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偏我来时不逢春 > 第11章 中秋至

偏我来时不逢春 第11章 中秋至

作者:枝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7 21:33:39 来源:文学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中秋至,迎团圆。月满人间,岁岁年年。

昨日趁着人少之际,买了模具,在林大娘家做了月饼。

林大娘也是这条街上的,专卖一些早点。借用一下灶台。医馆的占地面积还是太小了,想要弄个小厨房都不行。

昨个去的时候,正好林大娘那里也空闲着,也在那个讨教了一下做月饼的方法。

准备好材料做糖馅月饼。

林大娘抱着小面团笑道:“快进来。”看了一下材料,拿起饴糖。“这可是个稀罕物,我们这都不流通呢。”林大娘放开小面团,小面团也很乖巧,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独自玩耍。

这糖是大舅舅崔安带来的,前日就已经到了。在城门口时与舅舅打了个照面,又匆匆忙忙的回来了。

这是大舅舅命人送来的,拿了一罐,珍贵的很。

开酥,包制,控制火候,每一步都是手艺活。

小火慢慢烤制,翻了好几次面,烤至金黄酥脆。林大娘手法娴熟,香味慢慢散开,蔓延整间铺子。

不一会儿便出炉了。

做了许多,四个一起,大概有握拳那么大,再用油纸包好,麻绳十字捆绑。剩下的全留给了林大娘。

两只手都占满了,估计还要再来一趟。

这条街上共有十来户人家,对面还有几家,平时对施琼也是多有照顾。

现在是日中,申时便要启程回濮阳了。

走在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挨家送了几户之后,迎面便遇见了陆以安,他笑着朝这边走来。

“崔姑娘,这是往哪里去?”

“做了一些月饼,给周围的邻里送一些,平时都挺关照我的。”

“我帮你提吧。”说着便要接过去,施琼躲了过去,陆以安的手滞停在半空,随后又收回放于身后。

“不用了,也不沉。”转移话题问道:“你的案子还没有办完吗?怎得到了今日。”

陆以安没有因为施琼的拒绝而尴尬,虽然站在大街上,还是有人向这边看的。笑意不减地说道:“过两日便要离开了,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

“您这挺忙的,连回去过节的时间都没有。”施琼一直客套的说着。

陆以安笑着问道:“你呢,你不回去吗?还有你怎么把那块玉还回来了?”

“感谢你那日帮了我,我想那个东西对你那么重要,还是物归原主比较好。”施琼还是不想收那块玉的,价值不菲,一直想找个机会还回去。

虽然他退了亲事,当时是有些生气的,不过已经报复过了。若是一直揪着不放显得施琼多小气似的,平常心对待吧。一码事归一码事。

“你救了我的命,什么东西给你都可以。”陆以安想这块玉还不够呢,如今还又还了回来,他怎么好意思。

施琼笑道:“但是你那日帮了我,救了许多人的命。这块玉还给你,就变得更有价值了。”那日实在是很忙,离不开人。他能来帮忙并运来草药,对于这里的百姓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有人可能因为得不到救命的药而失去性命。

晚一时半刻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陆以安手里还握着那块玉,低头看着,“你真会安慰人。”。

施琼望着他,轻声说着,“你把手抬起来。”都中秋了,还不能与家人团圆。

他应声,抬起手臂。

施琼将两份月饼挂到他的手臂。“中秋好时节,望满月,永团圆。中秋美满!”陆以安还在怔了一下,待反应过来施琼已经绕过他离开了。

他在后面看着,阳光明媚的姑娘与每一位邻居都相处的很好,他们交谈时脸上的笑容从容,发自内心。

陆以安行三步便要看一手中的月饼,心里暖暖的。

今日施琼便自发奋勇地说要为家里的长辈准备月饼,毕竟刚学的手艺还是要展示一下的,想要得到长辈的夸奖。

厨娘正在磨面,在一旁担忧的问道:“姑娘,要不还是交给我吧。您说想要吃什么样的我做就可以了。”

“不用了,您忙别的吧,我尽量不耽误你。”施琼不停地摆手,手上沾到的面粉飘到了脸上。

海棠在门口站着,歪头看着,她也不会。等需要帮忙时再进去,一直在那站着也碍事。

施琼将材料搭配在一起,放到锅里去炒。动作有些生疏,看着林大娘的动作照葫芦画瓢罢了。海棠帮忙擀面,馅料不一会儿便成了。包在面皮上,使劲按压口子,放到模具里面压实,拿开时便出现了缠枝莲纹。

弄了二十四对。

厨娘不断向这边看着,她应当也觉得施琼做不出来吧。若是放弃了,她也好善后。

不过万事开头难,找到方法就好了。但是没想到施琼渐入佳境,上手之后弄的很好。海棠也惊呆了,这真的是只学了一个时辰便出现的效果吗?

