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 第11章 砖瓦房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11章 砖瓦房

作者:胡六月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7-02 13:04:46 来源:文学城

别看江城知青只有二十个,却藏龙卧虎。

轮到拌土做砖的时候,又有人自告奋勇地站出来。

胡焕新,砖厂子弟,从小在农村长大,跟着爷爷、父亲一起和过泥、做过土砖,最喜欢的就是玩泥巴。他个子敦实,圆脸大眼睛,总是笑眯眯的,看着显小,知青们亲切地呼他“小胡豆”。

胡焕新带着大家砍树做木头模具,挖土、和泥、压土、脱模、码放,一气呵成。

做砖是个体力活,忙乎一整天,胡焕新带领的制砖组完成一千块。一块一块的黄土砖整齐晾晒在空地上,场面很是壮观。

几个知青累得瘫倒,却不肯休息,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笑得灿烂无比。

“唉哟,这么多砖真是我们做出来的?”

“太有成就感了!”

“用这个砖来砌墙,再也不怕狂风暴雨了。”

陶南风指挥着另外一组知青砌毛石基础,沟槽清扫之后铺上细砂,再将开凿出来的石块垒成阶梯式。

陶南风力气大、知青们干劲足,不过一天时间已经完成三分之一的任务。

夕阳映照,给每个人都镀上一层金光。

乔亚东兴奋地看着眼前成果,问陶南风:“按照这个进度,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完工?”

陶南风的眼中满是欣喜:“二十天就够了。”

所有人都欢呼起来:“耶!黄鼠狼要气死喽~~”

这么快就能盖好房子,真是多亏了陶南风神力惊人。如果没有陶南风用铁锤凿开山石,施工进度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到了夜晚,月色昏沉。

所有知青都回办公室休息,施工现场没有一丝人声,只有泉水滴落的湿地处蛙鸣依旧。

两道人影悄悄靠近六号知青点,摸到码放土砖的位置,淡淡月光撒下,其中一个弯腰摸到一块砖,抬腿就是一踩。

“我靠!真他妈硬!”

“这么多砖,哪里能每一块都踩上一脚?”

“少啰嗦,先推倒了再说吧。”

“你说我们黄科长也是的,干嘛非要跟这些砖过不去?做这样的事我心里发虚啊……”

夜深人静,知青们毫无防范,这两人偷偷摸摸搞完破坏便回场部复命,黄兴武得意洋洋地咬牙:我看你们用什么盖房子,还想自己做砖?做梦吧。

等到第二天知青们醒来,来到知青点正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看到眼前这一切顿时惨叫起来:“啊!!!我们的砖!”

睡觉前一千块土砖明明垒得整整齐齐,现在却被人路踢得东倒西歪。湿泥和成还未晒干,有的裂成两半、有的缺角、有的变形,眼看着是不能用了。

知青们费了一天的功夫才做出这一批土砖,竟然被人一夜之间就破坏了!

魏民挥舞着拳头,忍不住爆了粗口:“他妈的,肯定是黄鼠狼派人干的,这狗东西怕输,竟然来阴的。”

胡焕新眼中满是愤怒:“走!找黄鼠狼算账去。”

乔亚东却有顾虑:“我们没有证据,有什么办法?”大家都知道这事与黄兴武脱不了干系,可要说证据……真没有。

胡焕新嘟着嘴、哭丧着脸:“我辛苦做了一天呢,就这样被弄坏了。”

乔亚东沉着脸,环顾四周,指着原先砌土灶的位置:“只是推迟了一天的进度,不怕。以后大家排班轮流值夜,不能再让旁人搞破坏。”

魏民狠狠一跺脚:“好!两人一班,就守在这里。”

陶南风抿了抿唇,挽起衣袖,弯腰搬起一块山石,众人齐心协力,不一会儿就砌了座露天的小小石头房子。

砌好了,大家还不忘对着场部方向啐了一口。

“破坏分子罪该万死!”

“黄鼠狼不得好死!”

