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七零知青宿舍 > 第2章 合伙

七零知青宿舍 第2章 合伙

作者:东边月亮圆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10-12 23:20:30 来源:文学城

不过很快,许淑宁就笑不出来了。

一是饿的,毕竟午饭都没吃,二是因为刚下过雨的地泥泞,塌方后还有很多碎石,越往上走,她几乎是每迈出一步就要停下来大喘气。

几个知青们的表现都差不多,连看上去孔武有力的齐阳明和郭永年也不例外。

因为前者负担着兄妹俩的行李,后者对许淑宁和梁孟津伸出援助之手。

两个人大包小包扛在身上,脚底和泥地更加黏在一起,越发显得举步维艰。

梁孟津心想自己也是个爷们,咬咬牙说:“年哥,我自己提吧。”

他还没抽条,长得跟瘦竹竿似的,风一吹衣服都鼓起来,好像连人都会倒。

郭永年看着不忍心,手上用力道:“没事。”

许淑宁其实也觉得不好意思,提议说:“要不我们俩拎一袋吧?”

一人拽一边,好歹分担点。

郭永年虽然是扛不太住,可说出去的话像泼出去的水,男人一口唾沫一口钉的,他还是再逞强说:“不用不用。”

许淑宁听他的声音已经没有一开始掷地有声,坚持道:“我们可以的,真的!”

她说着话递一个眼神给梁孟津,有点怕他无法理解。

好在梁孟津只是年纪不大,不具备什么社交技巧,该机灵的时候脑子还是能动起来。

他直接伸手,半抢过来说:“可以的。”

郭永年手上一松,陡然充满力气,索性半推半就,只是不忘嘱咐道:“提不动就叫我。”

许淑宁悲壮地想,今天就是死,也得把它扛上去,眼神里透出视死如归的坚定。

梁孟津也被感染,最后的力量燃烧起来说:“我提右边。”

包是他的,他最清楚两边的分量。

许淑宁看他的样子,心想两个人半斤八两,估计也称不上是谁照顾谁。

她道:“换着来吧。”

梁孟津抿抿嘴,只是沉默地保持着同样的步伐。

他不足月就出生,小时候又跟着父母颠沛流离,伙食上只有稀菜汤,一直比同龄的伙伴们弱。

大院里人人都从军,能走路就可以跑操,只有他坐在房间里读圣贤书,成绩向来是冒尖。

自打学校停课后,他生活唯一的选项好像也失去,父母操心着他的将来,好几次长吁短叹。

梁孟津知道自己的身体素质,当兵是不可能的,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因此悄悄去报的名。

落子无悔,家里不同意也没办法,甚至出于种种原因,只能让他听安排到偏远的盘古公社。

来的时候多少壮志,现在都成笑话。

梁孟津觉得自己第一步就走不大好,脚下已经像有千百根针在扎,头回觉得自己很有军人家庭的风貌。

尽管如此,一行人看上去还是萎靡不堪。

就这状态,大队长赖大方回头催促之余,很想去公社问能不能退货,他已经不指望知青们能开多少荒,心想还是得给小队里多搭几个壮劳力。

但这种搭配干活,别人可不是全听指挥的,还得讲一点策略。

赖大方仅有的那点心眼全在搞生产上,寻思要从哪揪出两个倒霉蛋来。

但要齐晴雨说,不用特意去找,在场简直都是。

她虽然有哥哥帮忙,自己也是累得够呛,连抱怨都没力气,头回知道什么叫望山跑死马。

不过马在这年头比人珍贵,肯定不会叫累成这样。

人就不如牲口了,连住所都凑合。

要将之称为房子,其实也不准确,毕竟遮风挡雨这样最基本的都做不到。

虽然从痕迹看得出原来是大户人家,但现在拢共剩下两间屋,一间只有两面墙,另一间的墙倒是都在,但门摇摇欲坠,该是窗的地方剩个窟窿,以至于齐晴雨疑心大队长是在开玩笑。

她积蓄的疲惫全部爆发道:“这怎么住人?”

山里头本来就温度低,现在往这一站风都嗖嗖吹,再晚一点还得了。

但赖大方也没办法,他根本没拿到补贴,队里穷得叮当响,一分钱他都要掰成八瓣花,哪有这个余粮搞什么知青宿舍。

他只能打哈哈道:“你们收拾吧,天快黑了,待会去刚刚路过的房子里领干粮。”

许淑宁觉得他是落荒而逃,尽力控制住自己的哭腔道:“现在怎么办?”

