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七零之农学大佬 > 第6章 第 6 章

七零之农学大佬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千金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10:43:51 来源:文学城

赵有才刚从公社里回来没两天,红星大队的打谷场就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正是东风大队的李队长和前进大队的孙队长。

两人脸上带着焦急和疲惫,早已没了以前在公社里的从容。

他们眼巴巴地看着赵有才,语气近乎祈求:

“老赵,老赵大哥!你得救救我们啊!你去看我们田里的麦子,都黄透了!

风一吹,黄褐色的粉末哗哗往下掉,六六六粉撒了一轮又一轮,屁用没有!再不想办法,我们今年就要颗粒无收了!“

孙队长连连点头,指着红星大队那片顽强挺立着地麦田,满眼羡慕:

“老赵啊,你可得给兄弟们支个招啊,你这麦子,是咋弄的啊?”

赵有才看着眼前这两个急得要上房的队长,心里那点因为公社不重视受挫而产生的郁闷情绪,忽然就消散了。

甚至...生出了几分“得意”

但他面上不显,只是皱着眉,作为难状:

“老李,老孙...不是我不帮你们。这法子其实是我们这儿的一个知青,从书上看来的,我们也是试着弄弄。

需要石灰和硫磺。不仅费工费料不说,这些比例和熬制方面的事儿,咱们也不懂啊!

不过林知青倒是给过我一张纸,纸上写着过程和比例,你们看行的话我去找找给你们。”

李队长立马回道:“这...这咱们村里也没有懂这个的人,万一弄错了,可怎么办啊。”

赵有才顿了顿,指向了在麦田中忙碌的林听淮。

“喏,那个就是林知青,光咱们地里这么大的摊子,她都快忙得脚打后脑勺了。你们那边...?”

李队长和孙队长立刻领悟,虽然林知青很忙,但有得谈。

就是需要一些条件,也是,人家凭啥白白把救命的法子贡献出来,还得搭上唯一的“技术员”。

“老赵,只要能治好麦子,条件随你开!”李队长一拍大腿。

“只要能把麦子救回来,我们两个队凑出五十个工,帮你们干三天重活!如何?”

这年头,劳动力就是最紧要的事儿。

孙队长也赶紧补充道:“对对对!林知青的工分我们这边记,给双倍!

另外,我们两个队每天再单独给林知青四个鸡蛋,补补身体。”这已经是他们两个队拿出的最大诚意了。

赵有才看着这两个队长,心里清楚,这次他们给的是真的不虚。

这买卖不亏,既能救人于水火,又能给大队、给林知青捞着实惠。

他点了点头:“成!但我话也说在前头,法子我们教,人我们也可以出,但是能不能成,能成几分,谁也不敢打包票。

而且,林知青就一个人,还得到处跑。

你们一定要把人组织好,听她的安排!我也是看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才借你们的!

“一定一定!”两位队长点头如捣蒜。

赵有才看他们确实诚意满满,这才把在地里忙碌的林听淮叫了过来。

“听淮,这是隔壁大队的李队长和孙队长,他们这次来是想着他们的麦苗...”

赵队长把事情给林听淮说清后,又强调了工分和鸡蛋补贴。

林听淮看着因为急切嘴上长满了泡的两位队长,又看了看赵有才,心里明白。

这是将技术推广出去,挽救粮食最后的机会。当然她们三个的饮食质量也能直线上升。

她点了点头,没有推辞:

“两位队长,我尽力,但是就像赵队长说的,麦苗现在的情况,谁也说不准。

我得先去实地考察一下情况,才能确定怎么用药。

并且这病,拖得时间越久,效果越差。”

事不宜迟,林听淮立刻跟着两位队长离开了,分别前往他们队里最严重的农田。

林听淮刚到地里,就被地里的情况震慑住了。

两个大队的情况果然比红星大队严重很多,许多麦株茎秆上已经长满了孢子堆,枯黄面积巨大。

她根据实际情况,加重了石硫合剂的浓度和喷洒点。

并且在两个大队里选了一些脑子灵光的,现场将方法传授给了他们,并且将上次没送出去的纸条一并交给了两位队长。

又选了一些手脚麻利的年轻人,现场教授了他们如何熬制药液、如何观察火候、以及喷洒的要点。”

“记住,要重点喷洒叶片的背面和茎秆的底部,一定要喷透!

