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七零道系知青 > 第16章 第十六章生活家

七零道系知青 第16章 第十六章生活家

作者:洛水伽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2-07-08 11:59:51 来源:文学城

江宁白天在保管室工作,收工回去就跟着李守信方朝阳他们活泥,做泥胚,为了让泥胚更结实,里面还加了麦草和稻草,泥胚做好后,放到平地上晒干。

这种天气,几天就能晒干。

江宁做了一会儿,看看天色便去洗手做饭。

托乡亲们的福,家里食材十分丰富。江宁感念大家的辛苦,变着花样做晚饭。

现在,他在陈大娘的帮助下还学会了发面,蒸馒头蒸包子,他终于可以告别煎饼和贴饼子这两样主食了。

江宁动手能力强,第一次上手蒸包子就表现不俗。包子是三合面的,即高粱、玉米面和一点白面,全是白面吃不起。

包子馅,江宁只调了两种,韭菜粉条馅,茄子豆腐皮馅。包子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方朝阳一口气吃了七个。

江宁尝了一个也很满意,就派方朝阳给陈大娘送了八个,人家是师傅,得验收一下徒弟的成果。

据方朝阳回来说,陈大娘尝了包子后,十分满意,对大家说,江宁是教过的最有天赋的徒弟,还夸江宁说,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连蒸包子都学得比别人快。

第一天晚饭是包子,第二天是捞面,第三天是饺子。连着吃了三天后,来江宁这儿帮忙的知青变多了。

一到饭点,大家都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望着江宁。

江宁现在越发喜欢保管员这个工作,不但发挥他的所长,还有不少空闲时间,江宁也不溜号,但他可以用工作时间干点私活,他找了木头自己打制家具,光案板就弄了两个,一大一小,一方一圆,大的用来揉面擀面条,小的用来切菜。

除此之外,他还自己做凳子,以后家里吃饭,再也不用坐桶上了。

江宁在保管室干了一段时间后,颇得民心。大伙对他评价极高,说他聪明能干又靠谱,对人和气。

陈大山在观察了江宁几天后,终于放心地把第二把钥匙交给了他。第二把钥匙是粮仓的,这个无比重要。江宁了解到这点后,再也不说保管员这个职位不重要了。

陈大山慢悠悠地说道:“这粮食是咱们大队的战备粮和来年春播的种子,十分重要。保管员这个位子不是谁都能坐的,一般得是村里人品好,大伙信得过的人当。大家都信得过你,你要好好干。”

其实陈家的族人还打过保管员的主意,陈大山觉得这样做会引起大家的非议,坚决让江宁当保管员。

江宁接过粮库的钥匙后,就叫过陈壮和陈大山还有其他村民来帮忙,再次清点一下粮食的斤数,并一一记录在册。

他查看了一下粮食,便说道:“天旱太久,一旦下雨怕会下连阴雨,我建议趁着天晴,再把粮食晒一晒,我正好把仓库消消毒。”

陈大山觉得当初粮食都是彻底晒干了才入库的,现在翻晒,工作量太大,有些不太想同意。

江宁说道:“队里要是不方便出劳动力,我自己找人慢慢晒吧,一天晒一点,总会晒完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陈大山考虑片刻道,说道:“现在大家正在锄田,我抽不出多少人给你。”

江宁说:“有多少算多少。”

最终,陈大山抽调出了二十多个女同志给江宁。江宁也很满意,大娘婶子嫂子地叫着。

这些妇女也很喜欢跟江宁在一起干活,人家小伙长得俊,嘴还甜。比她们家那个老货好太多了。

次日清晨,江宁从家里拎了两桶自己熬的金银花茶过来,这是给大伙喝的。

等到大家伙到齐时,江宁已经把粮仓外面的地面打扫干净,大家一边说笑,一边开始干活。粮食是一囤一囤的晒。今天只晒了三囤粮食,早上晒,晚上收。收工前,江宁在大家的见证下,把粮食收到粮仓,盖好盖子,封好,再锁上门。

