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七零之好命知青 > 第11章 第 11 章

七零之好命知青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时离月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1 16:36:16 来源:文学城

被众人崇拜着的唐心月并不知自己被当做了石子。

因再过十来天就是年底结算的日子,她需要在这段时间稳定挣下和之前一样的工分,所以根本没空理会与劳作无关的人和事。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就在她刚调到一组后不久,一组的“倒拉器”就不知被谁给破坏了。

距离年底结算只有不到五天的时间,而且破坏的就只是她们一组的“倒拉器”,若她猜的没错,这件事应该就是冲着她来的。

唐心月站在被打坏的滑轮前,边检查边把可能做出这件事的人挨个想了个遍。

先是工地上环环相扣的分组。

她所在的维修一组受益于她做的“倒拉器”,应该不会傻到做这种不利于自己组的事。

二组组员倒有些嫌疑,毕竟他们和一组处于竞争状态,一组没了“倒拉器”,对二组来说确实算的上是好事一件。

但如果真是他们破坏的话,他们的动机难免又太过于明显了些,只要有点脑子的人简单分析一下,就会立马怀疑到他们身上。

二组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至于其他小组?

唐心月平日里与他们并无什么过节,虽有些暗恋江北山的女知青会嫉妒她,可她们也应该清楚做出破坏“倒拉器”的事对江北山来说意味着什么。

爱屋及乌,她们也没有理由害和江北山一组的她。

小组嫌疑排除,那接下来就是个人。

秦兰没心没肺的,借她十个脑子,她也想不出这个办法来对付人。

乔西、梁颖、石艳丽几人就更不用说了,就算她们有那个贼心怕也是没那个贼胆。

况且这几人一直和她的关系不错,应该不会做出在背后捅她刀子的事。

除了这几人,和她接触较多的便只剩下杜春丽、王真真几人。

杜春丽的确从一开始就不待见她,而且她也是江北山的爱慕者之一,但此人心高气傲,自尊自大,定不屑于做这等卑鄙龌龊的事。

至于王真真嘛?

唐心月分析一圈下来,就只剩她的嫌疑最大。

除去王真真不喜欢她以及处处找她的茬的原因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倒拉器”对她来说,可以算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王真真被“倒拉器”折磨的不成人样,可唐心月却因造出“倒拉器”这件事被公社干部点名表扬。

心里不平衡,自然就会因妒生恨。

确定了破坏者,可唐心月却没有证据证明,别无他法的她只能暂时吃下这个哑巴亏,将全部精力放在接下来的搬运工作上。

因全村只有两个滑轮,一组的滑轮被人破坏后,库房就没有能让唐心月替换的滑轮,接下来她和梁颖想要运送石材的话便只能依靠木质独轮车。

好在她们之前已经借助“倒拉器”运送了不少石块,所以眼下需要她们用独轮车运的石块并不是很多。

这样到年底结算时,俩人也没怎么拖维修组的后腿。

到方林村后,唐心月就听头一批知青说过,每年年底,村里都会根据当年的粮食产量和质量确定用于分配的粮食总量,在扣除必要的种子、饲料和储备粮后,剩余部分用于分配给社员。

每位社员可根据自己的工分数到指定的粮站领取相应数量的粮食,而每个社员的工分则是根据其在这一年里的劳动表现来确定,通常包括劳动力数量、年龄、性别等因素。

一般来说,像牛建国这种男知青,每天基本可以得到10分,妇女以及老年劳动力则每天可以得到8分,一个工10分,也就是说男知青一年能挣300多个工。

方林村粮食产量不高,收入也不多,一个工大概也就5毛钱的样子。

在全年基本无休的情况下,一个男知青能挣个一百多块,扣除分的粮食个其他东西,一年也能剩下个八十来块。

而女知青就没有男知青挣的这么多了。

那些没有报名参加维修堤坝的女知青们,在扣除分的粮食和其他用品后,基本只剩得下几块钱。

庄文静没去维修堤坝,加上挣的工分也不多,所以结算的时候,她只分到了些粮食和其他用品。

唐心月和秦兰运气好,刚分到村里没多久就遇上了维修堤坝的工程,虽是女劳动力,但村里给维修堤坝的她们算的是12分。

秦兰扣除粮食后分到了5块钱,而唐心月因为表现突出,又发明出了“倒拉器”,不仅分到了粮食,还额外得到了15块的补助。

唐心月从高队长手中接过分到的粮食和大团结,高兴地笑弯了眉。

要知道,在全村还有很多欠款户的情况下,唐心月作为一个刚到村里没多久的女知青,能在结算的时候分到粮食且还有15块钱的结余,可是让无数人羡慕的事。

特别是辛苦了一阵,却还没她结余的多的王真真,那才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唐心月带着笑意从王真真面前经过,一点也没去在意她那艳羡的目光,等乔西几个分好了粮,几人便有说有笑地朝大队部走去。

可就在她们刚走出去没两步,忽然从身后的人群中传来了一阵喧闹声。

“你这工记的不对!”有人大声吼道:“我和牛建国做的是一样的活,凭什么他是334个工,而我才304个?”

