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 第8章 每日一问,平阳公主。

不知道别人提到唐朝最先会想到谁,反正明月在那一瞬间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李白。

同时代的文学巨擘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

他的迷弟杜甫认为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千百年后,仍有现代诗人给予他极高的赞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从耳熟能详的《静夜思》开始,我们的教科书中年年都有来自诗仙的文学熏陶。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他是华夏儿女浪漫主义的启蒙者,想象力的引导者。

无数后人透过他的笔,勾勒出那独一无二的盛唐气象。

但明月要答的第一个人不是李白。

她准备换一种答题方式:也许可以用时间线将她要回答的这五个人串联起来?

昨天答完题之后,明月又惴惴不安了很久。

她看过许多小说,小说里的系统有纯当金手指用的,也有当背景板的,还有利用宿主的,甚至夺舍宿主、物理消灭宿主......

明月只是一个普通人,面对未知的事物,她终于后知后觉地害怕了起来:

也许她确实应该把系统上交给国家?

但其他人似乎都看不见系统的蓝色光幕,也听不到系统的声音,她要如何证明系统的存在呢?若是被当作精神病可怎么办?

国家能不能查到她手机里收到的钱的来源?

思来想去,明月还是决定暂时不告诉其他人,但也要做一些措施保护自己。

她在某个短视频APP注册了一个新的账号,起了个名字叫“每日一问”,先把前两天的问题和答案用文字发出。

而今天回答系统问题时,她准备同步摄像,之后剪辑一下,挡脸上传到账号里。

若是不小心掉马了,就声称自己在兼职做自媒体。

这样她与系统的交流,算是有了一个公开的记录。

若是以后真的抽到了她解释不清的东西,就可以立刻上交给国家,有此为证。

若是奖励一直是这三瓜俩枣,问的问题也不涉及机密,那她就当自己在赚零花钱吧。

话说回来,她能知道什么机密呢?

“每日一问,今天的问题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五个唐朝人。现在我要开始答题了。”

秦朝。

天幕出现已有两日,嬴政调拨了一批人专门负责记录,文字的对照、明女郎所言、后世的奇妙,都被用竹简记录了下来,如今也算是熟手了。

看到明女郎把她的“手机”架了起来,他预感到,这次的回答必定不会像昨天那样敷衍,应当像前日那样能获取到许多信息。

唐朝在秦朝之后,嬴政不是固步自封之人,若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他也不会客气的。

汉朝。

自昨日输给了唐朝那个李世民之后,刘彻一直心有不甘。

他可不是个宽宏大量的性格。

不过刘彻坚信,这种答题比赛一定还有下次。

哼!下次,他绝不会再输!

刘彻酸不溜秋地想着:让我来看看,唐朝人都有哪些货色?

唐朝。

天幕这么大的事,李渊当然也听说了。

玄武门之变仅过去两年有余,被迫大权旁落的太上皇身体依然倍棒,当然对重新拿回权柄仍心怀期待。

但天幕算是又给他重重一击了。

后世对二郎如此赞誉,他还是吃好喝好,颐养天年吧。

心中想开了,李渊看李世民也顺眼了些:

虎父无犬子,二郎这般厉害,当然是他教导有方。

今日是讲唐朝人,作为开国皇帝,五个人里头,他占一个位置不过分吧?

宋朝。

赵匡胤不太开心。

那李煜小儿初初继位,便撞上天幕讲唐朝人,真真是运气极好。

他是知道的,这南唐皇室与唐朝皇室没半毛钱关系,但天下人可不知道啊。

但赵匡胤想到南方那一堆割据的势力: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再摩挲着手中的这封“报告”:

