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前夫勿扰,首席设计师已上线 > 第12章 闺蜜团的支持

前夫勿扰,首席设计师已上线 第12章 闺蜜团的支持

作者:夜目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8:54:10 来源:文学城

周六的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林晚的公寓。她正在厨房准备早餐,子轩坐在地板上专注地拼装新乐高飞船。这种平静的周末早晨在过去几个月里变得弥足珍贵。

门铃突然响起,子轩跳起来:“是苏曼阿姨和唐薇阿姨!”

果然,门外站着两位闺蜜,手里提着大包小包。苏曼一如既往地风风火火:“快点让我们进去!带了超级重要的东西!”

唐薇则微笑着举起手中的文件夹:“奖学金计划的初步方案出来了。”

林晚惊喜地迎她们进门。自从她提出用第一笔奖金设立重返职场女性奖学金的想法后,唐薇就主动承担了法律和流程方面的研究。

三人围坐在客厅地毯上,唐薇摊开文件:“我咨询了几家妇女发展基金会,他们都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建议我们可以先设立一个小型试点项目。”

苏曼迫不及待地插话:“我这边联系了设计学院和几个行业协会,他们愿意提供培训资源支持!”她拿出几份合作协议草案,“看!连场地都搞定了,我工作室可以免费提供培训空间。”

林晚感动地看着两位好友:“你们……这得花多少时间精力啊……”

“少废话,”苏曼挥挥手,“重要的是怎么实施。我建议先资助5~10位女性,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和少量启动资金。”

唐薇补充道:“还需要一个评审委员会,确保公平选拔。我们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心理学家和成功女性代表参加。”

子轩好奇地凑过来:“妈妈,你们在做什么呀?”

林晚把儿子搂到身边:“我们在想办法帮助其他妈妈像妈妈一样,既能工作又能陪宝宝。”

子轩似懂非懂地点头:“像帮助小朋友分享玩具那样吗?”

三个女人相视而笑。苏曼摸摸子轩的头:“差不多!不过是分享机会和知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她们详细讨论了奖学金的各个方面:申请条件、选拔标准、培训内容、资金管理……

中午,林晚简单做了三明治,三人边吃边继续讨论。子轩则在一旁用蜡笔画画,自称是在设计“奖学金海报”。

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林晚突然有了灵感:“或许……我们可以增加一个‘亲子工作坊’环节?让参与者的孩子也能了解妈妈的工作,甚至参与创意过程?”

唐薇眼睛一亮:“很好的想法!这样不仅能解决参与者的育儿顾虑,还能让孩子们理解妈妈的事业追求。”

苏曼立即拿出手机:“我认识几个不错的儿童活动导师,可以邀请他们来主持工作坊。”

计划逐渐完善,林晚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这不仅仅是慈善,更是将她坚信的理念——工作与家庭可以相辅相成——付诸实践的机会。

周一回到公司,林晚将奖学金计划向李婧汇报,希望能获得公司支持。

令她惊喜的是,李婧非常赞同:“这不仅是有意义的社会责任项目,也是很好的品牌宣传。公司可以提供匹配资金和导师资源。”

更让人意外的是,消息传开后,许多同事主动表示愿意担任志愿者导师,甚至有几个男性同事也提出可以帮忙照顾孩子,让参与者安心培训。

“看来你点燃了一把火,”午餐时陈雨对林晚说,“公司里很多妈妈都受到鼓舞,连单身同事也支持这个理念。”

林晚感到温暖而 humbled:“不是我点燃的,是大家心里早有这颗火种,只是需要有人先划亮火柴。”

周五,奖学金计划正式启动公告发布。申请邮件如雪片般涌来,远超预期。林晚、苏曼和唐薇不得不加班筛选申请材料。

阅读这些申请信令人心碎又振奋:有因生育中断职业生涯的女性想要重新开始;有单亲妈妈需要养家糊口却缺乏最新技能;甚至有年轻女性推迟生育计划,因为担心事业中断……

“看这封,”唐薇红着眼眶递过一封信,“一位妈妈说,她女儿问她为什么不像电视里的女性一样有‘重要的工作’,她不知如何回答。”

苏曼难得地沉默了片刻,然后坚定地说:“我们必须帮助她。不仅为了她,也为了她女儿能看到妈妈追求梦想的样子。”

筛选过程艰难而感人。最终,她们选出了十位首批奖学金获得者,背景和情况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强烈的重返职场意愿和明确的职业规划。

周日的启动仪式上,林晚看着台下十张期待的面孔,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一年前,我和你们一样,”她分享着自己的经历,“怀疑自己是否还能重返职场,是否能平衡工作与家庭。今天我想说:不仅可以,而且你们独特的经历会成为最大的优势。”

仪式结束后,一位参与者带着女儿来到林晚面前:“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女儿也能像您儿子一样,为妈妈感到骄傲。”

子轩正好跑来送自己画的“欢迎画”,听到这句话,他认真地说:“我妈妈是最棒的!你们的妈妈也会是最棒的!”

