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樵风可念 > 第3章 第 1 章 下雨天

樵风可念 第3章 第 1 章 下雨天

作者:杣殊觉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7-30 16:41:38 来源:文学城

雨是从早读课最后十分钟缠上来的。起初只是针尖似的雨丝,斜斜贴在教室的玻璃窗上,晕开一小片模糊的水痕,像谁不小心洒了半滴墨。余小聒盯着窗外那盆鹭草看了半节课——土褐色的陶盆裂了道浅纹,鹭草的叶片垂着,沾了点雨珠,像跟她一样,在等一个能撑伞的人。放学铃响时,雨丝已经织成了密匝匝的帘,“哒哒哒”地打在“小馋观”的绿色木窗上,节奏轻缓,倒比教室里的背书声还让人安心。

她熟门熟路地选了靠窗的老位置,白色长方桌的桌角有个浅淡的月牙形刻痕——是上个月她吃牛肉米粉时,勺子滑下去磕出来的。鹭草盆栽就放在窗台下,和教室里的那盆长得很像,余小聒伸手碰了碰叶片上的雨珠,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爬上来,她忽然想起表姐以前说的:“雨珠沾在草叶上,像星星落在凡间,要轻一点碰,不然会碎的。”

店里暖得很,老店长把煤炉烧得旺旺的,炉上的牛肉汤“咕嘟咕嘟”冒着泡,油花浮在表面,映着天花板上的旧吊灯,像撒了把碎金子。收音机里放着《珍珠塔》的评弹,“我为你,一路奔波到襄阳”的调子裹着热气漫开来,混着雨气,把不大的店面填得满当当。余小聒把白色帆布书袋放在旁边的椅子上,书袋拉链上挂着个竹笛形状的钥匙扣——是表姐生前用的竹笛截下来的一小段,她磨了好久才磨光滑,笛身上还能看见表姐刻的小字“清和”。

“小聒丫头,还是老样子?”老店长张叔端着一摞干净的白瓷碗从后厨出来,围裙上沾着点面粉,手上的老茧泛着浅黄,是揉了几十年面团的痕迹。他把碗放在桌上时,特意避开了桌角的刻痕,“牛肉米粉,少辣,香菜减半?”

“嗯!”余小聒点点头,又忽然想起什么,伸手拽了拽张叔的围裙角,“张叔,今天能不能多放一勺牛肉汤?我想暖一暖手,昨天练笛的时候,手指冻得按不住孔。”

张叔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知道你怕冷,早给你留着热汤呢。”他转身去柜台倒了杯蜂蜜柠檬茶,杯子是余小聒上次落下的——淡蓝色的,杯壁上画着只小麻雀,“你那朋友呢?上次跟你一起来的小伙子,穿米白衬衫的那个,今天不来?”

“他说会来的,”余小聒接过杯子,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心里松了点,“可能雨下得急,路上耽误了。他昨天还说要帮我带竹笛谱呢,我把《姑苏行》的谱子忘在他书包里了。”

话音刚落,店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雨气裹着个人影闯进来。余小聒抬头时,正好看见安昱远收伞的动作——灰黑色的折叠伞“咔嗒”一声收拢,伞骨上的水珠滴在门口的蓝布脚垫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的米白polo衫领口沾了点雨星,发梢湿了几缕,贴在额角,却没显得狼狈,反而像刚从雨雾里捞出来的月亮,干净得很。

“安昱远!这里!”余小聒朝他招招手,指尖还沾着杯沿的蜂蜜渍,“我还以为你要被雨困住了呢,这雨下得也太急了——我的竹笛谱带了吗?”

