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千机之辞 > 第4章 落墨

千机之辞 第4章 落墨

作者:明之斌道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3 18:07:15 来源:文学城

(一)

“优拉和山君走了,我便真的是伶仃一人了,”千机辞看着河面飘忽的影子,自言自语道,“我再有什么心事,又能与谁说呢?”

淄河已尽,千机辞足尖轻点,悠悠落在了岸边的小路上。卸下御风的木屐,他整了整裤脚,迈步走向不远处的院落。十几年前,此处本是千机家的别院。千机辞加入了墨家学派后,便只住在河西的千机府,将这里改建为了墨家弟子的工坊。

千机辞走近了院子,却见日头已过檐角,墙根那丛野菊的影子被拉得老长。院门外并无匾额,只两株老榆树下立着块青石板,上刻着“非攻”二字——笔锋潦草,落款更是一团乱麻,想是哪个石匠弟子听课时顺手凿的,恰巧被千机辞拾了过来,当了墨家的招牌。

千机辞推开木门,一股混着桐油、铁屑与松烟墨的气味迎面扑来。他放下了肩头的布囊,从中翻出了一个木头面罩,牢牢掩上了自己的口鼻。

“师父,您来了?”

正拾掇间,一个清脆的声音在旁响起。千机辞抬首一看,正是自己的弟子木门乙。这少年一身灰衣,额上覆着一条青色头巾,虽身形朴素,却盖不住清隽拔俗的容颜。

“嗯,我来看看你们,”千机辞点点头,面罩下的声音有些沉闷,“弟子们最近安好么?”

木门乙接过师父手中的布囊,负在自己肩上:“都好。照您吩咐,木工、铁匠、小贩都慰问到了。您猜怎样?这才刚入冬,大伙便办起年货了。”

千机辞听了,脸上不住地微笑。二人一前一后走进了左手边的木工坊。只见十几名弟子正散在各个角落,惹得到处刨花飞溅、墨线争鸣。他们见千机辞来了,纷纷上前施礼。千机辞只是挥挥手,唤他们去做自己的事。

木门乙招呼师父坐好,便去备些茶水。端茶回来时,却见师父的眼角犹有笑意。

“真好。今年除夕,我便来这里和大家过年。”

木门乙听了,脸上满是欢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齐域有师父在,真是墨家一大幸事。”千机辞却摇了摇头:他向来听不得这般言辞。每有人奉承两句,便感到浑身不自在。他便四下看看,找些话道:

“这里的楔子、锤头,有没有损了的?隔壁铁匠炉的柴还充足么?短缺的话,我下次从千机府再带些来。”

“我去看看,”木门乙笑着应道,“师父先在此歇息。”

千机辞便一个人坐着,看着木门乙走过几十张粗木案,清点着案上的刨子、凿子和墨斗;而后又折返回来,走向了隔壁的铁匠室。

看着看着,千机辞忽觉着有些口渴,便端起桌上的茶水喝,可送到嘴边时,才想起自己还戴着面罩。他便不想喝了,将杯子放回桌上,只看着那些热腾腾的水雾出神。

说到底,自己来了墨家,也不过就是一场巧合。

(二)

想当年,千机辞还是临淄城里的贵公子。再是家道中落,也落不在他“千机氏独子”的身上。每每在外出游,便前有僮仆牵马,后有老仆负匣,一副潇洒气派。后来母亲逝世,他再回不到这般无忧的岁月了。千机府的产业、修齐阁的席位、贵族间的党争——昔日引以为傲之物,无不让他分外头疼。

憋闷许久,千机辞便在城里四处逛逛。他舍了机关与车马,孤身一人行至临淄的下城。此处没了车马喧嚣,却是飞蝇硕鼠的故乡。千机辞刚步入闾左陋巷,便被沿街的粪溺气息冲得直流眼泪,好容易缓过神来,便倚在路边歇息一会儿。四处张望间,却见一堆废弃门板间,忽探出了一双少年的明眸——

按门客们的说法,千机辞不久便“得了疯病”。他先是遣散了大半家臣,整日穿着粗布短褐,作出一副木匠打扮;而后又混迹在“蝇营狗苟”的墨家学派,和一堆拾破烂的混在一起。没过几年,千机家的产业大多荒废,仅凭着旧日的战车产业支撑门楣。

若问千机辞为何如此——他似乎也说不清。他总是会做些匪夷所思的事,便连自己一觉睡醒了,都要揣度一下昨日的用意。那他为何“得了疯病”呢?是源于那年稷下的秋日,墨家巨子伍行孤的一场讲学?或是周围人的冷嘲热讽,让他索性离经叛道?不管怎样,千机辞总把那天记得分明:木门之后,那张脸虽乌黑斑驳,双眼却澄澈如洗。

后来他才知道,这少年生得不幸,父亲只以修些木门为生,几乎入不敷出;大哥又是个泼皮无赖,整天惹是生非,更让一家雪上加霜。再往后,千机辞便依着他的身世,把他唤作“木门乙”,又将他带出了陋巷,授他读书识字。木门乙渐渐长大,不论是容貌、辞采和木艺,也都愈发拔俗。千机辞常常觉得,弟子这般材质,便是放在整个临淄城里,都算得上出类拔萃。

“师父?”忽听有人唤道。千机辞回过神来,正是木门乙回来了:“物资一切充盈,有劳师父废心了。”

“好……好,”千机辞愣了片刻,随后提起自己的布囊,“我午后有事,便不在此久留了。”说着,他刚要起身离去,却见木门乙迟疑道:“师父……”

“讲。”

“昨日离娄子先生的讲学,您去了么?”

