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萍水千灯 > 第6章 大楚

萍水千灯 第6章 大楚

作者:夏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6 07:20:42 来源:文学城

“你还记得我提到过巷子的‘管理者’吧?你可以把祂理解成因果神。祂和我们的世界以及所有因果关联起来的世界都不在一个维度。祂通过我们和巷子干涉世间的因果,所以每进入一个不同的时间,祂会给一个和主因果相关的线索。”解栖砚看出了他的芥蒂,平静地解释道。

“那这个世界的线索是?”

解栖砚从包里翻出一片杏叶,递给他看。上面写着黑字,有些潦草。

古琴声起金戈散,弈者亦作局中人。

殷千树看到这儿好像有些明白了:“所以你昨日才会问苏云会不会弹琴?”

“是。”

“那么能让我们回去的方式……嗯……或者说触发回去的条件是什么?”殷千树尽可能的找着准确的措辞。

“当主因果线实体化,我就可以用琉璃木珠收集。在这些世界线里,实体化的主因果线就是通行证。触发实体化大概是要到某一个事情节点才行。”解栖砚一字一句讲得很详细。

“那你为什么见到苏云就觉得他会是因果里的人?”

“其实最开始是看到了他身上的牌子,想着通过他先进了城再说。但是他给人的感觉……沉着、稳重、笑里藏刀。”解栖砚没有说更多,但殷千树却知晓了他的意思。集这些于一身的人,在这个动乱的时代,不可能没有“野心”——要么是为了守护什么,要么就是为了倾覆什么。不过目前看来苏云是前者。

两人一直从人群稀疏走到了人声喧闹。又拐过一个街角,只见一个茶馆门外被人们围了一圈又一圈。两人好奇地观望了一会儿,发现是一个说书先生在滔滔不绝地讲。

“书接上回。这隐者见了那山下的乱兵却是一点儿都不慌乱,抱着琴和几卷儿书在山林里穿。到了那小河边上,他就放下琴和那个书,自顾自地抚着琴。兵器那个寒光冲天呐!一下子就到了他面前。”说书先生刻意顿了一顿,引得听书的小孩子急得抓耳挠腮。

“然后呢?然后呢?”

“那刀光剑影在他面前止住。不止那些兵器,连扑上来的敌人和秋风都停止了。那隐者指尖在弦上拨着,弹的是那《十面埋伏》,有如长虹贯日、翻江倒海之气势。那人面不改色地起身,手仍在琴弦间交错。随着他的动作,那乱兵却是倒着往回走!一直走到了浔水里边,琴声方止。那些乱兵就扑通扑通地往水里掉,被淹没在了江河之中。至此,那个地方的百姓就再也没有被抢掠过了……”

叫好声此起彼伏,看来大家都喜欢这种江湖侠士。殷千树本来准备拉着解栖砚继续找线索去的,结果一转头发现他听得津津有味。

“解先生,我想我们还是以找线索为重。”他是真的不知道这种故事有什么好听的。

“讲得挺好的,何不多听一会儿?”解栖砚浅笑,“更何况,这天下奇闻他都知晓不少,那么想必也知晓些旧事。”

好一会儿,说书先生终是讲完了,人群也散尽了。解栖砚趁着机会带着殷千树进了茶馆,在说书人身侧落座。

“二位小友若是想听更多的就明日再来吧,今日已经结束了。”

解栖砚数出几块碎银推到他面前,开口道:“我们不是来听世间奇事的。先生学识渊博,我们有些事想了解一下,不知方便不方便?”

说书人见了银子,小心地拨到手上颠了一颠,随即喜笑颜开:“小友过誉了,有什么事尽管问我便是。若是我所知晓,必定尽数相告!”

“我们想知道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天下怎会如此混乱?”

“二位莫不是桃花源里走出来的人?从大楚分裂到如今各国建立政权、割据战乱已有三年之久。二位怎会不知?”

“我们家族居于深山里,确实与外界相隔。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我们不得已才来到了楚州。”解栖砚编故事倒是很有一套。

“原来是这样。”

“你可否详细讲讲这些事?”

“当然可以!”那人显得很热情,“那我从大楚末给二位讲。”

“大概是十七年前吧,那个时候天下还只有一个政权,也就是大楚。山川江湖、仁人志士都只忠于一个君王——楚神宗。不过后来他染了风寒走了。本来该那嫡长子,也就是当时立的太子继位的,结果据说那庶出的次子谋权篡位,设计毒杀了他的哥哥才坐上皇位”他压低几分嗓音,补充道“不过我也是道听途说,这些往事太久远,其中细节不便深究。”

“后来那庶子守孝三年登基,这便是楚明宗。早年虽然上位手段残忍了些,但百姓还是爱戴的,因为楚明宗的一些政策往往意在减轻百姓负担。据说他生活上也很节俭,为人正直清明,可谓明君啊。”

“既是明君,那这天下怎会乱成如今这样?”殷千树忍不住问了一嘴。

“小友莫急嘛,我正要说呢。这明宗早年虽然好,但登基之后却颁布了很多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政令。他的母后本就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宫中传言说就是她摄政为自己谋利。但当时的百姓哪晓得这些呐,民间的商贾农人不赚反赔,平民百姓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大家私下都说是皇帝心坏了。后来明宗还娶了个不安分的女子做皇后,朝中矛盾愈发突出。”

