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芃芃 > 第15章 东莘

芃芃 第15章 东莘

作者:草木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09:29:45 来源:文学城

窗外下起小雨,面包车里飘散着一股香味。叶青往前看了一眼,是一个黄色的固体空气清新剂。

开车的是表姑父,他的妻子是大表姑——给叶青洗澡的小表姑的姐姐。爸爸坐在副驾驶,她和表姑的女儿秦筝在最后一排,前面苏月月靠着小姑父睡得正香。

表姑父带他们熟悉路线,开上一条小道时顺手指了等校车的地方。大人们在前面闲聊,从家人聊到工作。

寒假快结束的时候,爸爸妈妈决定辞职去表姑工作的城市,小姑她们也一起过来。

车窗因为温度差起了雾气,叶青用手指点了两个圆点,又画了一道横线当作嘴巴。

搬家的那天也是一个雨天。比起老家宛屿来说,新城市离渚川不算远,开车两个多钟头也就到了。一辆大卡车就扛下家里所有的行李,载着她们来到东莘。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也是她在东莘上学的第一天。

新学校是一个民办小学,面积不大,但该有的都有。三栋教学楼和一堵围墙围出一个小操场,围墙下面放着几张乒乓球桌。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左右那两栋不能叫楼,因为都只有一层,右边那排教室和背靠路边的三层教学楼夹角处有个食堂。左边那栋后面还有个小院子,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之前报名的时候进去过。

她们来得晚,报名时间都截止了,后来也不知道大人们是怎么协商的,还是有惊无险地报上了。但可能是当时太过匆忙,开学的时候出了点问题。

北溪小学每个年级有三个班。之前在金枫学校她上的是二班,所以报名那会儿爸爸也就顺嘴报了二班。其实哪个班并没什么要紧的,只要有学上就行。但是今天准备进班的时候,三二班的班主任却说他们班级没有新同学要来。

爸爸在教室外面和老师核对,发现名单上确实没有她。

叶青站在爸爸身边,听着他再三和老师解释,说肯定是登记名字的时候出差错了,就先让她进班上课吧,又说我们小孩成绩很好的,在班里一定会好好学习不给老师添麻烦的……

二班的班主任是一个带着眼镜的男人,年纪不大,三十岁左右的样子。他摆手拒绝,到后面说话还带了些不耐,“名单上确实没有,而且我们班学生人数够了,你们……”

“王老师,怎么了这是?”

说话的男人站在王老师身后,看着比他年纪大些。

“我们班多一个学生。”王老师走过去,往后指了指,“李哥,要不你收了,说学习很好呢。”

李老师打量叶青几秒钟,用手拨了拨额前因为有些长而微微下垂的头发,笑了一下,“行啊,那我收了。来吧孩子,你来一班吧。”

爸爸和她挥挥手离开,叶青坐在李老师给她安排的靠窗的位置,开始了她在北溪小学的第一课。

车窗上的横线被一道弯钩连了起来,变成一个有点傻兮兮的笑脸。叶青转头,看到秦筝拇指和食指轻轻摩挲着。

很好看的手,白净,纤长,跟她和苏月月的不一样。

“你不开心吗?”秦筝凑近她,压低声音问。

“没有,就是感觉下雨天闷闷的。”

“嗯,雨天是会让人心情不好。”秦筝对她露出微笑,让她想起之前见过的白色栀子花,“别担心,以后我跟你和月月一起上学,咱们一起坐校车回家。”

秦筝比叶青大四岁,在中间那栋教学楼最高层上六年级。妈妈说秦筝之前一直在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上学期才接过来上学。她还有个弟弟,比她小了六岁,倒是从小就在表姑和表姑父身边长大。

苏月月是个很活泼的性子,大大咧咧的,有什么事也不放在心上。比起姐妹,她们两个更像是朋友,是年龄相仿的玩伴。

秦筝却不同,她是姐姐。

秦筝比叶青大的那几岁,仿佛是一条鸿沟,跨过去,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个姐姐沉稳,友好,善解人意,有点像夏夏姐,但又不完全一样。叶青很喜欢她身上的气质,一种她那时还形容不上来的,独属于少女的气质。

“青青,一二年级的同学要排队出学校,你和月月说,明天放学的时候,让她先到学校对面的商店门口等着。”苏月月睡得很熟,被小姑父抱下车,秦筝在叶青下车前细细嘱咐,“如果你先出学校就到那里和月月汇合,注意安全别乱跑,我出学校就去找你们。”

叶青应了一声,跟表姑父和秦筝告别。

表姑家住在另一个村子,按叶青的速度,走过去至少要十来分钟。小姑姑家新租的房子和她家离得很近,下楼再走几步就到了。

这里的房子和老家的有点像,有两层的楼房,也有平房。它们没有渚川那边的房子好看,都被分成大小不等的单间,全都租出去。房东不在这里住,只有每个月收租的时候会来。

叶青家在二楼,空间比渚川的家大了不少,但条件没有那个好。

二楼总共只有两间房,她家在靠里的那间,没有厨房和厕所。走廊尽头——就是她家外面,搭了个台子,可以在那炒菜,算是个简易厨房。旁边是水池,水池上方是叶青家唯一的窗户。如果想上厕所,就要去外面公路边的公共厕所。