此乃李煜亲手所书,初即位便派遣使臣入宋进贡,又呈上此等言辞谦卑之表,尽显附庸之意,虽有明臣服暗备战之嫌,但面上倒是做得极好。

也罢,不过是秋后的蚂蚱,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他迟早会收复南方,一统天下。

明朝。

天幕虽没有让众人答题,但民间早已自行开了盘。

有许多自诩精通史书的文人雅士争相答题,猜测明女郎会选择讲述哪五个人。

在朱元璋的默许之下,负责教导皇子皇孙的老师们也出了题目考教。

皇帝、文臣、武将、诗人、奸臣......稍稍有点名气的都被猜了个遍,也兴起了一股讨论唐朝那些事儿的浪潮。

【请宿主明月开始答题。】

手机已经开始录像了。

明月眼前有系统的蓝色光屏,耳中有系统的机械声音,但录出的视频里都没有。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答题:

“今天我来讲讲,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五个唐朝人,他们分别是:平阳昭公主、武则天、上官婉儿、唐玄宗、李白。”

“平阳昭公主,是历史上第一个采用军礼殡葬的女子。”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武德充沛,是一位天生将才,但少有人知道,他的姐姐平阳昭公主在军事上也大有建树。”

“隋末之时,李娘子的父亲李渊在晋阳起兵,此时她与她的丈夫柴绍都还在长安。”

“夫妻二人商议后,柴绍决定从长安赶往晋阳,而李娘子则散尽家资,召集数百人起兵响应李渊。”

“这段时间,李娘子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能力和胆识,率领娘子军多次大败隋军,攻城占地势如破竹,可谓是智勇双全。军队纪律严明,禁止兵士劫掠,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拥护,一时间威名远扬,很快人数就超过了七万人。”

“之后娘子军与李世民的军队顺利会师,一同攻破了长安。在李世民征讨陇西、凉州之际,她率军驻守在李家的大本营山西,此处也因此得名娘子关。”

“但可惜的是,平阳昭公主有一个偏心的老爹。”

“李渊此人心胸狭隘,自己能力不足就嫉妒优秀的儿女,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偏心无才的李建成和无德的李元吉,对于德才兼备的李世民都加以节制,再加上他还重男轻女,所以同样德才兼备的平阳昭公主在长安之战后就被完全无视了,可谓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用完就扔的典范。”

“翱翔于蓝天的鸿鹄又怎么能忍受成为困于笼中的鸟雀呢?平阳昭公主被父亲剥夺了兵权,困于后宅,最终郁郁而亡。”

“间接把亲女儿逼死了之后,李渊这才因为心中的愧疚产生了些许慈父之心,想起了平阳昭公主的军功,破例以军礼下葬了她。”

“可惜的是,史书上并没有记录下平阳昭公主的名讳,我们也只能称呼巾帼英雄为李娘子。”

明月无疑是心疼平阳昭公主的。

多么惊才绝艳的一位女子啊,她为李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虽差李世民的功绩远矣,但与李建成也不相上下了吧,李元吉更是不配和她相提并论。

但现实是怎样的呢?直到现在还有人在讨论“李建成若是登上皇位会不会比李世民做得更好?”,李元吉屡次三番犯下过错让别人给他擦屁股,但仍被封齐王深受宠爱。

而平阳昭公主......

史书中从长安之战到她去世的那一片空白,她是如何度过的呢?

六年啊,曾经与丈夫平级各领一军、各有幕府的女将军,看到柴绍意气风发征战沙场时,心中是怎样的煎熬呢?

于是明月毫无顾忌地拉踩了李渊:不会当爹可以不当!

秦朝。

因为天幕的出现,扶苏顶撞始皇一事不了了之,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被发配到上郡陪蒙恬修长城,但此事终究在父子君臣之间留下了印记。

如今听到平阳昭公主的事迹,嬴政怦然心动了:

有才智有谋略的上位者,远的不说,他的高祖母宣太后芈月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吗?

楚国的公主可以做到,为什么秦国的公主不可以?

只是嬴政对公主们不太关注,倒是不知有没有适合的女儿可堪当此大任。

若是真有好苗子,以扶苏的性子,只要下令让他辅佐姊妹,他必尽心而为。

至于宗室和朝臣的反对?他们算什么东西。

就算他定下让一头彘当继承人,这些人也得捏着鼻子把彘扶到皇位上效忠。

此时自信满满的政哥想不到,他倒是没选猪上位,但别人硬要让他选猪。

他的皇威也只能延续到生前最后一秒,死后没一会儿,赵高和李斯就开始不拿他的话当回事了。

汉朝。

刘彻两眼放光,看向和他共轭姐夫的卫青:“仲卿,阿姊也封号平阳,说不准也有当女将军的天赋?你与她结发夫妻,有没有发现她实际上也是个军事天才?”

