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七零带球女配不跑了 > 第8章 吵吵

七零带球女配不跑了 第8章 吵吵

作者:一之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4 23:06:33 来源:文学城

贺承泽失笑地摇摇头。

送走他,姜雪怡去隔壁赵家敲了敲门:“刘璐,是我,你在家吗。”

门很快开了,却没看见开门的人。

姜雪怡愣了愣,低头一看,便看见一个扎着两个歪歪的羊角辫的小女孩,年纪大约五岁,苹果似的圆脸蛋泛着健康的红晕,长得颇为可爱。

小女孩歪了歪头:“你找我妈妈吗?”

姜雪怡翘起嘴角,弯腰摸了摸她的头:“是呀,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甜甜一笑:“我叫赵小蕊。”

“小蕊真乖,你妈妈在家吗,我找她有点事。”

赵小蕊侧身喊:“妈,有个姨姨找你。”

屋里传来一阵叮零当啷的声音,片刻,刘璐走了出来,眼睛却有些红,声音也很憔悴:“是雪怡啊,你找我啥事?”

姜雪怡:“噢,我想问问你,这附近哪有地方卖种子,我想在阳台上种菜。”

“种子啊……”刘璐想了想,“这可能得到集上买。”

姜雪怡眼睛一亮:“啥时候能赶集呢?”

刘璐回头看了眼墙上的挂历:“今儿个就是赶集的日子,贺团长应该跟你说过的吧,这附近有好几个公社,逢五逢十的日子,乡亲们就会带着自家的农产品,竹篮、草席等手工制品到集市上摆卖,有时候甚至几十里外的乡亲也会来赶集,人多的时候有四五千,少了也有两三千人哩。”

姜雪怡乍舌:“人还挺多的。”

“是啊。”刘璐道,“人多卖的东西也多,有些平日供销社里见不着的东西,在那也能买。”

她左右张望一下,压低了声音:“有些还不要票呢。”

姜雪怡眼睛又是一亮,那她是非去不可了。

“麻烦你把交通路线写给我,我一会就去赶集。”

“成。”刘璐痛快地应了一声,喊赵小蕊,“小蕊,去屋里帮妈妈拿纸和笔。”

赵小蕊踢踢踏踏地跑进屋,不一会就拿了纸跟笔出来,却没有递给刘璐,而是拉了拉她的衣角,眼巴巴地道:“我也想去赶集。”

“赶集人挤人的,你去干啥,不怕给挤成肉饼。”刘璐嗔道。

赵小蕊嘟了嘟嘴:“可是赶集有很多好吃的呀,有绿豆饼、麦芽糖、爆米花……”

小丫头掰着手指头数数,样子可爱极了。

刘璐勾了勾她的鼻子:“大馋丫头。”又望向姜雪怡,“成吧,雪怡,你等等我,我跟你一块去。”

姜雪怡笑道:“没事的,小蕊想吃啥,我给她带。”

“这哪行。”刘璐道,“你一个孕妇,我也不放心你一个人去那人挤人的地方,万一出了啥事,你家贺团长不得埋怨死我。”

姜雪怡心中一暖:“那就谢谢嫂子了。”

刘璐回屋拿上包,牵着赵小蕊,一路走一路说:“赶集的地方离咱们不算远但也不近,得坐牛车去。”

坐上老乡赶的牛车,姜雪怡扫了一眼赵小蕊,见她只注意巴望着路边的风景,便轻声跟刘璐说:“你刚才……是不是遇上什么事了,我瞧你眼睛红红的,要是有什么能帮上手的,你尽管说。”

刘璐也看了一眼赵小蕊,叹了口气:“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怕跟你说,刚才邮递员上门送信,是我婆婆寄来的,写了两页纸,全是催生的。”

姜雪怡眨眨眼睛:“你们家……不是有小蕊了么。”

刘璐又叹一口气:“小蕊她是女孩,我婆婆就指望我生个男孩呢,还说什么老赵今年都三十五了,也该生二胎了,别人像老赵这么大年纪的时候,孩子都满地跑了,打酱油都有伴了。”

她愁眉苦脸:“我又不是不想生,但就是生不出来。”又道,“不怕你笑话,我跟你出来赶集,也是不想呆在家里,一呆在家里就想起我婆婆那张脸,想起她写的催生信,烦人得很。”

涉及到家事方面,姜雪怡敏锐地转过话头:“孩子的事,都是上天注定的,急不来,我瞧小蕊就挺好,听话得很。”

“都是老师教得好。”刘璐道,“我早早就给她送去育红班了,昨儿个你没见着她,就是因为上学去了,今天才休假。”

她撇了撇嘴道:“就因为小蕊上育红班的事,我家老赵没少跟我吵吵,说孩子这么小,怎么能让她去上学呢。”又道,“其他军嫂,也都说我懒呢,可她们也不想想,老赵要去部队,我也要去妇联上工,不把小蕊送去育红班,谁来带?”

