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裴家夫郎 > 第10章 第 10 章

裴家夫郎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茶查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3:32:50 来源:文学城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岁月是抓不住的东西,一晃神就溜走。

燕子从林间飞起,尾尖似剪,轻盈翱翔于天空。

一个十七八岁的瘦弱身影在山腰驻足。

长夏背着竹筐,这里视野十分开阔,即使看了这么多年,他目光依旧被远方吸引。

绵绵青山蜿蜒起伏,云雾在山间流动缭绕,展目眺望,一派高远、苍翠之景茂,连眼眸都在这一瞬开阔舒朗起来。

身后有落叶树枝被踩的轻微动静,他下意识回头。

裴曜沿着山坡追了上来,长腿一迈,山坡陡度似乎不足为惧,走得又快又稳,三两步就到了跟前。

十六岁的少年俊俏干净,脸庞还带着些青涩稚气,身量却已经十分高挑,肩宽腰窄,腿还长。

他这几年窜得很快,年年都长。

前年因抽条猛长个子,整个人高瘦高瘦的,平时又吃得多,也不知道那些饭吃到了哪里,胳膊腿都不粗。

今年裴曜猛窜的势头缓下来,不知不觉身上也有了点肉,不再那么瘦。

春末时在地里干活,他因热脱了上衣,那腰腹、肩背甚至胸膛,都是极为紧致漂亮的薄薄肌肉,体格精瘦壮实。

十六岁是无法沉稳下来的年纪,过于年轻、朝气。

年少气盛,连行走间都是轻盈、俊俏的。

裴曜踩着块石头一跃而上,眨眼就落到了长夏面前。

落定之后,他没有立即往前走。

长夏疑惑抬头,就对上一双墨黑深邃的眼睛。

不知为何,那双眼睛透着种莫名的神色,就这么盯着他。

长夏更加不解,他眉头微微皱起,小声问道:“怎么了?”

意识到自己在看长夏,裴曜突然有点恼,俊脸黑了一瞬,头也不回往前去了。

面对对方的喜怒无常,长夏回想一下,自己并没有得罪对方。

他抿了抿唇,觉得不是什么大事。

裴曜的性格原本就顽皮,这几年长大了,他俩关系平平,也算和睦相处。

不过这一两年,许是年龄到了,裴曜有时脾气会大点,有时也不知在生什么怪脾气。

阿爹不让他理会裴曜。

长夏过于老实,一直都很听话,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去想别的,闷头只知道干活。

等陈知和裴有瓦赶上来后,长夏才跟着他俩一起往山里走。

夏天的笋子不如春冬,不过也有例外,较深的山里有一种竹子,夏天冒出来的笋子挑嫩的挖,味道不差。

只是山路难走,那里头又深,想挖笋子卖钱的,大多都四五个人结伴。

裴有瓦今天打算去镇上卖药材,板车空余足够,就想着出来多挖点竹笋,一并拉去镇上卖掉。

竹林清幽,山里要凉一些。

陈知拎着镐头挖开笋尖周围的土,他手上很利索,很快就刨出一棵嫩笋,掘断捡起来,丢进竹筐中。

十一年过去,他已经三十有八,眼角眉梢有了些岁月痕迹。

乡下四五十岁的人就已经显出老态,不过他两口子许是日子过得不错,身体好腰板直,吃得没有多差,在同龄人中,面貌算年轻的。

两人再没有生过孩子,人丁稀薄是一大遗憾。

他家三代都只有一个男丁,到他俩这,只有一个孩子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事。

而且裴曜已经十六岁,长得又壮实,足以弥补很多遗憾。

竹林不算小,这会儿只能听到他们一家挖笋的动静。

“哎呦,这个大。”陈知又刨开一个,一边挥镐头一边喜笑颜开。

这种竹子的笋好找,只要看见冒出地面的一点嫩尖,就能刨开往下挖,不像埋在土里的冬笋,得仔细去分辨。

“我这个也是大的。”裴曜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四个都是大人,不用别人帮忙,手里各自拿着镐头或小锄头,刨土锄地的声音响个不停。

裴曜挖得快,很快将笋子刨出来,拎起喊道:“看看。”

其他三人不约而同望过去。

陈知笑着说:“比我这个还大,得有七八两重。”

这种竹笋一般都是三四两的重量大小,裴曜挖出来的这个确实大。

竹笋冒出来快,尤其下过雨后,不但破土多,长势也快,要是再过两天来,很多就挖不了了。

嘴上说两句话,四个人手下都不停。

待筐子满了大半后,陈知停下来歇息,坐在一块石头上喝了几口水。

他塞好竹筒塞子,抬眼就看到离他近的长夏还在忙,于是说道:“长夏,歇歇,喝些水,不着急。”