卫青一时竟无语。

倒是霍去病大大咧咧地一摊手:“陛下您想多了,舅母文弱得很。”

刘彻心中也知自己是在妄想,长叹一口气,但还是不死心地再次发问:“阿姊身子骨弱,但一向聪慧,说不定是个当军师的料呢?”

也不待众人回答,便自顾自地琢磨开了:这军事才能又不拘男女,也该把公主们送到马场上遛遛,尤其是皇后的三个女儿,说不定就有一个和她们表哥一样的奇才呢!

唐朝。

李世民又又又又又哭了。

他跟阿姊感情极深,但在那几年他也过得艰难,便没有顾上她那边。

可纵使自己有再多的理由,也掩盖不住他不够关心阿姊的事实。

阿姊领军时一身戎装、意气风发的样子和她去世前骨瘦嶙峋、郁郁寡欢的样子交错在李世民的脑海中,让他不禁悲从中来,泣涕涟涟。

长孙皇后早就在明月提到平阳昭公主时,便知二哥估计会把错揽在自己身上,她不动声色地劝解道:“后世想知阿姊的名讳呢,如今天幕提到,是该给阿姊加封才好。”

“正当如此!”李世民抹了一把泪,正色道,“不光阿姊的名讳,梓童的名讳也要同我一起传扬后世。”

世人对女子苛责,李世民深知若想让那些儒者认为女子贤良,便要事事贴合他们的标准,不能让他们认为皇后不安于室。

但后世显然不介意这些,反而赞扬女子的聪慧与才智,那他又何必把皇后塑造成一个假人一般。

他的皇后,本就是最好的。

陛下的口谕很快传达了下去:“阿姊军功,当封王侯。”

明女郎直白地贬低太上皇,让下面的臣子们既尴尬又舒爽。

没办法,李渊当年打压李世民的时候,可没少拿他们这些人开刀。

他们已经能想象到太极宫里那位的脸色了。

李渊也确实气得不行,他先前的期待真是在狠狠地打自己的脸:

被天幕提及了,但是个反面人物。

现在好了,全天下都知道李唐的开国皇帝是个容不得儿女的小人。

一时间不禁悔不当初,倒不是后悔害死女儿,而是深恨她死都死了,还要抹黑自己的名声,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出生。

宋朝。

赵匡胤也心动了,他也缺一个厉害的继承人啊!

公主也是他的血脉,只要也姓赵,有什么不行的。

但若真是公主即位......

赵匡胤忍住了偷瞄两个弟弟的眼神,但脑海中的思路却怎么也止不住:

若真是公主即位,那他可一定要事先为女儿扫平道路啊。

明朝。

“当真有这么个公主?”朱元璋先是充满爹味地质疑了一番,知道新旧唐书中确实都有提及这位公主后,便悻悻地补救道,“也不如你娘啊。”

“以前打仗的时候,你娘也冲在前头,但战事平定之后,她就主动请命回归后宫了,咱都说了愿意给她在前朝弄个位置,但你娘这人倔啊,一点都不贪恋权力,连挂个名的文职都不要,劝都劝不动,非要回宫中给咱当贤内助啊。”

“哪像这个公主,让她安安全全在家里呆着,她还不识好人心,把自己抑郁死了。”

“李渊虽然人不怎么样,但这事也怪不到他头上吧。”

老朱一番念叨下来,太子朱标微笑应是,底下的臣子也都称赞起马皇后的贤德,只有朱棣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阿娘,真的是自愿回归后宫的吗?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春日忆李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开宝八年》

平阳昭公主的事迹,参考了《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

作者很懒,努力坚持,少睡懒觉,少打游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每日一问,平阳公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