姜雪怡笑道:“孩子去育红班,由老师带着,早些开蒙,从小学习些基本的生活习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咱们当大人的也能轻松些,再说了,又能早些接触其他小朋友,等上了小学,不会不合群,也能更快交到好朋友。”

刘璐深以为然,一拍大腿:“就是这个理。”

两人说说笑笑,时间很快便过去了。

路上,姜雪怡看到很多跟她们一样去赶集的人,都是一大家子的,老的少的牵着小的,无论大人小孩,脸上都洋溢着笑意。

赶集,在这年头真的是一件隆重又欢快的大事了。

想到这,姜雪怡的心情也雀跃了几分。

到了地方,刘璐将赵小蕊抱下车,忍不住咂舌:“人可真多啊。”

“是啊。”姜雪怡接嘴道。

放眼望去,乌泱泱的全是人。

空气中弥漫着蔬菜的清香和肉的油香,偶尔夹杂着鸡屎鸭屎的气味,混着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编织成一幅鲜活的市井画卷。

人虽多,却不乱。

集市被分为了四个区域,牲口区、粮食区、青菜区、杂货区。

刘璐说:“你要买种子对吧,咱们去青菜区,那里卖菜的老乡多,指定有卖菜种的。”

她一手拉着赵小蕊,一手拽住姜雪怡,往人群中挤。

刘璐不是头一回来赶集了,很快便找到了相熟的卖家。

姜雪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了好几袋种子,有小油菜、番茄、菠菜、蒜苗、韭菜、葱……

种子的品类比她想象得要丰富多了。

满载而归,姜雪怡心满意足地问刘璐:“你要不要也买点?”

刘璐摆摆手:“拉倒吧,我哪有闲工夫伺候这个。”

姜雪怡笑道:“你没有,赵团长有啊,你忙不过来就让他搭把手。”

“更拉倒了,他一回家就跟个大爷似的,能躺绝不站着,要他给我搭把手,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刘璐更是连连摇头。

姜雪怡也不强求:“那成,等我种出菜来,你想吃啥,上我家摘。”

“嗯嗯。”刘璐敷衍两声,显然,她并不认为姜雪怡能伺候好这些蔬菜祖宗。

买完种子,刘璐问:“你还想买啥?”

“想买几块肥皂,还想买些锅碗瓢盆,对了,再买些肉回去,我瞧着摊上摆着的都新鲜得很。”姜雪怡道。

刚才买种子的时候,她也没闲着,四处张望,看到有人摆猪肉摊,好不容易看到有卖肉的,怎能放过这个机会。

刘璐想了想,道:“走,咱们现在就去买肉,至于肥皂和锅碗瓢盆,咱们回去的时候顺道去供销社买。”

她左右张望一下,压低了声音道:“老乡们的东西虽然便宜,但质量不好,还是供销社的出品有保证,万一有啥问题,还能及时退换。”

“好,听你的。”姜雪怡笑道。

和刘璐一块出来真是对了,她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又比她早来部队大院这么多年,经验多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赵小蕊不乐意了,小丫头扯了扯刘璐的裙角,小嘴撅得能挂酱油瓶了:“妈,别忘了你答应过我,要给我买好吃的。”

刘璐一把将她抱了起来:“我又没说不买,想吃啥,绿豆饼还是蜜三刀?”又道,“等陪你姜姨买完肉就带你去买。”

到了猪肉摊,姜雪怡挑拣了一番,看中了一块瘦肉:“我要这个。”

刘璐拍了一下她的手:“傻呀你,买啥瘦肉,买肥肉啊。”

“肥肉?可是肥肉炒菜比较油腻吧。”姜雪怡道。

刘璐翻白眼道:“油啥腻啊,巴不得它油多呢,买了肥肉回去,还能炼油,平时炒菜的时候挖一勺,白菜都能炒出猪肉味。”

姜雪怡点点头,要是刘璐不说,她还不知道,原来这年头的人喜欢肥肉多过瘦肉。

那她入乡随俗,也买肥肉好了。

见姜雪怡选好了,刘璐咳嗽两声,说起了本地话:“你这肉咋卖啊。”

老板扫她一眼:“七毛钱一斤,没票多收一毛。”

那就是有肉票就是七毛钱一斤,没有肉票八毛钱一斤。

刘璐用胳膊肘捅捅姜雪怡:“咋样,成不?我看他家的排骨也挺好,要不要割一斤?”

“成。”姜雪怡也看上那红白相间的排骨了,看着就新鲜,“就要两斤猪肉,一斤排骨。”

老板:“排骨贵些,八毛钱一斤,也是没票每斤多一毛。”

姜雪怡咬咬牙,还是买了八毛钱一斤的猪肉和九毛钱一斤排骨,一共是两块五。

贺承泽一个月才领五斤的肉票,足可见肉票在这年头有多珍贵。

哪怕多花一毛钱,这肉票也得省下来,以后还能买肉。

按贺承泽的工资计,她们家最缺的不是钱,而是各种票证了。

说句在这年头有些思想不正确的话,真是有钱没处花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