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炮灰的生存指南 > 第3章 第三章 开始就业

炮灰的生存指南 第3章 第三章 开始就业

作者:荷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7 17:11:38 来源:文学城

顾念安还真的坚持了下来。

从前,林丹莹自知不是读书的料,尤其是记性特别不好,背书的时候,总是要多费些力气。是以,她的学习策略只有一条,勤能补拙。幸得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成绩不错,倒是让他们家在亲戚面前扬眉吐气了一番。知识改变命运,林丹莹最是认同不过。

妈妈说得对。女的又如何?女孩子更要自立自强,在外才不会受欺负。优异的高考成绩,更是让那些看不起她,看不起他们家的亲戚瞬间以她为荣,跟街坊邻居朋友亲戚四处炫耀。

来到此间,女子是弱势群体,她更要刻苦学习,才不会被欺负。

后来,顾老夫人开始担心起另一件事,她怕顾念安学得太过拼命,伤了身子。

她原是想买山参给顾念安补身子的,只是秋老爷说,顾念安身子骨强健,食用补药反而不好,食材上多费心即可。就算是应季的时蔬,对身体也好。是以,她便将买来的山参给顾念瑶送去,嘱咐庄上的农户,得空去林子里抓些山鸡野鹿来。秋老爷发现顾念安喜欢吃鱼,嘱咐在城里开铺子的秋荣托人带些活鱼过来。加之秋老爷悉心调理,顾念安对于自身精力的管理,她倒也是平安长大了。

所幸,上天并未将所有的金手指都用在顾念瑶身上,她还是有的。比如,顾念安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虽不及顾念瑶的过目不忘,但看两遍就能记住了,并且不易遗忘。

这脑子,不用来学医真是可惜了。

秋老爷很快就发现她的这一天赋,便开始将一些方歌拿给她学习,顾念安只需拿来抄一遍,就能记住,还能顺带练字。

顾念安认为,读书就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是以在课上,经常向女先生提出一些深刻的问题。一开始,女先生有些恼火,但后来似是接受了,不仅回答了,还举了不少例子。

顾念安看得出来,这个女先生教课的时候一板一眼,实则挺看不上那些约束女子的臭规矩,这些从平日的解读中可以看出。

比如,她就不屑于教《女诫》。

“你若是想学,便去让别人教你。”女先生合上课本,收拾东西打算下课。

“女先生教什么,我便学什么。”顾念安表面乖巧,实则内心汹涌澎湃。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她也看不上。

女先生难得愣住了。

顾老夫人时常问起她为何没有教授《女则》《女诫》,她却认为,女子生存本就不易,不该被这些可笑的条条框框拘束住。顾老夫人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甚是不妥,女先生一气之下,便在课上对顾念安说了,刚说完就后悔了,这顾念安才多大,哪里懂得这其中的厉害?

女先生叹了口气:“你若不学,日后是做不了大户人家的夫人的。”虽然她极不愿承认,但事实就在那里。那些名门贵族,总是希望找些好拿捏的女子为他们生儿育女。就连寻常人家,都想找个听话的。

这也是她许多年来未曾婚配的原因。只怕背地里还有不少人嘲笑她呢。

说不难受是假的,可她不愿就此屈服。

“看不上就看不上咯。我反倒还看不上他们呢,只会通过这些无稽之谈,来约束女子,可笑至极。女子并不是嫁了个好人家就成功了,她们还有很多条路。”

“什么路?”

“像我,打算学习医术,救死扶伤。你可别小看,我和那些保家卫国的将军做的事情是差不多的,他们与敌人浴血奋战,护甲一方,拯救许多人的性命。而我的敌人,是那些难缠的病痛,我要战胜它们,一样可以拯救许多人的性命。我们的职责都是守护,让天下百姓心中安定,听到敌国不再丧胆,听到病痛不再色变。”

女先生怔怔地看着顾念安。她见过不少女子,顾念安的相貌只算得上眉清目秀,其眼里的朝气却让她的容色尤为出彩。女先生觉得,这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女娃娃。

