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弃女归来 > 第2章 赐姓

弃女归来 第2章 赐姓

作者:港南桥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0 23:34:20 来源:文学城

弥勒佛像下,苏曌转动着佛珠,直身跪在蒲团上念诵经文。

不多时,例月上香虔拜仪式已毕,她起身双手合并又朝着佛像默拜了一下。

芸香走上前,将狐狸皮外衣轻轻盖在苏曌肩上,随后又接过她手中的经文用绢帕裹好收入木盒中。

这本经文是在偶然一次机缘巧合下,一位自外域同行而来的**师进献给苏曌的。

自那以后,大家只知陛下喜爱佛文经法,却不知她日夜诵读是为一人。

以故每逢佳节,大臣们进献上来的都是与其相关的奇珍异宝。慈恩寺便也是在此之后由工部大举修建而成。

经文收好后,芸香轻声道:“今年的雪又提早了。”

苏曌并没有回芸香适才的话,而是微微别过脸,看了一眼寺外飘落的鹅毛大雪。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神情悲悯。

芸香察觉到异样,上前微微搀扶:“陛下心怀圣人之心,是天下修来的福分。瞧着今年的雪估摸着又要下到下年开春去了,依奴婢看呐,我们后些个月倒是可以再多设几个铺子施粥,以免又向前些年那样流民四起。”

芸香是尚宫局的女官,常侍奉在苏曌左右,是个识人脸色的人。

前些年的冬雪下得确实不是时候。

苏曌的思绪被拉回到顺德八年的那场大雪。

那时长安城地里的百姓才将冬麦种下没个半月,雪便下了起来,虽然田里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但是当年的雪下得着实大了些,足足有半个人厚。连宫中的炭火都是往日的湿差,宫内也只有在每日午时和晚上歇息的时候才将屋内的炭火全燃着,更别说宫外的寻常百姓了。

是故那一年无论岭南还是京师附近,饿死的百姓和流民格外多。就连树皮也被吃的精光,满地流民易子而食的景象比比皆是。

苏曌点头:“也好。”

小番交谈过后,众人正准备离开。一位小僧,约莫十一二岁,走上前叫住道:“女施主留步。”

二人停下脚步。苏曌看了眼面前的小僧,视线随后又落在了后方姗姗来迟的老者身上。

寺庙门前,冷风吹得人鼻尖微红,她转过身朝老者低头行了小礼,道:“怀海大师。”

“阿弥陀佛。陛下每月都来寺内礼佛,多年来未曾间断,如此虔诚之心,佛祖和贫僧有目共睹。”怀海大师道。

“陛下积善万千,实乃可贵,昨夜贫僧托陛下的福运,有幸得佛祖托梦,同我道陛下日夜所思之人有缘定会再次相见,所以今日才特地来告知陛下,莫要失了机缘。”

苏曌闻此身形一顿,忙道:“大师可探得那人唤作念慈,也是信佛之人。”

“天机不可外泄,贫僧也只是窥见一斑,至于那人姓甚名谁便无从得知了。”

苏曌眼中的光倏地散去,行了一礼:“有劳大师了。”

“阿弥陀佛。”

小和尚看着走出慈恩寺的一行人,看向身旁的怀海大师道:“师傅,陛下每月都会来寺里礼佛,为何您这次要特地告诉陛下机缘一事。”

怀海大师抬头看向寺外鹅毛大雪中的长安城:“陛下所念太深,我等也只不过是以一己之力帮她罢了。”

“缘起时起,因缘合和。”

马车上,芸香将暖手炉放在苏曌手心:“适才听怀海大师那番话,看来陛下多年来的虔诚参拜,佛祖也是看在眼中的。”

芸香跟着陛下多年,久而久之也略微相信了从前认为虚幻的神学,她闭上双眼默念:“佛祖保佑,愿这天下的百姓不要再受无妄之灾。”

车铃轻摇,发出清脆悦耳的碰撞声,苏曌看着身旁的女子,却是无言。

方行至不远便见小吏跑至马车前,双膝跪地道:“陛下,密探来报。”

车内二人受此牵连身形前倾,苏曌正欲开口斥责,却想到密探如不遇急事定不会拦下疾行的马车,她一人下车问来人道:“何事如此惊慌?”

小吏见苏曌下车,跪地叩首:“陛下所托密探南下寻人一事已有线索。”

苏曌一听,手中的暖炉差点脱手掉落,眼中是按捺不住的欣喜和酸楚。

十一年,她找了她十一年,今日终于有了线索。

苏曌低沉道,不觉片刻波澜:“那人可寻得?”

