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奖”的效应是惊人的。
第二天一早,商昭的通讯器就被打爆了。
除了雪片般飞来的祝贺信息,更多的是各种采访邀约、行业论坛的演讲邀请、甚至还有猎头公司抛来的、待遇优厚到令人咋舌的橄榄枝。
原本门可罗雀的工作室突然成了业界焦点,连带着赵姐和小王小李走路都带风。
世界以一种热情到近乎谄媚的姿态,向商昭敞开了曾经遥不可及的大门。
最初的兴奋和虚荣心过后,一种更深的无所适从感攫住了商昭。
他习惯了在角落里默默耕耘,习惯了他人的挑剔甚至忽视,却从未学过如何应对如此密集的赞誉和关注。
镁光灯下,他感觉自己像个蹩脚的演员,穿着不合身的华丽戏服,演着不属于自己的剧本。
一家颇具影响力的设计杂志要求进行深度专访和封面拍摄。
摄影棚里,刺目的灯光打得他几乎睁不开眼,摄影师不断要求他调整姿势,露出“更具前瞻性和力量感”的表情。
商昭僵硬地扯着嘴角,感觉脸上的肌肉都在抽搐。
采访记者的问题更是刁钻,从设计理念问到个人成长,甚至旁敲侧击地打听他的“情感状况”,暗示“成功的男人背后是否有一位缪斯”。
“缪斯”这个词,让商昭瞬间想到了商策。
他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含糊其辞,将话题生硬地引回作品本身。
整个过程中,他如坐针毡,手心冒汗,只盼着这场折磨尽快结束。
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公寓时,已是深夜。
客厅里只留了一盏暖黄的落地灯,商策坐在灯下的沙发里,似乎是在看书,但商昭走近时,发现书页很久没有翻动。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刻意的平静。
“回来了?”商策抬起头,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让他看起来少了几分平时的锐利,“厨房有温着的汤。”
又是这样。
恰到好处的关心,无可指摘的体贴,却带着一种无形的距离感。
仿佛他只是尽责地扮演着“完美伴侣”的角色,而商昭的喜怒哀乐,成功荣耀,都只是他需要处理的“外部信息”。
一股莫名的委屈和烦躁涌上心头。
商昭把外套随手扔在沙发上,语气冲撞:“我不饿。以后不用特意给我留,你自己吃就行。”
商策合上书,静静地看着他,没有因为他的坏脾气而动怒,只是问:“不顺利?”
“顺利,怎么会不顺利!”商昭像是被点燃的炮仗,声音不自觉地拔高,“所有人都围着你说好听的,镁光灯追着你跑,前途一片光明,还有什么不顺利的?!”
他像是在对着商策吼,又像是在对着那个陌生而喧嚣的世界发泄。
商策沉默了片刻,然后站起身,走到他面前。
他没有靠得太近,保持着一种令人安心的社交距离,目光平静地落在商昭写满疲惫和焦躁的脸上。
“如果你觉得不适应,可以拒绝一些不必要的应酬。”
商策的声音很平稳,像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名声是双刃剑,保护好你的创作时间和内心平静,比迎合外界更重要。”
这话说得如此理智,如此正确,简直无懈可击。
可听在商昭耳朵里,却像是在指责他沉溺名利、忘了初心。
他像是被踩到了尾巴的猫,瞬间炸毛:
“拒绝?你说得轻巧!你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这个机会吗?我好不容易才……我才……”
他才怎么样?他才证明了自己?他才获得了认可?
可这些话在商策那无波的目光下,显得如此苍白而可笑。
他的成功,本就建立在对方那“微不足道”的灵感之上。
恰时,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他。
他颓然地垮下肩膀,所有的怒火都像被戳破的气球,泄得一干二净。
他绕过商策,踉跄着走向卧室,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我累了,先去睡了。”
这一次,商策没有再说任何话。
他只是站在原地,看着商昭有些狼狈的背影消失在卧室门后。
暖黄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空荡的客厅地板上,显得格外寂寥。
门内,商昭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上,将脸深深埋进膝盖。
泪水毫无预兆地涌出,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一种巨大的、无法排解的迷茫和孤独。
他得到了曾经渴望的一切,却发现这一切似乎将他推离了唯一能让他感到真实(尽管这种真实充满了刺痛)的人。
门外,商策在原地站了许久。
他走到餐桌旁,看着那碗已经凉透的汤,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碗壁。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
他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那不再是程序化的平静,而是一种近乎于……人类的心疼与挣扎。
他抬起手,指尖悬在商昭卧室的门板上方,似乎想敲门,但最终,还是缓缓放下了。
他转身,关掉了客厅的灯,让自己和整个房间,一同沉入无边的黑暗与寂静里。
这一夜,隔着一扇薄薄的门板,两个灵魂都在各自的战场上,与看不见的敌人无声地搏斗着。
一个在名利的漩涡中挣扎,试图抓住一点真实的锚点,另一个在沉默的守护中徘徊,计算着靠近与远离的代价。
而那盏曾短暂点亮过的,名为“理解”的光,在越来越响的名利喧嚣中,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微弱。
[竖耳兔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α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