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秦镜·镜中熵 > 第114章 教材编纂

秦镜·镜中熵 第114章 教材编纂

作者:偶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9:43:58 来源:文学城

处暑时节,咸阳宫旁的兰台阁一反往日的清静。数十张案几从阁内一直排到廊下,每张案几前都坐着奋笔疾书的士子。绢帛与竹简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汗水的混合气息。

扶苏挽着袖子,亲自将刚抄录完的《测圆要术》摊在阳光下晾晒。这位向来仪容整肃的皇长子,此刻衣襟上沾着点点墨渍,却浑不在意。

“殿下,这段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是否需要再斟酌?”一个年轻士子捧着竹简过来请示。

扶苏接过竹简细看,摇头道:“特使说过,证明过程要循序渐进。这里应该先说明方田术,再引出勾股...”

话未说完,阁内突然传来激烈争论。叔孙通与几个儒生围着一卷《营造法式》各执己见:

“《考工记》明明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这些新式算法岂非违背古制?”

“可特使演示过,用新法计算城墙用砖,能节省三成物料!”

扶苏正要上前调解,吴柒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都停下。”

众人回头,只见吴柒抱着几卷刚刚装订好的书册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抬着木箱的学子。木箱打开,里面是各种模型——从简易的杠杆到复杂的水轮,全都用木材精心制作。

“争论不如实证。”吴柒将一本书册递给叔孙通,“这是新编的《格物基础》,你们先看看第三章。”

叔孙通翻开书页,顿时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书中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解释了杠杆省力的原理,还标注出最佳支点的计算公式。

“原来如此...”他喃喃自语,“若早读此书,当年修建灵渠时就能省下多少人力。”

吴柒又取来一个杠杆模型,在堂中演示:“诸位可知,为何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学子们围拢过来,看着吴柒调整支点位置,重物应声而起。

“学问之道,贵在求真。”吴柒放下模型,“古人所言,我们要理解其精髓,而不是拘泥字句。”

编纂工作很快步入正轨。扶苏负责统筹,将学子分为六组:算学组整理《九章算术》并增补新式算法;格物组编写力学、水利等基础知识;农工组收录各种实用技术;医道组整理验证有效的药方;地理组绘制精确地图;最后是综述组,由叔孙通领衔,将各家学说融会贯通。

这日午后,暴雨突至。雨水从兰台阁年久失修的屋顶漏下,正好滴在刚抄好的《农政要览》上。学子们急忙抢救书卷,场面一时混乱。

“这样不行。”吴柒看着被雨水晕染的字迹,眉头紧锁,“我们必须找到更好的书写材料。”

他带着几个学子来到将作监,召集工匠研究改进造纸术。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韧性更好、吸墨更匀的纸张。虽然成本略高,但足以应对日常书写。

更令人惊喜的是,墨离在整理木工技艺时,无意间发明了一种活字印刷的雏形。他用黏土烧制出单个字模,排列组合后居然能反复使用。

“妙啊!”扶苏看着刚印出的一页《算经》,赞叹不已,“若推广此法,典籍传播何止快上十倍!”

然而革新总会遇到阻力。这日清晨,几位老博士闯进兰台阁,指着新编的教材大发雷霆:

“颠倒阴阳!混淆纲常!”为首的白发老臣气得浑身发抖,“将工匠之术与圣贤经典并列,成何体统!”

扶苏正要解释,吴柒却示意他稍安勿躁。特使命人取来两个一模一样的铜鼎:

“请二位大人各选一鼎。”

两位老臣不明所以,各自指定一个。

吴柒又唤来两个学子:“用新法测算这两个铜鼎的容积。”

学子们用特制的量具注水测量,很快得出结果:“左鼎容三斗七升,右鼎容三斗六升半。”

老臣们面面相觑。这两个铜鼎是同时铸造的祭器,在他们看来毫无差别。

“半升之差,在祭祀时或许无妨。”吴柒正色道,“但若是在修筑堤坝、配制火药时,细微之差就可能酿成大祸。”

他展开新编的《格物基础》:“我们编纂这些教材,不是要否定圣贤之道,而是要让学子们明白——治国需要精确,需要实证,需要精益求精。”

老臣们沉默良久,最后深深一揖:“受教了。”

编纂工作持续了整整三个月。当第一批成书整齐摆放在兰台阁时,连始皇都被惊动了。皇帝亲自前来视察,随手翻开《水利新编》,看到里面详细记载的灵渠修建经验,不禁动容:

“这些知识,该让天下人都学到。”

最让人意外的是,叔孙通在编纂过程中渐渐改变了看法。这个曾经坚守古制的儒生,现在会为某个力学原理与工匠出身的学子讨论到深夜。

“下官终于明白特使的苦心。”某日校稿时,叔孙通对扶苏感叹,“以往我们空谈仁义,却连一条水渠都修不好。如今将实学与经义结合,才是真正的经世致用。”

霜降那天,全套《新学基础》终于完成。共分九卷,从算学格物到农工医道,包罗万象。吴柒特意命人用活字印刷了十套,分送各郡学宫。

临别时,扶苏将亲手抄录的第一套教材赠予吴柒:

“特使,这三个月,孤学到的东西比过去二十年都多。”

吴柒接过还带着墨香的书卷,轻声道:“殿下可知道,这些书籍将来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扶苏望向阁外纷飞的落叶:“孤只知道,从今往后,大秦的学子将会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夜色中,兰台阁的灯火久久未熄。学子们还在为第二版教材忙碌,讨论声伴随着秋虫的鸣叫,仿佛在为这个时代谱写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