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 第4章 叫门天子,瓦刺留学。

这边朱元璋盘算着让朱标前往关中和洛阳视察,筹划迁都西安或是洛阳......估计要等天幕告一段落再实行了。

那边明月继续着她的答题:

“明英宗朱祁镇令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土木堡之战和夺门之变。”

“朱祁镇御驾亲征,带着大半个朝廷仓促出征,以二十万大军对战瓦刺两万人,而后这二十万人于土木堡全军覆没,五十多位重臣全部战死,朱祁镇被俘,大名鼎鼎的‘瓦刺留学生’诞生了。”

“这一战,朱祁镇力压他的祖宗朱棣,被评为‘大明战神’。朱棣为仁宗当了大半辈子的征北大将军,立下了赫赫战功,真是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啊。”

“皇帝御驾亲征战败不是稀罕事,比如宋太宗在高梁河之战驴车漂移逃跑,据说骑着快马的辽军都追不上。”

“皇帝被俘虏也不是稀罕事,比如靖康之耻就向金朝输出了徽、钦两位帝王。”

“算上赵构,只能说宋朝有名的昏君太多了。”

“但朱祁镇更加与众不同,虽然没有宋朝怂怂的基因,但他行事风格和宋朝一脉相承。”

“瓦刺人带着他在宣府大同一带来回转悠,啧,‘叫门天子’嘛。”

“史学家普遍认为明朝在此战由盛转衰。但朱祁镇被俘虏之后,他的弟弟朱祁钰临危受命监国登基,任贤用能,励精图治,属于是强行给大明续命了。”

“估计是大明朝天命已经尽了。太上皇朱祁镇被瓦刺放回去之后,他又来了一次夺门之变,重新当上了皇帝,又残害了一次忠良。朱祁钰好好一个明君,只得了一个‘戾’的谥号。”

明月有些紧张地摸了摸鼻尖,一不小心就说多了。

讲明君,大同小异;说昏君,千奇百怪。

但吐槽朱祁镇,哪一条都舍不得漏掉。

她为了答题,放弃了用“猪骑朕”称呼这家伙,已经算是嘴下留情了。

各朝之人也听出了明月的区别对待。

前面的明君介绍得都很官方,后面的昏君输出的全是情绪。

尤其是这个朱祁镇,洋洋洒洒一大段,根本不带停顿的。

不过,大家也都能理解,这种昏君就算是在史书上,也应该大书特书,用以警示后人。

“哦,对了,说到谥号,朱祁镇这样的君主为什么还能谥号‘英’呢?”

“其实‘英’在古代作为谥号,有寿命不长功业未成之意,朱祁镇活了三十七岁,其实不算短了,在他前面的元英宗只活了二十岁呢。所以这个谥号其实包含让他早点死的祝福。”

“而且继位的可是朱祁镇亲儿子,也不是不通文墨不晓史书之人,大臣们还能顶着风险上这个谥号,可见人心之中自有一杆秤,昏君就算再怎么掩盖,后世也会公正地评判他的功过的。”

秦汉唐三朝激烈地讨论着后世的帝王:

虽然不知道明月说的“基因”是什么,但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遗传这一现象,《吕氏春秋》中便提到过“种麦得麦,种稷得稷”,后来这一讨论也不再仅限于植物,而是扩大到了世间万物。

民间有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宋朝这四个皇帝一脉相承的懦弱性情,让大家更对这一现象重视起来。

也有另一种说法: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正如朱祁镇没有继承到朱棣的军事能力一样,对于龙凤猪而言:

儿子虽然优秀,但和自己一比,总感到有些“子不类父”。

好在和后世帝王一比,自己选定的继承人应该做不出来这么离谱的操作。

别说是这般不要脸地叫门了,从被异族俘虏那一刻就应该有骨气地自杀好吗?

不过,扶苏、刘据和李承乾,历史上还真都是自杀而亡。

宋朝。

本以为天幕说完赵构就没有大宋的事了,没想到讲后世昏君还能扯回来。

赵德昭两股战战,竟是出人意料地跪了下来:“爹爹明鉴,儿臣绝没有这个胆子御驾亲征。”

这个解释的思路,还真有点道理。

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赵德昭如今已经十一岁了。

朝堂上了解他的大臣们,都觉得他不会主动请缨御驾亲征。

赵匡胤也想象不出来。

须知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大臣们都不会赞同皇帝上战场的,除非是他自己一定要御驾亲征。

自己这个二儿子很有自知之明,显然没有这个胆魄。

他没有让赵德昭起来,实则心中疑窦重重。

天幕描述的太过笼统,既不像德昭,也不像德芳。

难不成自己真的另选了宗室继承这个位子?

