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裴家夫郎 > 第5章 第 5 章

裴家夫郎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茶查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3:32:50 来源:文学城

湾儿村人沿着一条河流而居,河湾蜿蜒,为防发大水,村人在离河道有一段距离的高处择平地盖房子。

最宽最阔处是村子的中心,住着二十几户最早的人家,两排院落相对,中间是一条轧实的道路。

村人常常称这里老庄子。

如今几十年过去,湾儿村门户已壮大不少,足有五六十户人家,算得上大村。

这些人家多数都是从老庄子分出来的,夹杂着几户外来的。

不过最近外来的,也在湾儿村住了二十余年,除了势弱些,早年受了些欺负,如今已有两三代,全然是土生土长的湾儿村人了。

赵连兴赵连旺不是湾儿村人,他们是隔壁赵李村的。

湾儿村离山更近些,处在青眉河上游,赵李村在下游,因河湾地势,两个村子离得稍远。

驴队到赵李村的时候,就随着头骡拐了进去,将剩余的货物都搬进了赵连兴家。

他是驴队的领头,货物都是他的。

除了赵连旺以外,其他人出了一头毛驴或骡子,路上连人带牲口,所有米面、干粮、草料都是他出,相当于雇了这些人和牲口去跑商。

赚了钱,自然也是赵连兴拿大头。

跟着他出去一趟,虽然油荤有限,可那些糙饼子糙馒头管够,能吃饱。

日子一般的人,在家里也不能常常见荤见油,这样冬闲时出去一趟,省下家里一口吃的,还能赚些钱,因此跑商再苦,总有人愿意干。

卸了货物,裴有瓦和其他人一样,都牵着牲口各回各家。

他出了一架板车,毛驴拉的就是自家车,长夏坐在上面,旁边是一个包袱,里头是裴有瓦的衣裳行李。

至于长夏自己,除了一身衣裳,出门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裴有瓦牵着毛驴往前走,看见湾儿村最外头一户人家的灯火后,心中不免踏实,天色暗了,他脚下也加快了几分。

驶过还算齐整热闹的老庄子,再往后面,杨树、柳树、榆树、桑树散落杂布,有好几户掩在树后的人家,清寂静谧。

长夏借着昏暗的光线只看着,对周遭一切都感到陌生。

湾儿村围着老庄子,或往村前扩,或往村后扩,有的地界大一点,挨着住了两三户人家。

有的则是独门独户,和相邻的人家隔着稀稀疏疏的树林,亦或是隔着并不好的狭窄地段。

地势如此,分出来的人家散落在老庄子周围。

好在相距并不算太远,独门独户的,有时想同邻居说话,出来在门口高高喊两声,互相就能听到。

月亮出来了,乌云不再,月光清凌凌的,寒意阵阵。

驴车停在一家独户前,最外面的竹门紧闭,透过竹篱笆缝隙,能看见里头规整的菜地,只是没多少菜。

菜地后面是几间茅草屋,能听见压低的说话声,但屋里都没点灯。

“汪!”

一条黄狗突然警觉,从窝里出来,它被拴着,只能冲着外头叫。

裴有瓦耐着一丝激动,上前拍门高声喊道:“爹,我回来了。”

霎时间,狗不叫了,摇着尾巴呜咽卖好,茅草屋中多了许多动静。

听见儿子声音,裴老娘连忙坐起,朝着窗外喊:“有瓦?”

裴老爹早披了衣裳,靸着鞋就出来开门。

而西屋中,陈知听见动静,同样匆匆下了炕,屋门一打开,冷风飕飕的,他连忙关上,往外急走了两步,喊道:“有瓦?”

“是我。”裴有瓦牵着驴车进门。

裴家老爹裴灶安见儿子回来,瞧着风尘仆仆,好在什么事都没有,胳膊腿都齐全,一颗心踏踏实实落进肚里,不再担忧。

然而看见车上有个默不作声的孩子后,裴灶安惊了一跳。

他心中没一点防备,天又黑了,也看不清脸,险些以为是什么小鬼,眼皮直跳,浑身一颤,竟打了个哆嗦。

陈知同样唬了一跳,声音变了,抖着嗓子:“车上、车上有个孩子?”