说话的人声音很大,话刚说出口,就迅速引来了大伙的关注。

秦兰、庄文静两个八卦大王的注意力自然也被吸引了去,见有热闹可看,也没等唐心月愿不愿意,就一左一右硬拉着她往人群处飞奔而去。

可看热闹的人实在是太多,不一会儿的功夫,社员们就将村支书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

即便秦兰和庄文静带着她避过人群,东挤西绕,也才勉强来到了人群第二排。

等唐心月好不容易在人挤人的空隙中站定,便见一个身材魁梧满脸黝黑的男同志对王支书问道:“支书,我家什么情况你最清楚,全家就指着我这点工分活着,少记一分都是在要我们的命,更何况还是30个工。”

男子十分激动,在说这话时,一双铜铃大小的眼睛始终盯着坐在位置上的杜春丽,那模样,似杜春丽说出一句狡辩的话,他就会将其生吞活剥了般,很是吓人。

唐心月透过人群,认出闹事的是维修一组的刺头张老幺。

听说此人年轻时因犯错被抓进去改造了几年,回来的时候,家里就只剩下一个病重的老母和残了一条腿的大哥。

老母和大哥没有劳动力,家里全靠他一个人挣的工分过活,日子过的十分紧张,可张老幺却从没张口向村里要过补助。

人有志气,责任心也强,就是这脾气吧,怪了点。

唐心月刚调到一组时,张老幺也时常因为进度问题对她吹胡子瞪眼,一开始唐心月还有些害怕,后来慢慢熟悉后,才知道这人根本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样可怖,至少他从没起过害人之心。

不像有些人……

唐心月忍不住看了眼坐在条桌前的杜春丽。

果然,还是那么人畜无害。

唐心月不禁替面目狰狞的张老幺捏了把冷汗。

“张老幺,你说杜春丽同志记错了你的工分?”

王支书坐在杜春丽的旁边,从张老幺提出疑问到现在,一直都保持着他惯有的冷静,等高队长前去将男子情绪控制下来后,他才从杜春丽的手中拿过记工本,冷声问张老幺道:“可有证据?”

“我和牛建国每天一起上工,一起下工,他每天做的活基本都跟我一样,哪怕是维修堤坝,我也是和他一样进的维修一组。”

张老幺信誓旦旦说出了自己质疑杜春丽的依据,怕村支书他不相信,又急忙补充了一句。

“而且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记错工分了,上次她就把雷大军的工分记错,要不是江北山同志及时发现,说不定她还要记错多少。”

被他这么一提醒,刚还听得聚精会神的人们突然就意识到了什么,短暂的沉默后,有人忍不住开了口。

“我记得好像去年她刚接手记工员的时候,就故意给她的好姐妹,一个叫王真真的,多记了好几次工分。”

“看来她记错工分还真不是一次两次的了。”

有人也跟着附和,“还有前几天,王家小子为了少记一个工跟她在工地上争论了半天。”

“她最后还说人家不识字,乱冤枉她。”

“……”

社员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杜春丽的过错,让本就心中不服的张老幺更加火冒三丈,见王支书只知道追着他问证据,杜春丽又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模样,他哪还控制的住自己的爆脾气,火气上来后,一个箭步就冲到杜春丽面前,怒拍桌子呵道:“肯定是她把我的工给记错了,不然我怎么可能才挣304个工!”

“你们不是要证据吗,现在我就证明给你们看!”

说完,张老幺就要动手去抢王支书手里的记工本。

众人被他突然的呵斥声和举动惊的一愣,杜春丽更是吓得花容失色,躲在条桌后面一动也不敢动,最后还是高队长率先反应过来上前制止了他,才避免了这场混乱。

“事情我会查个清楚,你先把你在外面的那套给我收起来!”

王支书气定神闲的坐在位置上,对着暴跳如雷的张老幺上来就是一顿批评教育,“证据我自己会查,不用你来证明!”

“啪”地一声合上那摞险些被张老幺抢去的记工本,他回头对提出质疑的社员们道:“这东西就先放我这里,赶明儿我核实清楚后,再逐一跟大伙对证。”

不仅要核实,还要一一对证。

王支书既然把话都说到了这份上,张老幺心里即便是有再大的冤屈,也只能乖乖等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