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凭此仰春 > 第13章 何谓撑腰

凭此仰春 第13章 何谓撑腰

作者:宴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05:19 来源:文学城

仲春廿日,天朗气清,换下寒衣,始见春衫。

三皇子府的马车摇摇晃晃,终于到了二皇子府。

张灯结彩,鞭炮花碎红撒了一地,几个小厮热热闹闹地拥着客人进府。

小棠正为姜槐拉开帘子,姜槐另一只手扶着车轸,还没来得及好好打量这尤其气派的门头,再一转眼,沈子箫早就提步,衣脚边都够到阶沿了。

又这样。姜槐暗暗道。

明面上连着两大跨步,跟上沈子箫。

“殿下。”她轻唤他。

“等等我呀!”

沈子箫短暂驻足,微微撇头,只见姜槐身着嫩粉与芽黄的裙,笑靥如花,碎发飘动,犹春风拂面,提着裙摆向他跑来。

一时微风吹眼,沈子箫多停了那么一小会。

倏然,一只冰凉的手钻进他的袖子。

手还不老实。

左右摩挲之后,强行把他攥拳的手打开。沈子箫感受到,纤细的五指合于他手中。

所谓十指相扣。

他不动声色小幅甩了一下。

没甩开。

姜槐反而握得更紧了。

沈子箫不明所以,姜槐与他贴得近近的,轻轻拽他往前,又低声道:“陛下疑心我与殿下不合,在夜宴上都当众提出来了。现下这么好的场合,来来往往都是重臣贵眷,岂能放过洗刷‘谣言’的机会?”

他手便没动了。

姜槐又余光将他表情尽收眼底。平平的,没什么反应。

她心里偷偷笑,其实还挺好哄的嘛。

宴席至于中庭,他们来得早,戏班子还没开唱。如今在檐廊里走动的,不少都是些末流朝臣与官眷。

乌泱泱的人正围着沈昌平道喜,他那开怀的笑容得从那众人肩缝里努力找才看得到。

直至——

姜槐的眼扫过最前排,一人一袭白纱中单,金丝绣的重山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虽不张扬,却也气度不凡,地位显赫。

原来是太子。

一人酌茶于人声鼎沸间。

沈子耀的目光洞若观火,放下茶杯的一刹,视线已然注意到姜槐。

此时,沈子箫默不作声将姜槐的手剥离。

姜槐恰好没瞧见沈子耀的目光,只因沈子箫动作,本能仰头看他。

沈子箫回她一眼,“够了。”

姜槐面上依旧温温柔柔挂着笑。

心里确是狠狠想把手甩两甩。

够了就够了,不领情的男人。

来不及应他,转眼见太子已然起身,向他们缓缓走来。

沈子耀一看便知文人气质。于夜宴中初见,推杯换盏间却不染酒气,如今一袭白衣,身形虽瘦,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袖子分寸摆动,犹如书中所言秉直史官之貌。

这是民间都要称贤的储君。与那二皇子的锋芒不同,沈子耀天然给人一种平易近人好相处的感觉。

他与姜槐二人同时做礼。

“三弟,三弟妹,也来如此早啊。”

沈子箫回:“哪及大哥。”

沈子耀顿了顿,背手笑道:“父皇常常念叨,六弟七弟走得早,原本我们应是兄弟八人,姐妹四人,和和美美的。父皇教诲,自然不敢忘,我这个身为大哥的,应当表率。”

“今日二弟生辰,他舅舅柳大将军半年前又刚刚带功回朝,父皇母后都要求礼官好好操办,我自也应做力所能及之事,以示珍重。”

相比沈子耀之话语贴心,沈子箫依旧淡淡,眼睛都不带移一下,“大哥如是。”

倘若夜宴那日,姜槐心中有所猜测还未得到印证。如今心中有数一二。

沈子箫对待兄弟姐妹关系很疏离。

不若说,他待任何人都是如此,无一例外。

沈子耀拍了拍沈子箫的肩,又看了看姜槐,这才低声道:“你俩还好吧,没闹矛盾吧?”

姜槐笑着摇头,连动珠钗发出轻轻响声,“怎么会。”

“那便好,那便好。”沈子耀若有所思点点头。

“宫宴那日,莫怪大哥鲁莽答话啊。父皇脾气,这三弟自然知道,父皇他最重的就是感情,定是希望你们好好相处的,你俩这圣旨皇婚,父皇亲自定下的,能有什么龃龉?新婚夜不回房,他老人家听了自然是来气的。”

“嗯?你小子,听进去没。”他又拍了拍沈子箫的肩。

沈子箫这才敷衍扯了扯嘴角,半做了礼,“是。”

“殿下,殿下。”太子妃在廊下唤。

沈子耀连忙回头,应了声,又嘱咐道:“我夫人来了,她原去引了家里弟弟见客,我这便不奉陪了,你俩自便。”

姜槐也答:“多谢太子殿下今日美言。”

大梁之制,寻常宴席男女分坐,待太子言毕,早早等着的侍女便引了姜槐先去女眷席。

沈子耀笑意不减,转身后却与沈子箫轻言:“身为皇子,婚事身不由己,你得知道。你手握边疆兵权,父皇怎能不看重?你要顺着父皇,父皇圣心,才是第一要紧的事。”

眼见着宾客纷至,宴席将要开场之际。

比唱词先来的,是李全。

李全托着皇旨,高唱道:“传陛下圣旨——”

沈昌平与他人说说笑笑间,到了最打头的地方,恭恭敬敬跪下,道:“儿臣接旨。”

李全待沈昌平就绪,才笑着打开圣旨,又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二皇子沈昌平,文质有礼,辅政有方,德才兼备……特,封为燕亲王,钦此。”