安昱远朝着她的方向走过来,脚步放得很轻,怕背包带蹭到旁边桌客人的碗沿——他的双肩包侧兜露着半截竹笛谱,封皮上“姑苏行”三个字是表姐的笔迹,软乎乎的。走到桌前时,他先把背包放在桌下,又伸手揉了揉额角的湿发,指尖蹭过发梢时,两颗小水珠落在桌布上,晕开浅浅的印子。

“没忘,”他从背包里掏出谱子,递到余小聒手里,指尖碰到她的手背,凉丝丝的,“你昨天塞我包里时,还特意跟我说‘别折了封皮’,我哪敢忘?”他在余小聒斜对面坐下,笑起来时眼角弯成月牙,“你等很久了?米粉都快凉了吧。”

余小聒低头看了眼面前的米粉碗——汤还冒着热气,辣油浮在表面,牛肉片叠在米粉上,像小小的云朵。“刚端上来没多久,你来得正好,”她把自己的蜂蜜柠檬茶往他那边推了推,杯壁上的小麻雀正对上他的手,“先喝点暖一暖,你头发都湿了,别感冒了——上次你淋了点雨,咳嗽了三天,还嘴硬说自己是‘热伤风’。”

安昱远接过杯子,指尖碰到她残留的温度,心里软了软。他刚要说话,余光却瞥见余小聒盯着斜前方的观餐台,眼神里带着点怯生生的羡慕,像只想靠近却不敢的小麻雀。他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

观餐台旁坐着个板寸少年,手腕上的星月菩提手串绕了两圈,颗颗磨得发亮,牢牢贴在骨节分明的手上。少年佝偻着腰,却能看出个子很高,洗得发白的灰白衬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一道浅褐色的疤痕,形状像竹笛的笛孔边缘,应该是练笛时不小心划伤的。最显眼的是他的眼睛,在暖黄的灯光下亮得惊人,却没什么温度,手里捏着支黑色钢笔,在翻开的本子上写着什么,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偶尔会盖过收音机里的评弹调子。他手边放着支深褐色的竹笛,笛尾绑着浅青色的穗子,穗子上还沾着点雨珠,笛尾侧面刻着个小小的“页”字,是竹笛社社长的标记。

“那是你们竹笛社的叶社长吧?”安昱远的声音放得很轻,怕打扰到别人——他上次陪余小聒去社里送材料,远远见过叶定页一次,记得他总拿着这支刻着“页”字的竹笛。

余小聒猛地回过神,耳朵尖一下子红了,像是被看穿了藏在心里的小心思。“嗯,他是叶定页社长,”她点点头,声音也放低了,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竹笛谱,封皮上的“清和”二字被她摸得发暖,“他吹竹笛超厉害的,去年拿了市级二等奖,吹的是《平湖秋月》。我上次在社里听他练过一次,声音软乎乎的,像秋天的月光落在水上,连社长办公室的绿萝都好像听得直晃叶子。”

“那很好啊,”安昱远顺着她的目光看了眼叶定页的竹笛,又转回来盯着她,“你不是一直想请教《姑苏行》的泛音吗?今天正好碰到,怎么不上去说句话?”

“我……我不敢,”余小聒垂了垂眼睛,丸子头的绳结歪了点,露出一小截白皙的后颈,“上次竹笛社排练,社长让我吹《姑苏行》的开头,我紧张得连‘5’音的孔都按错了,手指抖得像筛子,后排有人笑我‘连笛孔都认不全’……”她说到这里,声音忽然低了下去,指尖蹭过谱子上的“清和”二字,“其实我学竹笛,是因为表姐。”

安昱远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的杯子往她那边又推了推,杯沿的温度贴着她的手背,像在给她打气。店里的评弹刚好唱到“珠泪落,湿透了我的衣裳”,琵琶声轻轻落下去,只剩下雨声、牛肉汤的咕嘟声,还有叶定页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表姐以前吹竹笛特别好,”余小聒的眼睛盯着碗里的牛肉片,声音轻得像怕被风吹走,“她总说,《姑苏行》要吹得软,像雨落在荷叶上,一点一点晕开;《平湖秋月》要吹得慢,像月亮慢慢爬过湖面,不能急。她还说,吹笛的时候要想着心里最暖的事,这样笛声才会有温度。”

她顿了顿,指尖忽然攥紧了,指节有点发白,竹笛谱的封皮被捏出一道浅痕:“可是两年前,她去山里考察支教点的时候,出了车祸。医生说,她的右手神经断了,再也抬不起来了,更别说握竹笛了。我当时抱着她的竹笛哭了好久,她摸着我的头说,‘小聒,要是你喜欢,就替我把笛吹下去,把有温度的笛声带到山里去’。”

