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凭此仰春 > 第24章 海角天涯(二)

凭此仰春 第24章 海角天涯(二)

作者:宴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05:19 来源:文学城

是夜。

寒连江一身夜行衣,裹得严实来见沈子箫。

沈子箫背手于书架前,犹如立在海府的断壁残垣之下。手握海殊被烧了一角的手札,其上隐隐的焦味提醒着火光尚未远去。

“死士与今嗜盟有关?”

寒连江止住自己的滔滔,沈子箫一言以蔽之,抓住了他话的要害。

“是。目前来看,海府的死士都是些平民,只似乎与今嗜盟产生了关联,与朝堂的关系倒是甚微。”

“倘若甚微,何故要来海殊这插上一脚?”沈子箫道。

寒连江蹙眉,“殿下的意思是……今嗜盟已经参与了朝堂站队?”

所谓江湖盟派,网罗天下英豪,个中规矩并非死板,愿意同谁结盟同谁为敌,大多由盟主掌舵。今嗜盟来无影去无踪,在江湖中算得上个神秘门派,盟主低调至极——

而多年前的几场屠门悬案,暴露出了今嗜盟血印,从此证实了其存在。嗜杀、反人性,是此盟派留给世人印象。而来无影去无踪的本质是,今嗜盟每一次出现在案发现场,留下的都是死士。

或者说,在当年的这些案件,主理官员搅浆糊也好没能力也罢,事实是这些死士的社会关系也让人摸不着头脑。越是普通,却越是难搞明白。

只是死者也都不是什么冤大头,不是什么清白之人。

不过在那后,亦正亦邪的今嗜盟就消声隐迹下去,犹如一只夜中行犬,及时止吠。

“乘仙阁你便知了。自诩中立之地,广纳各派人士,实则?江湖之大,却如何不在庙堂之中?”沈子箫冷笑,“让死人说话,你更擅长。”

寒连江道:“你要用江湖力量来查今嗜盟……大理寺等府衙不能协同你办理此案么?”

沈子箫将那手札扔在案上,眼里寒光刺过道:“吹须老夫子,拜官登仕,嘴里三分人话七分鬼话,你信?”

寒连江沉默片刻,“他们的手段我都看不上,你自然也……”

稀稀拉拉拖个把日月,分门别类安排好差事都要个半天,眼观八方,观的是所有上位人的脸色。

他思及此处,忽然明白了,“你要的不是呈给陛下的那案件原委。”

沈子箫有想知道的别的事,与今嗜盟有关。需要避开朝堂的约束。

他打量着沈子箫,“人人道你在肃州做了个边疆杀将,守着一亩三分地。我斗胆揣测……西北的风反而未将你心吹散……此番回京,你已下了决心,要趟入这浑水了。”

所谓一亩三分地,沈子箫在肃州可谓满心只有保卫家国四字,孤僻至极,这些年与京城,别说官要了,连母家人的联系都少得可怜。

争权下的暗潮涌动,是曾经沈子箫最为嗤之以鼻的事情。他曾深信不疑,是非为客观,真假自有后人评说。公道在人心。

但倘若如今有人这般与他对坐而谈,他会嗤笑带过。

沈子箫拍了拍寒连江,目光及远,“寒兄,事非由天定。”

“随我入局。”

寒连江错愕,一瞬间幻影,仿佛与他旧日之忆相叠,但目前人少了锐气与少年风姿,多了入骨的寒凉,冷血,淡淡语气中,不见希冀,唯有踏着黄沙而来的极强目的性,犹如从月夜中爬出的狼。

他手握佩剑剑柄,用力抱拳,力气震得佩剑作响——

与某个时刻交叠,竹林之间,夜幕沉沉,他在雨中亮剑,雨珠噼里啪啦砸在剑上,刀尖指向刺客咽喉,震得响亮。

沈子箫曾为他正过一顶破旧不堪的竹斗笠,称他,第一剑客。

“全凭殿下吩咐。”

只是还有一人。

不带犹豫地入局。

他的那位小妻子。

沈子箫望着案上的那册手记,和掉落的小纸,上书三字,每心昭。

姜槐已经从子夜处知晓了此案的大致进程。

为何会那么快对应上凶器与死因。全因二皇子急于摆脱此案,辨明自己清白。沈子箫于是奉了皇帝的命,先查了二皇子府——

不料在马厩旁发现凶器,反将二皇子更加拖入此案。

至于海殊与二皇子的关系……可以说几乎没有多少接触。从所有查证情况看,海殊是位勤政正直的官员,可以称得上矜矜业业。

她是否得罪了二皇子?其中隐情。可惜的是,海嘉只答些无关痛痒的,谈到海殊的关系就闭口一切,称非要见到那夜的大侠不可。

第五日。沈子箫再去海府。当然,随行的还有那位大侠,如今换了个身份,成为他手下客僚的——张槐。

化名张青。姜槐自个儿给自个儿编排好的。子夜同她说起那些话的时候,姜槐心里笑开了花。

这不是天赐良机么。一个给她和他都不容拒绝的机会。

沈子箫打量着姜槐正襟危坐的模样,身板是瘦,却坐得笔直,脸画成了白净小生,怪诞感油然而生。

“殿下信我,”姜槐已然换上了那日的装束,与他随行,眼神炯炯,“我定能为你办到事情。”