话音落后,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沈昌平深深行了一个大礼,郑重接旨:“儿臣,谢主隆恩。”

朗声回荡在中庭。

众臣与家眷于是齐齐叩首,“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声钟鼓,“哐”的一声,敲开宴席。戏台班子早早摆好姿势,一时唱念做打,引得欢声笑语重新开篇,热闹起来。

再次落座,姜槐才发觉,自个儿这位置,似是有些不对劲。

一桌零星留着的几个姑娘,是生面孔,彼此却天然亲近。姜槐仔细想,当日宫宴确不曾注意到这几位模样的。

举着酒杯回来的两人,一人身着紫袍,一人身着红袍,颜色虽重,发髻服样皆是阁中少女之制。

一桌余下几人,立马站起来笑脸相迎了,“苏姐姐,梅姐姐,快来坐。”

原来是世家贵女。姜槐默默推断。

何人姓苏、梅?思来想去,能在二皇子府这样来去自如的,应是传闻中苏侍郎、梅尚书之女了。

姜槐不过十六,与这些姑娘是差不了多少岁数。可按照规矩,她便不能落座于此。她不动声色地趁着空隙,回头一瞥。

遥遥隔了几桌,方寻见太子妃与他人讲乐。

回忆一番,引路的婢女礼数周全,娴熟将她引来此桌,却不想闹了个乌龙?

是乌龙么。

姜槐索性在一角安静抿茶。只得客随主便,随机应对了。

被人唤作苏姐姐的姑娘眉飞色舞,刚要坐下,又拍案兴奋道:“我刚刚去敬了二殿下生辰酒了!百闻不如一见,二殿下果真气度不凡!”

“这可是咱们万岁爷当朝,头一回封亲王呢!我在前排看得真切,待会定要同府里妹妹细讲一番!这旨意又是在生辰宴派李公公下的,可见陛下与娘娘多疼爱!眼看,除了太子,当属二皇子地位最最尊贵!”

“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陛下呢,从前与先皇后伉俪情深,最疼的当属太子殿下了,如今这场面,这派头面子,陛下心里究竟怎么想的,旁人也未必能揣度几分。”

被人唤作“梅姐姐”的那位,早早就坐下,看着几人颇为热烈交换看法,淡评道:“好了好了,这话私下说说也就算了,在皇子府就谈些不成章的想法,被旁人听去要笑话的。”

“况且,今日席上,还有位咱们不认得的姑娘——”

几人兴奋的叽叽喳喳方停了下来,这才注意到席上的生面孔,目光纷纷转向姜槐。

“诶,你是哪家的?怎么从来没见过你?”苏瑾瑜警惕道。

姜槐挑了挑眉,随口胡了句三皇子府的,又补:“原是来向各位小姐讨个吉利的。”

“三皇子府……”

苏瑾瑜嘟囔一阵,三皇子今年不过二十四,哪里变出来这么个姑娘的。她怎么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你胡诌乱攀亲的吧?谁把你引来这桌的,是不是偷听我们讲话来的,我从不知道你这号人物。”苏瑾瑜有定论了。

姜槐镇定自若,“娴妃娘娘,母家的,表妹家的,亲妹妹的,女儿,我该唤三皇子什么?”

众人被绕晕了。

姜槐放下茶杯,又自答:“自然是唤表哥。”

“我是三殿下的远房表妹呀。”

好几个人长长叹了一声,原来如此。

苏瑾瑜听罢依旧没弄清,不依不饶驳:“那你也不应坐在这里。果然同我爹爹说的一样,乡下来的就是不懂规矩、不识礼数!”

姜槐佯作惊讶张了张嘴,“我见姑娘飒爽风姿,莫不是苏侍郎之女?”

苏瑾瑜这才脸色好点,扬了扬鼻子,“自然。”

姜槐了然点了点头,“那姑娘未晓我爹娘姓甚名谁,怎么武断我从何而来呢?”

苏瑾瑜听到“武断”二字,火便蹭蹭冒起来。平日里谁敢与她顶嘴的?

“那你有本事报上来呀,怎么光会报一个三皇子呢?”

“再说了,你能攀上三皇子又如何?谁不知道他母亲出身啊,当年就是妃位娘娘里最末流的。你瞧着,打扮得普普通通,能报出个多好的身世来?怕不是偷偷打听了我们这一桌子姑娘的身份,央了小厮给你摸了个牌子吧?”

她又啧啧道:“更不要说,这三皇子十六就被陛下发配到肃州去了,我们几个都没见过这三皇子几面。他一无父兄爱,二无母家撑腰,性格又差得很。前不久回来嘛,陛下只给许了个六品官的女儿,根本不受重视的,算不得什么好门路。”

梅莺压下苏瑾瑜的手,“都说了,这不是我们该议论的。”

苏瑾瑜深吸一口气,只道:“那各位评评,我说错了哪一点?”

姜槐手中茶杯攥紧。

这是把娴妃、三皇子还有她一同拐弯抹角数落了个遍啊。

也就那性格差的半句说的不错。

姜槐并非隐忍不发的类型,她心里盘算着怎么气气这苏侍郎家的贵女——

直至一个冷冽的声音传入她耳,“起来。”

姜槐转头,才见沈子箫不知何时已站在她身侧。

桌上几人脸上刹然白了。

沈子箫还未待姜槐反应,便把她用力提了起来。

他眼眸如锋,扫过几个精心打扮的面孔,只觉得心底作呕。

“你。”

苏瑾瑜吓得抬头,却又不敢直视沈子箫。

“明日叫你爹,滚到我府前,把那自荐的折子捡回去。”

“听清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