归家心急,没顾上说起长夏的事,见他俩吓成这样,裴有瓦倒没料到这一出,笑道:“进屋说,进屋了再说。”

毛驴解了绳索,不再有负累,它似乎也认得家,在铺了厚实稻草的牲口棚中安然歇息躺卧。

栓好驴,冬夜寒冷,冻得脑袋都是冰的,裴灶安连忙从后院过来。

堂屋亮起一盏油灯,长夏局促不安,只知道跟着裴有瓦。

陈知放下包袱在桌上,摸一把茶壶,茶水已经凉了,边往外走边说道:“我这就去烧水,路上吃了?”

裴有瓦在椅子上坐着歇脚,顺手也给长夏拉来一张板凳让坐,点头道:“在镇上吃了一顿才赶回来的,不用做饭,多烧些水,喝过茶后,我也烫烫脚解解乏。”

裴灶安推开堂屋门进来,目光不由落在长夏身上,栓驴的时候就在琢磨,怎么还带回个孩子。

裴有瓦从怀里摸出荷包,取出那张婚书,说道:“这是长夏,给裴曜抱的童养媳。”

啥?

裴家老爹一愣,随后挠挠头,张着嘴忽然不知道说什么。

陈知也被这句话砸的蒙头蒙脑,一时都忘了去烧水,停在原地。

裴家老娘穿好衣裳从房里出来,就听见这句,眼神同样茫然。

·

裴家人手忙脚乱了一阵,都不识字,每个人把婚书颠来倒去瞅了几眼,也看不出什么花样。

裴有瓦指着人,让长夏认:“这是你爷,这是你奶,这是你阿爹,裴曜睡了,想玩想耍了,等明天混小子醒来,让他领着你。”

长夏畏怯,“爹”说什么就是什么,一一喊了人。

这么大的孩子,还有过了明路的婚书在,不可能白给他们家,裴灶安问道:“花了多少?”

裴有瓦看一眼长夏,又瞅一眼他老爹,没言语。

裴灶安默然,是他嘴快了些。

裴家老娘窦金花坐在一旁,原本是想陪儿子说说话,但长夏就坐在她旁边,话也顾不得说了。

她头发花白斑驳,眼睛也不大好了,一盏油灯不甚亮,眯着眼睛瞧一会儿,看得也不怎么清楚,只知道这个孩子瘦弱。

“多大了?”窦金花问长夏。

她面相很是敦厚老实,问话也不见半点刺耳尖锐,只是唠家常一样的语气。

长夏声音细弱:“八岁。”

八岁,瞧着不怎么高,比不上他们家曜小子,才五岁,那一身肉,个头也不小。

窦金花心里琢磨着,又一想,裴曜在这个年龄的小孩中,也确是高的。

吃不饱的小孩,瘦瘦矮矮也常见。

她话不怎么多,沉默一会儿,又转头去问裴有瓦:“叫什么来着?”

裴有瓦开口:“长夏,长短的长,夏天的那个夏。”

他也不识字,写婚书的时候听见江家人这么说,就记下了。

陈知烧好热水,连忙添了茶,一转眼看见长夏,给掺了碗温水递过去。

长夏伸出瘦巴巴的小手接过,在几个人的注视下,喝水都战战兢兢的,差点呛住。

这么大个孩子,见都没见过,突然就成了他们家的。

真是人说的,打了个措手不及。

陈知忍不住瞪了一眼裴有瓦。

灶房就在堂屋外,夜里安静,刚才说的话他都听见了。

既然带了回来,婚书都写了,他一时有些无措,也埋怨裴有瓦这么大的事在外头自己就拍了板,但还是朝长夏招招手:“来,外头冷,进屋里暖和暖和,你也泡泡脚,别的,等明天起了再说。”

