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6年8月16日
“各位屏膜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本台记者宋明察。我目前位于咱们D市大柳湖湖畔,而我身后就是我们D市的骄傲,八十四孔柳桥。也是迄今为止,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桥。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是因为我们侯冬光教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已经研制出了最先进的大脑芯片并且成功植入了八十四孔柳桥里,创造出了新的奇迹!而站在我身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侯教授。让侯教授跟我们大家打个招呼吧!”
侯冬光:“大家好,我叫侯冬光,也是这次项目的组织者。”
宋明察:“侯教授,您能告诉我们将大脑芯片植入桥里的意义是什么吗?”
侯冬光:“大家都知道,咱们的这个桥是有年头了,从2000年始建,到现在都快有四千年历史了。植入大脑芯片,让古建筑有自己的意识,它会更好地向我们讲述我们的过去,对于我们的历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宋明察:“那您能给我们展示一下,我们怎样才能和桥沟通吗?”
侯冬光:“当然可以。”
于是记者和教授来到桥的身边,侯教授直接对着桥问了声好:“植入芯片后,感觉怎么样啊八十四孔柳桥?”
八十四孔柳桥发出低沉的声音,仿佛是念着远古时祭祀的咒:“感觉我睡了好久好久。”
侯冬光:“你的感觉倒也没错。我们现场的朋友们以及屏膜前的观众朋友们都想知道你始建初期的那个时代的事情,你能给我们讲讲么?”
八十四孔柳桥:“啊,想问关于什么的?”
宋明察:“各位观众朋友们,我们的柳桥已经答应给我们讲述它那个时代的故事了,所以大家有什么想问的,直接可以打字在屏膜上,将您的问题让柳桥知晓。”
这是一场全球性的直播,实时收视率几乎达百分之百。记者说可以提问的时候,密密麻麻的问题一拥而上,直接糊满了整个屏膜。
宋明察:“我已经感受到了观众的热情了哈!那我挑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吧。”
宋明察从屏膜上直接扣下来几个问题问道:“请问柳桥,三千多年前的人们主要吃什么?”
八十四孔柳桥:“大米白面吧......你们现在不吃这些了吗?”柳桥还记得那时候湖畔周围还有早市,卖早点的摊子还很多,吆喝声不绝于耳。
宋明察:“我们现在吃国家统一发的软管食。就是直接从可降解的软管里将食物挤出来。各类营养都已经搭配好了,比较方便。”
八十四孔柳桥:“都吃一样的啊......”柳桥陷入了沉思。
宋明察:“那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哈。听说那时候的人们都是睡觉的是吗?请问是怎么睡?站着就可以了么?”
八十四孔柳桥:“啊?你们都不用睡觉了?”
宋明察尴尬地笑笑,因为他也不太了解睡觉的程序,或者说有什么意义。于是他用求助的眼神看着侯教授。
侯冬光:“我们研究发现,那时候的人们通过睡觉来放松大脑,缓解疲劳,平均每人每天要睡六至八小时才能保证体力。并且在珍贵的墓葬中发现了名为枕头的陪葬品,这个东西应该就是用来垫在脑袋底下,帮助更好休息的东西。不像我们现在有充沛的精神体力,根本不用睡觉了。”
听到侯教授的解释,现场的观众以及屏膜前的观众感受到了几千年前与现代的巨大差异,更加好奇地抛出一堆问题,气氛达到了**。
而八十四孔柳桥也跟着耐心地保持互动,那些它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却能让现代人很震撼,这种感觉让柳桥非常骄傲。
宋明察:“我知道观众们还有许多问题要问,但我们的节目时间有限,所以只能问最后一个问题了。不过直播会一直保持,观众们要是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八十四孔柳桥。那节目的最后,我代表观众朋友们最后问一下侯教授吧。侯教授,请问柳桥现在除了能与我们对话,还有别的什么功能吗?”
侯冬光的表情变得开心不少:“我就等这个问题呢哈哈哈哈。”
宋明察:“诶哟!看来我问对了。”
侯冬光:“我们都知道科技发展强调创新,而创新也离不开大众的支持。虽然柳桥为古桥,但我们也加入了可变化的程序。柳桥可以听取大众的意见,自动变成观众们想要的样子。”
宋明察:“这也太奇妙了!经过这次节目,我算是了解到我们科技的伟大了。那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观众朋友们了,我们下期再见。”
节目结束之后,主场就成了柳桥和屏膜前的观众了。
观众一:“那你用吃饭吗?”
柳桥:“不用。”
观众二:“我能摸摸你吗?”
柳桥:“当然可以。”
观众二隔着屏膜摸到了柳桥冰凉的桥身。“你能变得软乎些吗?”
柳桥:“教授没有给我加入这个功能。”
观众三:“那你换个样子吧,变成九十六孔的怎么样?”
柳桥:“嗯,我试试。”于是柳桥重新组装自己,变成了带九十六个孔的桥。
观众四:“诶哟喂~我密集恐惧症要犯啦。改成五个孔吧,要那么多干嘛?”
于是柳桥又变成了五个孔的桥。
观众五:“你能变薄一点么?你现在的样子显着你很壮,不精致。”
于是柳桥将自己变成了薄薄的样子。
观众六:“再加些装饰吧,你知道哥特式建筑么?再加点儿那种风格的。”
观众七:“那我喜欢自然景色多的,再弄点儿树啊,花啊的什么吧。”
于是柳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变大过,变小过,变美过,还变过丑的。已经没人再好奇它以前经历的那些事情了。
侯教授再想去看柳桥的时候,柳桥已经不知道满足了多少观众的提议了。
观众xxxxxxx:“我觉得你还不够大,让我们看看你最大能变成什么样吧?”
于是柳桥将自己的身体不断扩大,观众一直看着它,心里充满期待。没有人喊停,柳桥甚至最后感觉身体里有什么裂了。
等教授赶到的时候,眼前的巨桥轰然倒塌成一个个碎块儿。像地崩山摇,震动声响彻到全球每个屏膜前,人们在这一瞬间都懵了,没人再敢说话。
“你在干什么!”侯冬光的嗓门大了些,带着心疼遗憾和愤怒不解。
“我只是满足他们的提议......”
侯冬光这时候看向屏膜,屏膜有三三两两的几句话。
“谁知道能塌啊。”
“可不是我强制它的啊。”
“散了吧,怪没意思的。不如我的模型好玩了。”
“......退了退了。”
屏膜后的观众逐渐散了,只有侯教授惋惜地叫来研究所的车将柳桥的碎块一块块运走。现场混乱不堪,屏膜上倒清净了。它在此这么些年,没想到以这种方式离开。
柳桥仰躺在那,它最后是几个孔的桥,归为什么种类,它已经说不清了。它看着蓝蓝的天忽然意识到:“可能......无论我变成什么样儿,都会有人不满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