童稚的话语引得众人欢笑,但眼中都闪着泪光。

随着奖学金计划的推进,林晚的工作量大幅增加。但她发现,这种“额外工作”反而给了她更多能量和灵感。

一天,她在培训工作坊分享设计理念时,一位参与者问:“您如何应对重返职场后的 imposter syndrome(冒名顶替综合征)?我总担心自己不够好。”

林晚坦诚回答:“我也有过这种感觉。但后来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路径。不要和别人比较,只和昨天的自己比较。”

这番话不仅鼓励了提问者,也让她自己有了新的感悟。

然而平衡多方责任并非易事。一个周三,林晚同时面临项目截止日期、奖学金培训 session 和子轩的幼儿园活动。

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几乎要取消幼儿园活动。但想起自己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倡导,她决定另寻解决方案。

“我需要帮助,”她终于学会说出这句话,向团队求助分担部分工作,请苏曼代为主持培训,然后准时出现在幼儿园。

看到妈妈出现在教室门口,子轩的小脸亮了起来:“妈妈!我还以为你不能来呢!”

林晚抱起儿子:“妈妈答应过的事,一定会做到。”

那天晚上,她在“晚轩设计”账号上坦诚分享了这一天的挣扎和解决方案:

“平衡不是完美地完成所有事,而是明智地选择什么最重要,并学会寻求帮助。感谢我的团队和闺蜜团,你们让我明白,强者不是从不求助的人,而是懂得何时求助的人。#工作生活平衡 #感恩”

这条动态引发了强烈共鸣,许多人分享了自己寻求帮助的经历和心得。

令人意外的是,陆沉舟也发来消息:“如果需要,我可以多照顾子轩一些。你做得很好,但不必独自承担所有。”

林晚感激地接受了这个提议。下一个周末,当陆沉舟来接子轩时,她确实多了几小时处理积压工作。

周一的团队会议上,林晚提出了一个新的工作模式:“我希望推行更灵活的工作安排,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愿意试点的同事可以自主安排核心工作时间外的日程。”

这个提议获得热烈响应。令人惊讶的是,灵活工作制反而提高了团队效率和满意度。

李婧在月度总结会上特别表扬了这一创新:“林设计不仅带来了设计创新,还引入了管理创新。证明尊重个体的工作模式反而能创造更大价值。”

随着奖学金计划第一期接近尾声,林晚和团队准备了一个小型成果展,展示参与者们的学习成果和职业规划。

展览当天,十位女性穿着自信,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和计划。她们的孩子在一旁特别设置的儿童区玩耍,由志愿者照顾。

一位参与者的女儿跑到林晚面前:“阿姨,我妈妈现在好开心!她说她找到了迷失已久的自己。”

这句话让林晚热泪盈眶。她意识到,这个计划帮助的不仅是十位女性,还有她们的家庭和孩子。

展览结束时,苏曼搭着林晚的肩:“知道吗?最初我觉得你设立奖学金是一时冲动。但现在我明白了,这是最‘林晚’ style 的事——总是先想着照亮别人。”

唐薇点头:“而且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可以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当晚,林晚收到十份特别的礼物——奖学金参与者们共同制作的一本纪念册,每人都写下了感言和对未来的承诺。

翻看这些真挚的文字,林晚感到一种深切的满足。这比任何职业成就都更有意义。

睡前,子轩好奇地问:“妈妈,你帮助了那么多妈妈,会不会很累?”

林晚搂着儿子:“有时候会累,但更多的是开心。就像帮助小朋友分享玩具,看到大家开心,自己也会开心,对不对?”

子轩想了想,然后认真地说:“那我长大后也要帮助别人!像妈妈一样!”

林晚感到眼眶湿润。她意识到,自己不仅在帮助他人重返职场,更在向儿子展示什么是 empathy 和社会责任。

月光如水,洒在相拥而眠的母子身上。林晚轻声对睡梦中的儿子说:“谢谢你,我的小老师,是你教会妈妈最宝贵的一课——真正的成功是能照亮他人。”

第二天,她在奖学金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建立 mentorship 项目,让已完成培训的学员成为新一批申请者的导师,形成持续的支持循环。

这个提议获得各方支持,甚至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一篇题为《从重返职场到照亮他人:一位设计师的社会创新》的报道让林晚和“趣芽”公司获得了更多正面曝光。

但对她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媒体报道,而是那天下午子轩从幼儿园带回的画:画上是许多手拉手的小人,中间是一个发光的大人。

“这是妈妈,”子轩指着中间的小人,“你在帮助大家发光!”

林晚抱起儿子,心中充满圆融的喜悦。她终于明白,闺蜜团的支持不仅仅是帮助她个人,更是共同创造了一个支持系统,让更多人能够发光发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