出炉后便放到了一个四层的小食盒里面带走了。

今日在溪风亭用膳,建立在水上。那片区域空旷,没有高大的建筑物遮挡,可以好好的欣赏高悬的明月。

祖母,大舅舅,表哥已经坐在那里等着了。正开心的说着什么。

施琼走过长廊,来到他们身边,行礼问安,便坐了下来。

“忙活一个晚上了,你们先尝尝。”将月饼放他们面前的碟子里面,等待他们品尝,眼里满是希冀,像个做了好事希望得到夸奖的小孩。

表哥露出一脸嫌弃的表情,“这也太甜了,齁甜。你是不是把我爹带来的糖全放里面了?”施琼的眼神有些失落。

祖母浅浅尝了一口,“还可以。”随后又吃了一口,表示肯定。“第一次做成这样不错了,什么事情都是要孰能生巧的嘛。”祖母的安慰使施琼又拾回了一些信心。

大舅舅正襟危坐,表情严厉,一丝不苟。对上他的目光,眼神里却充满慈爱。“别听他的,你自己尝尝。做了自己喜欢才行。”

施琼也拿了一小块,有些硬。嚼了几下甜味在嘴里漫开。

施琼心想,反正我挺喜欢甜的,也符合我的口味。下次改进时再照着祖母的喜好来吧。

表哥即使不喜欢太甜的,还是把一整块月饼都吃了下去。

桌上也被菜食摆满,空间所剩无几。

崔安对着祖母温声解释道:“二弟今年又不能回来了,倒是来了份家书。说是重阳节那日会回来,到时家里再聚。”

“这些年都是聚少离多,在他乡任职已经很艰苦了,背井离乡的。”祖母脸上划过片刻的落寞,接着恢复正常。

祖母这些年也是习以为常了,逢年过节的二舅舅崔平也没怎么回来过。两地相距甚远,书信来回便要半个月。

“都是我们做儿子的不孝,不能多陪母亲。等把北方的生意调过来便可以多陪母亲了。”崔安的语气里满是自责,向祖母表达心中的愧疚。

“这些年我可不孤独的,有这两个调皮的孙儿陪在我身边,越活越年轻了。”祖母爽朗的笑着,声音具有震撼力,也减少了崔安的内疚。

用完膳大舅舅陪着祖母去散步消食,施琼和崔旭两人准备参加濮阳城内的灯会。

今一早便与依澜相约晚上要去祭拜月娘,诚心祈祷。

城中已经燃起了许多的孔明灯,高挂空中,如繁星闪耀。上面写着千言万语,诉说着美好的愿景,祈求着美好的未来。

永济河畔,已经围了许多人。上到老人,下到孩子,都在准备放花灯。

孩子们欢呼雀跃,一直指着自己的河灯,看着他们飘向远方。“娘亲,快看。它在那里,它漂到了那里。”

在路上还遇到了章恒,崔旭解释道:“他是我请的,我让他在这里等着的。”

又给赵依澜介绍道:“这是章恒,你们小时候应该是见过的。”

“叨扰了,各位。”

我们几个笑着回应,崔旭问道:“你还没放花灯吧,为自己讨个彩头,蟾宫折桂什么的。”

章恒笑着摇头,崔旭当即便说,“让我妹妹带你去吧,我们在这边等你们。”崔旭在依澜后面不断朝着施琼眨眼,做手势。章恒也看向花灯的方向,并没有注意,都快抽筋了吧。

赵依澜在旁边,觉得有些奇怪,转身看去,崔旭立刻恢复如常。

施琼这才明白,他原来想要和依澜单独说说话啊,早说还能不帮你吗。不过叫来章恒瞬间就把我给卖了。施琼单独走依澜定会陪着。若是还有旁人,就像现在这样,依澜就不好陪着了。真是煞费苦心了。

低声说道:“两壶玉露醉。”

“好。”

“章公子,我也没放河灯,不如一起去?”

“好。”

与章恒一起放河灯,无意间瞥到了他的字,那个字真是雄浑大气。

等俩人再回去时,那两人已经不在了。施琼觉得站在这里也挺尴尬的,便和章恒建议去看月戏。

所幸也不远,没走几步便到了。一路上也不知该说什么,也得听周围的喧嚣声。

算了还是想想十五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没有十六的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