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裴家夫郎 > 第19章 第 19 章

裴家夫郎 第19章 第 19 章

作者:茶查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3:32:50 来源:文学城

四目相对后,长夏收敛了唇角笑意,但眼睛依旧含着一点浅笑。

他的喜悦一目了然。

“哪里来的?”裴曜边走边问,视线从花又扫到长夏脸上。

长夏眼睛亮亮的,说:“山上摘的,太多了,筐子再装不下别的,阿爹让我先回来。”

两人平时不怎么闲聊,彼此之间没多少话说。

裴曜想了一下,找话问道:“要放进陶罐里?”

“嗯。”长夏点头,又说:“阿爹说给他房里放一些,阿奶还没回来?”

“没。”裴曜走近前,在几步之外停下,盯着那一大簇轻晃的花枝看了看。

长夏很欢喜,冲淡了所有生疏和谨慎,浅笑着开口:“那给阿奶屋里也放一瓶,等她回来就看见了。”

见他要放下花开始忙碌,裴曜忽然开口:“你腾不开手的话,我去给你拿陶罐。”

说着,人就往杂屋去了。

长夏心神都在花上,暂时把花放进竹筐里,他进灶房舀了半桶水。

裴曜拿了三个陶罐出来,有大肚子的,也有细长陶瓶。

其中一个陶瓶是长夏经常用的。

一到春夏,他闲着没事就会摘一束花回来,摆在屋里,有时别人也会给他一些花。

近来忙碌,没有闲心去采花,因此将陶瓶收了起来。

长夏坐在屋檐下剪花枝。

裴曜给陶罐都灌了水,他放下水瓢,没有立即离开,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

长夏有点不自在,盯着他督促他干活还好,可经过那些,实在让他难以放松。

他逃避似的低下头,手里剪子剪得越发快。

剪一枝就将一枝放进陶罐里,大肚子陶罐丑丑的,插进去许多花后,却有几分憨态质朴。

家里有十来个类似的陶罐陶瓶,是阿爹有一次去赶集,捡便宜买的次等货,烧得不好看,但不漏水,插花做花瓶倒是很好使。

“长夏。”裴曜忽然出声。

长夏下意识抬头,就被弯下腰的少年印了个吻在唇上。

老黄狗尾巴不摇了,歪着头看他俩。

裴曜直起腰,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蹲在旁边,一手扯过装满花的竹筐,盯着摇曳鲜嫩的花朵出神。

等长夏把剪好的花枝插进陶罐后,他从筐里抽出来一枝递过去。

裴灶安扫了猪圈从后院出来,见两个孩子在摆弄花玩,完全是孩子气的天真烂漫,一下子笑得合不拢嘴。

自从裴曜和长夏长大后,很少有这种孩子气举动。

他乐道:“都能插花了。”

言语里的骄傲显而易见。

裴曜面露无奈,阿爷怎么突然说这个,不就插两枝花,又不是没弄过,之前他闲着没事,还带花去镇上卖过。

长夏也感到几分莫名,他不是经常摆弄花吗。

但见裴灶安一脸慈祥笑意,两人笑了下,没有说什么。

长夏脸颊的热意渐渐消下去,心神都落在花上。

窦金花从老庄子闲转回来后,一眼就看见灶房窗台上摆着的一瓶花,她凑近了看,眼里有了笑意。

发现堂屋也有一瓶,她房里的桌上也放着插满粉花的陶罐。

家里到处都是这样鲜亮的颜色,她刻满岁月痕迹的脸上全是喜悦,仿佛年轻了几岁。

·

咻——

轻响从头顶划过,再看过去,从树上掉下一只栗色羽毛的肥鸟。

杨丰年挑眉笑一下,踩着满是绿色苔藓的山坡,过去将肥鸟捡了起来。

不等他过去,又听见一声,循着掉落的动静,将另一只山雀也找到。

受惊的鸟群扑棱棱飞走。

杨丰年往外走,问道:“今儿怎么了?这么急躁?”

树木青青,地面绿绿,林子里有些潮湿,显得青蒙蒙湿漉漉,深绿的藤蔓纠缠在树上,一圈又一圈,也不知何时能解开。

裴曜抬头,视线在树木间搜寻,鸟跑了,想打得等一会儿。

他将手里的小石子揣进怀里,说:“我怎么急躁了,不过是看见了,顺手打下来,省得飞跑。”

杨丰年走来,将两只肥鸟递过去:“看你打得这么快,还以为是有什么事急着回去。”

他俩一块儿长大,彼此太了解,玩心都很重,平时上山打鸟,都是能玩多久就玩多久,从来不着急回家。

筐子里已有几只鸟,都是偏肥的,太瘦的他俩还不稀罕。

杨丰年瞅准了打鸟的时候,裴曜会去捡,等裴曜打鸟,自然轮到了杨丰年。

这源于小时候打鸟,鸟掉下来,他俩没及时捡,被别人手快拾了去,虽然当场打了一架抢回来了,可心里很不痛快。

自那以后,两人便有了这个默契。

杨丰年数了下,说道:“七只了,再打三只?”