“那皇后本是丞相家二房的小女儿,是庶出。明宗看了她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觉得她可怜,便迎娶了她,那时宫里还有不少非议。谁知那女子竟跟那白眼狼似的,一心只想着诞下子嗣再谋权篡位。果不其然,太子十岁时便听她娘的话,往明宗常喝的茶里下了毒,但那日明宗去偏殿议事,没喝那茶,才逃过一劫。”

“想必他们不会善罢甘休。”殷千树太了解古人的权力争斗了。这种情况下没有亲情,没有忠心,只有永远的利益。

“是了,那太子后来在书房刺杀明宗,被暗卫防住,怕连累了母亲便往暗卫的刀口上撞,最后还是死了。寻常百姓都痛心疾首,说这太子殿下乐善好施、心地善良,和明宗截然不同。他们哪晓得宫里那些事,这样一位太子想要在民间混个好名声太容易了。”

“再后来……”那人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皇后的娘家人带兵逼宫,里应外合,杀了明宗,民间一片叫好。”

“天下就如此乱了?”殷千树不由自主地开始推断后续“若是皇后谋反,那如今的天下要么是她家独占,要么就是划走了最大的一块蛋糕。我想天下人并不都买她的账吧?”

“小友说得是,天下那些兵力雄厚的地方都各自独立出来,成了如今这样的局面。而那皇后打着太子的旗帜,自立门户,也就造就了如今天下最有话语权的政权——北燕。”

用死人当挡箭牌,确实是古代政治场上惯用的法子。毕竟死人可不会说话。

“那现在的天下是被分成什么样了?”解栖砚问道。

“害,小友你且看着,”说书人用手指沾了茶水就在桌上画了起来,“北面这块最大的地盘就是北燕,虞为其附属国。往南走从西边到东边有西越、楚州、新晋和东魏。楚州南边和昌、誉二州接壤,再往南有殷州和江州。还有西南面的后楚、南蛮以及东南方向的后齐、陈和附属于陈的益州。”

“照你的话讲,这楚州夹处在大国之间,没有被兼并反而独立出来,这是怎么做到的?”解栖砚几番话最终还是将话题扯到苏云身上 “楚州的那位苏先生,又是何来由?”

说书人一听便笑了,答道:“小友这两个问题,算作一个来回答便好。楚州正是因为有苏先生坐镇,才有了今日的安稳呐。”

“可否细讲?”

“没问题!这苏先生呐待人真诚、足智多谋,平素对手底下的人都和蔼可亲的,不像那北燕的门客一般一个个嚣张跋扈的。他大概是三年前来的楚州,那时候谢兴老先生刚把楚州交给祁宁,也就是现在楚州的府君。二人平素关系甚好,在楚州最困难的那段时间里,是他们一起把楚州从绝境拉了回来。”

“你刚刚提到祁府君,这个人什么来头?”

“他呀,是谢兴老先生收的义子。其实是这样的:北燕政权为谢氏所掌控,而谢兴老先生是谢氏的表亲,原本就是楚州的知州。但他这人刚正不阿,最看不惯那种以下犯上、谋权篡位的斗争。所以他最后也没想过把楚州交给北燕。北燕那边和楚州隔着浔水,渡水来攻只会两败俱伤,反而留下楚州作为北燕的“特赦”是个不错的主意。尽管楚州从未对外宣称过附属谁,但北燕一直把楚州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帮助自己外扩影响力。”

“但后来谢兴老先生去世,便让义子承他之位,继续管理楚州。小到百姓矛盾,大到农田水利,皆是他与苏先生亲力亲为,楚州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解栖砚把玩着碎银袋,心里盘算着:如果是谢氏不攻楚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者是谢兴,那么如今楚州交到了祁宁这个异姓人手中,谢氏必定会想办法拿回楚州。毕竟若是楚州能作为北燕的车前卒,那么无论是去攻哪个地方,或是作为军队驻扎地都是极好的。但古往今来讲究师出有名,北燕肯定也不会想成为众矢之的。只是这“名”该从何而来……

手上传来温热的触感,解栖砚抬眼,是殷千树正拿着茶碗碰他的手。

“欸,你说,今日早晨那城里车水马龙的阵仗是怎么回事?”殷千树笑着冲他眨眨眼。明明是疑问句,但他却是一副心知肚明的神色。

解栖砚立刻反应过来,转头问说书人:“你可知道今日城里那般热闹是怎么回事?”

“北燕的马车今日进城,大抵是为了和楚州续盟约什么的吧。”

“那你可知晓府君住在何处?”

“知道,就在楚州府嘛。喏,这里出门右拐,直走到第一个路口左拐,大概再走半炷香的时间就能到。”

“多谢。”解栖砚把手中碎银给了那人,和殷千树一起离开了茶馆。

“有线索了?”殷千树笑眯眯地看着他。

“殷先生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你不是早知道了吗?”解栖砚浅浅翻了一个白眼给他,他算是明白了,殷千树这人就喜欢逗他。

“脑子还算好用。”他补充道。

“过奖了,”殷千树也不恼,任他打趣着,“那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远道而来的客人,不得跟东道主讨个招待?”

“喂,那样不礼貌吧……”

感谢阅读

(古权线的地图画了放在了微博,需要可以自取[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大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