“舍得一身剐,敢把黄鼠狼拉下马!”

愤怒让众人更有干劲,胡焕新指挥着众人重新和泥。

叶勤左手抓一把野花站在一旁,野花掉落湿泥中,她忙弯腰去捡。

“等一下。”看着泥地里多出来的一枝茎叶,陶南风忽然心思一动,产生一个想法。

叶勤愣愣地停下,抬头看向陶南风:“怎么了?”

陶南风越想越觉得可行:“我们来做草砖房。”

草砖房?胡焕新似懂非懂:“往土砖里添加稻草秸秆?我们农村烧火要用秸秆,舍不得呢。”

“对的。”陶南风眼睛里闪着欣喜的光芒。

她记得书中有记载,在北方严寒地区,当地农民将秸秆切成一指长,添加到黄泥中,做出来的砖块能起到保暖的效果。

秸秆与茅草杆一样都是中空,储存的空气层能够保暖,原理是一致的。

叶勤举起一只手抢着发言:“养猪场有铡刀,专门用来切猪草的,借过来切茅草杆肯定好。”

说干就干。

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好奇心、创造性最为浓烈的年龄段。知青们有的上山采茅草,有的去养猪场借铡刀,堆在空地上开始切草杆。

茅草杆是中空的,咔嚓咔嚓几下就切出一大堆。

知青们试验了几种添加茅草根的比例,最后终于选定最合适的添加分量,开始认真制砖。

三天之后,毛石基础砌筑完成。

第一批制作完成的砖块整整齐齐码放在空地上,已经晾晒完成,可以开始砌筑。

原本杂草丛生、一到晚上蛙鸣阵阵的东头湿地,现在变成一个宽五米、长十米的深坑。

泉水沿着一条橡皮水管缓缓流下,平时大家洗漱、饮水都靠这山泉。水源尽头处放置一口大缸储水,漫出来之后便流入湿地,滋养出繁茂水草。

乔亚东问陶南风:“这个坑要不要填上?”

陶南风摇摇头:“引水入坑,正好多口水塘。”

几个知青一听,手舞足蹈起来:“好好好,水缸里的水用来喝,多余的水流进水塘,养鱼、游泳都可以。”

大家一边商量一边动手,几天功夫下来,竟真的修出一口水塘。青石板铺在一侧,日常洗衣、洗脸都很方便。

虽然水塘还在慢慢蓄水,只底下浅浅一层泥水,但知青们已经开始畅想荷叶田田、游鱼戏水的场景。

乔亚东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同学们,以后大家要爱惜这口塘,可别把它弄脏了。”

知青们一个个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乔班长,我们懂的。”

承诺完毕,大家转头望向陶南风:“你是怎么想得出来这一招的?是不是早就想好了要挖一口水塘出来?”

陶南风的声音很平静:“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北宋皇宫失火,宰相丁谓主持修复工作。挖沟取土,引水成河,伐木取水而下,修建工程完成后用废弃的砖、石填沟,一举三得,节省上万两白银,谓为工程管理的典范之作。

听完她讲的故事,众人恍然大悟。

“走一步,想两步,陶南风你真高!”

“果然还是要多读书呀。”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嘻嘻。”

正在马屁滚滚之时,陈志路从远处奔来,一边跑一边喊:“山路通了,可以下山买瓦了。”

乔亚东一听,松了口气。

从打赌之日起,已经过了七天。如果山路再不通,瓦片、石灰运不上来,就怕耽误工程进度。

陈志路带着五个知青下山,一趟一趟地将小青瓦、石灰、窗框与玻璃背上山,知青点在大家的集体努力之下,渐渐有了模样。

制砖、和泥浆、砌墙,大家从笨拙慢慢变得熟练。

陶南风有理论,知青们勇于实践,配合默契。按照“横平竖直、泥浆饱满、错缝搭接”的基本原则,一层一层地向上砌筑着。

二十天之后,砖瓦房初具雏形。

墙高三米,山墙按照陶南风的要求砌出坡度,上面搁置檩条。

一根又一根的木头从山上砍下,搭梯子上屋架、搁上檩条,再钉挂瓦条,铺青瓦。

当看到自己从书上看来的知识、图片转为实物,陶南风不自觉地心情愉悦起来。长眉上扬,双眸清亮,嘴角含笑,真想扯开嗓子高歌一曲。

歌名她都想好了

——《社员都是向阳花》。

“公社是颗红太阳

社员都是向阳花

花儿朝阳开,花朵磨盘大

不管风吹和雨打

我们永远不离开她”

