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七零之懒人有懒福 > 第3章 有点地位

七零之懒人有懒福 第3章 有点地位

作者:文好好好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3-20 11:48:25 来源:文学城

文婉举手正准备敲门时,就听“咯吱”一声门从里面打开了。

一个五官精致肤色白皙,极其好看的少年盯着她看,清澈漂亮的眼睛里正倒映着她的身影。

不知怎么脸就红了,连忙瞥过头朝知青点里看,“张红在吗,我们找她有点事?”

一旁的李欣欣看着新来的知青眼睛亮亮的,附和道:“对,红姐在吗?”

听见张红这个耳熟的名字,时叙白想起是那个昨天率先开口的知青,低眼看着脸色稍微有些红的人,“她去上工了,你们叫什么名字,等中午她回来我帮你们转告她。”

“哎呀,我忘了她今天要上工了。”

“那你就跟她说村子里的文婉和李欣欣找她,她就明白了。”

见目的达到,李欣欣说完这番话拉着文婉就走了。

回去路上,李欣欣摇头一脸遗憾,“可惜了,只见到了一个。”

“你看,我没骗你吧,长得很不错。”

“说话斯斯文文的,感觉跟村里的知青不太一样,比咱们学校里的那些干部主任子弟气质还要好上一些……”

文婉看着地上的落叶,心想是挺好看,尤其是那双眼睛,看人的时候能把人陷进去。

淡淡开口:“还行吧,没有我大哥好看。”

李欣欣听见这话面色一僵,“你这就是妥妥的全世界你大哥最好!”

说完,又一脸羡慕的看向好友,“的确,我们村不整个大队整个公社都没有人能比得上你大哥,高中一毕业就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人长得英俊帅气,对人有礼貌,对两个妹妹都特别好!”

说到这就想起自家那个喜欢以捉弄自己为乐,乐此不疲的大哥,叹了一口气。

“我大哥只会捉弄我……”

一回到家,文婉就见她奶躺在藤椅上,见她们回来了立马笑盈盈的问,“好看吗,晚晚,你来说,我才不信欣欣这个鬼精灵丫头片子的话。”

文婉犹豫了下,“还行吧,没大哥好看……”

陆小曼:“哦。”

文婉奶奶陆小曼和文婉爷爷文志邦是年轻时从别处逃难过来的,1942年春天到的东河村。

因为文志邦和陆小曼长相十分出众,衣着不凡还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刚到这偏僻的小村子时还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

那时,村子里因为长年的战争十分排斥外地人,一直对他们都没好眼色。

直到年中旬的一场自然灾害,才逐渐好转。

那年春天除了开春的时候下了几场毛毛细雨。

从那之后到麦收就再也没下过雨,全靠人们从山上挑水浇小麦。虽然小麦抗旱,但还是死了一大半,收成不足往年的一半。

收完麦之后,人们又把希望寄托在花生和玉米上,谁料整个秋天又是滴雨未下,山上的水源也在不断减少。

然而祸不单行,本就成活不多的秧苗又迎来了成批的蝗虫。

那年夏天,蝗虫所到之处,寸叶不留。原本稍微还能有些收获的花生玉米,这下却全部葬送蝗虫之口,颗粒无收。

由于长时间大旱,导致许多河流断流,山上也一片萧条。

蝗虫过后,文志邦和陆小曼两人在家里商议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拎着他们那精致的皮箱朝老村长家里走去,在村长家拿出皮箱里的三十多根金条。

然后,又挑了村里的十几个青壮年去隔壁省买粮食去了。

都说“乱世黄金贵”,其实乱世最贵的不是黄金而是粮食。

十几个人带着三十多根金条,四处奔波也才换回了五百多斤粮食。

靠着这点粮食村里人又经常上山,朝着深山里走去,村子里才勉强度过那个秋冬天。

旱情加蝗灾持续了一年左右,一直到了1943年中旬才勉强好点。

回头再看其他村子,几乎是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年轻有劳力的人早就领着举家逃荒,往隔壁省散去了。

只剩一些上了年纪走不动的老人,还有拼死不逃荒倔强的守着祖业的一小部分人,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嶙峋。

时候的树几乎都是没有皮的,因为被人吃了,那一年人们把能吃的都吃了,不能吃的也吃了。

东河村的人几乎全都接受过文家送的粮食,对他们十分感激。

从那之后,文家人在村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再加上文守郁和陆小曼也识字,两人便在镇上小学教书,更是受人尊重了。