雨好像又大了点,打在窗户上的声音变得重了些,像谁在外面轻轻敲着竹笛。余小聒吸了吸鼻子,一滴眼泪“啪嗒”一声掉在米粉碗里,溅起小小的水花。“我现在这么笨,连《姑苏行》的开头都吹不完整,”她吸了吸鼻子,睫毛上挂着泪珠,“我怕我替不了她,怕她会失望——我连她教我的‘吹笛要暖’都做不到。”

安昱远看着她掉眼泪的样子,心里有点发紧。他没急着说安慰的话,先从双肩包里翻出纸巾——是余小聒喜欢的草莓图案,上次她在小卖部买了两包,硬塞了一包给他,说“你总忘带纸巾,留着用,擦眼泪也好看”——他特意抽了两张,轻轻擦了擦纸巾边缘的折痕,才递到她面前:“不会的。你表姐知道你在替她坚持,知道你把她的话记在心里,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失望?”

“真的吗?”余小聒接过纸巾,抬头时正好撞进安昱远的眼睛——他的瞳孔里映着暖黄的灯光,像盛着两小团星星,认真得让人心安,“我真的可以吹好《姑苏行》吗?我总觉得自己手笨,连笛孔都按不牢,吹出来的调子冷冷的,一点都不暖。”

“当然可以,”安昱远想了想,忽然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丸子头,动作轻得像怕碰散了似的,“你只是还没找到窍门。下次竹笛社排练,我陪你去?我帮你跟叶社长说,就说我是你‘竹笛陪练’,帮你记拍子,他总不会拒绝两个人请教吧?”

余小聒被他捏得一愣,然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眼泪还挂在脸上,样子有点滑稽:“你又不会吹竹笛,怎么当陪练?你连‘哆来咪发嗦’都认不全吧?”

“我可以学啊,”安昱远也笑了,眼角的细纹露出来,“你教我认笛孔,我帮你数拍子,咱们俩一起练——你吹的时候想着我,想着张叔的牛肉汤,想着表姐的话,调子肯定就暖了。”

正说着,张叔端着一碗热汤过来,放在余小聒面前:“丫头,多喝点汤暖身子,别光顾着说话,汤要凉了。”他看了眼余小聒红红的眼睛,又看了眼安昱远手里的草莓纸巾,笑着拍了拍安昱远的肩膀,“小伙子,多照顾着点小聒,这丫头心重,受了委屈也不爱说,就知道闷着练笛。”

安昱远点点头,接过张叔递来的勺子,先盛了一勺汤,吹凉了才递到余小聒嘴边:“快喝,张叔熬的汤最暖了,喝了手就不凉了,按笛孔也有力气。”

余小聒张嘴接住,牛肉汤的香气在嘴里散开,暖意在胃里漫开来,连带着心里的委屈也淡了点。她看着安昱远认真的样子,忽然想起表姐以前也总这样,给她吹凉了汤才让她喝,眼眶又有点热——原来真的有人会像表姐一样,把她的小事放在心上。

“好啦,不说这个了,”余小聒擦了擦眼睛,把面前的米粉碗往安昱远那边推了推,“快吃饭吧,你上次欠我一顿饭,这次可得请我吃牛肉米粉——张叔做的米粉超劲道,就是牛肉少了点,香菜也不够多,你得给我点一碗‘豪华版’的。”

安昱远低头看了看她的碗——汤还冒着热气,牛肉片只剩下两片,香菜碎几乎看不见了,显然是她已经吃了一半。他忍不住笑了:“你都快吃完了,还跟我要‘豪华版’?这是‘尝味道’还是‘抢饭吃’啊?”

“我那是尝个味道!”余小聒赶紧把碗拉回来,护在怀里,像护着什么宝贝,“你得重新给我点一碗,要多放牛肉多放香菜,少辣——我知道你肯定记得我吃辣咳嗽,别想给我加辣。”

安昱远无奈地摇摇头,起身走向柜台。张叔正蹲在煤炉边搅牛肉汤,看见他过来,笑着直起身:“小伙子,要给小丫头加碗‘豪华版’米粉?”

