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骑牛闯江湖 > 第264章 博取众长

骑牛闯江湖 第264章 博取众长

作者:双滘山人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10-01 23:13:09 来源:文学城

为了练好两节棍法,他特意去买来两条铁链再锯断四根水管,然后拿去帮自己打造飞镖的那个铁匠处将两根水管各钻了一个孔,再接上铁链做成了两双两节棍,依图依法便开始苦练起来。

武学上向来都有说拳理一通而诸理皆融,他得师父悉心的教导,又用心去融汇结合与自己交过手的诸多南拳流派的各种特长,于拳法上的造诣已有挺高的修为。加上对各种兵器有着一种天赋与热爱,况且所有的兵器都只不过是手脚的延长,现在练起两节棍来也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李小龙的两节棍法与他的截拳道一样,都是没有套路只有各种实用的单独动作,动作虽只有十三式,要学会并不难。但若想熟练就得花费时日,至于想得心应手就更加要下苦工练得精熟才可以做到熟能生巧,熟练之后每一式又可以分化出数招来。

伍青山在练习李小龙的武功时也开始学习《大成拳》。大成拳又称意拳,是清末明初河北深县(今深州)人王芗斋所创。王芗斋在少年时师从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尽得郭云深的拳学三味,后来遍游大江南北,拜访武林各派各家高手不断切磋研究取长补短,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上海创立了面目一新的意拳。后来王芗斋定居北平,他虚心好学涉取各家之长于一身,于四十年代在北平改意拳为大成拳,意思是说集取众家拳法而有所大成。

大成拳是王芗斋平生的心血所凝聚,他平日里最看不惯当时武术界崇尚的那些花拳绣腿,和那种过于执着于一招一式的片面倾向。因此在创拳之初就摒弃了沿袭几百年来的套路与固定的招式招法,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无固定的招法与套路,故此名为意拳,属于内家拳的一种。宗旨就是一法不立才可无法不容,认为拳本无法,有法也是空,一切务求实用与实战。

大成拳的这种理念与截拳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见武学之道不管内外家,练到最后所追求的境界有许多都是殊途同归。无非都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因此才会有武学同源一说。

伍青山对习武有着热爱与执着,天赋好悟性高又不拘泥于门派与形式,凡是觉得不错对自己有用的功法招法都信手沾来化为己用。他只学习所能接触到的各门各派武功的精髓,而不去注重模仿其外在的功架动作,尽可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除了注重劲力的锻炼与运用外,更是注重实战的应用。他现在就如一个孜孜不倦的学子那般,遨游在文化和武学的海洋中,只有虚怀若谷,方可容纳百川。

他在练过截拳道和大成拳之后,就更加认定师父当年所教以及自己多年自行摸索出来的思路是对的。在练习各种功法各种功架招式时,是严格按正确的方法去反复练习反复琢磨反复参悟,因为只有正确的方法才可不入歧途少走弯路,能用最短的时间练出最大的功力来。

而在运用的时候则集思广益触类旁通,不再拘泥于任何功法招式,不管内家外家,只要那种方便那种好用就用那一种。无论是本门松溪派的武功,还是自己当年打树桩自悟出来的那些方法,又或者是后来所能接触到的洪、查、蔡李佛、抓打、铁线拳等诸多的南拳流派,以及现在练习的截拳道和大成拳,只要是自己认为合适合理的都来者不拒通通用上。时儿是铁砂掌山崩地裂刚猛无比,时儿又是内家拳刚柔相济绵里藏针,无一不是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拳法拳理又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至于器械方面除了勤练两节棍外,飞镖的技法也是练得更加纯熟了。他在练习固定的树桩和人形靶之余,跟着又开始以身边一些活动着的目标作为靶子。山间自然是蛇虫雀鸟多,他每当见到那些动物都会一试身手用飞镖来击杀。刚开始当然是成绩并不理想,其后通过不断地尝试与调整,渐渐可以练到将眼、手、心揉成一线,经过几个月的苦练后进步很快,已经可以击落枝头上的一些雀鸟。

