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阳县寺内,吴柒正在审阅各乡送来的春耕文书,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风尘仆仆的驿卒翻身下马,将两个密封的竹筒高举过头:"特使!北疆急报!"
白计吏连忙接过竹筒,仔细验过封泥后呈给吴柒。第一个竹筒里是蒙恬亲笔所书的军报,字迹刚劲有力:
"...承惠所献弩机改良之策,经边军试用,成效卓著。新制弩机连发三十矢不卡涩,射程增二十步,精准尤胜往昔。今已配三千边军,士卒皆称善。若得推广全军,必使匈奴闻风丧胆..."
吴柒眼中闪过欣慰之色,但当他打开第二个竹筒时,神情顿时凝重起来。这是蒙恬的私信,绢帛上画着个歪扭的笑脸,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吴先生,下次送些会算账的学徒来!"
然而在绢帛的角落,还有一行几乎难以辨认的小字:"小心河东郡守..."
"河东郡守?"吴柒喃喃自语,将绢帛凑近烛火仔细端详。那行小字显然是用特殊药水书写,遇热后才显现出来。
白计吏见状问道:"特使,可是有什么不妥?"
吴柒将绢帛在烛火上轻轻掠过,待字迹消失后,沉声道:"立即去请嬴疾统领。"
不多时,嬴疾快步走入书房。吴柒将蒙恬的信递给他:"统领可知河东郡守的底细?"
嬴疾眉头微皱:"河东郡守田昌,是频阳田氏的族侄。此人向来与赵高往来密切..."他突然顿住,"特使的意思是?"
"蒙将军特意提醒,必是发现了什么。"吴柒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河东郡的位置,"田氏在河东的产业,恐怕不只是明面上那些。"
嬴疾会意:"下官这就派人去查。"
"且慢。"吴柒沉吟道,"田昌既然与赵高有关系,我们不宜打草惊蛇。不如..."他在嬴疾耳边低语数句。
三日后,一队商旅缓缓驶入河东郡治所安邑城。为首的"商贾"正是扮作皮货商的嬴疾,随行的黑冰台暗哨分散在城中各处。
安邑城的繁华出乎意料,街道上商铺林立,往来商旅络绎不绝。但细心的嬴疾发现,这里的市集格外井然有序,几乎看不到寻常城池中常见的乞丐流民。
"这位客官是第一次来安邑?"客栈掌柜一边登记一边搭话。
嬴疾笑道:"是啊,听说安邑商业繁荣,特来见识见识。"
掌柜得意地说:"咱们田郡守治理有方,城中连个小偷小摸都没有。不过..."他压低声音,"做生意要守规矩,该打点的都要打点到。"
正说着,一队郡兵巡逻经过,为首的军官朝掌柜点了点头。嬴疾注意到,这些郡兵的装备异常精良,铠甲兵器都比寻常郡兵高出一个档次。
入夜后,嬴疾悄悄潜入郡守府。借着月光,他发现府库中堆满了崭新的兵器,其中甚至还有违禁的强弩。更令人心惊的是,他在书房暗格里找到了一本密账,上面记录着与匈奴的私下交易。
"以盐铁换战马..."嬴疾倒吸一口凉气,"这是通敌之罪!"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突然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嬴疾急忙躲入屏风后,只见田昌与一个匈奴打扮的人并肩走入。
"单于要的三百具强弩已经备齐,"田昌低声道,"但要再加三成盐铁。"
匈奴使者冷笑道:"郡守好大的胃口。不过...若是让咸阳知道你在边境私蓄兵力..."
"你!"田昌勃然变色,又强压怒火,"好,就按原定数目。"
嬴疾屏息静气,待二人离开后,立即返回客栈,用密语写就急报,命人火速送回频阳。
与此同时,在频阳县寺,吴柒正在研究河东郡的地图。白计吏呈上一份文书:"特使,这是河东郡近三年的赋税记录,表面上看毫无破绽。"
"越是完美,越有问题。"吴柒指着地图上几处关隘,"这些地方的守军数量,与郡守上报的数目对不上。"
程邈突然开口:"下官记得,《秦律·关市律》规定,边郡守军调动必须经太尉府批准。"
就在这时,嬴疾的密报送到。吴柒看完后,脸色骤变:"立即备车,我要去一趟军营。"
在频水军营,吴柒将密报递给驻守的蒙恬校尉:"情况紧急,必须立即禀报蒙将军。"
校尉看完密报,震惊道:"田昌竟敢私通匈奴!我这就派快马前往北疆!"
"不。"吴柒沉思片刻,"此事关系重大,必须确保万无一失。请校尉亲自带一队精锐,护送这份密报面呈蒙将军。"
当夜,校尉带着十名骑兵悄然出城。而此时的安邑城中,田昌也收到了密报。
"黑冰台的人混进城了?"田昌脸色阴沉,"传令下去,全城戒严,许进不许出!"
一场风暴,正在边境悄然酝酿。而在北疆,蒙恬接到密报后,立即回信表示将全力支持吴柒,并恳请扩大军械改良的合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