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强夺高岭花和尚后联手复仇 >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强夺高岭花和尚后联手复仇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作者:夙夜寻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3 17:08:39 来源:文学城

诚如明心所言,应如是在逃避,一个现成的、唾手可得的证据摆在她面前,她却退缩了。

她在河边喝了太多酒,以至于翌日醒来,头痛到眉心拧在一起,半天都难以纾缓,就连脖颈处都有酸痛的感觉。

“这就是自甘堕落的下场。”刘舞起一脸鄙夷地说着,还不忘给她一碗解酒汤。

“我昨天是如何回府的?”应如是边喝边问道。

“那我得好好和你说说。”刘舞起意味深长地说道,“应将军,您活着这么大,应该从未有过被人扛在肩上的经历吧?”

“没有。”应如是想了想,又问道,“谁把我扛回来了?”

“和尚。”

一口汤呛得应如是差点咳吐血,半晌缓过来后依旧难以接受这个回答:“你莫不是在说笑?”

“说笑?你要不去问问府内的仆人们?”刘舞起嘴角勾起。

“你是说府里的人都看见了?”应如是此刻内心极不平静,连声音都比平时高一些。

刘舞起的沉默证实了她的想法,这让她更加心烦意乱。

“说说吧,你与那和尚可还清白?”刘舞起一脸兴奋。

“收起你那肮脏的心思,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应如是摸着隐隐作痛的后颈,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喝个酒脖子会这么痛?昨晚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此刻的西院,明心如往常一样饮着茶水,云川倒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公子,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是遇上刺客了吗?”云川意识到不对劲,一脸凝重。

只见明心脸颊上青紫一块,露出的脖颈也有不少擦伤。

“无事。”明心一言蔽之,回想起昨夜之事,不禁失笑。

昨日去了东市的一家店铺,归来时天色已晚,没想到却撞见应如是从一家酒肆里出来,看她的样子应该饮了不少酒,连路都有些走不稳。

本想着既然顺路,同行又有何妨,于是便在她身后远远跟着,没想到她并没有回府,而是去了护城河。

看着她一个人坐在岸边默默喝酒,望着满城烟火、万家团圆的景象,从心底生出一种寂寥感。

她大抵和自己一样,也是个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不知怎的,意识还没到的时候,身体就已经开始行动,坐到她的身旁。

她醉得不轻,言行举止与平时大相径庭,看得出来少了伪装,多了几分真性情。只是,这真性情让人有些招架不住。

起初只是动手动脚,渐渐变成大展拳脚。虽然醉酒影响她的视物能力和身体的平衡,但她一通乱打竟叫人难以抵抗,再加上下手没个轻重,自己的脸和脖子很快遭了殃,最后无奈之下只能将她打晕后扛回府中。

云川见公子举着杯子忽然轻笑一声,又是震惊:自从公子来了这府上后,好像笑容都变多了。

一碗解酒汤后,应如是人清醒了,思路也清晰了。

其实,她退缩的原因很简单:不想去惊扰母亲。但既然决定为母昭雪,便不应该瞻前顾后,否则很难成事。

应如是想通了后便立即行动,带着刘舞起上了清平山,而一双藏于暗处的眼睛一直盯着她们的一举一动,如影随形。

刘舞起第一次来这里,一路上好奇得问个不停,直到看到并排的两座坟茔才意识到什么,于是偷看了她一眼,却见她神色如常,目光坚定。

摆上祭品,三拜过后,应如是对着墓碑言道:“不孝女今日前来行大逆之事,实乃情非得已,只求真相大白于世,母亲九泉之下得以展颜。”

说完,二人便开始挖坟,那双眼睛注视了一会儿便消失了。

二人奋力刨了许久,终于将整口棺材挖了出来。

应如是抚摸着棺材的一角,眼中溢出的悲伤让刘舞起几次想开口却不知道说些什么。良久,应如是终于平复了心绪言道:“开棺吧。”

起了棺材钉,挪开棺材盖,一股难闻的腐臭之气扑面而来,让二人不由后退了几步。

等到气味散去,只见一具骷髅白骨齐整地躺在里面,骨头上隐隐有些发黑。

“合上吧。”应如是仅看了一眼便要盖棺。

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就看了这么一会儿,刘舞起有些不能接受:“这就结束了?要不你再仔细看看?”