对于那些猎物,几个年轻人在一起或者是用来火烤,又或者是煮雀鸟粥解解馋,在工作之余也是件快乐的事。

其时盛夏已过转入初秋,陈珠已经在离村子不远的一家工厂找到了一份会计的工作,凡是休息日都往果场里跑。每次遇到她前来时,伍青山都会尽可能抽时间去用足精神击落一些雀鸟,然后把这些战利品全部送给陈珠,当做是她平日里一直以来对自己关照的一种小小回报。陈珠每次都开开心心的收下来,不过她并不会独食,而是与母亲宰杀了做成菜肴,除了孝敬父母以及自己食用外,通常还会留出一部分端给伍青山尝尝。

华婶当然清楚女儿的心思,经过这次果场保卫战后她自己也对伍青山这个年轻人的印象更加好了,完全不会反对女儿与伍青山往来,在分饭菜的时候还会暗中对伍青山有所照顾。

没有了陈天宝等人的骚扰,果场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在忙碌的空隙见到枝头上硕果累累时,总会感到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农家人就是盼望着每年都能够有个丰收年。

陈天华已经把伍青山视为自己最得力的助手,这不仅是因为伍青山是这次果场保卫战中最大的功臣,还因为伍青山的确是聪明过人而且又勤劳能干,基本是教什么对方就会什么,领悟能力在整个果场里没人能比。再加上自己的独生女陈珠已经开始喜欢上了对方,而自己也乐见其自由发展下去,所以于公于私他都已把伍青山当接班人那般来培养。除了把种植与管理的那套技术倾囊相授外,还放心地让其单独外出购买农药化肥等果场所需的东西,并让他参与果子的销售渠道与计划这重要的一环,差不多已经把他当做其中的一个家人那样来看待的了。

陈天华自从在老伴那里得知女儿的心事之后,其实就已经悄悄开始打听过伍青山的家庭情况,得知其父母双亡,姐姐和哥哥又已各自成家。而自己与老伴接近中年才得陈珠这一个独女,当然是舍不得她日后外嫁出去的,不过女儿一旦大了终须是要嫁人的,除非是招个上门的女婿,他与老伴早就商量过了就是这么个意思。现在见到伍青山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当不错,最重要的是女儿又喜欢对方,如果招其做上门女婿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因此他就更是不惜全力去培养这个未来的接班人。

这一切伍青山自然是蒙在鼓里,就算是陈珠也毫不知情,她只是由于倾心于伍青山便想方设法多一点去接近他,至于以后的事就还没有作细想。古人早已说过少女情怀总是诗,当一个女孩子对一个男的只要产生了情愫摩擦出了火花,那么一切都会感到是浪漫美好的,不会去过多理会日后的事情。而伍青山就没有考虑到什么男女私情的事,他见陈天华样样都详尽教会自己又对自己那么信任,他也就尽心尽力去做好每件事不想让对方失望,这有这样才可以对得起对方对自己的信任。

他除了每天努力工作与刻苦学习和勤奋练功外,有空之余也不忘指点那两个小兄弟的武功。那两个年轻人一个叫黄坤另一个叫张洪,年龄都要比伍青山略为小一点,不过他们对伍青山的武功就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果场中的其他人因上次为了保护果场这才学习自卫术的,等到事情平静下来后已经没有任何人再胆敢找上门,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见到风平浪静就不再练武了。他们本来对习武就兴趣不大,加上每天干的都是体力活,而且大多是一些有家室的中年人,当然会感到疲倦,因此放弃练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这么多人中到最后就只剩下黄坤与张洪两个坚持了下来,不管白天怎么忙碌劳累,晚上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来练武,毎天都基本如此。

伍青山见到他们两个真的喜欢习武,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得不到人指点,而要悄悄地去偷学别人一招半式的苦涩往事,因此现在就一点都不吝惜悉心去指导他们,除了教他们那些基本功外,还教他们打药枕打沙袋,为日后练铁砂掌打好基础。他接着又抽空去做了两付两节棍,把自己刚自学到的两节棍法也一并教了他们,这样一来大家都方便进行一些切磋交流一下经验,跟着也教了他们一些刀棍类器械的用法。只可惜他们两个基础都不是很好,自己所掌握的那些高深一点的武功对方一时还无法理解,因此自然是练不出来,唯有一步一步的教,他们能学多少自己就教多少。

这种情景又令他想起了以前读书时和刘行舟秦奇福两个老友一起练武的往事,心中感到满是温馨和怀念。

有天伍青山处理好果场的事情之后,见到不是很忙就又独自一人上凤凰山去挖草药。现在黄坤与张洪要打药枕练铁砂掌,以前的药酒已经用得七七八八了,因此要去采挖一些回来补充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