“嗯,”安昱远点点头,声音放得软了点,“多放牛肉多放香菜,少辣——她上次吃了点辣,咳嗽了好几天,现在练笛还得注意嗓子。再给我来一份烤肉饭,两份芒果班戟,班戟多放奶油,她上次说‘奶油要是再多一点就好啦’,我记着呢。”

“好嘞!”张叔应着,转身就去后厨下单,“你这小伙子心细,比小丫头自己还记得清楚。上次她吃班戟,奶油沾了满脸,还跟我说‘没人帮我擦,太丢人了’,我看今天有人帮她擦了吧?”

安昱远的耳朵尖莫名有点红,他没接话,只是靠在柜台上,看着后厨飘出的热气——心里偷偷想着,等会儿要是余小聒又沾了奶油,他一定要帮她擦得干干净净。没多久,张叔端着一碗牛肉米粉出来——碗里的牛肉片叠了好几层,香菜碎撒得满满当当,辣油只放了薄薄一层,香气一下子飘了过来。“先给你们上米粉,烤肉饭和班戟马上好!”张叔把米粉往他手里递,“小心烫,这牛肉是我今天特意留的牛肋条,炖了两个小时,嫩得很,小丫头肯定喜欢!”

安昱远端着米粉走回座位时,正好看见余小聒把竹笛谱摊在桌上,指尖轻轻摸着封皮上的“清和”二字,嘴唇还在小声哼着《姑苏行》的调子,虽然断断续续,却比上次在社里吹得稳了点。余小聒听见脚步声,赶紧把谱子收起来,眼睛一下子亮了,盯着那碗米粉:“我的‘豪华版’!快给我!”

“急什么?”安昱远故意把米粉放在自己面前,拿起筷子夹了一口,慢慢嚼着,“嗯,确实劲道,牛肉也嫩,张叔的手艺真好——就是不知道某人配不配吃这么好的米粉。”

“安昱远!你别抢我的!”余小聒伸手去夺筷子,却被他轻轻挡住。她的指尖碰到他的手背,暖乎乎的,像碰到了小太阳,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

“这碗是我的,”他故意逗她,嘴角藏着笑意,“我刚才跟张叔说,我最爱吃牛肉米粉了,他特意给我多放了牛肉。你要是想吃,就吃烤肉饭,反正张叔做的烤肉饭也很好吃,肉粒比牛肉片还多。”

“你什么时候爱吃牛肉米粉了!”余小聒气鼓鼓的,腮帮子鼓起来,像只圆滚滚的仓鼠,“你上次跟我来,明明说‘米粉不如米饭顶饿’,还抢了我半碗米饭,说‘你吃不完,别浪费’!”

安昱远被她戳穿,却不慌不忙:“此一时彼一时嘛,今天下雨,吃点米粉暖身子——再说了,我不抢你的,你怎么会记得这碗米粉有多好吃?”

正说着,张叔端着烤肉饭和芒果班戟过来了。烤肉饭上的肉粒泛着油光,撒了白芝麻,香气扑鼻;芒果班戟装在白色的小碟子里,奶油从酥皮里溢出来,黄澄澄的芒果丁露在外面,看起来就甜得很。“烤肉饭来啦!班戟刚从冰箱拿出来,凉丝丝的,小丫头肯定喜欢!”张叔把烤肉饭放在余小聒面前,又把班戟推到她手边,“快吃,别让小伙子欺负你——他要是再抢你米粉,张叔帮你揍他!”

余小聒看着面前的烤肉饭,又看了看安昱远面前的牛肉米粉,嘴角忍不住往下撇:“可是我想吃米粉……”

安昱远看着她委屈的样子,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他拿起筷子,把自己碗里的牛肉片一片一片夹到她的烤肉饭里,片数不多,却摆得整整齐齐,像小小的云朵:“好啦,给你牛肉。这米粉虽然不辣,但你吃多了容易胀气,上次你吃了一碗半,晚上跟我发消息说‘肚子胀得睡不着’,我可没忘。”

余小聒看着碗里堆起来的牛肉片,心里忽然甜甜的,像吃了口芒果班戟。她拿起叉子,叉了一块班戟放进嘴里——酥皮入口即化,奶油带着芒果的甜香,凉丝丝的,刚好中和了烤肉饭的油腻。可刚嚼了两口,奶油就沾到了下巴上,她自己没发现,还在低头找烤肉饭里的肉粒。