两老口教书到现在也教了三十多年了,可能是年轻的时候见识的多吧,讲的内容风趣而幽默,趣味十足,十分受学生喜欢。

镇子上的领导几乎都上过他们夫妻二人的课,对他们很是尊重。

因此,他们家虽是从外地搬迁而来不仅在村子里有地位,在镇子里乃至县上也是有着一定的知名度。

李欣欣从小就听她妈耳濡目染,要不是文婉爷奶那时候给了救命的粮食,她早就饿死了。

对文家爷爷奶奶很亲近,再加上跟文婉关系好,也算是从小在陆小曼跟前长大,经常逗的她合不拢嘴。

在文家呆到了快中午,才依依不舍的回家做午饭了。

李欣欣走后,文婉也开始做起了今天的午饭,别看陆小曼快六十岁的人了,但是却不会做饭。

她和文老爷子在一起这么多年了就是没做过饭,也不是不会做,就是做的半生不熟,让人难以下咽……

年轻时都是文老爷子做饭,儿子结婚了就轮到儿媳妇,儿媳妇厨艺很好几乎都是儿媳妇做饭。

再有就是有孙女了,孙女虽然小但是也比她做的好。

洗碗这事就更别说了,文老爷子也是个极其疼爱妻子的人,能办的就自己办了,更不用陆小曼动手。

五月初正是黄瓜结的最猛的那一茬,祖孙俩一起慢步去自留地里摘了四五跟黄瓜,薅了一把韭菜。

回到家里文婉进到厨房做饭,陆小曼自己一个人在院子里也没什么事,就进厨房跟孙女闲聊。

用大铁锅焖了一锅米多土豆少的饭,又用猪油炒了一盘鸡蛋多韭菜少的鸡蛋韭菜,四五根黄瓜拍了一盘清脆爽口的凉调黄瓜,还有一碟咸菜。

麻利的做完饭后,文婉又迅速的躺回藤椅上,不禁感叹,还是躺着舒服。

没多久就听见门“咯吱”一响,她父母的说话声音随之而来。

李敏:“哎呀,饭咋都做好了,不是跟她们说等我回来我做吗。”

文守郁:“一闻这味,就知道又是我闺女给做的好吃的!”

“没事,刚好可以让咱闺女多动动。”

李敏浅浅一笑:“也是。”

文婉此时躺在藤椅上听着这段对话心里已经毫无波澜,显然,这样的话已经听了无数遍……

两人刚放好工具,转头一瞅便看见小女儿文婉在那藤椅上躺着。

文守郁满脸笑意的走过去, “我闺女厨艺可真好,大老远就闻到香味了。”

“晚晚,今天在家里都干了些什么呀。”

李敏叫着文婉小名,想起刚才打趣女儿全被她听到了脸上闪过一丝红晕。

文婉静静的看着她那双戏精父母,略显无奈。

此时听到动静的陆小曼出来了,看着院里的人,“回来了,赶紧过来尝尝我和晚晚一起做的午饭!今天就咱四个一起吃饭。”

虽然她没做,但是她烧火了,四舍五入就是他们一块做的。

听见这声,三人都在水池边洗了洗手朝堂屋走去,吃饭时文守郁问:“他们都去哪了,怎么不见人?”

问的是文家老爷子和他们的17岁的大女儿和15岁的小儿子。

文婉: “爷爷临时起意领着姐姐和二哥去县里拜访老友了。”

“晚晚,你咋不跟着一起去呢。”

文婉夹了一块鸡蛋,“我才不去,拜访老友有什么好玩的!我要在家陪着奶奶。”

陆小曼笑没了眼,“你个的小滑头,我看你就是懒,才不是要陪着我。”

文婉嘿嘿一笑。

*

与此同时,知青点厨房里。

满屋子白色浓烟,呛得人直咳嗽。

张照清蹲在灶台边顶着一张大花脸,不停的往里塞柴火。

“这火怎么还不着?早知道就不答应他们了……”

今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张强就来敲门了,在门外喊着,锅里给他俩留有早饭,中午的时候顺便帮忙做下午饭。

张照清那时候还没睡醒,迷迷糊糊的回应,“好的好的。”

起来之后,和时叙白一起吃了早饭,把这脏兮兮的屋子里打扫了一番。

看着这空的只有床的屋子,时叙白垂着眼,说要去找村长商量点事,让他看着门,拎着一小包东西出去了。

临近中午张照清才想起,早上答应张强帮忙做午饭的事,从小没做过饭的他,兴致冲冲的跑到了厨房。

看着这锅灶愣在了原地,在城里都是用蜂窝煤球,哪里见过这种大铁锅。

不就是生个火吗,这有什么难的,往灶里塞了一堆柴火,划着火柴便开始在那生火了。

结果半个小时过去了火还是没有生着,一屋的浓烟。但时叙白还没从外边回来,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生。

没过一会,知青点里的人都回来了,发现厨房往外冒烟,纷纷放下锄头,冲了进去。

张红第一个跑到厨房,看见张照清一直再往灶里塞东西。

“这样是生不着火的,首先柴不能塞太多,得让它透透气,然后才能着起来。”

边说着边把把多余的柴往外拿,扭头看见了张照清的大花脸,忍不住笑了,“你先出去洗把脸吧,午饭我来做就行。”

“那行,谢了啊。”

原本被就被烟呛的不行,准备要放弃的张照清听见这话,连忙飞奔出去,到水缸旁边,舀了两瓢水在那洗脸。

文里闹饥荒的那个事件是真实存在的1942年的河南,真的好惨,呜呜呜。

求收藏 评论发红包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有点地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