“你倒是将我平日里教你的东西都记了下来,”女先生自嘲道,“反倒是我这个教的人,却始终看不破。我不如你。”

“先生过奖了,您身上还有技艺傍身,肚子里有墨水,而我才刚刚开始,您话说反了。”

其实这个女先生在这个时代的困局之下,能想到这些,已经很不易了。

顾念安的灵魂来自现代,奉行男女平等。即便是结婚了,女人也该有自己的工作,她们的价值不该只体现在家庭上。

当然,她听过女先生的事情。知道其苦恼之处,别说是这个时代,就连她所在的后世,女子晚结婚定然会被三姑六婆催促训斥。想要标新立异,需要付出的代价不小。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只有希望能找一个懂你之人相伴终生。但是首先,自己要努力成为懂自己的人。

女先生只是笑笑,不再说什么。

不过那日下午,顾念安难得对着翻开的书发了一个下午的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在婚事中,主动权不大。女先生说,婚嫁一事,就连公主都不能自己做主,须得官家下旨。顾念安看顾老夫人的意思,应该是想在桂县给她找对象。

不管了,先学习,日后赚点银子傍身。反正自己年岁不大,明日愁来明日愁。

从那之后,顾念安发现自己的课程更丰富了,女先生不仅仅教书本上的之事,还将一些朝堂之事说与她听,不仅如此,还在她面前提到了不少某方面很有作为之人。大有种倾囊相授的意味。

秋老爷见顾念安基础理论学得差不多了,便开始教她把脉看诊。

理论结合事迹,顾念安对于书中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之后她便开始为田庄的人看病。林丹莹从前学得不是中医,但好歹医药相关,职业的敏锐感还是有的,是以上手也比秋老爷想象中的快了许多。久而久之,在邻里间也小有名气,临近乡里的人都来找顾念安看病。家中有困难者,顾念安不仅不收诊金,有时还同意他们拿别的东西来抵药钱。田庄里的人原本只知道顾二娘子自从上次死里逃生之后性子安静了不少,没想到人也变得善良。

顾念安借此提出,每日下午跟着秋老爷去济世堂去看诊。

这是顾念安第一次来到济世堂。小小的一件铺子,左边是抓药的地方,右边摆着一张掉了漆的木桌和板凳。秋老爷不在,济世堂没了坐堂先生,也就没什么生意。医女茯苓和药童白芷白苏正在打扫,秋荣翘着脚,正在木椅上打瞌睡。鼾声就跟旧时代的蒸汽火车一样,尖锐有节奏。

秋老爷叹了口气,用蒲扇打了他的头,秋荣一个激灵,“爹,你干嘛呢?”被这么叫醒,秋荣在小辈面前失了面子,再加上有点起床气,竟先发制人,“你又没来,没人看病,不睡还能怎么办?”

“你倒是有理了,当初让你学医你不肯,现在倒是天天在我耳边吵着,说济世堂就要关门,你倒是让我怎么办?”

“那就让白芷,白苏,还有茯苓几个其中一个离开呗。”

此言一出,一旁的三人动作皆是一顿,顾念安听秋老爷说过,他们都是无父无母之人,从前被秋霜收留,在医馆帮忙。把他们赶出去,他们又能去哪里?听到这话,他们怎么能不担心?

秋荣伸了个懒腰,“还能怎么办?若是桂县能有瘟疫就好了,我听闻之前有个地方得了瘟疫,结果当地医馆的生意特别好。”

这话一出口,别说是秋老爷,顾念安都差点去扇他巴掌了,这是什么话?瘟疫是多可怕的事情,被他说得跟闹着玩似的。秋老爷不讲究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一套,只讲究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当即就把蒲扇往他脸上一砸,秋荣跳了起来,脸上青筋暴起,“差点就伤到眼睛了。”说着一边不停地眨着眼睛,生怕眼睛坏了。

眼见秋荣猛地走过来,似是要动手打人,顾念安赶紧挡在前面,“舅舅,这话可不能乱说,被官府听见了,只怕会有罪名。”秋荣这种人,是窝里横,就得用大人物压着,才老实。

秋荣的气势被这么一桶冰水一浇,灭了不少,又不知道说什么,只得转过身去,将原先坐着的椅子踹翻,顾念安这才明白,为何济世堂里面的东西磨损挺厉害的,原来是除了正常使用,还得被当作出气包。

“别管他,念安,来,我给你介绍这济世堂里面的人,”秋老爷朝他们招手,他们便过来,一一介绍名字,“今日起,顾娘子会经常来铺子里帮忙看诊,你们要多帮助她,知道了吗?”