“我想知道的已经看到了。”她的脸藏于林间的树影之中,让人看不清她的情绪,但刘舞起却莫名感觉到她的愤怒。

下山这一路,应如是只字不提方才所见,紧锁的眉头也昭示了她此刻心事重重,刘舞起很有眼力见地没去打扰她。

等到二人回到府中,应如是才像是想明白了一切,对刘舞起说道:“我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

刘舞起二话不说,立马应允,听完她交代的事情后更是自信满满地回道:“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最迟明晚就能给你消息。”

此时的江府书房,江明渊面色沉郁,手中的笔终是承受不住力道,断成了两截。紧接着,一阵哐当巨响,案上的东西全被他摔了个稀烂。

守在外面的仆从听到动静后丝毫不惊,仿佛早已经习惯了他喜怒无常的性子。而在听到里面传来“退下”的命令后,几人像是得救了一般迅速逃离此地。

江明渊发泄怒气后渐渐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派去的眼线传来消息说应如是去了清平山的墓地,结合先前她造访了薛府,这一系列出人意料的举动都让他感到费解和莫名的不安。

照理说,孩童被杀一案已经了结,就算她有所怀疑,也找不出实证,不然自己也不会到现在都安然无恙。

奇怪的是,自从三司推事后,她的处境像是一下子逆转了,而自己却在不知不觉间落了下风。

他究竟意欲何为?去清平山挖坟是为了什么?与当年的案子有关吗?

此人心思缜密,不是个简单的对手,怕是已经察觉到什么。

江明渊在屋内来回踱步,忽然驻足: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必须重新掌握主动权。

他沉思了片刻,重新拾起笔,迅速在纸上留下一行字,然后唤人送去兵部尚书府上。

翌日上午,刘舞起便带来了消息。

“吴淼,出生于仵作世家,父母早亡,是家中独子,在大理寺验尸已有二十余年,送去大理死的尸体大部分都经过他的手。曾有一妻一子,妻子重病于几年前过世,儿子不知所踪,现在是孤身一人。目前所知的情况大概就是这些。”刘舞起一口气说完。

应如是沉吟了半晌后问道:“他为人如何?”

想起第一次见他时,觉得此人像是死人多了口气,叫人瘆得慌。

“不好说。未娶妻生子前,他就不与人亲近,毕竟是仵作之家,街坊邻居都忌讳这些,几乎都不与他家往来。失子丧妻后他更是寡言少语,很少在人前露面。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他是天煞孤星,更是避他如蛇蝎。我看邻居怕他不是没有原因的,倒不是命硬,而是他那副样子,不把人吓死才怪……”

如此悲惨的经历若是换一个人怕是不想活了,也难怪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但是,仅凭这些还看不出来什么,难道那张验尸单只是他的无心之过吗?应如是思忖着。

“对了,我还查到一件事,不知道对你来说有没有用处。”刘舞起忽然开口,打断了应如是的沉思。

“何事?”

“他似乎夜不能寐。”刘舞起继续道,“邻居说他家中常年飘散一股药味,也不知道生了什么病。于是我便去了他常去的那家药铺求证,掌柜说他每次都按照同一个药方抓药,药是用来安神的。除此之外,一入夜家中烛火便不会熄灭,直到天明时分。”

“安神药,长明灯。”应如是听完后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有意思。”

“你想到了什么?”

“他是从何时起开始服药的?”

“这个我倒是没问。”

“你再去确认一番,顺便打听一下他儿子的情况。”应如是低吟道,“若是事情如我猜想的那般,我们很快便可以行动了。”

当夕阳的余晖沉入暗色的天际,吴淼终于赶回家中,立即点燃各屋的烛火。看着烛光将堂间照得明晃晃的,他这才松了口气。

今日大理寺安排的事情特别多,他忙活了一整天都没休憩,这才堪堪赶在天黑之前回到家中。

这几天不知怎的,他心中一直惴惴不安,像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特别是午后听到一件奇闻异事后心中更加惶惶。

这件事是从某个差役那里听来的,讲的是前朝有一个县令收受贿赂,昧着良心错判冤案,害得一户人家十余口人惨死。

之后,怪事发生了。县令入夜后时常见到冤魂,但凡入睡便会噩梦连连。与此同时,家宅也不得安宁,正妻不久后重病去世,两个妾室一个落了水,一个摔断了腿;唯一的孩子也像是中了邪,终日疯疯癫癫。

县令本身是不信神佛之人,但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不得不去求神问佛,这时适逢有一云游僧人路过此地,说是厉鬼作祟,需要在其家中为冤死人家做法事七日,而县令只需在此期间闭门不出便可安然无虞。

开始几天是风平浪静,直到最后一日黄昏时分,忽然狂风大作、怨气冲天。门窗开始剧烈震动,像是有什么东西想要闯进来,县令躲在屋中惊惶不已,耳边一直听到熟悉的声音唤他去开门,但他听信僧人的话静待不动。

他一直等到深夜,听到外面的动静渐渐平息下来,屋外传来更声和僧人叫唤声,这才放下心来。

谁知一开门便眼前一黑,心口一凉,人就没了。

僧人尚在做法事,见县令忽然开门后直挺挺倒下去,知道为时已晚。

原是这些冤魂见无法突破僧人设下的屏障进屋害人,便设计让他误以为时辰已过,自己开门走出来。

“所以这人啊,千万不要做什么亏心事,不然到最后神佛都救不了。”讲故事的差役最后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