜,在六国卖得风生水起,秦国库逐渐丰盈,尉缭已经出发了。
乐得秦王又在小宫女的偏殿享用了几回豆腐全宴。
祁绮已经乖觉,大王说要吃豆腐,那是真的自己一个人来吃豆腐。
李信也会拦着别人进偏殿,当然这个别人不包括他自己,长使的美食,就是残渣,他也不会放过他们。
鉴于祁绮献一次东西,就提两级,她如今在大王面前十分谨慎。
东西自然是要给的,但可以不通过政哥这条线的,就少通过。
谁知道下一次套路到她头上的又会是什么吓人的头衔。
嬴政继续隐藏自己的狼外婆心思,小兔子对他的确“特别”。
如今小兔子身边围绕的人太多,事事都不肯“麻烦”于他,然则所有新策走势都如此喜人,嬴政知道自己没有“怪罪”的理由。
小宫女唯有敬献食物之时,尤其放松。
温水煮青蛙,这招嬴政也会。
嬴政多吃几回,豆腐的名头愈加响亮。秦王都吃的东西,贵人岂敢不奉为佳品。如此,豆腐畅行各个阶层,不胫而走,如今已经是大秦饭桌上常见菜色。
甚至去西北寻棉花的人,也陆陆续续传来了好消息,找到的品种虽然没有后世优良,又大又白,但已经堪种,只等他们穿过河西走廊归位,治粟内史便可以培种,找到最适合的土地发放实验。
棉花若是产出,便需要培养相应制棉的团队,采摘、去除棉籽和棉壳,暴晒、捻线、纺线、织布……祁绮让跑酷龙奎帮忙找纺纱机的图纸。
新位面到底是让自己失望了,跑酷龙奎可不能再让她继续emo了。
*
日复一日,祁绮没有等到她想要的高产作物。
夏日艳阳已经完全席卷了咸阳,甚至因为寒冻,来得更加持久酷热,势头又足又怪异,让人更加难耐的暑热弄得祁绮更加烦躁。
战国时期,只有冰井和冰窖。祁绮压根分不到。
实在忍无可忍之下,祁绮让墨家找来了硝石,一比一,兑取,一下便做出了一个陶罐的冰。
喝上了冰水的瞬间,祁绮整个人暴躁的毛孔被抚平了不少。
祁绮这次学乖了,冰水很快就奉上了章台宫的主殿。
且只给了政哥一人,李信和蒙毅一口都没能尝到。
当然香还是有偷偷尝的,第一次她觉得女儿的口味十分正确,十分正常,让人十分爽快。
硝石在我国存量不算少,但它是制造火-药的三大原料之一,也是炼丹必备,在如今也做医药使用。
祁绮还没想好如何对付徐福、卢生等人,硝石的事先往后放放。
她如今已经魔怔了,除了高产作物,其余都是浮云。
为何别的穿越前辈金手指获得玉米、土豆、番薯都这么容易,自己却几乎愁白了头。
再喝一口冰水,冷静一下。
嬴政尝到冰饮的时候,面上仍是平静,只有蒙毅知道大王当晚起夜有些勤快。
次日双眼都有些发青。
这事祁绮不得知,只是她一日半夜惊醒,发现第二个位面交易主传来了一个有些眼熟的黄色作物。
怎么长得那么像……玉米?
是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出现幻觉了吗?
祁绮起身握住它,看着确实很像,手感也对,但大了一圈不止,穗子和包叶长得也不大相同,颜色倒难得是一样的黄色。
扁鹊说过,那些草虽然性能尚未知全貌,确实也不好吃但都无毒,十分符合草药特性。
睡得迷迷糊糊的祁绮没忍住掰了一个小黄点,扔进嘴里。
死马当作活马医。反正已经失望那么多次了。
活……活了。
口感香甜,清脆,咬一口在嘴里蹦汁,能吃,好吃。
这玩意儿真的是跟玉米相似的物种,她有玉米了!!!
