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千金判官笔 > 第13章 寻道

千金判官笔 第13章 寻道

作者:吃个砂糖橘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0 00:46:23 来源:文学城

热闹看完了,百姓们意犹未尽,三三两两结伴离开,路上仍在热烈讨论这个案子,还有些人空闲时间多,干脆相约去茶楼继续讨论。

一来二往,消息如风般迅速传遍整个京都,不管认不认识李家人,凡是谈及这个案子,大家伙都要随大流骂上两句。

李家家大业大,在京都商户圈子里也是叫上名号的,他们家一出事,响应的人越来越多。

不用特意召集,各家就默契出手,从方方面面打压李家的生意,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李家因陈莹他们那笔钱而缓和的生意又重新陷入低迷。

李君文就是个文弱书生,根本不懂经营生意,家里乱,外面也乱,他整夜整夜睡不着。

经过叔伯们一次又一次不怀好意的登门,明里暗里的抢夺,他终于崩溃了。

李家的产业全部分出去,他一分也不要,以后带着亲妹妹生活,分出去的生意能不能盘活,就看叔伯们的能力了。

至于家里的庶弟庶妹,他更加不想管,一人分一笔家财,随他们跟着自己的姨娘,留在李府也好,搬出去自立门户也罢,想去哪就去哪。

而继母陈氏所出的幼弟,李君文纠结了好几天,最终还是决定将人带上。

继母进门时,他八岁,妹妹四岁,确实多亏了她照料,如今家不成家,幼弟同他当年一样的年纪,他知晓失去母亲是什么样的感受,实在不忍心舍下这个弟弟。

反正他们有母亲生前留下的嫁妆,嫁妆中也有两三个小铺子在宁丰城,足够养活他们三人,还有一处小宅子,距离舅舅家并不远,不担心孤立无助。

等料理完家中事宜,他就带着弟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认真读书,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李家的瓦解崔昭也有所耳闻,外头唏嘘一片,不过她这人向来没多少同情心,崇尚恶有恶报,听到消息她就随口告诉陈莹姐弟了。

李老爷犯下的孽债落到子女身上的并不多,所以李君文他们的生活只是有动荡,处境已是许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了。

依崔昭看,父母犯罪获得的好处子女或多或少也享受到了,只轻飘飘揭过,对于受害者而言未免太不公平。

只是规矩如此,天地法则自有审判,李老爷夫妻的债还没还完,死后下地府也有其他刑罚等着他们。

如此考量,罪孽不殃及子女也勉强说得通了。

崔昭努力说服自己,然而好几日过去了,心中依旧不得劲,她觉得李君文他们的结局还是太好了。

要是让她来书写结局,恶人有恶报,恶人的后代也不该过得如此舒坦。

想到这种可能性,崔昭突然感觉脑子钝痛,有什么自她脑中一闪而过,速度太快,根本来不及抓住。

她晃了晃脑袋,等那股钝痛感缓下去,才将陈莹姐弟俩放出来。

经过养魂玉半个月的温养,姐弟俩受伤的魂魄重新凝实,理智也恢复了。

“我可以送你们入地府,是现在去还是等李富贵夫妻执刑后再去?”崔昭问。

陈莹想了想,回道:“劳烦大师再收留我们半个月,我想看到他们二人执刑,了却心头最后一股怨气。”

“行吧!送佛送到西,我最后再帮你们一把。”

崔昭轻叹。

在广陵城时,她经常下山帮人看相赚点吃饭钱,师父人脉广,接到的都是做法事的大单,有时候独自去,有时候会挑一个徒弟陪同。

崔昭长这么大,也只轮到两次,跟着师父出门确实长了不少见识。

师父说她体质特殊,需要很多功德来养护,万万不可懈怠,要是看相算卦生意不好,还会催她到处抓小鬼送进地府,攒些微薄的功德。

这么多年,她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明白师父的苦心,对攒功德这事更上心了。

只不过以前办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费什么精力,来京都办的第一桩却是牵扯人命的大事,一办就是两三个月。

最让她想不通的是李富贵非要杀陈莹父母的理由。

她觉得很荒唐,不想深思,但心中隐隐有一股冲动不断催促她去解锁这个疑问。

陈莹姐弟被仇恨所扰,无心追究为何会到家破人亡的地步,问他们也只是白问。

这个问题困扰崔昭多日,一直到李富贵死刑前一晚,崔泫从书院回来,全家人一块吃晚饭,崔昭实在没忍住将自己的疑惑问出口了。

“嫉妒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很多人在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都会产生这种情绪,可小小的嫉妒,何至于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这个问题一出,全家人都停止了吃饭的动作面面相觑,然后齐齐看向崔昭。

崔泫大部分时间都在书院苦读,即便听过那个案子,也不会将案子跟自家妹妹联系在一起。

突然听妹妹提问,只觉得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

崔钰脑子简单,连书都读不明白,就不指望他了。

平阳侯在朝中有一个闲差,每天不是上朝办差,就是访友遛鸟,对于不认识的人,他几乎不会关注,也不爱嚼舌根。

李家是商户,与公侯之家不在一个层次,平阳侯平日里根本接触不到,更别提去关注了。

只有杨氏通过暗中跟在崔昭身后的护卫了解到整个案件的经过,崔昭一问,她便知晓源头在哪里了。

“昭昭问的可是李家案子?”

