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怎么回来了,他呢,楚慕令他在哪?"浑氏毫不掩饰对儿子的担扰。
楚乔乔的脾气她是知道的,睚眦必报,手段狠辣。此刻自己儿子的腰牌在她手中,生死难料。
楚乔乔不语,只站在那看着对方。
看着这女人彷徨失措,她的心中终有了些舒坦。
浑氏跌撞着过来,一把抓住楚乔乔的衣袖,脸上已梨花带雨,"乔乔,我知道他对不住你们,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啊!"
楚乔乔心头一口恶气涌上来,一把甩开她。
浑氏被甩得踉踉跄跄后退了几步跌倒在地上,她却不管不顾,竟连滚带爬爬起,跪在楚乔乔面前。
"乔乔,求求你,不要伤害他,你要我做什么我都可以。"
"带我去见陛下。"
浑氏一惊,茫然看着她,"陛下正在通辑你们,你为何要自投罗网呢?"
楚乔乔低下头看着她,一字字道:"你答应还是不答应?"
浑氏赶紧点头,"答应,我答应!可是怎么进去呢?"
"你可以找个理由见太后,只需要带我进宫便行。"楚乔乔一顿,"路,我还是熟悉的。"
浑氏站起身子,仍是愁眉苦脸,她担心道:"若你...在宫中出了什么意外,我儿可怎么办?"
楚乔乔讥讽一笑,对她说道:"若万一发生这种事情,还得靠母亲大人保住我咯。"
浑氏叹了口气,想说什么,最终还是闭了嘴。
浑氏救子心切,没多久就以商议明日太后生辰事宜进宫,楚乔乔换了件侍女的衣服随她进宫。
楚乔乔却有些担心:"晚上进宫,不合规矩,你就不怕太后责怪你?"
浑氏有些无奈,"我虽与太后是姐妹,但她与我性子相差甚远,我就一普通妇人,只求安宁度日。以后令儿长大,不求他有什么长进,不惹事便好。"
慈母多败儿,楚乔乔本想嘲讽她几句,但如今走在入宫的官道上,谨言慎语为妙。
趁着前面带路的宫女不备,楚乔乔悄悄离开队伍,至于什么理由,由得浑氏去说。
她先在僻静处换上黑色的夜行服,没多久,便找到燕主楚慕玮的寝殿所在处。
她知道楚慕玮下朝后最喜欢呆的地方是曲台,曲台建于太池湖中央。无论是春时夏至,还是秋来冬临,太池湖美景仿若仙景,他通常在那凭栏而座,一下子就是好几个时辰。
此刻湖心灯火通明,丝竹声乐随湖波传来,她没有猜错,楚慕玮就在那里。
她没有冒然过去,只蹲守在黑暗处。现在人太多,若自己冒然现身,万一走漏了风声传到太后那,自己插翅难飞。
楚乔乔清楚知道,太后恨自己的母亲,讨厌她的父亲,对自己也是讨厌的。真正不放过自己她们一家的,是太后,与太傅。
一直等到半醉的楚慕玮被人抬回自己的寝宫,她才开始行动。潜入房中,把房里的侍女都打晕,再给楚慕玮塞了颗醒酒丹。
楚慕玮半醒半醉,对眼前人看了半晌,他歪着头问道:"你...穿的什么衣服?"
楚乔乔皱眉看着他,又给他喂了一颗醒酒丹。渐渐,他看着楚乔乔的眼神终于变得清明。
"你!"
"陛下!"楚乔乔一下子跪在地上,哭得梨花带雨,已与浑氏有几分相似,"陛下为我做主阿!"
楚慕玮一下子站起来,用手指着楚乔乔,厉声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私闯联的寝室!"
楚乔乔嘴巴一扁,更是哭得厉害,"堂兄,我已走头无路!"
楚慕玮与太后不一样,小时候一群楚氏不时一起玩耍。他性情软弱,在众多天姿各异的皇室后裔中,显得平庸。又因太后对他要求繁多,经常无所适从。
楚乔乔便有些可怜他,又有楚慕垂经常叮嘱"他是皇太子,万万不要得罪",平日不时维护他,两人小时候关系还算不错的。
如今形势迫人,大燕朝庭为太后与太傅楚慕评把控,只有燕主楚慕玮,才有可能保住自己。
她继续哭诉道:"堂兄,你可知父亲为何要去秦国?"
楚慕玮只沉下脸不语。
见他的表情,楚乔乔心中明了三分。
"是太后容不下父亲啊!"她锤地痛哭,"先王一生雄才伟略,建国立业,是我父亲心中追随的大英雄。先王去后,父亲曾三日不思茶饭,立誓要鞠躬尽瘁辅助陛下您呀!"
楚慕玮忍不住叫道:"可他毕竟叛离投敌了!这就是事实!"
"陛下,这一年多我父亲虽然身在秦,但心一直在燕,以图有一日能为燕效犬马之力,为大燕收复秦晋,一统中原。"
她又道:"在秦时,父亲在秦臣的猜疑下,冒着危险为燕寻得一件东西。"
"何物?"楚慕玮问。
"秦国边防图。"
楚慕玮一惊,走了几步,回头问道:"现在此物在何处?"
"我已经放在安全的地方。"楚乔乔站了起来。
楚慕玮眯着眼睛瞧了她半晌,问道,"你想用此物换什么?"
"我为大燕皇裔,父亲又是大燕名将,我自是希望此物可以助我大燕收复秦国。"她话头一转,"我只是一女子,只望能亲眼看到大燕的盛世而已。"
楚慕玮的神色缓了一下,说道:"你父兄已死,你献图有功,朕便在朝中为你寻一适合男子,与之成亲,你以后也算有个依托,可好?"
楚乔乔却不语,只低着头。
楚慕玮只好再问:"你意如何?"
楚乔乔抬起头,又是泪流满面,"堂兄,在大燕哪有人知道我父亲酸楚,只会认为我是叛臣之女,虽献图有功,却必受人唾弃。"
"况且,我在秦国已为人妇,又遭夫君背弃。如此,有哪个人家会看得起我?堂兄,我不愿受此屈辱。"
楚慕玮叹了口气,"你不要任性,若让太后处置你的去处,你的处境恐怕更难。"
见楚慕玮已经心软,楚乔乔便提议道:"堂兄,你说的是。不若明日太后寿辰,我当众献图如何?她便不好再为难我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