齐晴雨没好气道:“人都走了,当然是我们自己办。”

她无故踹一脚院墙,灰哗啦啦往下掉,尘大得迷人眼,一时寂静无声。

齐阳明拽妹妹一下,打圆场道:“先进去看看吧。”

里头还算干净,虽然没有家具,好歹也没有蜘蛛丝,叫人稍觉得安慰。

最乐观的郭永年也缓过劲来,调动着气氛说:“起码地面是夯实的。”

但这种幸好,陈传文没办法接受。

他是大孙子,家里爷爷奶奶的命根子,只听这个话音,就知道晚上不仅要打地铺,还得半露天。

这天气,他是一刻都受不了,赶紧道:“咱们屋里挤一挤呗,跟火车上一样。”

知青专列把座椅拆掉,大家都席地而坐,夜里你靠我我挤你的,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性别。

但那会人多,现在就六个,也不知道此地民风有多保守。

许淑宁下意识咬着嘴唇,垂头不说话。

但齐晴雨有自家哥哥在,立刻道:“先这样,收一收吧。”

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郭永年想想说:“我去领地瓜。”

也就他还有点力气。

这个头一开,大家纷纷开口找活,各自忙碌开来。

许淑宁戴上手套,清理着院子里的杂草。

因为地还有点松软,对她而言勉强能应付。

另一边齐家兄妹去挨家挨户打听情况,回来的时候手里抱着一堆柴火,说:“回头我们得还。”

大队的规矩他们还不是很清楚,看到山也不知道往哪里上去,但开门七件事又是必备的。

只要不是以物易物就行,毕竟大家都不容易,这时代物资是最让人吝啬的东西,只有捡石头的梁孟津财大气粗说:“我有油。”

许淑宁都替他急起来,心想真是不会持家。

她到底有一种患难之交的感觉,深吸口气说:“我有糖。”

这样一来,就成了大家凑家底,蹲在屋檐下的陈传文看出她是故意帮腔,撇撇嘴说:“我的是辣椒油。”

又强调道:“很辣。”

虽说都是初来乍到的,但齐晴雨可不怕得罪人,她白眼一翻说:“辣的才好,驱寒。”

又代表哥哥道:“我们有个罐头。”

恰在此时,郭永年挑着担进院子说:“我跟队里赊了两棵树。”

一草一木归集体,队里什么都要工分换,赖大方不给他们修,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生怕队员有意见。

新知青对此还不大清楚,他们只是拍拍灰席地而坐,商量着接下来的日子要怎么过。

郭永年从大队长那里套话不少,说:“往下走两里地的天山大队有代销点,日常用品都能买,咱们两棵树跟别人换晒好的先用,就是大小上吃点亏,门窗家具应该能凑出来。”

不过墙成大问题,乡下盖房子都要张罗个十年八年,从挖泥制砖开始,他们这一时半会的,真是头疼。

总之一句话,钱肯定要花的,许淑宁捏着口袋问道:“大概要多少?”

她现在觉得前路茫茫,多留一点保命要紧。

郭永年颇有些为难道:“十来块。”

这还只是起灶台垒屋子,零零碎碎加起来,每个人最少要花四块钱。

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恐怕就梁孟津不觉得难办。

他刚想开口,看到满屋子的沉默,还是乖巧地闭着嘴。

许淑宁就在他边上,没留意到微妙的变化,只是头越发垂下去。

她上头有个姐姐结婚了,大哥前年刚去的东北插队,家里还剩上小学的弟弟,以及病弱的外婆。

父母供着一家子,这些年一直没攒下什么钱,这趟她出门本来就添不少东西,兜里揣着的二十块钱还是街道的补贴,现下真是一丝都不宽裕。

一九七二年,穷是正常的,人人都有苦衷。

齐家兄妹对视一眼不开腔,只有陈传文嘟嘟囔囔道:“本来知青就归大队管。”

道理是这样没错,执行起来差异很大。

郭永年道:“咱们公社没钱。”

他融入还挺快,都用上咱们了,许淑宁不想让他太难堪,说:“只能出了。”

大家其实都知道是这个结果,毕竟风餐露宿不现实,哪怕陈传文也不再有异议。

郭永年道:“那我去把东西买回来。”

再下去天该黑了。

出力的时候齐阳明是不含糊的,说:“我也去。”

他俩算是壮劳力,剩下的全跟小鸡仔差不多,还眼巴巴地盯着他们出门。

郭永年本就是爱牵头的,生出为人父母的责任感道:“看好门,别乱跑。”

院门大开,能看住什么?别人家的鸡鸭都来去自如。

齐晴雨看它们活蹦乱跳的样子就咽口水,扭过头道:“哥~”

齐阳明心中了然,嗯一声算是回应,只盼着代销点能搞到点油水,不然连他都快成人干了。

明天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合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