她将“为你”二字咬得极重。实则姜槐心里也没有谱。

沈子箫淡淡转过眼,不予置评。

她的话,他现而能猜个**不离十。

姜槐跳下马车的瞬间,就看见子夜逮着个小厮。

此人身着布衣,是个粗人,被子夜拎着,双手双脚扑棱,连忙喊着饶命。沈子箫在姜槐身后,那人识趣地见到了不凡的马车,连忙又朝着沈子箫呼救。

子夜朝着那人膝盖处就是一踹,给姜槐和沈子箫行了礼,连忙将那小厮身上的东西呈到沈子箫面前。

姜槐瞟了一眼,是袋沉甸甸的白银。

“银子?不错,是我吩咐的。”海嘉穿着一身素白衣,坦荡地在姜槐与沈子箫面前承认。

海嘉实则暗暗咽了咽口水,真真不想与沈子箫正面打交道。

她完全是顶着压力撑到如今。听说,二皇子府的大半小厮与婢女早被限了人身自由,细细查问。

沈子箫警告过她。

可沈子箫办案要关于阿姐的口录,她必得让他先揪了那位出现在海府的大侠来。

她如此想着,又对着笔官道:“记下来好了,无妨。”

“三殿下大可去查,这是笔海府固定的支出,从我姐姐私账上划走的。”海嘉对此事直言。

沈子箫淡淡问:“用处。”

“给我们爹娘的。”

倒是孝顺。姜槐暗暗想,诚如粗粗调查来看,海殊是个风评极好的要官。

“还有一半,给老家新娶妇的两位堂兄弟,打点府邸和吃穿用度的。”

姜槐忽地打断自己的想法。

沈子箫挑眉,“从何时开始的?”

海嘉道:“自我阿姐入仕为官开始。原来一直是给爹娘的,三月一次,一次三十两。近年多了一半,两位堂兄弟成家,看上了几处好宅子,又因事业上打点什么的,写信问阿姐要的。”

“殿下查吧……查完了得放那小厮去延县。耽误不得。”海嘉有求于人,声音慢慢弱下去。

姜槐在沈子箫身后,不由粗着嗓子率先发问:“为何?”

海嘉解释:“银子是生活来源。耽误了,爹娘和堂兄弟要喝西北风了。”

她声音又低下去,“他们会说阿姐不孝。”

姜槐粗粗估计了那一袋银子,起码有个四斤重,按照三品官的俸禄,怕是三个月的一半都在那里了。

倘若按六十两算……姜槐默默,她在谷梁生活过,还是开医馆的,自然对京城外的物价了解些。一两银能换百斤米,延县是边南的一个小县城,普通农户一年不过能攒上几两白银。

她知海殊家境,全凭沈子箫最初所言,“寒门”。

她幼年捡着几枚铜钱都开心得紧。就算是连着大手一挥开几个医堂且施粥行善都要不了那么多钱。何况是生活在延县。这些银子足够几个大家不用再起早贪黑求口饭,绝对吃喝不愁,早就脱离寒门,称得上乡绅地豪般了。

喝西北风?怎样花销才得三月不寄银,便见粮仓空?

海嘉这才注意到沈子箫身后的白净小生……她蹙眉。

海嘉身后人激动压过害怕,突然指着姜槐叫出了声:“大侠……是他!是他!”

“姑娘,我见到的大侠,正是此人啊!”

姜槐敏锐扫过发声之人,那人捂着手,却捂不住被烫出的伤口,只是不断颤抖地望着她,“那日我见大人……大人犹如护卫海大人的神明般站在刀光火影前,今日一见,果真风流倜傥,气宇轩昂!若非大人……或许,或许海大人尸首都不能两全!”

海嘉忽然站了起来,神色不复平静,愣愣望着姜槐,难掩惊喜。

“你……你是,那日的大侠?”

沈子箫冷冷打断如同认亲般的场面,“海二姑娘,你该说说你阿姐了。”

海嘉缓缓走向姜槐,试图用力将她的模样记下,出神之间,沈子箫的手偏偏正好拦在了姜槐身前。

挡住了海嘉的去路。

海嘉有些祈求道:“我……我能否先与这位大侠单独谈谈……”

沈子箫眯眸。

他默不作声将姜槐往后稍了稍,冷嗤一声,“海二。”

“我给你留下可以得寸进尺的印象了?”

海嘉吓得连忙后撤了几步。

“你要拖延时间,不如直接去大牢,和二皇子府的人一同回话。”

海嘉腿一软,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姜槐。她的本意并不是想发展成这样——

她只是真的、真的想和眼前的人谈一谈。

姜槐已经感受到沈子箫周遭隐隐的怒意。他根本算不得什么好脾气,我行我素,海嘉要进一步提要求,犹如在挑战他的耐心。

据子夜说,审二皇子府的人时,他们用了点手段。而皇帝下令,二皇子暂且禁足于府中。

姜槐眼看着事情不对,连忙在一旁暗道,“殿下……或许……”

“先让我试试吧。”

沈子箫闻言侧目。

他吸了一口气。

在沈子箫目力所及之处,海嘉将姜槐引到只有他们二人能说清话的地方。

她先颤抖着,含着泪花向姜槐做礼,“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姜槐手刚要去扶海嘉,却低头看看自己的袖管,反应过来自个儿现在是个男儿身!

男女授受不亲……

又转念,她是沈子箫客僚身份,随意答应海嘉在一旁讲话便是不对了,难怪沈子箫脸色阴沉。

姜槐连忙咬着唇把自己要递出去的手收了回来。

她清了清嗓子,沉声问:“姑娘,想与微臣单独谈什么?”

海嘉闻言,立马直勾勾盯着姜槐,泪花闪的更加厉害,“你……你是我阿姐梦中念叨的那位公子吗……”

内有隐情,内有隐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海角天涯(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