“听你阿爹的。”裴有瓦冲他扬了扬下巴,自己坐在堂屋跟老爹老娘闲聊。

西屋烧了炕,确实比堂屋暖和。

长夏很拘谨,捧着手里的水碗不敢乱动,陈知拿了屋里的蜡烛,在外头油灯上点亮,复又进来。

他举着烛火,仔细打量了一会儿长夏,又摸摸长夏身上衣裳薄厚,探探后脖子,摸了摸手。

旧衣裳还算厚,脖子往下有些温热,补丁打的倒是细致,显然用了心。

摸到干裂粗糙,长了硬疙瘩冻疮的细瘦小手后,他心下叹息,没说什么,让长夏坐在炕沿,自己去灶房舀水。

炕上睡了个人,拱起一团,脑袋也钻进被窝里。

长夏把水碗放在炕沿,随后两手一撑,坐上较高的炕。

炕是暖的,他低头瞅一会儿,手又放在炕沿,小心感受那一份热意。

陈知端了一盆水进来,拉过一条高板凳,正好把木盆放在上面。

平时裴曜就这么洗,长夏大一点,但脚也够不到地上。

长夏泡进温热的水里,没多久就暖了过来。

陈知打开大木柜子,从里面抱出一条棉被,搁在炕上后,他想了下,又转身翻出一条较小的棉被。

在炕上铺开,见够长夏盖的,便锁好柜门。

裴曜睡相很不好,如今还跟他盖一条被子,夜里儿子蹬被他好知道。

小棉被是他去年用旧被改的,原本想着过一两年,裴曜大一点后,有条自个儿的被子。

罢了罢了,先这么来。

·

长夏睡在土炕最右侧,自己盖了一条被子。

是塞满棉花的棉被,压在身上压在胸口,很踏实。

长久以来睡的都是冷炕,很少有一进被窝就热乎乎的日子,胸腔里有一股说不清的情绪,他张着嘴无声喘气。

脚丫子是热的,刚才洗了脸洗了手,手也热。

恍恍惚惚时,他嗅到丝丝热融融的香气,却来不及寻找,眼皮沉得睁都睁不开,一忽儿就睡了过去。

·

堂屋油灯灭了,西屋蜡烛还在燃烧。

裴有瓦泡了脚,一身都舒坦起来。

陈知转头看了眼睡着的长夏,呼吸都是沉的,显然累坏了。

他这才低声询问:“我给你带的那二两银子……”

裴有瓦刚脱掉外衣,闻言压低嗓子说:“给了他家二两五钱,五钱是我问连兴哥借的。”

“钱就不说了,都花了,这么大的事,你就自己做了主。”陈知埋怨道。

裴有瓦低声辩解道:“离得这么远,哪来得及商量,也是正巧遇上了。”

他顿一顿,又说:“家里这个样,一年攒些钱,也不敢乱动,往后过个十年,裴曜长大要说亲,那时爹娘年纪也大了,有个小病小灾的,都要钱,就咱们这点家底,谁知道那时候是个什么样。”

“这二两五钱攒的不容易,可也比说亲、下聘、办酒这些便宜,连回门礼都不用买。”

裴有瓦轻声叹口气,说:“有个童养媳,等曜儿大了,十六七就能成亲,什么都不耽误。”

也确实是这个理,陈知琢磨了一会儿,末了同样叹息一声。

·

裴家不是村里有名的富户,先前不提,这几年渐渐好了,冬天柴火足够使,也买得起棉花做冬衣。

虽然过日子同样要精打细算,但比起江家的穷困潦倒,还是强一些的。

裴有瓦今年已经二十九,陈知比他小两岁,是他二十二岁那年娶的。

陈知是个夫郎,生养本就不如女人容易些,成亲两年才有身孕。

头一胎便生了裴曜,养得还算不错,只是前年滑了一胎,今年身体才养好些。

裴家人丁稀薄,从他爷爷到他,三代都只有一个男丁撑家。

早年家里穷,娶不上媳妇,熬成个光棍,总有些人当面笑话他,连他爹娘一起,受了不少窝囊气。

湾儿村姓裴的占了一半,他家人丁少,但村里本家亲戚还是有一些的,也都来往着,除了被笑话几句,倒没受什么欺负。

只是没有亲近的叔伯兄弟,又穷,到底疏远些。

后来沾着他老娘那边的关系,他冬闲时跟着赵连兴去跑商,平时也勤快,种地挖药材,打柴打渔,一有空也会去镇上码头找找活计。

攒下钱娶了夫郎后,日子才逐渐顺了心。

他遭过耻笑,不想儿子长大了也这样。

如今早早给儿子寻下个童养媳,裴有瓦心中很是踏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 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