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秦镜·镜中熵 > 第52章 朝堂激辩

秦镜·镜中熵 第52章 朝堂激辩

作者:偶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9:43:58 来源:文学城

殿内的哗然如同被投入滚石的池塘,波纹尚未平息,更深层的暗流已然汹涌。就在众臣议论纷纷、质疑之声鼎沸之际,一个沉稳而极具分量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般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陛下,臣有奏。”

文官首位,一直垂眸静立的丞相李斯,终于手持玉笏,缓步出列。他并未看向吴柒,而是面向御座,深深一揖。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帝国法度的实际制定者身上,等待着他的表态。他的意见,将极大程度上影响这场争议的走向。

嬴政高踞御座,珠旒轻晃,看不清具体神色,只有那平淡的声音传来:“丞相请讲。”

李斯直起身,目光依旧低垂,仿佛在陈述一个毋庸置疑的真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陛下,秦法者,商君变法以来,历代先王与陛下呕心沥血所成之结晶。其核心,在于‘壹刑’、‘壹教’、‘壹民’。法令出一,度量衡同,使四海之内,无有异法,无有异政。此乃扫灭六国、混一宇内之根本,亦是杜绝战国纷争、维护帝国一统之基石。”

他先从法理高度,强调了秦法的统一性和根本性,为后续的驳斥立下了无可动摇的前提。

“今,吴司丞所言‘试点’之策,”李斯话锋转向吴柒的提议,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刀锋般的锐利,“其意,乃是要在陛下疆域之内,划出特定区域,施行不同于通行秦法之‘新法’。此举,臣有三不解,亦有三忧。”

他竖起手指,条分缕析,开始发动攻击。

“其一,臣不解,‘法出二门’,国将如何?今日可于频阳试行此法,明日他县是否可效仿试行彼法?长此以往,法令不一,标准各异,朝廷威权何在?天下黔首,当遵循何法?此非优化,实乃自乱法度,开分裂之端!此为一忧。”

他直接点出了“试点”可能破坏法律统一性的核心风险,扣上了一顶“分裂”的大帽子。

“其二,”李斯竖起第二根手指,目光第一次扫过吴柒,带着冰冷的审视,“吴司丞所言‘优化’,依据乃其所谓‘天书’推演。然,‘天书’为何物?其理何在?除司丞一人之外,无人能知,无人能晓。以此虚无缥缈、不可验证之物,作为更改祖宗成法之依据,岂非儿戏?若其推演有误,或……别有用心,试点之地民生凋敝,祸乱丛生,此责谁负?此为二忧。”

他将矛头直指“天书”的神秘性和不可控性,质疑其作为政策依据的可靠性,并隐晦地暗示了吴柒可能“别有用心”。

“其三,”李斯竖起第三根手指,语气愈发沉重,“秦法之效,在于其公平无私,在于其‘刑无等级’。今若于试点之地施行‘仁政’、‘轻徭’,则彼地之民幸甚,然帝国其他郡县之民当作何想?彼必心生怨望,曰:‘同为大秦子民,何以彼受优待,而我等仍服重役、受严刑?’此非安民,实乃播撒怨恨之种,动摇天下民心之均势!此为三忧!”

他指出了“试点”可能带来的公平性危机和民众心理的失衡,认为这会从内部瓦解秦法赖以存在的“公平”假象。

李斯的三问三忧,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从法理统一性、政策依据可靠性到社会公平性,几乎封死了“试点”策略所有可能辩驳的路径。他站在维护秦法绝对权威和帝国整体稳定的高度,将吴柒的提议批驳得看似体无完肤。

殿内众多官员闻言,纷纷点头,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就连一些原本持中立观望态度的官员,也觉得李斯所言在情在理。

压力,如同山岳般向吴柒倾轧而来。

吴柒能感觉到后背渗出的冷汗。李斯不愧是法家集大成者,其辩才和抓住核心矛盾的能力,远超常人。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缩,必须正面回应,而且必须用对方能够理解,甚至不得不重视的逻辑来回应。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躬身,声音依旧保持着冷静与清晰:“陛下,丞相所言,高屋建瓴,臣受益良多。然,臣亦有下情,不得不辩。”

他先给予李斯充分的尊重,缓和气氛。

“丞相忧法令不一,此乃老成谋国之言。”吴柒首先承认李斯担忧的合理性,然后话锋一转,“然,臣所谓‘试点’,并非另立一套与秦法根本对立之新法,而是在秦法主干框架之下,对某些执行细则、某些过于僵化之处,进行‘微调’与‘优化’。譬如役法,核心在于保障工程与戍边,此点绝不动摇。臣所优化者,乃是征发的频率、役夫的待遇、轮替的周期,使其更合理,更能持久。此并非动摇‘壹刑’根本,而是让这‘刑’(法)的执行,更能贴合实际,更能收长久之效。如同良医用药,药性虽猛,亦需考虑病人体质,酌量增减,方能祛病而不伤身。若固守一成不变之药方,恐病人未愈,而元气先伤。”

他用“医药”之喻,再次强调“优化”是为了秦法更好地执行和更长久地存在,而非否定秦法。

“至于‘天书’之疑,”吴柒看向李斯,目光坦然,“丞相所虑极是。然,‘天书’之能,陛下已亲验于历法、工程。其所推演,并非虚妄臆测,而是基于海量数据与万物运行之理。臣愿立军令状,试点所有策略,皆附详实数据与推演过程,可供丞相与诸公查验。若因臣之推演失误导致试点失败,臣甘愿领受任何罪责!然,若因惧未知而拒探索,因循守旧,坐视隐患滋生,岂非因噎废食?”

他以嬴政的亲身体验和立军令状的决心,来回应关于“天书”可靠性的质疑,并将问题提升到“探索”与“固守”的层面。

“最后,丞相忧及公平。”吴柒的声音带着一种沉痛,“然,当前之制,看似‘公平’,实则天下役夫,皆苦不堪言;看似‘均等’,实则隐户逃役,豪强规避,负担多压于贫苦黔首之身。此等‘公平’,已是虚妄!臣之试点,正是要探索一种更真正、更可持续的‘公平’!若试点成功,证明新法能提升效率,安抚民心,则正可逐步推广,使天下黎庶皆受其惠,此方为真正之‘大同’!若因惧怕打破虚假的平衡,而拒绝尝试建立真正的平衡,臣窃以为,非智者所为!”

他尖锐地指出当前制度下隐藏的不公,将“试点”定义为追求更真实公平的探索,反过来质疑固守现状的合理性。

吴柒的回应,有理有据,有退有进,既回应了李斯的质疑,又进一步阐述了自己“优化”理念的深层目的。他没有被李斯的气势压倒,反而在辩论中,将自己的主张勾勒得更加清晰。

朝堂之上,寂静无声。所有人都看着御座之上的帝王,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李斯与吴柒,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在这大殿之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碰撞。

嬴政的手指,在御座扶手上,极轻地敲击着。他看看神色凛然、维护法统的李斯,又看看目光坚定、力主变革的吴柒。

终于,那敲击声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