宁愿喷多一些也不要少了,熬制的过程中浓了也千万不要稀了,但也不要喷太多,烧苗就完了!”她反复地强调这些关键点。

接下来的日子,林听淮真正开启了连轴转。

她一边要监督着红星大队防控的扫尾工作,又要抽空跑去东风大队和前进大队检查进度,解决三个队产生的突发问题。

就在林听淮奔波于三个大队,挽救那些尚存生机麦苗的时候。

距离较远,只是听王技术员说的,打六六六粉的几个大队,情况已经无法挽回。

秆锈病如同燎原的野火,在最适合其滋生的气候条件下,将一片片麦田彻底吞噬。

原本应是绿浪翻滚的田野,如今只剩下大片大片枯黄倒伏的麦秆,在风中发出绝望的簌簌声。

别说抽穗灌浆,许多麦株连正常的生长都已停止,彻底绝收已成定局。

而被林听淮指导过的东风大队和前进大队,虽然也因为延误了最佳时机且病情过重,损失了近半的麦田,但终究保下了一半多的收成。

这与那些近乎全军覆没的大队相比,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红旗大队则因防控最早、最彻底,加上林听淮的精准指导,损失被控制在了两成左右。

田里的麦子虽然不如往年一样旺盛,但大部分都能够顺利抽穗。

实实在在挂在麦子上的穗头,预示着秋收后红星大队至少能保证基本的口粮和上交的任务。

这样鲜明的对比,公社再也无法忽视。

红旗公社王主任的办公室里,电话响个不停,都是各个大队求助的声音。

甚至有些情绪激动的村民聚集在公社的门前,找公社要个说法。

王主任再也坐不住了,压力如山般压来。

他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身段,带着最近因为小麦的事儿愁得一嘴炮的王技术员,亲自来到了红星大队。

打谷场上,队长赵有才陪在王主任的身边,林听淮则安静地站在了一边,脸上带着连日奔波留下的疲惫。

“林听淮同志,之前公社的判断确实有一些偏差。”王主任努力让自己显得和蔼。

“现在各个大队的情况都非常严峻,你...你能不能再想想办法,无论有什么要求我们公社都尽量满足。

毕竟,这是集体的财产,每一位社员都有责任...”王主任绝口不提自己之前的漠视和否决。

林听淮看着他们,心里没有多少波澜,只是觉得可悲。

她摇了摇头,语气平静而肯定:“王主任,王技术员,不是我不愿意想办法。

锈病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介入和精准用药。现在病害已经进入晚期,孢子大量扩散,植株生理机能严重受损。

特别是那些病情最重的大队,麦株的输导组织已经被破坏,即使现在用对的药,也无法逆转了。

就像人病入膏肓,再好的药也难以回天。我……真的无能为力。”

“林听淮同志!”王主任眉头皱起,语气带上了几分不悦和怀疑。

“你要以大局为重!怎么能因为之前公社没有采纳你的建议,就心存芥蒂,见死不救呢?这可不是一个知识青年应有的态度!”

王技术员也终于忍不住,阴阳怪气地插嘴:“就是,年纪轻轻,不要恃才傲物嘛!有什么条件可以提,但挽救集体财产是首要任务!”

林听淮看着他们,只觉得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到了这个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竟然还是她的“态度”和可能存在的“条件”。

她深吸一口气,直视着王主任,声音清晰却不带任何情绪:“王主任,我说的是事实,与个人恩怨无关。

庄稼的病情发展有其客观规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如果您不信,可以亲自去那些大队的田里看看,拔起一株麦苗,看看它的根部和茎秆内部,是不是已经坏死发黑。

我现在能做的,最多是帮病情稍轻地公社巩固一下效果,尽量减少最后的损失。至于那些已经枯死的……真的没办法了。”

王主任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又瞥了眼旁边欲言又止的赵有才,心里已经明白。

但他拉不下来面子承认是自己的失误,只能板着脸,训斥了几句要加强学习、服从集体这类的套话之后,带着王技术员悻悻离去。

然而,情况已经不是仅凭一个公社主任就可以兜住的了。

几天后,当大队绝收的消息彻底确认,恐慌和绝望在各个大队中蔓延开来。

辛勤了一年的指望化为了泡影,别说上交的公粮了,就连自己的口粮都成为了泡影。

终于,情绪激动的村民再也控制不住聚集了起来,先是到各自的大队部讨要说法,人群越聚越多。

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去找公社,都是公社王技术员害的,红星大队...”

绝望的人群如同找到了宣泄口,浩浩荡荡地朝着公社大院涌去。

平日里还算肃静的院子,此刻被黑压压的人头和各色激动的呼喊、哭诉填满。

"还我们粮食!王技术员滚出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挥舞着枯黄的麦秸,声音嘶哑。

"我家五口人就指着这几亩麦子过活啊!这下全完了!"一个中年妇女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嚎啕痛哭。

"公社必须给个说法!用了你们的药,麦子全死了!"

"..."

愤怒的村民们越聚越多,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