“是。”他们三个对这个轻飘飘一句话就能制住秋荣的娘子很是敬佩。

原先背对着他们的秋荣转过身来,“爹,你居然要让顾念安在这里帮忙看病?若是医死人怎么办?”

顾念安也认为,谨慎些总不错,“祖父,一开始的话,我看一遍,您再看一遍吧。”待到慢慢的被病人信任,再单飞不迟。

“好。”秋老爷笑着回答她,当他将脸转向秋荣时,脸上笑意全无,“当初让你学医,你不学,我如今年纪大了,体力不济,没办法整日坐在这里,念安愿意过来帮忙,你却还推三阻四,怎么?你是真想让济世堂关门大吉啊?”

“可是雇她,不是还要付月钱吗?”

“可是她干活啊。”秋老爷都快要被他气死了,“怎么?心疼几个钱?我看啊,钱给他们几个都不心疼,给你最心疼了,整日不干活,坐着占地方,站着挡人家的道。”

“好好好,你这么维护这个外人,我倒要看看,她有什么能耐。”秋荣恶狠狠道。

顾念安叹了口气,从前家里人也是这般吵吵闹闹,她很不耐烦,现在看秋荣这个炮仗性子,倒是有些怀念。

秋荣这种人,她见过不少。亲戚里面也有,同事里面也有。做事全凭一张嘴,毫无远见,自以为是,结果真正要他帮忙做事的时候,就不见人影了。

顾念安先自己看诊,写了药方,之后一并给秋老爷审核,再拿去抓药。几次之后,秋老爷便放手让她去做,自己在旁休息。

“这个是我远方的表侄女,”开包子铺的王二婶拉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过来,瞧着装扮,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太太,王二婶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道,“上次,我不是拉我女儿给您看嘛,我这个表侄女也是和她一样,成亲三年肚子都还没个动静。”

顾念安点了点头,把完脉道,“先照着这个方子吃药试试看吧,你心气虚,不宜过多劳心劳神。”

王二婶怀疑道,“我这个表侄女,嫁的是个大户人家的嫡长子,金枝玉叶养着,好吃好喝供着,怎么可能?”说着眼神若有若无地还飘向那妇人手腕上的羊脂玉镯。

“那可不一定,若是掌管家权,那么一大家子人,劳心伤神,确实很累的。”王熙凤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小产之后还不好好休息,生生把自给累坏了。是以,顾念安一直告诉自己,做人千万不能像王熙凤一样,因为好面子把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面子是虚的,身体才是自己的。

那个妇人眼神一亮,眼中含泪,点了点头。

“管家权好啊,可以管钱。”王二婶拍了拍她的手,“傻孩子。”

你才傻。听红娘说,大户人家里面糊涂账很多,亏损太多掌家人是要被责怪的,少不了用自己的嫁妆贴补上去。

顾念安笑着,“看来这位夫人,是受了不少委屈。窝着气,肝气郁结,更不好了。”

“姑妈,我也不怕你笑话,如今掌家权已经给了二房了,”妇人下定决心,“既然大夫这么说,我也不去争取回来,好好养着身子才是要紧。”

那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顾念安笑着点了点头,暗叹,小门小户也不错,人少事少,处理起来也简单。难怪别人说,一入侯门深似海。日后自己就在这济世堂经营,权当做是给自己找了份工作,钱财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顾念安的医术渐渐地在桂县有了不小的名气,许多人慕名而来,济世堂的生意也不会像从前一般,全被死对头刘氏医馆给抢了。秋荣看顾念安顺眼了一些,嘴上的抱怨少了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