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璞玉证禅 > 第7章 金锁疑云

璞玉证禅 第7章 金锁疑云

作者:春花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5:22:18 来源:文学城

且说芒种过后,贾母忽兴起要赏荷,命在藕香榭摆宴。这日晌午,甄璞方踏入榭中,便觉一股冷香扑面——原是薛宝钗坐在临水栏杆边,正与探春对弈。日影透过竹帘,恰恰照在她项下金锁上,那“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篆字,竟似活物般游动起来。

甄璞腰间风月鉴骤然发烫,镜中映出奇景:但见那金锁在光影中化作两条金蛟,紧紧缠绕着块通灵美玉。锁身纹理忽明忽暗,细看竟是无数命理丝线编织而成。他凝神推演,眼前恍现太虚幻境——警幻仙子正将一缕金丝系上命册,叹道:“痴儿,你自缚这般紧作甚?”

“甄世兄独坐出神,莫不是嫌我们棋局无趣?”宝钗落子铿然,将甄璞惊醒。她今日穿着蜜合色棉袄,玫瑰紫比肩褂,虽打扮素净,那金锁却衬得她颈子愈发白皙。甄璞忽觉心口闷痛,仿佛看见这少女终身都锁在那圈金光里,纵有青云之志,终难逃金玉良缘的桎梏。

此时贾瑛抱着琴进来,见甄璞面色有异,顺他目光望去,正与宝钗四目相对。宝钗忙起身见礼,金锁随动作轻响,贾瑛忽道:“薛姑娘这锁上的字,倒让我想起句旧诗——‘金锁重重缚彩云’。”宝钗闻言笑意微凝,指尖在棋枰上轻轻一颤。

忽闻水声响动,宝玉拉着黛玉闯进来:“好姐姐,快帮我们评理!”他项下通灵宝玉与宝钗金锁相距不过三尺,两般宝物同时泛起光华。甄璞看得分明,那玉与锁之间似有金线牵引,愈缠愈紧。风月鉴中忽现谶语:“金簪雪里埋”,镜面竟结起薄霜。

宴席设在荷塘曲桥上。宝钗坐在贾母下首,细心为老人布菜。甄璞冷眼观她行事:劝宝玉留心仕途,替探春打理庶务,连小丫鬟失手打碎茶盅都温言安慰。这般周全妥帖,反倒让人想起庙里的金身菩萨——宝相庄严,却终究是泥塑木雕。

席散时骤雨初歇,宝钗独在回廊下看残荷。甄璞经过时,见她正对着一枝折断的莲蓬出神,金锁在暮色中黯黯无光。忽听她轻吟:“荷尽已无擎雨盖...”甄璞不自觉接道:“菊残犹有傲霜枝。”宝钗猛回头,眼中闪过丝讶异:“甄世兄也知苏学士此诗?”

二人立在廊下说话。原来宝钗幼时多病,有个癞头和尚赠此金锁,说须得遇上玉的才可婚配。甄璞听得“玉”字,眉心朱砂灼灼跳动。他见宝钗说及此事时神色淡然,仿佛在讲别人故事,不由叹道:“姑娘可知,那和尚或许不是救命,反倒是下咒?”

话音未落,金锁突然发出悲鸣。宝钗蹙眉按住锁身,指缝间竟渗出血丝!甄璞急取风月鉴照去,镜中现出前世因果:这金锁原是警幻仙子炼丹炉中金环,因沾染痴情怨侣血泪,竟生出灵性要历情劫。此刻镜中金环忽化作金翅鸟,哀鸣着撞向囚笼。

“甄世兄看什么这般入神?”宝钗已恢复常态,只脸色愈发苍白。甄璞将镜面一转,照见塘中枯荷:“看这残藕,虽断丝连。”忽见贾瑛立在月洞门外,手中捧着个锦盒——内盛鲜藕,恰应了“藕断丝连”的景。三人目光交汇,塘中忽跃起金鲤,尾鳍拍碎满池倒影。

是夜甄璞在灯下观镜,见宝钗正在蘅芜苑抄经。金锁悬在笔架旁,锁孔中竟滴出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个“囚”字。忽闻窗外笛声幽怨,推窗见贾瑛独坐假山吹笛,曲调正是《困金锁》。笛声缥缈间,甄璞恍见太虚幻境中,有个与宝钗相似的仙子正将金环投入炉火,喃喃道:“不如煅作灰...”

正是:

金锁蟠螭困彩云,芳龄永继咒难除。

可怜蘅芜清秋节,犹自抄经缚真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