她现在自己睡一张床,和爸爸妈妈的床分别在房间的两边。爸爸用两个带拉链的便携式衣柜挡在床前面,算是把睡觉和日常活动的地方隔开了。

村子很偏,挨着一条很宽的公路。路上只有轿车和大车经过,车速很快,想过马路的话只能从上面的天桥走。

那是叶青第一次见天桥,白色的,很高,很宽,也很长,旁边还有很高的灌木,后来天热起来之后,晚上她们会和大人们去上面乘凉。

离公路近,白天倒没什么,半夜声音就有些大了。

叶青家离学校太远,和校车的终点站都还有段距离。她们要坐校车,早上就得起很早,基本上都是五点多,天还很黑的时候就起床,然后爸爸骑电车把她和苏月月送到终点站和秦筝汇合。

小姑姑又生了个女孩,妹妹还很小,姑姑姑父照顾孩子比较费精力。所以早上表姑父会开车把秦筝送过去,苏月月直接就和她一起由爸爸送。

那段路不太好,坑坑洼洼的,大早上只有大货车驶过。

在叶青记忆里的那些坐校车上学的早晨,从被爸爸唤醒到坐上校车的那一刻,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刮得脸颊生疼的寒风,和旁边开过的发出“哐哧哐哧”声音的大车。

新学校倒也不难适应,全国小学生的生活都大差不差,只是有件事让叶青稍微有些尴尬。

广播体操。

村里的小学是没有广播体操的,不过在渚川上了半年学,她已经把广播体操学得很熟练了。只要不下雨,她们每天都会去操场,跟着“第二套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的音乐活动身体。

既然是“全国”,应该就是统一的动作,后来她才知道自己忽略了多么重要的一个东西。

叶青听到开始的指令蹲下身,两个胳膊伸直用手点地,做出小鹰起飞的动作,然后收获了周围同学的注目礼。

她的脸一下子红了。

没人告诉她,东莘的小学生们已经做上了新的一套广播体操啊。

因为身高原因,叶青站在第三排,后面的同学她看不到,但是余光中,她附近的同学没有一个蹲下的。

她连忙起身,笨拙地模仿着别人的动作,让自己不至于太显眼。

虽然这个小插曲让她的新生活开始的有些尴尬,但广播体操用心学起来也挺快,而且周围站的是隔壁班和低年级的同学,应该互相都不认识,班里同学也不会在意她一个新来的。

都是小问题,很快就忘了,她是这么安慰自己的,不会再有更尴尬的事了。

然后叶青就在班里又丢了人。

那天同意接收她的一班班主任教语文,叶青对他第一印象很好,感觉是个很随和的老师。

李老师讲课有意思,给他们读课文也很有感情,作为班主任挺负责的。

但时间长了,叶青发现,他有点喜怒无常。有时候正常上着课,可能看到有同学调皮捣蛋,他就会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后来叶青找到了一个词可以形容李老师那个瞬间的变化——暴起。

明明上一秒还在耐心解释课文,下一秒就会脸色铁青地把某个同学揪到讲台旁边。情绪激动地破口大骂是常态,有的时候他甚至还会动手。叶青亲眼看到有一次李老师踹了一个男同学一脚,直接把他从前门踹到后门。

李老师在学习方面对学生也有自己的要求。

他不会规定大家必须要考到多少分,但是每天布置的作业和任务是一定要好好完成的。

他布置的回家作业一般是抄写或者练习题,有时会额外布置背诵任务,有古诗,也有课文或者词语。作业需要上交,背诵的检查形式就不固定了。有时候会让他们在课堂上默写,有时候会挑人起来背。

叶青就是因为这个背诵任务倒了霉。

那天语文课前叶青就拿了课本温习。李老师布置了古诗的背诵,应该是要提问的。

果然,上课铃响,李老师进班就问大家都会不会背,语气很轻快,似乎心情不错。

“会——”同学们拉长声音回应。

“会的举手,我看有多少人会。”李老师这次没像往常一样直接提问,他怀顾一圈,声音低沉了一点,“有些人别不会装会,我等一下就提问,谁背不好谁给我小心。”

听到后半句话,叶青迟疑了一下。

她觉得自己背得不是很熟,担心提问到她,她一紧张就背不出来了。

就是这一下,被李老师发现了。

“叶青!大家都会,你不会?!”

她被李老师凶狠地瞪了一眼,慌不择路地想要补救,立马举起手。

而这个举动明显让他更生气了。

“你到底是会还是不会?你给我站起来!”李老师的脸黑了,“你爸那时候还说你成绩好,就是这么个好法?二班不要你,我让你上我们班,你现在告诉我连两首诗都背不下来?!”

他把课本狠狠地甩到讲桌上,腮帮子动了动,好像是在咬牙。叶青知道,这个表情代表他很生气。

“你现在就背!我看你会背多少?!”

叶青不敢看他充满了怒气的脸。她强定心神,几乎是有些颤抖着把两首古诗背完了。

教室里安静极了。

“好了,你坐下吧。”李老师的脸色好看了些,开口打破凝滞的气氛,“这不是会背吗?”

叶青的心狂跳,手心里都是冷汗。她在裤子上抹了一把,看到李老师神色复杂地瞥了她一眼。

“以后上课别跑神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