但不管心里怎么想,还是维护现在的统治最重要:“传旨下去,安抚百姓。皇次子赵德昭懦弱无能,难堪大任。”

这一句,赵德昭便已经被踢出了皇位竞争。

惊出一身冷汗的年轻皇子瘫坐在地上,不知是失望,还是松了一口气。

从听到“朱祁镇”开始就对朱棣一直没什么好脸色的朱元璋,在听到他是“仁宗的征北大将军”之后,总算是消了一点气。

标儿看上去温文尔雅,实际上能坐稳太子之位、把下头的弟弟们压得服服帖帖,手腕可一点都不弱,那些文臣估计不会给他“仁”这个庙号。

倒是雄英那孩子,没经历过战事,行事虽然大气,说好听点是君子,说不好听点就是天真。

敢用宗室王叔出去打仗,不知是对朱棣的过于信任,还是对自己掌控能力的格外自信了。

而且子嗣不丰,没选择允炆、允熥,选了隔房的堂弟......

“我的答题结束了。”

蓝色光幕上的字闪烁了一下,变成了【答题完整,获得一次抽奖机会。】

明月激动地搓了搓小手:“开始抽奖!”

那一瞬间,无数星辰出现在了她的视线里,看似触手可及,却又纷纷从指尖溜走。

只有一颗迎着明月的视线撞了过来,浩瀚宇宙兀然消失,取而代之的仍是蓝色光幕:

【恭喜宿主明月,本次抽奖获得:五元。】

明月眨了眨眼,从兜里掏出手机,支付软件的零钱收支明细里赫然写着 5.00。

幽怨的目光如有实质,但蓝色光幕巍然不动。

行吧,自己的运气自己清楚,五块就五块。

明月开口关掉光幕,点开小程序,随便挑了一个慈善项目,捐出了一块钱。

不知道系统交没交税,但偶然所得是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的。

捐出去求个心安吧。

想到自己勤勤恳恳写了一上午稿子,拿这当面试认真对待,明月简直悲从中来。

随即把年年捞了出来,狠狠地蹂躏了一顿。

各朝人也看出这个“五元”并没有让明月满意,推测出来,“元”衡量的价值其实并不算高。

明月和小狗玩了一会儿,吸取了满满的情绪价值,把倒霉事都抛在了脑后,便准备睡午觉了。

临睡前她心里痒痒的,还是想再研究一下这个系统。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蓝色光幕上的字竟然展示了一个新的问题:

【明日签到问题如下:】

【请宿主列举五条你印象深刻的江或河,并说明理由。】

【注: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无标准答案。】

【当日答题即为当日签到成功。】

【答题完整获得一次抽奖机会,答题不完整获得一元。】

本已经躺下的明月,又坐了起来。

好家伙,这是不准备让自己好好睡午觉了?

今天的抽奖确实打压了明月的积极性,她准备换个方式回答明天的问题。

搞那么认真,这五块钱配吗?

而高悬在空中的天幕上,还出现了新的东西:

【请各朝代于今日内列举五条江或河,无需说明理由。】

【回答完整计一分。与宿主明月所答如有对应,一项计两分,两项计四分,三项计八分,四项计十六分,五项计三十二分。答题不完整不计分,答题超过五项只计入前五项。】

【本朝代总得分除以本朝代总人数为最终得分。最终得分最高的朝代,该皇帝可获得修改“后日签到问题”的权限。】

机械音还是和之前一样,先是一遍普通话,再是一遍本朝官话。

听到自己获得答题机会的人们面面相觑。

众生百态,不尽相同。有人毫不在意,有人胆战心惊,有人欣喜若狂。

需要辛苦劳作的百姓在发现天幕既不能降下甘霖,又不能消弭痛苦后,也不再过多地在意天幕。

毕竟,生存下去,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明白天幕的意义,但自己本质上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人,不禁心生恐惧。

而站在这个时代顶尖的那些人,都聚拢在朝堂上,共同迎接着时代的变革。

天幕之言已经很明了了,不止一个朝代能看到它。

几位皇帝抬头望向天空时,何尝不算另一种程度的“天涯共此时”呢?

他们隔着时间的鸿沟,却又因“系统”连接起来。

竞争,这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只有一个朝代能够获胜。

当然,实际上现在还只有五个朝代参与其中,但天幕之下的人们无从得知这个讯息。

秦始皇和汉武帝想象不出更多的朝代,但唐宋明都已经开始扒起了史书。

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说白了,就算是明月回到高三这个历史知识的巅峰时刻,也记不全这么多,毕竟高考不考。

事实上,就算所有朝代都参与进来,估计前几名还是这五位。

毕竟那么多皇帝里面,民心威望执行力都很高的,还要数这些明君。

英:寿命不长功业未成。

种麦得麦,种稷得稷。——《吕氏春秋》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民间俗语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民间俗语

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叫门天子,瓦刺留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