千机辞点点头。他早料到弟子会问起这个。木门乙天资聪颖,对诸子的学说向来颇感兴趣。千机辞常给他拿些书看,就连稷下学宫的讲习,也不时带他去听。但齐域的阴阳家人物极少,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木门乙却又没能赶上,故此叹息了许久。

“阴阳家名不虚传,”千机辞道,“离娄先生极为渊博,品性也极好。我与他吵了一架。”

“啊?”木门乙不解道,“为何呢?”

“或是墨家主张‘非命’,与离娄先生的见解相反,”千机辞淡淡地说,“或许还有些别的么?总之,离娄先生是极好的。”

木门乙满心不解,将千机辞送出了院落。他看着师父摘下面罩、换好木屐,随后冯虚御风,消失在了淄河的尽头。

(三)

其实,千机辞下午根本没什么要紧事——他之所以急着回来,是想接着摆弄那个博山炉。

昨日那段汤谷的回忆,千机辞已看了不下十次。后来,虎山君、侏儒和父亲的每一句话,千机辞都能倒背如流——即便如此,每听到优拉说起“杂家三子,随风而来,随心而去”的时候,千机辞还会流下些泪。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或是那汤谷的悠悠红日,总让人的心怦然而动,悠悠忘却了世上的一切。

回到千机府,千机辞快步上了楼,撂下肩上的布袋,便凑到了桌前。桌案之上,博山炉依旧升着雪白的云烟。千机辞捻了个手印,口中念道:

“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

那炉子又焕起了金黄的光华。千机辞又去汤谷游历了半晌,这才回过神来。他躺在地上,呆呆望着拱形的穹顶,想着昨日的光景:

“这炉子的事,除了你爹娘外,只有我俩知道,”虎山君道,“你爹曾经说过,若你资质一般,这炉子或要毁掉。若是聪慧或是愚钝,才能讲给你听。”

“谁知他们离去那样早……”侏儒叹了口气,“我俩近日寻思,你和墨家混迹一处,不是大圣人,便是大蠢材。罢了,便留给你吧。”

昨夜,千机辞曾反复思忖。他一直觉得父母有事瞒着自己:父亲当年为何远行?为何再也没有回来?父母留下这个炉子,定会有些线索在其中。千机辞想到这里,心便灼得滚烫。他一次又一次去瞧那幻境,但除了“杂家三子”的旧事以外,再没发现什么弦外之音。

或许这博山炉里,还有什么玄机?千机辞摸索了半夜,而这炉子除了燃香以外,确无他用。他便愈发不解:这青田核和三赖草,听起来能做不少妙事。父亲有此稀奇的玩意儿,为何只留了这一段回忆呢?

凝眉半晌,却听窗外钟声悠悠而来。千机辞回过头,只见墙边的十二计辰器上,车辕正朝向南方的“午时”。随着“午门”打开,一个马头慢慢探了出来。千机辞忙起身走去,在计辰器上拍了一把。那马头便气哼哼退了回去,“啪”地关上了午门。

自古以来,“钟鸣鼎食”便连在一起。千机辞感到腹中饥饿,便下楼去寻些吃的。他自池边捞起几条“快鱼”,随手掷入庖厨的九转灶中。那灶似有灵性,便自行忙活起来:这边理了鱼儿、引了井水;那边添了柴薪、操了刀具……七上八下之间,一道鱼脍已被端盘上桌。往盘中看去,便见内如凝脂、外如薄釉,便连酱汁香料,都给放得分明。

闻到腾起的香气,千机辞好像一下回到了小时候。那时,爹娘便常常给他做这种鱼吃。父亲曾讲道:这鱼本叫“吴王脍余”,即便吃的只剩骨头,重新放回水里,三天便能长回鱼身。后来传着传着,便传成了“快鱼”,倒也说得通。后来,千机辞长大了,齐域的奇异鱼肉尝了不少,但都比不得这“快鱼”吃得安心。

“气息的确是最能引起旧忆的,”千机辞喃喃自语道。他一边吃鱼,一边在心底思忖:“这样说来,这青田核和三赖草,的确是很绝妙的配合。一个可以记着过去的旧事,就像盘子;一个又能重现旧日的气息,就好像……”

千机辞蓦然眉头紧蹙。半晌过后,他从牙缝中挑出一根鱼刺,忽地大笑出来:

“是了!三赖草就像酱汁。它本身也有味道。但若想吃到更多东西,不也可以另加食材么?”

千机辞便也顾不上吃饭了。他三两步冲上阁楼,拾起墙角的锯子,在桌边轻轻锯出了一个凹槽。他颤抖着右手,接下了那些凋落的木屑,随后站起身子,快步向博山炉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