*
咸阳夏热,人心浮躁。
秦王政感受到了冰饮的美好,虽然一时贪凉,有些不适,但小兔子单独奉给他,让他心情尚佳。
这日朝会,由秦宗室大臣所请,秦王下逐客令结束。
咸阳令官署发下的《逐客令》只有短短不到两百字。
史称,秦王逐客书。
消息传来的时候,祁绮还在跟新位面主交流想要更多的“大玉米”。
她画了一个大玉米连环画,第一张一个,第二张两个,第三张三个,有错序交叠累起……最后是一个黄橙橙、可可爱爱的玉米堆。
祁绮用糯米汁将纸张按顺序粘好,一本“想要好多好多玉米”的连环画就做了出来。
希望原始交易主懂得自己往下翻,然后向跑酷龙奎学习,随便就搞些大家伙过来给她。
玉米这么好吃,当然是越多越好。
她搓手期待的时候,听见秦王暂时放过吕不韦,依旧还是下了逐客令的事。
宫中许多小女娘过来章台宫后院哭着跟香告别。
香别的东西没有,倒是送了许多冻豆腐出去,好生安慰了她们一番。
至于情郎,香暂时还没有搭理。
祁绮在一旁看着,心想要不要现在就提醒香,“逐客令”很可能是政哥和李斯玩的把戏,这些人说不定还没离开咸阳,走出秦国,转身就又回来了。
届时,香很可能会心疼自己“亏”了的冻豆腐。
其中还有那个送她帕子,刺绣技艺很好的齐国女娘,蝉。
蝉出生纺织、刺绣技艺最高超的齐国,别的小女娘围着张苍努力记住“拉角”需要的温度、湿度的时候,蝉已经被香抓来给祁绮做内衣了。
香早被女儿画的图折腾得不行,她一个大老粗,卖卖豆腐可以,做那个针线活,实在难为她。
那图画得也实在怪异,难怪七娘不敢献给大王。
作为阿母当然只能为她再努力一把,现在知道蝉有此等手艺,还细心,一定不能放过她。
事先软硬兼施了一顿,让蝉保证此事绝不外传。
祁绮用的是跑酷龙奎给她的衣裳做版型,把一些破到不能穿的、柔和的衣裳拆开,拿来做原料布,让蝉照着图和样式进行缝合、修改。
末世的破布再残,质量也远比如今的麻布来得柔软,至于丝、帛等贵重织物到底不适合内里。
此外,祁绮还如愿穿上了裤子。
虽然只是浅浅压了一条线,但祁绮依旧感谢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尚衣丞为了得到长使“裤子”的创意,甚至打算招揽蝉进少府尚衣。
只是眼下蝉得离秦了。
蝉哭得泪眼朦胧,信誓旦旦:“长使教我的制式,定烂在蝉的心里,绝不背叛。”
祁绮道:“倒也不必如此,外裳无妨,只是内里再过些时日。”
迷妹准则,任何技术都必须掌握在祖龙爸爸手里,裤子慢慢会过到政哥的眼前,就像豆腐那般,用的人多了,总能被看见。
但内里要如何让政哥知晓?
迷妹的基本素养让祁绮压根不会深思此事,完全抛诸脑后。
蝉继续泪流满面:“长使说得好像,蝉还能留在秦继续为您制衣似的……”
祁绮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不再多言。
现在她有了玉米,哪怕只有一个,也该先开始晒种、培种、栽种等一系列的计划。
逐客令是李斯上位的路子,大抵用不上她。
李斯这家伙在政哥死之前,官至丞相,做得都很好,至于之后……呵,她不信政哥还会重蹈覆辙。
那她就真是白来了。
祁绮在跟玉米玩泥巴,没有细想。
只是谁也没想到,逐客令广布后,大秦连月大旱,炎阳流火,饥民潮水般涌入了秦国。
一则寓言开始流传:秦有大饥,死人无算,国将乱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 26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