“嗯。”长夏将挖出来的笋子砍断后,丢进竹筐里,这才找了片干净地坐下。

他们每人都带了一筒水,是烧开后晾凉的,比喝生水好。

裴曜往这边瞥了一眼,他没觉得累,继续挖笋。

陈知不管儿子,在他看来,裴曜如今大了,年少力壮,正是干活的好手。

到最后四个人挖了四筐笋子,都沉甸甸的。

要赶车去镇上卖,他们没有在山里多耽误,背起就往山下走。

·

壮实的毛驴打了个响鼻,身上被套了绳索,随着裴有瓦一声吆喝,它拉着板车往前走。

十一年前的那头毛驴老了,不再跑远路,平时只在家里拉草拉磨。

这头是前年买的,正值壮年。

驴蹄啪嗒啪嗒远去。

陈知提着竹篮也出了门,打算到杨家坐坐,顺便喊上赵琴一起去隔壁村买豆腐。

院子里,裴曜拿了草鞋耙子,坐在屋檐阴凉处打草鞋。

他长得快,走路又多,难免费鞋。

如今夏初,早就能穿草鞋了,布鞋他不会缝制,打草鞋的手艺倒是有。

长夏在灶房刷锅洗碗筷,又将猪食煮上。

出来抱柴看见堂屋屋檐下的裴曜,他没有任何停顿,脚步匆匆进灶房烧火。

裴曜年少,虽然性子不沉稳,可一旦坐下来干他喜欢的活计,手又稳又巧,心思也细,编出来的草鞋细致又舒服,有时还会拿去镇上卖。

除此之外,他还会刻木雕、糊风筝。

雕刻不了大的物件,只是些可以在手里把玩的小东西。

前两年陈知总骂他不务正业,不知道从哪儿弄块木头瞎琢磨,搞得衣服上都是木屑。

后来裴曜削削刻刻,瞒着家里人往镇上跑了一趟,竟把那几个上了一点颜色,打磨光滑的小木雀小木鹅卖了出去,带回将近一百个铜板。

自那以后,他再琢磨那些小东西,裴家人都不说什么了。

猪食煮好后,长夏拎起沉甸甸的木桶往后院走。

裴曜抬头看他一眼,很快又低头,专注手里的活。

长夏没看见,自顾自穿过夹道,进了后院喂猪。

今年养了三头母猪,其中一头留着配种下猪仔,另外两头养到年底,一头卖去镇上,一头留着自家杀着吃。

猪圈用石头砌得整齐结实,圈墙也足够高,防着猪跑出来。

裴家房子是前两年新盖的,就连猪圈都砌的不错。

猪圈地面用些零碎青石板铺平了,打扫收拾更方便,天冷时铺些稻草就好。

不像以前的土面,常常被猪尿或水弄得泥泞。

长夏喂了猪,又给鸡鸭剁了草,换了水,这才从后院出来。

见窦金花坐在院里打算洗衣裳,裴曜给她拎了两桶水来,长夏连忙挽起袖子:“阿奶,我来。”

窦金花虽然六十有一,但精神好,干惯了活,力气还是有一把的。

她捣洗,长夏帮着搓一搓,又在清水里透干净野澡珠的白沫。

夏天衣裳薄,只有她和裴灶安两身,很快就洗净晾在木架上。

裴灶安蹲在墙根,眯着眼抽了一锅烟,眼尾是细密的褶皱,比起十年前,他同样老了许多。

抽完磕了磕烟锅子,他起身将院里的柴火归拢好。

裴家的房子是新的,才住进来两年。

原先的茅草屋被推倒,盖起了颇阔气的青瓦房。

三间青瓦房,东西屋连着中间的堂屋,前面是东西厢房,灶房杂屋也都有,一应俱全。

后院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用来养牲口家禽。

自从新房盖起来后,其他人不说,裴灶安最为感慨,就是死了也没什么遗憾了。

他一辈子都盼着能住上瓦片房,给儿子取名有瓦也是这个心思,盼了这么多年,到老总算了了这个愿。

因是一辈子的心愿,裴灶安对新房的里里外外都无比上心,经常扫扫这里擦擦那里,院里稍微有点落叶草枝就扫净,爱惜极了。

盖房的时候考虑到长夏和裴曜大了,两边厢房自然少不了。

或许一辈子就盖这么一次房,还要传几代,裴有瓦没有糊弄,到处都考虑周全,因此花了不少钱。

乡下木材多,取材方便,即便这样,也花了三十五两左右,在村里都算多的。

钱没白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家盖得讲究整齐。

裴有瓦和陈知都不愿欠债,原本还要给院里铺青石板,也要打井,但手里钱不够了,若都花出去,日子就紧巴巴,因此这几件事缓了下来。

这两年长夏和裴曜都长大了,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

他家没有小孩张嘴只吃饭,两个老人身板精神都不错。

家里满打满算,足足有四个壮劳力,伺候十亩庄稼不再话下,平时卖卖药材做做工,渐渐又积攒了一些钱。

洗完衣裳,暂时没有别的活,长夏回屋歇息。

他住在西厢房,对面东厢房是裴曜。

刚喝一口水,就听见外头杨丰年的声音:“裴曜,走,去山上打鸟。”

杨丰年和裴曜同龄,都是十六岁的年纪。

他没有裴曜那么高,但身量也不差,胳膊长腿长,瘦脸,一双眼睛不大不小,见人就是三分笑,眉眼间有几分青涩,少年气十足。

裴曜草鞋不打了,用石头压着草条,拿起弹弓就走,显然也手痒了。

他俩刚走出院门,遇到同样往山上走的裴成。

只是裴成一脸心虚,怀里也不知揣了什么,一个劲儿掩饰。

门里突然出来两个人,裴曜和杨丰年还没怎么样,他先有些慌乱。

“成子,藏了什么?”杨丰年一眼识破,笑嘻嘻凑近,勾住裴成脖子不让走。

虽然平时在一块儿耍,但裴成和他俩不是最要好的。

眼下被拦住,裴成做贼一般往两旁望了望,嘿嘿一声,挤眉弄眼的,随后他鬼鬼祟祟从怀里掏出本薄薄的书。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出自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