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前夫祭天我称帝 > 第18章 第 18 章

前夫祭天我称帝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观长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9 00:49:57 来源:文学城

宋九思的神色变幻莫测,多情的桃花眼中幽深阴翳,仿佛有暴风雨在无声酝酿,让人不禁胆寒。

宋志孝不明白宋九思为何用这样的眼神看着自己,他的心跳如雷,紧张地咽了咽口水,努力保持冷静,继续回答:“六堂叔和六堂婶舍不得自己的嫡女,便把庶女林萱送了过去。”

“真是好大的胆子!”宋九思眉头紧锁,脸色更冷了几分。

宋志孝心中一颤,恭敬垂首不敢多言。

宋九思起身下了台阶,在殿中缓缓踱步,尽管宋志孝给出的答案远非他心中猜测的那般,但是人的心中一旦种下怀疑的种子,便很难去除。

偏偏此时宫人进殿回禀:“陛下,王内监有急事求见。”

宋九思黑眸如墨幽冷地扫过宫人,宫人瑟瑟低头,宋九思冷声道:“传他进来。”

“是。”宫人应诺,匆匆退出殿外。

片刻后,王向原脚步如风却步步沉稳地踏入殿内,眉眼冷峻,唇角紧抿成线,本就瘦削的下颌线锋利如刀。

不等王向原行过礼,宋九思便开口询问:“出了何事?!”

王向原神情肃然:“回陛下,臣前两日在城中发现了疑似太原府的探子,暗中观察了些时日,发现他们在暗中打探忠武将军府上宋娘子的性情品貌,不知可是出了什么岔子?”

宋志孝心中一紧,蓦然抬头:“陛下,会不会是太原府那头发现了替嫁之事?”

此事可大可小,若真被太原府那边寻到了证据,等于是将把柄递到了人家手里。

“替嫁?”王向原眉心处的折痕更深了,平白多了三分阴狠。

宋九思负在身后的紧握成拳,眼底杀意弥漫:“宋将军方才禀报朕,宋京生舍不得嫡女竟私下换了庶女。”

王向原的眼底闪过诡异的寒光,薄唇轻启,吐字如刀:“既如此,便不能让他们活着将消息传递出去。”

宋九思沉吟片刻,淡漠的“嗯”了一声:“此事交由你尽快处理干净,莫要横生枝节!”

“是。”王向原垂首应声,“臣还有一事禀报。”

宋九思回头看了他一眼:“说。”

王向原看了宋志孝一眼:“派出去的探子回禀称发现了谢娘子的踪迹。”

宋志孝心头一惊,下意识去看宋九思。

宋九思身形一顿,倏然转身,眼睛死死盯着王向原:“在何处?!”

王向原仿佛一无所觉,神情自然,不急不徐地吐出两个字:“庭州。”

庭州便是北庭节度使府所在,自打宋九思登基后,除了裴昭外,北庭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态度同样模糊,始终未曾俯首称臣。

宋九思危险地眯了眯眸子,突然回想起先前胡有礼的话,若这一切原本就是谢无疆提前计划好的,那她是何时安排好的一切?消息是如何传递出去的?她前往庭州的目的又是什么?为大齐报仇,还是其他?

一连串的疑问冲散了宋九思初闻消息时的欣喜,心中模模糊糊生出一点猜测,想到她失踪前两日两人的谈话,所有人都说华昌长公主知书达理,温柔和善,可那晚的她言语犀利,眉眼张扬。

他原以为是恨意所致,却从未想过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谢无疆。

不知道为何,他觉得这样才对,唯有这样的性情才配得上她,宋九思无奈地弯了弯唇,随即想到什么,他的心仿佛被人狠狠攥了一把,俊脸上的笑意缓缓褪去,眸色冷得骇人,若她自始至终都在演戏,那她待他呢?!

宋志孝和王向原默不作声地杵着,殿内一时静得人心慌。

过了许久,宋九思勉强压下心中越来越多的怀疑与猜测:“宋志孝,此事交给你去办,务必把人毫发无伤的给朕带回来!”

宋志孝不防突然被点了名,立刻回神道:“是!臣立刻去办。”

宋九思转眸看向王向原冷声吩咐:“王向原此番你做得很好,日后神策军便交给你了,你带人将长安上下包括宫内仔细摸查一遍,但凡可能牵扯到前朝皇室之人通通拿下严加审问!”

王向原犹豫了一瞬:“长安作为大齐国都两百余年,上至世家大族,下至平头百姓,只怕牵连甚广。”

宋九思眉头微动,他心知王向原说的在理,只是这种我在明敌在暗的感觉犹如头顶悬刀,让他如鲠在喉:“查!宁可错杀不许放过!”

见他心意已决,王向原也不好再劝,只能恭敬领命:“臣遵旨。”

待王向原和宋志孝出了太极殿,宋志孝似笑非笑地睨着王向原,阴阳怪气道:“王内监当真是能干得很,竟哄得陛下连神策军都放心的交给了你,说不准哪日王内监便飞黄腾达了。”

王向原神情冷淡道:“宋将军说笑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本就是臣下的本分。我还有要事要忙,先行一步。”说完不等宋志孝反应,转身阔步离开。

宋志孝身为皇亲,又是天子近臣,平日里到哪儿不是被人捧着的,偏偏只有这个王向原仗着深受皇恩,向来不将他放在眼里,真是岂有此理!