山里鸟雀很多,不过只有闲汉,亦或年纪小的人才会专门往山上来打鸟吃。

庄稼人地里、家里都有活,偶尔嘴馋时,又不想花钱买肉,才让家里会打弹弓的汉子孩子上山走一趟。

种麦种豆时,田地里常有成群贱嗖嗖的鸟雀吃庄稼,每逢这个时候,孩子上地里玩耍打弹弓就不会被骂。

裴曜和杨丰年作为经验十足的老手,去地里赶鸟雀只是干活,他俩已经看不上麻雀一类的小鸟,巴掌大的一点肉,有什么吃的,还是山上的鸟肥一些。

有时运气好,要是逮到什么名贵漂亮的鸟儿,活捉了能拿去镇上卖。

不过他俩并非捕鸟人,没有捕鸟的网子,全靠运气捉过两次,卖了二三钱碎银平分,因此没有捕鸟赚钱的期望,比起嘴馋,更多的是手痒。

两人在山里转悠,打了十只鸟后,一人分五只,便背着竹筐往山下走。

今天运气好,手也稳,几乎一打一个准,没有失手过,杨丰年似乎没有玩够,边走边说:“要不等下去河边烤了吃,我让我妹喊几个人,一起热闹热闹。”

他挤眉弄眼的,又道:“我妹和鹊哥儿来的话,姜银蝶和裴喜鸾肯定也来。”

姜银蝶是他们村的姑娘,姜家是不多的几户外来人家,已经在湾儿村住了四代人。

姜银蝶和他俩同岁,年芳十六,性子泼辣一些,可生得很是动人。

杨画鹊和杨丰年是本家亲戚,杨画鹊和年纪相仿的姜银蝶、裴喜鸾关系不错,总是在一块儿。

村里好看的姑娘、双儿说多也不多,像杨画鹊三个,就是其中顶好看的。

年少懵懂,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对好看的人自然有几分向往,多看几眼谁不乐意呢。

大夏朝远比前朝国力强盛,虽不能说处处繁荣地地兴旺,像湾儿村这种依山傍水,有沃土良田的地方,老百姓已算得上安居乐业。

官道坦途早年就修了过来,易物买卖十分方便,连带着风气也宽松开放起来,男女之间相识相恋并非禁忌冒讳之事。

因此只要不是两个人约出来单独相处,一群年纪相仿的少年相聚玩闹,并非什么罕事。

裴曜年少轻狂,素来也爱热闹,尤其是有漂亮人和景的地方。

可今日杨丰年说完后,他没有立即附和答应,面色十分犹豫。

杨丰年不解,问道:“怎么了?你也不忙啊。”

要是真忙,才没这个闲工夫一起出来打鸟瞎玩。

阿爹和爹去外祖家了,今天长夏在家蒸馒头包子,这会儿估计已经上了锅。

裴曜想了下,终于有了决断:“出门时我阿爹说了,让打到就回去,不然要生气。”

杨丰年只得断了念头,叹着气抱怨道:“爹娘都这样,我娘也让我收收心,可好容易闲下来,玩一玩怎么了,家里又没可玩的。”

想起家里的人,裴曜不语,唇角轻轻弯了下。

·

灶房。

发好的包子馒头架上锅,笼屉摞得高高的,长夏坐在灶前烧火。

窦金花回房歇着了,烧锅一个人就行,用不上她。

除了馒头包子,锅里还放了一盆肉骨头,等馒头蒸好,骨头上的肉也蒸到一戳就脱骨。

陈知为回娘家,一大早就去赵李村买肉,见有骨头,就给家里买了几根。

比起纯肉,骨头肯定便宜,给娘家带肉已经花了些钱,自家啃啃骨头解解馋就行了。

他手里是攒下钱了,可如今裴曜和长夏要各自准备婚事,两头都要花钱,手头便紧了许多,不敢乱花。

陈知早早就管了家里银钱,窦金花当年还试图争一争,可她老实软弱,争不过。

陈知是见婆婆算账糊涂,心里没个算计,只知道一味省钱,一年到头连荤腥都沾不上。

家里织的棉布麻布全卖了,穿得破就不说了,亏待自家人的身体,吃不好还要下苦力,人人瘦的脸色都发黄,这是什么过日子的道理。

他难以忍受,怀上裴曜以后,就借这个,强硬将管家一事要了过来。

他没有苛待老两口,反而将家计各处打理得很好,该花的都花对了地方,家里各种吃喝用度算得清清楚楚。

跟着他一个月下来还能吃到点便宜的肉沫肉汤,再加上只有一个儿子,不会分家,窦金花裴灶安都歇了心思,老老实实跟着儿子儿婿干活过日子。

往灶底添了柴,长夏坐在板凳上择豆角。

有包子和肉骨头吃,他打算炒一碗豆角,昨天摘的大吊瓜只吃了一半,等会儿切了能炒一大碗。

听见脚步声,长夏抬头,就看到往里走的裴曜。

“给。”裴曜语气没什么所谓。

长夏接过用手帕包着的东西,打开是几个野果,有红色和青色,都是可以吃的熟果。

突然得了几个果子,无论谁给的,都是件开心事,长夏眼睛弯了弯。

他很快收敛,裴曜还是看见了,一脸若有所思。

原来得哄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