陶南风不会唱歌,五音不全,平时不敢开口。现在心情放松,她轻声哼着不知道拐到哪个角落的奇怪曲调,扛起一扇窗框安装进墙内。

当这小小的窗户镶嵌上玻璃之时,厚实的土砖墙顿时有了生机。就好像建筑眨眨眼睛,活了过来。

陶南风后退半步,认真欣赏着眼前这一切。

父亲常说建筑有生命,以前自己不懂,总觉得这冰冷的砖、瓦、水泥、钢筋都是死物,拼在一起怎么就有生命?

可是现在,当看着自己设计、参与的建筑一点点在手中绽放光彩,她懂了。

第二十六天傍晚,夕阳西下,晚霞漫天。

六号知青点,土砖房落成。

最后一片青瓦已经铺上屋顶,再不怕下雨。

地面做好防潮之后压平夯实,平整光亮,再不怕返潮。

墙面结实厚重,再不怕大风吹来、野兽侵袭。

知青们欢叫着把行李拖进分配好的房间,一会在床上打滚,一会打开窗户狂叫,一会跑到檐廊下跳舞,发了神经一样对着青翠苍山大喊。

——我们的房子,盖好了!

——大瓦房,土砖房!

山谷里传来阵阵回音。

土砖房……盖好了……

萧爱云笑得直打跌,扶着陶南风的胳膊叫道:“疯了疯了,都喜疯了。”

李惠兰重新种了盆兰花,放在窗台上,看着那油绿细长的叶片,眼中满是憧憬:“等到明年春天,就会开出漂亮的兰花。”

叶勤一边在墙上钉钉子一边给房间划分功能区:“毛巾脸盆放这边,衣服箱笼放那边,以后我们轮流打扫卫生啊。”

陶南风双手交叉抱在胸前,靠在门边,看着眼前窗明几净的房间出神。

窗帘还没来得及做,窗户玻璃是透明的。金色夕阳与红色晚霞交相辉映,橙色光芒透过玻璃映入房间,整个屋子笼罩着一种静谥的暖色调。

三五知己共处一室,夕阳晚霞洒落新居。

陶南风脑中浮出这一句话,嘴角上勾,漾出一个淡淡笑容。

萧爱云忽然想起什么,将陶南风推到屋里唯一的一张椅子前坐下,笑嘻嘻地说:“你可是我们最大的功臣,今天得享受一下我们的侍候。”

李惠兰取出茶杯,叶勤拿来茶叶,萧爱云拎过开水瓶,三人给陶南风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三双眼睛闪着热切的光:“陶南风,你辛苦了。”

陶南风没有被人如此殷勤地感谢过,有些适应不来,脸蛋微红,摆了摆手:“不要客气。”

萧爱云笑着说:“你喝了这杯茶吧,你这些天忙前忙后,又出脑力又出体力,劳苦功高。如果没有你,我们这些人哪里知道怎么盖房子?还得受黄鼠狼的磋磨呢。”

叶勤听她提起黄兴武,马上想了起来:“对呀,你不说我都快忘记了。我们盖起房子只花了二十六天,黄鼠狼打赌输了,可以从基建科科长这个位置滚蛋了!”

注:《社员都是向阳花》是一首创作于二十世纪60年代,在全国广泛传唱的优秀群众歌曲,由张士燮作词,王玉西作曲。歌曲优美畅快,轻松活泼,反映了当时农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害的乐观精神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砖瓦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