宋志孝越想越气,冲着他的背影狠狠啐了一口:“不过一介阉人,有什么可得意的!”

两人离得并不远,宋志孝的声音又不加收敛,按说必定会传到王向原耳中。

只是,王向原全无反应,照旧身姿笔挺,不急不徐迈步而去。

宋志孝自讨没趣,只能忿忿地瞪了他两眼。

王向原直到走到拐角处,才目光森寒地瞥了眼远处正拿侍卫撒气的身影,在日光的折射下,漆黑瞳孔翻涌着嗜血的杀意,只是转瞬即逝。

王向原的动作极快,当日下午太原府的探子便被处置了个干净。

紧接着,整个长安一百零八坊鸡飞狗跳,几乎日日都有哭嚎声传出,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向来歌舞升平的平康坊也难得的沉寂。

仙乐楼二楼雕花窗前,一名儒雅俊逸的中年男子目光落在面前的棋盘上,他对面端坐着一名绝色女子,乌发红唇,媚骨天成,正是仙乐楼的头牌清音娘子,不仅能歌善舞,且棋艺极佳,她如玉的指尖捏着一枚白子轻轻落下。

对面男子抚须一笑:“这一局娘子怕是要输了。

清音微微一笑,声音婉转动听与她的名号倒是相辅相成:“先生大才,奴输了亦在情理之中,只是先生尚未落子,如何能断言棋局。”

男子微微挑眉,这话听起来倒是新鲜,以他的棋艺,还从未有人在棋局上敢如此质疑他的话,男子笑着捻起一枚黑子,慢条斯理地落下,棋局瞬间翻转。

清音仔细端详了棋局片刻,柔声夸赞:“先生果然是当之无愧的国手。”

他已久不在长安露面,不想对方竟能识破自己的身份,男子脸上的笑意微顿,随即若无其事道:“清音娘子可是要认输?”

“尚未到最后,奴还想再试试。”清音说着,笑盈盈落下一子。

男子的视线猛然顿住,神情逐渐肃然,捻起一子落下,清音紧跟着落下一枚白子,两人一来一往,竟隐隐有了平局的架势,男子看着熟悉的棋路,随手将棋子扔回棋罐中。

“先生?”清音媚眼微挑,疑惑地看着他。

男子抚须轻叹:“不必再下了,打从我踏入此地,这一局娘子已然赢了。”

清音勾唇一笑:“看来先生已经认出奴的棋路了。”

“她的棋是我一手教出来的,我如何会认不出。”男子轻笑一声,语气意味深长,“想不到她竟然拿我教她的东西,给我设了一局,倒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吧,费尽心思引我至此所为何事?”

清音嫣然一笑,捻起棋子一颗颗收回棋罐:“先生不是已经猜到了吗,何须再问奴?”

男子沉默良久,神色隐隐有些复杂:“她的心思竟还不曾改。”

清音笑盈盈看他一眼:“事必有志而后可成,志必加厉而后不怠,可见是先生教得好。”

男子哑然片刻,失笑摇头:“她在何处?”

“奴不知。”清音轻轻摇头,“不过,她说了,先生若是应下自然知晓该如何帮她。”

男子沉默良久,长长叹了口气:“她是我此生唯一的弟子,非我狠心不肯相助,而是她所求之事有违纲常。”

“敢问先生何为纲常?”清音一边收拢棋子,一边淡淡道,“难道不是世人所定?既是人定的,如何便改不得?”

男子诧异地看向她,眼前浮现出一张稚嫩的小脸,仰着头,满脸严肃地问他:“本就是无主之物,人人皆想要,因何我不行?世人总拿伦理纲常说事,不过是东风压倒西风罢了!”

男子的表情有些复杂:“你倒是与她颇为相像。她许了你什么?”

“她许的非奴一人。”清音声音虽依旧婉转动人,语气里却透着非比寻常的坚毅,“她既是先生的弟子,先生该是比奴更了解她。”

恰好楼下一队神策军押着一行人呼啸而过,街上瞬间躁动,其中隐隐夹杂着孩童的哭声,清音偏头往楼下一瞥:“先生瞧,这便是遵循了先生口中所谓纲常的世道,百姓惨惨心悲,稚子惊惧惶恐。”

男子神情复杂地盯着那行人,耳边回荡起昔日的稚子童言:“先生,若是兴亡百姓皆苦,那稳坐高台的帝王如何配受万民供养?”

男子回过神目送着那行人消失于长街,长长叹出一口气:“罢了,且容我想想。”

清音莞尔一笑,十分善解人意:“此事需从长计议,先生自是该甚重。”

长安这头闹得人仰马翻,消息很快便传回了太原府。

裴昭还在卧床养伤,陈阳神色凝重,匆匆而来:“主君,咱们在太原府的探子折了两个。”

“怎么回事?”裴昭神色一凛,倏然起身,不小心牵动了伤口,额前冒出细密的汗。

陈阳一惊,匆忙上前将人扶住:“主君小心伤势。”

裴昭捂着崩开的伤口,冷声道:“无妨,先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具体缘由尚未探查到。”说着,陈阳犹豫了一下。

裴昭沉着脸偏头扫了他一眼:“有话直说。”

“是。”陈阳应声道,“只知道神策军四处抓人,长安最近闹得人心惶惶。咱们折的这两人皆是此前派出探查宋娘子的人。”

虽然陈阳没有下结论,但裴昭还是听懂了,他若有所思地眯起凤眸,眼底情绪呼啸翻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