第二天,重复着昨天的动作。

这期间,江宁还趁机把粮仓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洒上生石灰消毒,还堵上了五六个老鼠洞。

江宁工作时晒粮,回家晒泥砖。粮食入库时,他家的泥砖也堆了满满一屋子。

他看着满屋的泥砖,一脸地满足。再过些日子就可以盖房子了。

晒完粮食的第三天,天就下起了雨。

干渴已久的大地贪婪地吸着水份。干涸的河沟水渠也在拼命地充实着自己。

整个刘家河大队的人高兴得要疯了,先是孩子们跑到雨里嬉笑打闹,滚得跟泥猪似的。接着大人们也加入进去,有的男人直接在雨里洗头洗澡。村子里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

久旱逢甘霖,不愧是人生四大喜之一。

江宁被感染得也跟着笑。

下雨的日子不用下田,村民们冒雨串门,聚在一起说说闲话打打牌。

江宁这两样都不太喜欢。他想看看书,家里没有。没办法,他就反复地读原主从家里带来的那几本旧书。其中有一本是《资本论》第二卷,江宁以前没读过,现在一读,不禁感慨:马大爷不愧是马大爷,把资本家的本质早看透了。只有打过工的人才能读懂《资本论》。

读了一会儿书,江宁休息休息眼睛,开始叮叮当当地做手工。看书和做手工是江宁的两大爱好。小学生读物上说,只要开动双手和大脑,生活差不了。江宁只想补充一句,一定要自己干,不要给老板干。不然老板就会让你一个人干两人的活。

大黄冒雨来串门,江宁跟它聊了几句,摸摸它的肚子,大黄怀孕了一个多月,现在是孕中期,再过一个月就要生小狗了。

江宁已经打听到大黄的主人是谁了,是村头刘奶奶家的。老人家挺和气,江宁一问,她就爽快答应等大黄下小狗,随便他挑。他马上就有自己的小狗了。

江宁看着外面连绵不断的雨线,跟老胡规划未来的生活:“我们很快就有小狗和小猫了,家里还缺几只鸡,公社给我发补助了,一共七块五,我下月还有三块钱的补助,打算买三只母鸡养着,留着下蛋吃。房子盖好后,我得弄个书架,淘几本书看。”

老胡对于生活向来都是凑合,他学着江宁的口吻说:“都听专家的。”

在生活方面,大家都觉得江宁是个专家。

没有人像他那样,对吃饭居住等各种生活锁事倾注那么多的热情。

雨后天晴,大家再见面时,脸上仍洋溢着喜色。

互相打招呼时,嗓门都清亮许多。

江宁的心情一如既往地好,他还去田野里逛了逛。

庄稼得了雨水的滋润,长势喜人,几乎是一天一个样。田野里一片郁郁葱葱,晨风里带着凉意,让人更觉神清气爽。

陈大山心情也挺好,走路都带着风。

他眯着眼睛,抽着旱烟,满意地望着无边无际的庄稼。

只不过,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这几天,王明成的判决下来了,判了五年,近期会被送往某个农场劳改。

王家人一片愁云惨雾,王陈两家彻底结仇。两家的族人见面互不搭理。

江宁做为参与者之一也受到了波及。

按理说,他在其中出的力并不大,只是跟陈大山一起弄了绿肥水而已。最关键的几步他也没戏参与。

但王家人并不这么想,他们对付不了陈大山和陈家人,还对付不了江宁吗?江宁承担了不属于他的那一份怨恨。

有人悄悄告诉江宁要小心王家人。

江宁表面上无所谓,私下里也做了准备。他每天除了本质工作,还抽空健身,举个石头,打个沙袋都是寻常操作,他的身体素质在缓慢提升,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文弱。

当然,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江宁还有大事要忙。他要盖房子了,村里同意他砍两棵树盖房子,陈大山也同意把老养猪厂的旧瓦作价卖给他,瓦、木头、泥胚都有了,万事具备,只差盖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