安昱远看着她下巴上的奶油,忍不住笑了。他从口袋里掏出块干净的手帕——是他奶奶给的,浅灰色的,绣着小小的竹笛图案,奶奶说“带块绣笛的帕子,能沾点文雅气”——他轻轻捏住余小聒的下巴,用手帕的边角慢慢擦着她下巴上的奶油,动作轻得像怕碰疼她。

“你……你干什么!”余小聒的脸一下子红了,连耳朵尖都烧了起来,心跳得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手里的叉子都差点掉在地上。

“帮你擦奶油啊,”安昱远的声音很轻,气息落在她的脸上,暖烘烘的,“不然你要带着奶油出门,别人还以为你偷喝了牛奶,或者……偷吃了我的班戟呢。”

他的指尖偶尔会碰到她的下巴,凉丝丝的,却让她的心跳更快了。余小聒别过脸,假装看窗外的雨,却看见叶定页已经收拾好本子和竹笛,正朝门口走去。经过他们桌时,叶定页的脚步顿了顿,目光落在余小聒摊在桌角的竹笛谱上——他的视线在“清和”二字上停了两秒,眼神里多了点什么,像想起了什么旧事。

“下周排练,”叶定页的声音有点低,却很清晰,像雨滴落在竹笛上,带着点木质的温润,“可以早点来,我教你按《姑苏行》的泛音。泛音要轻,像雨珠落在笛孔上,别用太大力气。”

余小聒猛地抬头,眼睛瞪得圆圆的:“社、社长?真的吗?你怎么知道我在练《姑苏行》?”

叶定页没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放在她的谱子上——纸条上用钢笔写着《姑苏行》的泛音指法要点,字迹工整,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竹笛,竹笛上刻着“清和”二字。他指了指纸条上的“清和”,声音轻了点:“以前听你表姐吹过《姑苏行》,她的笛上也有这两个字。”说完,他点了点头,推开店门,撑开一把黑色的伞,走进了雨里。伞沿压得有点低,却能看见他手里的竹笛穗子在风里飘着,浅青色的,像表姐以前的那支。

“他……他认识表姐?”余小聒拿起纸条,指尖摸着上面的“清和”二字,眼睛一下子湿了——原来表姐的笛声,早就被别人记在了心里。

“应该是吧,”安昱远看着她眼里的光,笑着说,“你看,连叶社长都记得你表姐的笛,说明你表姐的笛声真的很暖。你只要跟着他好好学,肯定能吹出和表姐一样暖的调子。”

余小聒心里甜甜的,她低头看了看纸条,又看了看竹笛谱,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问:“对了,下星期的校园晚会,你会去吗?我的节目是第七个,吹《笛梦》,是表姐以前最喜欢的曲子——她说这首曲子吹起来,像在梦里看见山里的星星。”

“第七个?”安昱远想了想,然后笑了,“巧了,我的节目是第十一个——我们班的大合唱《我的中国心》。我肯定会去,还会提前占个好位置,给你带一束鹭草花,就像窗台下的这盆,你表姐不是说‘鹭草像星星’吗?”

“真的?”余小聒眼睛亮了,“你可别骗我,上次你说去看我练笛,结果跟隔壁班的男生去打球了,还说‘练笛太安静,不如打球热闹’!”

“那次是意外,”安昱远赶紧解释,“是他们硬拉我去的,说少个人打不了比赛。这次不一样,你的节目,我就算提前交卷也要去——我还会带个小本子,把你吹笛的样子画下来,像你以前画我吃棒冰一样。”他看着余小聒,眼神很认真,“你要加油,别紧张。你吹笛的时候,肯定很好听——就像你表姐说的,心里装着暖心事的人,吹出来的曲子都是有光的。”

余小聒的心跳忽然快了起来,她别过脸,假装看窗外的雨:“哪有什么光,你就会说好听的。”

“真的有,”安昱远的声音很轻,却像落在心尖上的雨,“我能看见——你说起表姐时,眼里有光;你练笛时,指尖有光;你笑的时候,连嘴角都有光。”