小吏沉默半晌才缓缓开口:“念慈娘娘已于三年前病逝岭南,只余下……一个女儿。”

三年前病逝!也对,那年的大雪下得那么大,她又是那么怕冷的一个人,母女二人孤苦无依流落异乡,躲得了**岂又躲得过天灾。

苏曌仰天闭目,雪花落在额间,声音发颤问道:“那个女孩现在在哪里?”

御书房内一人早已跪地等候。

苏曌得知旧友遗孤后立刻命人前往御书房,推门便见一女子等候。

她连忙上前扶道:“孩子,别傻跪着快起来。”

千言万语欲将诉出,可在见到眼前的女孩的时候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最后还是对面的女孩说道:“在岭南的那几年,母妃时常和我聊起在宫中和陛下相识的那些日子,说那是她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

“你母妃虽然通晓琴棋舞艺,但她昔日最喜欢的还是和朕一同去听戏观景,那首《长恨歌》她唱了不下百遍。”苏曌道,“唱得最好的还是……”

“杨贵妃身死马嵬坡。”女孩不急不徐道。

琉璃骨瓷杯停在唇齿前,仿若杯中热茶难以温暖凉彻的骨瓷。

苏曌抬眼看着端坐在对面的少女,紫烟萦绕在她脸侧,隔着这缕烟苏曌恍若隐约瞧见故人的身影。

“是。”

她又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小字明心,无姓。”

“‘明心见性,自求诸己。’是个好名字。就是可惜……”

念慈怀有身孕那年虽不得圣恩,却常常跑至寝宫与她谈论起儿女之事,幻想着与肚中最亲密无间的人如何消磨宫中的时光。可惜世事难料,回纥起兵南下将她带到遥远的黄沙大地,届时苏曌虽贵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却无实权,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陷入无尽的风浪中,久久不得平静,这遗落在宫中的孤女自然落得无人问津的下场。

顿了顿苏曌才道:“你可愿随朕的姓。”

女孩闻言贴地跪下:“陛下天潢贵胄,明心不配随姓。”

“你可知,朕与你母妃,虽非同姓,却胜似血亲。今日朕赐你国姓,不是恩赏,是全朕与她这一世的恩情。从此,你在世间,便不只是孤女,更是朕的家人。这岂是‘配与不配’可以论之?”

地上那人不答。

“朕意已决。天家之姓,授之于你,不是问你配不配,而是告诉你,这身份本就属于你。朕赐你此姓,是要天下人都知道,你受朕庇护。你若不受,才是真正的违逆圣意。”

“此后你便叫做苏明心,同为朕膝下的子女。”

地上的人道:“是。”

坐在远处的翰林学士领会圣上旨意,提笔落字。

“稍后自有人引你往居所安顿。朕尚有朝会议事,便不陪你了。”

“公主殿下这边请。”带路是芸香,“这是念慈娘娘生前所住的居所,陛下一直有派下人打理,里面的物件在贵妃离宫后也并未有所变动。”

“这两名婢子是陛下亲选,当差最是稳妥。殿下往后有何事,只管吩咐她们,或遣她们来回话便是。”

二人齐声道:“奴婢拜见公主殿下。”

芸香走后,苏明心推开宫宅大门,进屋落座问道:“你们都会些什么?”

一人先道:“奴婢枚青,往日主要在尚仪局当差,会点针绣;她名紫苏,原在尚食局,熟悉点心膳饮。殿下有何需求,吩咐奴婢便是。”

“知道了,你们先退下吧。”苏明心抬手打发走二人。

她抬眼望去,屋子阔大却沉闷,梁柱低垂,仿佛积蓄着前朝旧事的阴影,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目光越过厅中的八面屏障,停在了木案上的一小尊佛像上。

紫苏端来备好的膳食敲门入内,出来后她拉着正在扫雪的枚青到檐下一个角落低声道:“我怎么记得殿下屋内的梨木案上之前放着一尊佛像的,刚刚我进去发现它竟然不见了,那可是陛下从寺庙求来的。”

枚青虚掩捂住紫苏的嘴,右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道:“殿下这么做自然有她的用意,我们做下人的尽心服侍殿下便好,不要去管这等事。”

紫苏掰下捂住她口鼻的手,点头应是。

“枚青!”屋内人喊道。

“奴婢在的,”枚青将手中的扫帚递给紫苏,示意她先退下,随后便推门入内:“殿下找奴婢为何事?”

苏明心放下琉璃盏,缓缓道:“帮我打听个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