“是。”

崔昭点点头,直接把一脸懵的父子三人忽略了,专心和杨氏说话。

“按照李富贵的话,他与陈天良是同窗,以兄弟相称,还知道许多与对方有关的事情,说明他们时常有往来,关系还不错,起码明面上是如此。”

“既然关系好,自己的朋友兄弟得先生夸赞,亦或是日子越过越好,不是应该为其高兴吗?对方不曾伤害过他,也不曾嘲笑奚落,甚至李家的家境远超陈家,书院里那么多人,李富贵为什么非要和陈天良比?”

“人各有命,李富贵自家的生活就是极好的,他没必要嫉妒陈天良,更没必要大费周章下死手。”

“一个小小的嫉妒,为什么会到不死不休的地步呢?”

崔昭越说越激动,整个人都紧绷着,差不多的话反复出现,似有些魔怔,陷入思想的死胡同中自己出不来了。

她的状态过于反常,将家里几人都吓了一大跳。

“昭昭。”

杨氏高声呼唤,眼中满是担忧,立马握住了崔昭的手,声音尽可能轻柔平缓,“昭昭,你看着娘,听娘说两句好不好?”

崔昭还没回神,只下意识点了点头。

见女儿还有回应,杨氏顿时松了一口气,神情格外郑重地说道:“昭昭你听着,不管李富贵为何如此行事,他的变态都与你无关,听清楚了,与你无关。”

“与我无关?”

崔昭双眼无神,内里似有挣扎,片刻后,她用力闭上眼睛又迅速睁开,眼神清明许多。

“对,与你无关。”杨氏再接再厉,看着女儿逐渐放松,她半悬的心也跟着落下来不少,继续说道:“依娘看,嫉妒不过是李富贵为自己所犯罪行找的借口,本质不过是个‘贪’字,而他选择放纵自己的**。”

人心不足,贪念横生,明明自己拥有很多却依旧不满足,想要更多,就算去抢去夺,也要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无限**,终将酿下大错。

崔泫方才不敢开口,听了母亲和妹妹的话后,大概猜到什么情况了。

他看了看逐渐恢复理智的妹妹,斟酌再三还是开口劝道:“人性本就是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不能用非黑即白的思路去考虑问题,也没必要去纠结为什么。正如阿娘所说,光是一个贪字,落到不同的人身上就可能出现不同的选择与结果,过于深究没有太大的意义。”

“昭昭。”崔泫边说话边往崔昭碗里夹了一块红烧肉,继续说道:“哥哥不懂道法,但曾听别人说过,修道者修的是心,寻道者寻的是自己的道,你呢?修的什么心,寻的什么道?昭昭,莫要着相了。”

“是啊,你娘亲和哥哥说的对。”平阳侯附和。

崔昭恍然,缓慢跳动的心一下子剧烈起来,脑中的弦一根根崩断又一根根重新续接起来。

她好像明白了什么,仔细一想,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崔昭深吸一口气,默默夹起那块红烧肉,嚼巴嚼巴,一声不吭。

突然,她想起了远在广陵城紫云观的师父,难道师父赶她回家就是为了让她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多看多学悟自己的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在广陵城接触的人也很多,却从没出现过近期这种状态,跟个疯子似的,快折腾出心魔了。

崔昭蹙眉,食不知味,感觉京都有点邪门,开始想念千里之外的老头子和可亲可爱的师兄弟!

杨氏和崔泫对视一眼,见崔昭神色正常,吃饭也正常,猜想她应该是想通了,顿时松了一口气。

杨氏生怕好好的闺女变成疯子,对于闺女入道一事,心里已经生出疙瘩了。

正在这时,一直不吭声的崔钰弱弱举起小手,疑惑又好奇地问道:“大哥,爹娘,呃……姐,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啊?一会儿黑,一会儿白,谁犯罪了?”

崔昭:……

平阳侯夫妻、崔泫:……

妈呀!魔怔的是我,这章写的好像有点抽象了,现在太晚,脑子转的慢,明天我抽空看看是不是太放飞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寻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