吃完饭后,雨小了点,变成了细密的雨丝,打在窗户上的声音变成了“沙沙”的,像竹笛的气声。安昱远起身收拾东西,把余小聒的帆布书袋递到她手里时,特意把竹笛谱和叶定页的纸条放在了最上面,还小心地压了张纸巾,怕纸条被雨打湿。“我送你回学校吧,雨还没停。”

“不用啦,我家就在附近,”余小聒接过书袋,指尖碰到书袋里的竹笛钥匙扣,“你快回去吧,别感冒了——你感冒了,就没人帮我记拍子了。”

安昱远没坚持,只是从双肩包里拿出一把折叠伞——是浅蓝色的,伞面上印着小小的鹭草图案,和窗台下的那盆一模一样——他把伞递到她手里时,特意指了指伞柄:“这伞柄上有防滑纹,你握的时候不容易滑,练笛的手要是冻着了可不好。下次见面,再还我就行。”

余小聒接过伞,指尖碰到伞柄时,忽然摸到个小小的凸起——是个小麻雀的刻痕,和她杯子上的那只很像。她抬头看安昱远,他却假装没看见,只是揉了揉她的头发:“快走吧,雨又要大了——记得多练《姑苏行》,别偷懒。”

“好,”余小聒点点头,把伞抱在怀里,“下周晚会,你一定要来,还要带鹭草花。”

“肯定来,”安昱远笑了,眼角的细纹露出来,“多加练习,我的小笛子手。”他说完,转身推开店门,撑开自己的灰伞,“咻”的一下闯进雨里。右肩挎着的背包一甩一甩的,伞沿压得有点低,却能看见他嘴角的笑意,像雨里的阳光。

余小聒站在窗边,看着他的背影慢慢走远,直到消失在街角的鹭草花丛里。她从帆布书袋里拿出蓝色的小本子,趴在桌上,笔尖划过纸页,发出“沙沙”的声音,像叶定页写字的调子:

[今天下雨,在“小馋观”吃了烤肉饭,安昱远抢了我的“豪华版”牛肉米粉,但是他把牛肉都给我了,还留了一把浅蓝色的伞,伞柄上有小麻雀的刻痕。

张叔的芒果班戟超好吃,奶油多到沾了满脸,安昱远用他的手帕给我擦了,手帕上有竹笛的图案,他说奶奶绣的,能沾点文雅气。

叶定页社长认识表姐!他说要教我《姑苏行》的泛音,还留了纸条,上面画了表姐的“清和”笛,字写得超好看。

安昱远说,我眼里有光,指尖有光,嘴角有光。

虽然没吃到完整的“豪华版”牛肉米粉,但是今天很开心——因为有人记得我的小事,有人帮我记着表姐的话。

下次一定要让安昱远请我吃两碗“豪华版”牛肉米粉,多放牛肉多放香菜,还要跟他一起练《姑苏行》,让他帮我数拍子,把调子吹得暖暖的!]

写完后,余小聒把本子放进书袋,拿起那把浅蓝色的伞,“咔嗒”一声撑开。雨丝落在伞面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像表姐吹笛的气声。她走出“小馋观”,伞柄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她想起安昱远说的“有光”,忽然觉得,或许那光不是别的,就是表姐的笛声,是安昱远的伞,是叶定页的纸条,是张叔的牛肉汤,是雨里的鹭草,是所有把她放在心上的小事,凑成了她的光。

风带着雨丝吹过来,拂过她的脸颊。余小聒从书袋里掏出竹笛钥匙扣,放在手心,轻轻吹了口气——像在吹笛的气声。她试着在心里哼起《姑苏行》的调子,脚步轻快地走进了雨里。伞面上的水珠滴下来,落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像一串小小的音符,跟着她的脚步,慢慢走向有光的地方。

店里的收音机还在唱《珍珠塔》,“但愿你,此去能把功名扬”的调子飘在雨里,余小聒回头看了眼“小馋观”的招牌,暖黄的灯光裹着雨气,像个温暖的拥抱。她笑了笑,转身继续往前走,伞柄上的小麻雀刻痕贴着掌心,像安昱远的温度,一直陪着她。雨丝落在鹭草花丛里,“沙沙”的,像谁在轻轻吹着《姑苏行》,调子暖暖的,像表姐的声音,也像安昱远的声音,一直在她耳边说:“小聒,你要一直有光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